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伊万的女儿,伊万的母亲》看苏联解体前后的俄罗斯民族问题

2017-08-23袁凯歌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8期
关键词:解体伊万民族主义

袁凯歌

内容摘要:《伊万的女儿,伊万的母亲》是俄罗斯作家拉斯普京的一部中篇小说,这部作品不仅写了苏联解体前后俄罗斯人民艰难的生存状态,同时也指出了俄罗斯民族问题。苏联解体前后,民族问题不断,俄罗斯历史上出现过的民族政策以及民族迁移等遗留下了一些民族主义情绪。本文就是以地方民族主义和民族分离主义这种思潮在小说中的反映为切入点,反思民族主义因素与苏联解体的关系;并通过分析拉斯普京对俄罗斯出路问题的探索,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俄罗斯民族问题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地方民族主义 民族分离主义 俄罗斯出路

一、苏联解体前后的俄罗斯民族情况概述

自古以来俄罗斯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俄罗斯族约占人口总数的80%,是其主体民族,剩下的20%则由各个少数民族组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民族问题不断,呈现出一种纷繁复杂的状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简单了解一下。

(一)民族政策

面对多民族的国情,前苏联在民族政策上主要实行的是一种“俄罗斯化”的同化政策,此种政策从斯大林时期开始进行强制执行,直到苏联解体前夕,也始终没有针对民族问题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使得苏联后期本已纷繁复杂的民族问题愈演愈烈。

(二)民族迁移

上世纪30—50年代,特别是二战期间,苏联政府曾利用种种借口在国内强行迁移二十几个少数民族,同时还将犹太族、日耳曼族等一些民族以叛国罪等名义驱逐出境,这种强制性的民族迁移政策给这些民族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引起了人们对当局的仇恨。

(三)民族问题在作品中的反映

由于历史上民族政策以及民族迁移的不当执行,产生了一些民族主义情绪,如地方民族主义和民族分离主义,在这种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俄罗斯出现了民族排外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等威胁国家稳定的因素,而由此产生的犯罪案件则与日俱增。《伊万的女儿》就是反映俄罗斯民族排外主义情绪的一个典型。

女主人公塔玛拉的未成年女儿斯韦特卡被一个高加索人诱骗并强暴,然而她在试图用法律捍卫自己权利的过程中却遭遇种种挫折,检察院贪污受贿,女主人公在万般无奈之下选择潜入检察院开枪打死罪犯,随后自己也被判入狱,一个四口之家几乎支离破碎。《伊万的女儿》集中描写了这样一个事实:异族人——高加索人对俄罗斯政府的规章制度视而不见、不顾俄罗斯人的反感在这片土地上上肆意妄为。

小说中反映的这一民族问题的出现其实并非偶然,它与当时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息息相关,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联解体的部分原因。

二、民族主义因素与苏联解体

从苏联成立到解体,俄罗斯族一直处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地位,九十年代以来,一些极端民族主义分子甚至倡议“俄罗斯应当属于俄罗斯人”,所以异族人的不当言行很容易激起他们的怨恨情绪,而异族人在俄罗斯的犯罪率偏偏却与年递增,《证据与事实》报于2004年曾做过统计,在俄罗斯犯罪率最高的是乌克兰人,其次是阿塞拜疆人。这些调查数据再一次说明了民族主义因素在俄罗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本部分就是从地方民族主义与民族分离主义这方面在文中的表现来探討分析一下其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小说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个普通家庭的悲剧,表明异族人对俄罗斯族人的犯罪案件并非个案、而是在社会中真实存在并且经常发生的,可见弥漫在少数民族心中的对俄罗斯族的历史仇恨是非常浓烈的,这从对那个强暴斯韦特卡的阿塞拜疆小伙子的描写中可见一斑。斯韦特卡和同伴在找工作的途中偶遇到他,他奇怪的衣着以及过于专心的装模作样引起她们的阵阵发笑,这一再正常不过的笑声却激怒了这个高加索人,他两眼显出疯狂的神色,用不容商量的口气命令斯韦特卡和他约会;由于他说话口音很重,姑娘们听不懂,这再一次激怒了他。设想一下,如果不是因为根深蒂固的民族偏见,小伙子是不会那么容易发怒的,也很有可能会避免后来悲剧的发生。

综上所述,俄罗斯的民族主义因素是各种民族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拉斯普京就曾不止一次承认自己是民族主义者,“俄罗斯只能靠俄罗斯思想来拯救”这句话就充分证明了他的民族主义者身份。然而这种大俄罗斯民族主义情绪是极易引起异族人的反感的,他们渴望摆脱苏联的控制,渴望能享有本民族的权益,我们也就不稀奇为什么后来民族分离主义愈演愈烈,进而煽动了各地的民族独立运动,这是导致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俄罗斯出路

尽管拉斯普京在面对异族人的入侵时态度稍显激进,但他也冷静分析了俄罗斯的未来出路问题,指出俄罗斯对宗教的信仰以及依靠此而形成的不屈的民族性格是拯救俄罗斯民族的主要手段。

