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人“送你”与美国人送礼

2017-08-23汤伟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8期
关键词:份子礼品婚礼

1.中国人送礼——面子文化

中国人为送礼所困,国人皆知。近日看到中国媒体有篇题为《份子钱被人情“绑架”渐成国人负担》的报道说:伴随着国庆的结婚大潮,份子钱成了不少民众黄金周的一项大开销。有些网友国庆期间参加了数场婚礼,出了几千元的份子钱。有一位在国庆期间参加了六场婚礼,份子钱出了三四千元,一个月工资还不够份子钱,由此发出“份子钱猛于虎”的反对声音。有人把请帖视为“红色炸弹”。有人粗略算了一下几年光份子钱就好几万元,发出“挣的钱还凑不够份子钱”的感叹。

收到请柬后,去不去参加宴请,同一天去参加哪一家,是当面给份子钱还是托人转送,给多少份子钱合适,多了自己能否承受得起,少了会不会影响面子和感情……种种考虑和纠结下,份子钱已经被人情世故所“绑架”,成了不少人的心病和烦恼。在很多人看来,份子钱的多少意味着两个人关系的亲疏远近,也代表着感情的深厚浅薄,而且很多人担心份子钱将来能不能收回来,而有的父母给儿女举办婚礼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回收份子钱。有人说,“为了份子钱,我一定要结一次婚。”

夹杂着面子等种种因素,份子钱数目正不断水涨船高,且被人情所“绑架”,已渐成国人负担。网友呼吁,应提倡宴请不收份子钱,这样不仅可以减轻人情负担,使多数人回归理性。有自己想法的人不少,但是“高雅玩不起来”。一对创意婚礼的年轻人,婚礼上请了一个室内乐团演奏高雅的古典音乐,不知怎么就是热闹不起来,来宾面面相觑,不肯下舞池跳舞,只好该放成迪斯科音乐。还有一次婚礼,新娘新郎提倡大家喝红酒,但是来宾觉得很不过瘾,喝完红酒后还是回到喝白酒。一直主张不收份子钱的周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在结婚后请同事吃饭,明确向每个同事提出了“只是聚聚,不用给份子钱”的想法,但在当天聚餐结束之后,同事们还是拿出了厚厚的红包。周女士也颇感无奈,只得详细记下哪些人送了份子钱,以备日后再送还,“我觉得真没必要互相给份子钱,一来一往,双方都麻烦,意义不大。”

中国人的这种送礼之风,让人感觉不是在送礼,而是把整个人送出去了,是“送你”。让你感觉这礼物之沉重。

因為理念的问题,中国这种送礼之风短期之内难以消除。中国人比较实惠、功利性很强。中国文化太实用,没有一定的形而上高度,太缺乏精神层面。所以是面子的文化。

唱歌的朋友告诉我一件事:当她和先生准备回中国时,一位中国同事说要请他们吃饭为他们饯行。她当然很感谢,欣然答应了。席间,同事说听说你们回去时路过日本,能不能请你们给我带一瓶日本清酒,唱歌的朋友吃人家的嘴软,但觉得也不费什么事,也欣然答应了。最后吃完饭,中国同事拿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箱子,请他们帮助带回国。唱歌的朋友从此以后对别人主动请吃饭保持高度警惕。与之对照的是,美国朋友听说我们回国总是说回来后请我们吃饭,听我们讲讲在中国的旅途经历,他们很愿意分享我们对中国的感受。

一次去朋友家吃饭。在做菜时候她不停地介绍自己的多用锅,说这种锅煮饭、蒸肉、烧鱼、熬汤样样行。我们说去她的院子看看,她说当心蚊子,但是我有一种防蚊子的喷雾剂,后来我们才知道她是做传销的,意在推销自己的产品。让我们觉得中国人做任何事情,功利性都很强。

