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与不信

2017-08-22赵燕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观点

题目

138年前,没有人相信黑夜能永远被光明照亮;48年前,没有人相信我们的足迹会出现在月球上。

小时候,孩子们深信只要表现乖巧就能在圣诞夜获得圣诞老人的礼物;长大了,学业屡屡受挫后开始怀疑师长们说的“天道酬勤”……

台湾作家龙应台说过,以前相信的很多东西,后来一件一件变成不相信;以前相信的很多东西,有些其实到今天也还相信……我们总是在相信与不相信之间挣扎。

上述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题解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给材料作文题。文题来源于台湾作家龙应台的散文《不相信》。

龙应台说:“相信与不相信之间,仿佛还有令人沉吟的深度。”确实,千百年来,该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对人类有限的视野和能力来说,一直都是巨大的考验;而以什么作为判断标准,也是人们一直在思考、争论的难题。即使是龙应台的原文,虽然列举了大量在“相信”与“不相信”之间徘徊挣扎犹豫反复的事例,说到底也没能给出明确的说法,因为,这可能永远只是个问题——一个无法找到答案的问题。

唯其如此,题目材料给我们的思考空间才更加广阔,无论叙事还是议论,角度可以多种,观点可以多元,题材更可以丰富多彩。

观点的明晰与素材的选择

写作时,一篇文章的中心观点和素材是首先要考虑的。在考场上,我们可以运用两种思路:如果题目已有较明确的中心观点,或者倾向性较明显(比如根据所给材料可以得出明显结论),那就直接搜寻符合题目要求的素材;但如果是比较开放的题目,可以各抒己见,比较稳妥的做法是通过搜寻素材来阐明自己的具体看法,得出结论。当然,从写作的心理活动规律看,确定中心和选择素材大多数情况下是同步进行的,大脑会按照心理上已有的、倾向性较明显的那个中心(观点)来搜寻素材。

素材的选择

既然是选择,就要有标准。本题目素材的搜寻范围可以涵盖人类历史,寰宇内外,也可以是亲身经历或身边发生的故事。凡人类世界发生的任何事,只要相关人参与其中,哪一件事不与“相信”有关?所以不能不加分析提炼就罗列一堆事件,事件选择标准要有一定高度,要能够在“相信”和“不相信”的徘徊挣扎甚至矛盾冲突中提炼出意义,悟出某种道理,总结出规律。有发人深省的素材做基础,中心观点自然呼之欲出。这样的文章才有高度与深度,才能有一定的阅读价值。

中心观点的确定

相信与不相信之间的转变,一定会有纠结冲突,古今中外这类事例比比皆是;在个人成长与成熟过程中,这种纠结冲突更是不可避免。如果只罗列事例,则内容肤浅,缺乏深度。写作重点要放在转变的意义上,从相信到不相信是质疑,从不相信到相信是求证,不管是质疑还是求证,都是人类认识世界、逐渐进步、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体现了这些方面,文章才既有内容,又有意义。

全面阐述“相信”和“不相信”之间的复杂关系是不明智的,最好从小处入手。如果写记叙文,要选择能突出中心观点的事情;如果发表议论,可以重点论述从相信到不相信,或者从不相信到相信的某个过程,或者探讨相信与不相信的判断标准。

总之,开放性的给材料作文,只要注重平时积累,写作时思路清晰,表达准确流畅,就能写出优秀作文。

学生例文

相信的力量

武汉市钢城十二中初三 高云飞

指导教师 蒋晗卉

我相信,我是发自内心地喜爱绘画,我一直认为它是不同民族、不同人种之间唯一富有高雅气息的交流媒介。我可以凭借一支画笔倾诉内心的喜怒哀乐,并且相信我能一直坚守我的这一热情。

然而,我的爱好遭到了家人的反对和朋友的误解,他们认为我应该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去,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绘画上,朋友们还说我的画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和艺术性,难登大雅之堂。这些话犹如一根根刺扎进我的心,我开始动摇了,怀疑绘画是否能为我的生活带来真正的快乐。

我不知道自己在相信与不相信之问挣扎了多少次,我防御着、抗拒着,不想轻易放弃!然而,外界纷纷扰扰的噪声太大,以至于让我听不清自己内心的渴望与坚持,我只能将自己的爱好深埋心底。

那段时间我几乎失去了全部快乐,如同最后一片绿洲被风沙侵蚀。我在想:我应该这样随波逐流,轻言放弃吗?