俄国是一个宗教意识浓厚的民族国家,其中大部分民族都信奉东正教。东正教在俄罗斯的哲学宗教思想中主要的观念里包括聚合性这一条,而聚合性则强调组织合作,表现在民族性格中即是一种集体主义,小说中的老伊万就曾说过凭一个人的力量是没有效果的,大家应该团结起来一起教训那些流氓恶棍,可见俄罗斯人是钟情于集体的力量的。

小说中塔玛拉的父亲老伊万是一名东正教徒,面对当前政治腐败、道德滑坡、信仰缺失等现象,他认为信仰上帝的都是那些受恶棍欺压的不幸的人,但政府却为恶棍大开方便之门,因而,在老伊万的心里,他是赞同女儿塔玛拉的做法的,俄罗斯人是无法对大得过分的放肆无礼保持沉默的。但同时他也承认,“凭一个人的力量是没有效果的,应该大家一起来”,但怎么来,他也无法解答。小伊万在服役期满后,受雇于一个木工队,跟随木匠队来到母亲的故乡修建教堂。从这里可以看出,伊万选择的不是理论的信仰,而是修建教堂的实践行为,这使老伊万振作起来了,重新看到了俄罗斯民族未来的希望。以伊万为代表的年轻的俄罗斯人,他们自尊自强,既不盲目追随父辈的脚步,也不囿于自我肤浅的见解,他们具有坚强独立的个性,从不随波逐流,所走的每一步都遵从自己内心的指导,努力在精神上做一个独立的人。

而在女主人公塔玛拉的身上则显示出了俄罗斯不屈的民族性格,她是伊万的女儿,也是伊万的母亲,是俄罗斯两代人之间传承的纽带。她以坚实的生活信念将家庭生活建立地如同城墙一般坚不可摧,即使在最后因女儿的案件走了极端而锒铛入狱时,也从不后悔,仍对生活充满信心,这一切都体现了她从不向命运妥协的性格。

综上所述,拉斯普京推崇宗教,并非是让虚幻式的旧式宗教在现代社会重现,而是基于一种俄罗斯普遍民族心理的、视宗教为振兴民族和挽救国家危亡的孔武有力的精神武器的深切考虑。俄罗斯人民族性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就与东正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其强烈的民族主义、对集体主义的推崇、以及永不屈服等特征。就拉斯普京个人而言,他的人文关怀可能更多的投注到对农村的关注上,《伊万的女儿》这部小说就讲述了富于传统文化精神的俄罗斯农村不复存在的悲剧过程。作家向来认为,农村对东正教的追求更强烈一些,因为这些农村人的思考及行为方式与东正教信仰法则暗相契合,如小说中的老伊万、塔玛拉、杰明等人,东正教信仰使他们坚韧顽强,赋予他们活下去的勇气与力量,信仰使他们具有一种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勇气与决心。

四、结语

拉斯普京潜入社会底层考察俄罗斯在转型期间所遇到的民族问题以及出路问题,敏锐地捕捉到由民族主义情绪而引发的犯罪案件并非个例,从而把一个普通家庭的悲剧上升为对普遍民族命运的探索。通过对小说的分析可以了解,民族问题是导致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它还将继续存在于俄联邦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如何解决俄罗斯民族问题将是一个长期的命题,同样作为多民族国家的中国是否也应该积极思考这一问题并努力给出自己的答案呢?对此,笔者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首先,我国必须尊重民族个性,对各民族一视同仁。从《伊万的女儿》中反映出的俄罗斯民族问题归根究底是由于政府对各民族没有平等对待而导致的,大俄罗斯民族主义及由此产生的民族排外主义是伤害各民族情感的一把利器,极易导致国家的四分五裂。因此,我国政府必须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并一以贯之。

其次,我国必须重视民族问题,努力加强民族团结。苏联解体后,人们对政府产生了不信任,随着国家的分崩离析,俄罗斯本民族内部也成了一盘散沙,人们互相之间不团结,从小说中斯韦特卡在热闹非凡的市场上被异族人带走施暴这一事件中便可看出端倪。因此,我国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同时,也应格外重视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问题,比如近年来连续发生的少数民族暴恐事件。政府应采取措施加强汉族与各少数民族的团结,使各民族擰成一股绳。

苏联已尝到没有妥善解决民族问题所造成的恶果,现如今,我国只有对各民族一视同仁,把民族团结作为保障国家始终具有民族凝聚力的有力武器,只有这样,中国才能避免重蹈历史覆辙、才能在国际上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俄]瓦·拉斯普京著.石南征译.伊万的女儿,伊万的母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孙玉华,王丽丹,刘宏.拉斯普京创作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3]韩捷进.人类视野关照下的苏联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4]徐雪野.东正教对俄罗斯民族性格形成的影响[J].学术交流,2015,(4).

[5]王培英.一部展示俄罗斯当代社会图景的杰作——评拉斯普京的新作《伊万的女儿,伊万的母亲》[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8(6).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解体伊万民族主义
书评:《独一无二的伊万》
跳雪堆
浅析民族主义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主义(观察家)
语法转换
“民族主义”的老问题与新困惑
苏联解体
煽动民族主义情绪 被疑与政府演双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