中国人实惠、注重功利性。中国人“送礼文化”也是人际关系、公关工作的一项不可缺少的生存技能。

一次一位朋友因为我为他帮忙,一定要感谢我要送我一件礼物。我说:你实在要送,就送我一支钢笔。因为我每天都用钢笔写字,这件礼物既实用又有意义。谁知道朋友硬是买了一支价值千元的金笔,让我一直舍不得用感受到这支笔之沉重。

2.美国人送礼——里子文化

来美国多年,结识美国朋友不少,从来都没有被送礼难倒。因为美国人是“里子”的文化。

美国人送礼的特点是实用和象征意义,注重精神层面的东西重于物质。

在美国送礼,金额一定不用太大,10-20美金的东西就可以,太贵的礼物反而会让主人很不安,礼尚往来的事情一定要控制在很小的数目,这样做不仅是尊重自己,更是尊重别人。如果是送老板、教授、官员,更不宜送贵重的礼物,因为有可能引起不必要的猜测。美国极少有下级给上级送礼的马屁一般是倒着拍的。老板、上司出国,倒是会给每个下属带件小礼物,鼓励下属好好工作。通常出去吃工作餐,都是老板埋单,要不就是AA制,绝对没有下属争着付款的现象。

别人请客吃饭送葡萄酒总是不会错的(如果主人是不喝酒的教徒什么的就不能送了)。如果是探望病人、朋友生日送束花一般不会错,所以在美国送礼最讲究的是场合。

刚来美国时,接到美国朋友安妮和马克婚礼的请柬,不知道送什么好。这天我和安妮和马克的一群好友来到一家Target 商店。原来安妮和马克早就在这家商店列出了自己需要的生活用品清单:锅碗瓢盆、被子、枕头、毯子、尿布和婴儿服装之类,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到商店选一样付完钱,然后在清单上打个勾,表示是你送的,礼品婚礼时候带去就行。这样也避免了送礼时物品的重复,也保证都是主人需要和喜爱的东西。礼品既对新人实用,送礼者也没有负担。这种方式让我眼界大开:原来婚礼还可以这样送礼!

现在这种送礼方式已经甚为普遍。美国各大网站如亚马逊和各大超市都有这样的登记礼品单的服务,礼品还直接寄到主人家中。送礼时一般还可以附送礼品收据,如果主人发现礼品不合用,还可以退掉换礼品卡,这样彻底杜绝了浪费。美国人才是真正实惠!

很多公司也有自愿凑钱给结婚的同事一张礼品券的,每个人也不过凑十美金、二十美金的。你若实在手头拮据,即便送张贺卡对方也不会对你看低。若需要乘飞机去参加婚礼,那么你得负担自己的差旅费,因此礼物就可以免了,因为对美国人来讲,你能千里迢迢来参加本身就是一份隆重的厚礼。

最近看到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对英国夫妇办了一场最省钱婚礼。婚礼当天,他们提供给宾客的早餐全部是超市过期食品,而新娘所穿的婚纱也是二手的,仅花费了80英镑(约合人民币708元)。此外,他们甚至连结婚戒指也是用可回收利用的金属做成的。整个婚礼总共只花了3000英镑(约合人民币2.7万元)。

现年24岁的金姆·伍尔诺(Kim Woolnough)是英国达拉谟郡的一名护士,她的丈夫丹(Dan)是一名销售人员,二人在达拉谟实习的时候认识并迅速坠入了爱河。2015年12月,在丹向金姆求婚成功后,二人就打算办一场极为节俭的婚礼。金姆表示,尽管有人觉得吃过期食品有些奇怪,但是这些食品仍然是可食用的,并且所有的人都觉得十分美味。金姆称,婚礼上采用的全部是可回收利用的纸张,给宾客的邀请函也统一以邮件的方式发送。由于他们不愿意浪费任何东西,所以购买的东西都是可再次使用的。比起中国人拼婚礼花费,这实在让人感叹!