不,我应该相信自己,追求本真的快乐。

我应该相信自己能让身边的人对我刮目相看,我应该将他们的质疑看成生活的馈赠,我从那些令人伤心的话语中提炼养分、萃取精华,坚定我内心的信念。我相信在困境中绽放的花朵是前进的动力,能给予我力量。我仿佛看见漫天狂舞的风沙中,我的前路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来自内心的渴望与坚持转化为自信的力量,使我变成一个巨人,不畏泥泞与荆棘,秉持着希望与梦想在漫漫风沙中昂首前行。

如今,我已经在学业和绘画中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两者兼顾,努力学习,也努力绘画。学业磨炼了我的意志,帮我成就梦想;绘画让我放松心情,带给我快乐。以前包围着我的质疑声也渐渐转化为赞赏声,相信我的人越来越多。

假如当初我不相信自己而放弃了爱好,今天我不会收获沉甸甸的果实。以前我指望父母相信我能学有所成,指望朋友对我的画作刮目相看。而当梦想成真時,我才明白:这一切都源于我的自信,正是这种力量支撑着我走到今天这一步。

窗外阳光明媚,这是初冬难得的好天气。我仿佛看见未来将有一个少年,一个在阳光下奔跑的少年,站在我的眼前,也站在我的心问。他告诉我:相信自己,弥足珍贵的力量能让我到达更遥远的地方。

耳边风声呼啸,我抬头望望蔚蓝的天空,那是我最爱的模样,也是我最美好的模样。

教师点评

学习能让人有成就感,爱好能让人快乐,可二者常常发生冲突。人在少年时,大概多少都会有这样的困惑吧!人生路上,有很多因素会影响我们的抉择,但是随着我们渐渐长大,逐渐成熟,相信自己,则是重点考虑的因素,因为它会让我们更努力、更自觉,让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更有动力。

这是一篇内心独白,细致描述了围绕着“相信”与“不相信”而产生的内心纠结,犹豫彷徨却不消沉。全文洋溢着一种昂扬向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若非来自生活,发自内心,难得有这样真实的心态,以及这样的感染力。

(赵燕)

真实与质疑

武汉市第四十九初级中学初三 关歆

指导教师 傅芳

物理学史上总有一些惊人相似的事件,一位权威学者的错误学说在千百年的时间长河中被人们当成事实与真理。其实这类现象在各个领域都不少见,很多老辈人固守的那些老规矩,以及常听到的“老祖宗说得都是对的”,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所谓真理,都一次次被当成人生的宝贵经验,一代代传承下来。而在今天看来,其中有很多规矩、道理或者习惯是以偏概全的,甚至是愚昧的表现。

在信息不发达,多数人受教育程度不高,认知较为单一的古代农耕社会,人们膜拜权威思想。掌握权力的人抓住了普通人这种心理弱点,洗刷人们意识中的质疑和不相信,进行愚民统治,稳固了封建王朝的根基。而打破这种固化思维模式和被愚弄的局面,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当有人开始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在心中埋下质疑的种子时,他们渐渐不相信所谓的权威,甚至起来反抗,但毫无疑问地遭到镇压。罗马教廷听到“宇宙并不是以地球为中心”“世界的变化并非上帝掌握”这些威胁统治的“异端邪说”后,感到了巨大的惶恐,他们选择用火刑来扼杀这种“不相信”……

当说真话者被打压,可仍有人坚持真理,相信他们所相信的,这需要非凡的坚毅与勇气,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从“相信”到“不相信”,是真理向我们发出的邀请。当人们开始质疑权威,当人们对事实有了自己的判断,当人们敢于对所谓的真理说“不”时,也就是人们走向真理的时候。

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甚至推翻那些貌似牢不可破的“顽固”时,权威会轰然倒塌,成为人们寻求真相的垫脚石。这种从“相信”到“不相信”的转变,是可喜的转变,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对于真理的质疑永无止境,一旦我们停止质疑,盲目相信权威,我们又将回到可悲的愚昧中。我们现在仍没有完全摆脱对权威的迷信——当我们对经济学家的判断深信不疑时,经济泡沫也许已经形成;当我们盲目听从权威的安排,毫不犹豫地选择相信时,我们也许失去了质疑与判断的能力。

