APP下载

让学生真正成为中学数学课堂的主人

2017-08-24都丽蓉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学生主体地位初中数学教学提高

都丽蓉

[摘 要]作为新课标理念下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改变的不是学生的外部,而是学生本身。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新课程理念的中心思想。因此在课堂上,要顾及每一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都能平等地享受到老师的关爱。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学生主体地位;提高

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教学中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减负高效的数学课堂,培养二十一世纪的创造型人才。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没有尊重的课堂算不上是理想的课堂。课堂上师生之间充满尊重,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活动中,在课堂上自由大胆表现求知欲、挑战性、想象力等。教师要真诚的学会倾听,和学生共同探究,共同发展。要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的思想开始无拘无束,有了自主思考的空间,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课堂成为他们快乐学习的乐园,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经常听到个别数学老师的肺腑感言:“学生对数学课不感兴趣,不像物理课、化学课有吸引学生的实验,学生很活跃。”其实不然,怎样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呢?我在多年的教学中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激活数学课堂。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引入新课是促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主人的有效方法。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是开展教学活动的第一步,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去体验数学、再创造数学和应用数学,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设计适当的教学活动是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主人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主体活动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给学生创造充分表现的机会。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找到获得新知识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以“变”促“活”可激发學生学习主动性,成为学习的主人。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题海战术”来达到巩固训练的目的,唯恐某题讲不到,因此学生的作业量相当大,学业负担很重。而现代教学理念提出要向课堂要质量,要达到高效课堂,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由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一题多法、一题多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既完成了对所学知识的巩固训练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改变教学理念,让学生敢说

新课程背景下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是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勇于回答是当务之急。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剥夺了学生说的权利,与新课标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是相悖的。因而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采取启发式教学和开放式教学,增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多给学生开口说话的机会,鼓励他们勇于探索,勤学好问,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体验和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同时,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端正教学态度,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把学生看作是合作者,互教互学活动的对象、伙伴,而教师自己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协作者,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和帮助者。对于学习困难生,因材施教、因人质疑、充分肯定。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参与的胆量与热情,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学习活动中勇敢地表现自我,说出自己的体验和收获。

四、课堂教学要做好两个转变

新课改下的教学理念则是注重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要从以往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真正感觉到学习就是他自身的需要,是探求知识、积累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变“学会”为“会学”,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

五、分层指导,适度评价,使学生善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评价新理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小学数学基础不同,对数学的兴趣程度有一定的差异。所以教学要求不能达到相同水平,有必要实施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层次,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目标分层、授课分层、作业分层和评价分层。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也要学会做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注重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让每一个有个性差异的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兴趣,让每位学生感受成功。学生才能在快乐中学习,在成功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六、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养成自己学习思考,探索的习惯。首先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是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和动力。其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第三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理解透彻,融会贯通,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为了引导学生能够自主的学习,在近几年的课堂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三个“凡是”原则:凡是学生自己能看懂的,要指导学生自己看;凡是学生自己会说的,要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凡是学生自己能发现的问题,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分析,去解决。通过实践我发现教学中要相信学生,把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他们的潜力是无限的。学生在自我实践的过程中,就会逐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会在这种自主性的学习中逐步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只要认真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活动,处理好师生情感的和谐交流,就一定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所以,教师要更新课堂教学观念,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猜你喜欢

学生主体地位初中数学教学提高
基于学生主体地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探究
论语文教学模式与教学创新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