通常到别人家里串门吃饭,客人一般会先问好主人需要带什么东西,一瓶葡萄酒、一个青花瓷U盘或者一束鲜花都是很得体的礼物。

有孩子上幼儿园的家庭,美国家长逢年过节也会给老师买个25美元的礼物卡,感谢幼儿园的老师对自己孩子的关照。有的礼品也就是一张手工卡片,一盒糖果或者自家的烘焙的食品,礼品很简单。

中文学校的老师,都喜欢自己动手做礼物,送给学中文的学生。这里的家庭主妇,都喜欢参加做蛋糕的学习班。自己会做蛋糕,可以把自己做的烘焙食品,作为礼物送给那些帮助过自己的朋友。

美国的各个商店,都有礼物卡出售。买多少钱的礼物卡,很随意便捷。好多人为买什么礼物,感到纠结的时候,买礼物卡是最佳的选择。

那种自助式的生日派对,只是买些食品就可以了。比较正式的生日派对,一般都买个25美元的礼物卡,再加一张生日贺卡。贺卡上写上自己的生日祝词。有的孩子在生日聚会上,可以收到各种各样的礼物卡。有的是电影卡,可以去看电影。这里孩子的生日,是孩子们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节日。

3.特殊的礼品

送白囍字的故事。朋友贾斯汀和蒂娜结婚,希望艺术家的太太为他们剪一个囍字,而且指定要白色的。尽管我们再三解释在中国,结婚要用红囍字,死人才是白喜事,但是对方坚持要白囍字。婚礼那天,一个大大的白囍字挂在十分显眼之处,新郎新娘为此十分高兴。

特别的视频。国内侄儿结婚,我们坚决反对低俗而缺乏创意的送钱做法,精心构思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份制作特别的视频。我们请来自各国的同事用他们本国的语言说一句祝福的话。最后一份带有英文、意大利文、波兰文、俄文、日文、韩文、菲律宾文的祝福的视频在婚礼上放映时,大放异彩,是当天婚礼最好的礼物。多年后,新郎新娘还不时拿出来看看,回味无穷。送钱给主人,因为钱都长得一个样,送独有创意的东西,才会显示礼物的价值。

送礼对自己的创造性是一个考验。礼物不在重,而在投其所好。朋友送我的一幅素描肖像画、一只采访用的录音笔、一个自己设计制作的iPad支架、一本书,都是我很喜欢的礼物。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礼品都要有创意。美国人因为也经常送礼,相互赠送的礼物都是非常普通的:一瓶蜂蜜或者枫树糖、一盒袋装茶叶、一双手套、一件小摆设、一块小香皂、一包巧克力糖,体现美国人坦率热情又爱热闹的性格,他们也时常借着相互馈赠来表达情意,提升生活情趣,但绝对没有让人感觉是负担。不像中国,中国人认为礼送得越贵,情谊越重,美国人你送了重礼,美国人觉得你给他压力了。实在要送钱,一般送上一百美元给最好的朋友就足够。主人通常认为你的到来就是最好的礼物,他们会非常激动和高兴。

对于逝者,如果能参加追思会,是对逝者最大的尊重,如果不能出席可以委托花店送上一盆花。更有逝者家属提出将送花的钱,转增逝者生前爱好的机构作为捐款。朋友史蒂文去世,他生前特别喜欢研究美国内战历史。他的家属选择将送花的钱赠送给以前他常去的费城内战博物馆。

4.什么样的中国礼物受欢迎

很多人以为中国工艺品是送美国人的最佳选择,其实真正喜欢中国民间工艺品的美国人也只是一部分,大部分送给他们的中国工艺品会被束之高阁。做工很精致的又实用的工艺品还是可以送的,比如漂亮的扇子,精美的首饰包等。京剧脸谱艺术品最好送给看过中国京剧的,否則他们会以为是万圣节用来吓人的脸谱。景泰蓝、泥人、剪纸、刺绣、国画这些地道的中国艺术品,最近这些年美国人接受得不少,送礼时要考虑重复。