当然,在“不相信”的同时,我们也要看清“相信”与“不相信”之间的界限,把握好分寸,不能让我们的理性判断变成狂妄自大、目中无人。我们在否定别人的“真理”时,一定也有人正在用“不相信”的眼光看着我们。

盲目相信会让我们失去自我,在“相信”与“不相信”之间纠结挣扎时,也许我们正在找回自己。没有永远的、一成不变的真理,只有无数被发现和认可的事实。在一次次的“相信”与“不相信”的抉择中,我们会更清楚地看清前进的方向。在谬误与真理交织的社会中,我们要手握质疑这把利剑,以真理为方向,开拓出自己的道路。

教师点评

这是一篇颇有力度的作文,小作者旗帜鲜明地提出“从‘相信到‘不相信,是真理向我们发出的邀请”,这个生动的比喻,诠释了“从‘相信到‘不相信”的重要意义。随后列举的事例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甚至要警惕某些所谓经济学家的不当言论……可谓联想丰富,思考全面,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难能可贵的是,小作者虽然满腔热情地号召大家勇于质疑、坚持自我,却没有忘记矫枉过正、物极必反,结尾提醒人们要把握分寸,不要将“理性判断变成狂妄自大”,反映了小作者在严密逻辑下的冷静和理智。

习作文字简洁,表达清晰有力,又有一定哲理性。结尾处以比喻收束全文,生动自然又掷地有声,令人回味。

(赵燕)

论“信”与“不信”

武汉市钢城八中初三 刘佳雯

指导教师 张力

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原本对某些事物的深信不疑渐渐演变为怀疑,甚至变成了对立的观点;而一开始认为绝不可能的事,竟在后来的某一时刻被证明完全可行,迫使你不得不相信它、接受它。

这便是一直纠缠在人们心里的“信”与“不信”。“信”与“不信”不是绝对的,它们之间没有巨大的鸿沟,在特定场合甚至相互交融、相互转换,彻底改变人们的认知。

古往今来,人们常常在“信”与“不信”之间徘徊挣扎,不知对错。在我看来,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社会的发展;二是不同阅历下人生观的转变。

时代变化、科技进步,以前许许多多的想象和推测变成了不容置疑的事实,使人们从原本的“不相信”变成深信不疑。“神舟”升空、月球漫步等大量令人惊叹的事实使得人类的飞天梦不再是虚无缥缈的幻想,嫦娥奔月也不再只是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医学的不断进步也使大量“绝症”可以治愈,人们越来越相信科学能够给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保障。科技的发展自不必多说,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带来的思想转变也令人深思,以前的迷信活動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更愿意相信科学。

然而,一些负面行为也弥散在社会中,造假、碰瓷等现象也不少见,原本坚信真善美的我们也会怀疑人心,原本相互间的基本信任也增加了许多揣测与猜疑,这也算是人们思想上“信”与“不信”的转化吧。

阅历的增长和人生观的转变,对“信什么”具有重要影响。有些人年轻时对生活的种种美好坚信不疑,等到步入社会、遭遇各种挫折后开始抱怨自己的幼稚、片面与单纯。有些人年轻时狂妄不羁,可经过岁月的打磨,却领悟了生活的真谛,变得踏实沉稳。二者其实都是阅历带来的影响,但如何才能使每个人辨清生活的正途?怕是连时间这位伟大的雕塑师也无从精确解释吧!

总之,“信”与“不信”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它随着社会发展、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而转变。任何人都无法预料此时的“坚信”是否会变成彼时的“不相信”。

教师点评

本文的亮点在于小作者运用哲学观点思考问题。该信什么,不该信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张,也有改变主张的理由。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在影响人们呢?小作者运用了辩证统一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来探讨这个问题,提出了“‘信与‘不信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它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而转变”。的确,世界是发展变化的,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统一的,没有什么是绝对的、永恒不变的,将此观点引入文章,反映了小作者理性、辩证的思考方式。文章随后逐条论证,有理有据,结构完整。虽然论证过程比较简单,论据也未必充分,但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正确方式已初露端倪,可喜可贺。

(赵燕)

猜你喜欢

观点
本期你能看到他们的观点
本期你能看到他们的观点
本期你能看到他们的观点
观点
观点荟萃
观点
观点
观点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