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于开放式的交互实践活动中提升品社课堂实效

2017-08-23王芸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8期
关键词:流动红旗实践性规则

王芸

一、依于本——观于文本 践于生本

修订版课标对于品社课程实践性性质是这样表述的:“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基于这样一种认识的品社教学理应是高度实践化的教学活动。学生所有的道德认识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开放性教学又强调教学素材可以来自于生活,也可以来自于学生,课堂既要从生活走进课堂,又要从课堂走向生活,同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同时,在各门学科大力倡导“生本教育”的大背景下,本课程作为一门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的实践性课程,它已然因学生生活内容的丰富性和生活空间的延展性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综合和开放。当然不可否认,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我们的教学已经很大程度上纠正了灌输现成理论、空洞说教的倾向。但新的问题不乏存在:标签化实践活动,缺乏真实生活性,为实践而实践;活动至上的实践性,一味淡化知识性理论学习;单纯着力于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的不良倾向等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皈依生本——“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活动实践的主人。所以,我们每节课在设计教学之前,必须认真研究文本,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出适合学生实践、探究的教学过程。

二、践于行——预设,实施, 评价 “三步走”

品社学科的实践性是应该贯穿于教学活动始末的,同时开放教学提倡教学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必须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选取学生生活中真实可信的生动事例,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形式,使教学成为学生获真知、感真情和养真品的有效过程。”这就需要交互式活动加以实现,所谓交互式活动是参与活动的对象,相互交流,双方互动的过程。概括一下,应该包括三个部分:实践性预设、实践性实施、实践性评价。

下面,我想以五上《心中有规则》这一课例来简要说明。

(一) 实践性预设--初步感知规则

生活导入:

1、展示流动红旗,学生说说本周流动红旗是哪个班?

2、说说自己班上为什么没有能够获得流动红旗?

3.师相机揭示规则定义

4、实物投影分数记录,分析原因。

5、连线学校大队辅导员魏老师(认识规则的重要性)

(学生对流动红旗是非常在乎的,但这个班这周没有拿到,所以问题一抛出来学生的思维就拉升到了沸点。上这节课之前,我对这个班的孩子进行了近一周的行为跟踪记录,当然他们是不知情的,也属于实践性预设的一部分。在他们七嘴八舌议论完之后,我将辅导员魏老师有关流动红旗评比要领的视频一放,学生一下子就静了下来,都在认真倾听中积攒力量。我知道此时规则的种苗已经成功植入学生心田,因为有了对学生课前生活实践的调查预设,所以认识体验的提升推进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二) 实践性实施----“非典”时期

1、同学们,在2003年的4月,我们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整个世界都为之而感到震撼!你们知道这场战争的敌人是谁吗?是的,就是它--SARS(非典型性肺炎)。

2、那么你们知道非典型肺炎是一种什么样的的病吗?(播放视频)

3、让我们再次把时间定格于2003年那个不同寻常的春天,再一次感受非典时期人们的生活。(播放画面)

4、我们最终取得了胜利,原因非常多,但不可忽视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点,那就是“规则”的力量!

6、到底非典期间有哪些规则呢?把你调查或收集到的信息先在组里交流,由组长做好整理,然后请代表将你们组的规则在班里播报。

“回忆非典 盘点规则 警钟长鸣”

7、我们再来看一个故事——引以为戒。(教材44页)

8、看完了这个故事,你能说说SARS迅速扩散的主要原因呢?

(总结规则的重要性)

生活处处有规则

1、其实生活中规则无处不在,谁来说说生活中还应该遵守哪些规则?

2、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3、相机归纳:(校园里的规则、社会中的规则等)

4、小结:同学们这些规则贴在墙上、写在书中、竖在草地上……,其实它最应该待的地方是哪里呢?(心中)

人人心中有规则

1、下面,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校园,看看同学们做得怎么样呢?

2、小结:正是有这些规则的存在,正是同学们心中有规则,自觉地遵守规则,才让校园的生活显得井然有序,才让校园奏响了一曲和谐的乐章。

3、播放视频:画面中的行为违反了哪些规则?

4、小结:看来我们的身边还存在着与文明校园极不相称的行为。有很多同学心中无规则。

时时事事守规则

大活动:立“家”规 —— 班级垃圾管理制度

师:近两年习主席一直强调要立家规、正家风,学校和班级也是我们的家啊,下面我们也来立一立“家”规。

整个课堂实施过程应该说是紧紧围绕心中有规则展开的实践性活动。没有任何单纯知识传授的环节:非典时期规则的严守是通过课前分小组进行资料搜集合作实践完成的;“守规则”的道德认识和行为反思则完全纳入课堂内外的交互实践中进行;最后的大活动,我针对班级中大部分学生存在乱扔垃圾现象,进行班规的制定,行为反思绝不流于口头形式,紧密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践展开,在实践中真诚对话,在实践中提升境界、发展自我

(三)实践性评价--总结延伸

完成表格

生活中我们要牢记“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

品社課程的评价是复杂的,其实课堂教学实施只是一个点的几个要素呈现,如何引起面的根本转变才是高效课堂应有的辐射效应。所以我采用了开放式的多元评价形式,这节课结束后我就本节课的话题又对学生进行了一周的跟踪记录。令人惊喜的是这个班的孩子真的在第二周获得了流动红旗。有的时候教育的力量就是这样神奇,只要你选对方法。

三、成于思——于开放式的交互实践中实现高效

一路行来一路思,通过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我越发感受到,我们必须通过生动活泼的交互式实践活动轻轻唤醒孩子的人格心灵,激发起他们的内在成长潜能。

第一、活动对象开放交互实践,对话交流中提升课堂实效。

品德学科的教学应该是各种对象在活动中平等对话,交相互动的过程。它不仅仅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前后与始末,更汇通于各交互要素间的融合之中,多领域,多职业的活动对象开放交互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了宝贵的生活经验,自然就会为他们带来巨大的参与的快乐,而这种快乐又能大大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进而打造高效的品社课堂。

第二、多时空开放交互实践,多元实践处提升课堂实效。

交互实践活动有效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大量组织学生利用晨会、班会、课余时间进行新闻关注,资料搜集,参观访问,调查考察等活动;由课堂上的交流到社区中的实践再到校园内的演习等。时空在动态中交替,学生的认知在实践中得以向行为的有效转化。

第三、活动内容开放交互实践,体验探究中提升课堂实效。

为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必须为孩子提供内容丰富的开放的活动形式,如新闻播报、调查访问、疏散演习、听讲座、辩论赛等等不同内容的活动。老师活动中围绕目标进行引导,深入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重视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感知、抓住契机进行教育,使教学更具有实效性。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有效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开放性的交互实践中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相信,只要我们为孩子插上一双自由的翅膀,他们定能在展翅翱翔中获得丰满向上的成长历程。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流动红旗实践性规则
高中物理教材实践性栏目育人价值及其实现策略
实践性是劳动教育课程的第一性
让规则不规则
实践性教学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不如吃茶去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一点突破好思考
新疆阿勒泰:推行远程教育流动红旗季评制
二则
“流动红旗”到我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