还有人以为美国人喜欢喝中国茶,其实他们更习惯喝袋装茶,送散装茶给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怎么泡!而且美国人几乎都喝红茶类,不习惯中国茶的味道。一次一位美国朋友鼓起勇气,品尝了中国人送给她的最好的普洱茶,评价道:“这茶喝起来有很浓的土的味道”——这简直就是对牛弹琴了!美国人能像中国人那样品清茶的是凤毛麟角,所以送茶要看对象。

中国食品、糖果和中国酒也要注意,多数的美国人对品尝外国食品,都缺乏勇气。他们还会对食品中所含的花生、面粉成分过敏,除非食品的味道和美国的某种食品相近,他们才敢尝试。我发现有很多美国朋友特别喜欢中国的“大白兔”奶糖。每次送给他们都会让他们高兴。一种中国生产的叫“方块酥”的含有芝麻的点心,我的朋友很喜欢。美国朋友还很喜欢台湾生产的“凤梨酥”之类的点心,日本的绿茶系列食品,也很受欢迎。中国白酒的度数太高,他们喜欢酒的“面子”(外包装)更胜于“里子”,会放在家里作为摆件。

比较受欢迎的是中国瓷器,挂盘和小套的茶具美国人会很喜欢。注意花样比较素雅一点的好。花样好的丝巾也是比较受欢迎的,但是图案大红大绿的他们不会喜欢。

送礼的礼品一定要把价钱撕掉,不要留标签在礼物上。美国人的回礼很轻便。在中国收礼后,主人往往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去回礼,而且回礼的分量和送礼的分量应该相当,否则就会失去面子。而美国人在收礼后,很少有正式的回礼。他们基本是在上见面收礼后,口头表示谢意就算是回礼了,并不会根据礼品的轻重回送东西, 因为在他们看来,主人邀请客人造访,吃饭,或者共渡周末本身就是“赠礼”。当然如果客人下次有相同的喜事需要送礼,主人也会还礼,但回赠礼物的选择不会受此前所收礼物的任何约束。美国人送礼是祝贺、祝福、祝愿,大都满带感情色彩。他们不需要礼尚往来,不盼着回报。如果你请他吃饭,他们也会回请,吃饭只不过是一种见面谈话的形式,没有任何功利色彩。你和美国朋友可以事先说好,轮流付餐费,或者各付各的,根本用不着为付餐费争论不休,打成一团。

美国人没有礼尚往来那一说,也不懂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5.情人节的礼物

是啊,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任凭百般努力,怎样才能打动情人的心呢?有人说,如今的情人节更像愚人节——分明是在用花言巧语迷惑情人;而愚人节却更像情人节,在愚弄情人的氛围里却能够道出真情。这世道怎么了?情人节的“情”去了哪里?

情人节这天,朋友寄给我一段祝福的话语和这张图片。上面的一段话引我深思:

情人,更应该是朋友

爱护你的朋友,他们不是你的情人,

关心你的朋友,他们不是你的家人,

分享你痛苦的朋友,他们毫无你家族的血缘。

他们只是你的朋友。

朋友,申斥你时像父亲,心疼你时像母亲,取笑你时像姐妹,对你发怒时像兄弟,他们不是你的情人,但对你的爱最终胜过情人。

最好的礼物是人间之情。

礼物不在于花多少钱,这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美好的情感的传递。让人感到,有人关心的日子,总会感到温馨和美好。

观美国人送礼,礼物都很轻,没有人送厚礼。美国的人际关系比较单纯,人与人之间,没有那么多的功利的色彩。没有人为送礼的事情,纠结不清。送礼的时候,也不把人分三六九等。送出去的是礼物,收获的是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感情。在美国人送礼,只会让我们感到轻松愉快。

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的进步,是可以从送礼上看出来的。中国文化是最注重人情世故的。但是要真正达到“礼轻情意重”的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汤伟,旅美学者,现居美国纽约。)

猜你喜欢

份子礼品婚礼
订阅专享
订阅专享
订阅专享
让人轻松的“份子钱”
竹幼婷:那些年我参加过的婚礼
让“份子钱”回归正常
包装礼品等
多趣婚礼
毛南族婚礼
岂不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