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感动

2017-08-22黄琬雅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木板蜗牛外公

题目

微感动

“微”最常用的词义是“细小、轻微”。当下,与“微”相关的新鲜词语不断出现,“微博”“微信”“微电影”……而“微感动”一词也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人们瞬间细微而美好的内心变化,这种内心变化可能只因为关注到一位普通人,也可能因为看到一个人的细微举动,还可能因为听到一句朴实的话语……总之,因为别人、因为自己、因为生活、因为梦想,总有一些感动会不经意地温暖在心头。

请以“微感动”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详略得当,主题突出。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2.书写要工整、美观、大方。

题解

与以往写“感动”的题目稍有不同,题目中采用了“微”这个修饰词,紧贴流行,很有时代感。“微感动”可以理解为“淡淡的感动”,就是那些心头温暖的感受尚未喷涌,就是那些在眼眶里打转的泪水尚未流淌,就是那些小人物、小事件带来的情感的小小波动。所以,作文时务必把握好这种“动而未发”的感情状态,这是审题要点!

在写作过程中,选材已限定于平凡人、平常事、细微的情感波动,所以那些使人热泪盈眶的煽情内容就不适合了。把握好情感表达的“度”是作文的难点,最难处在动与未动之间、发与未发之际,而这更符合我们的生活实际——微微感动我们的不就是平常那些琐碎的凡人小事吗?同时也考验我们把握与运用语言的能力。

学生例文

微感动

深圳市翠园中学初中部初二 谭逸阳

指导教师 李雪菁

微风徐徐,落叶缤纷,每片叶子都像生活印记,斑驳的纹路记录着从前的经历。随手拾起一片完整的枫叶,往事涌上心头,瞬间温暖心田。

那年冬天,我在老家摔伤了脚,骨折了。休养了十来天后,打算坐火车回深圳。我们挤上人头攒动的公交车,在拥挤的人流里钻了半天,我才勉强抓住一根栏杆。

我松了口气,冲父亲笑了笑,可刚站稳就闻到一阵阵臭味。我不动声色地找了半天,终于发现一位中年妇女,她身穿一件黑乎乎脏兮兮的棉袄,黑布裤子上还绣着红色花纹,面色黝黑,满脸皱纹,还有两道深深的笑纹。她扶着座椅靠背,椅子上坐着一位八九岁的小姑娘,眉清目秀,扎着大辫子,水灵灵的眼睛望着窗外,像是她的女儿。

我又闻了闻,确定这股细弱的浊气就是从她那儿传来的!我皱起了眉。公交车颠簸了一阵,我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受伤的右脚,勉强站稳。

很快,这位中年妇女将小姑娘从座位上拉起来。小姑娘俊俏的脸上满是不情愿,但仍乖乖地站到她妈妈身旁。我满腹狐疑地猜想她们应该快下车了,然后一屁股坐在座位上。

我闭目养神,尽量不想那股异味,迷迷糊糊地小睡一会儿。一睁眼到站了,咦,她们还站在那儿!我疑惑地站起身,心想:两个怪人。

穿过层层人墙,我隐约听到她们的对话:“妈妈,为什么要把座位让给那个姐姐?”“你傻呀,没看见那位姑娘腿脚不利索……”

后面的话已听不清了,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想起刚才嫌弃又厌恶的态度,我为自己这个所谓的“文明人”感到羞隗,脑海里一遍遍回荡着这位陌生的中年妇女朴实又饱含关切的话语。

微风拂动,吹走了冬日的寒气,从心底泛起一股暖意。这样的温暖、这样的感动,如丝丝缕缕的春雨汇聚成河,静静地流淌在我的心灵花园里,永不干涸。

教师点评

很多同学都写过公交车上让座的题材,但叙述详细、安排精当、感情饱满自然的文章往往不多见。本文文笔细腻、语言朴实优美,值得我们学习。先抑后扬的手法虽不算新颖,却使用得法,为文章增色不少。

(黄琬雅)

微感动

深圳市翠园中学初中部初二 陈铧阳

指导教师 黄琬雅

我站在窗前,手里紧紧攥着那张成绩单,耳边回响着妈妈沉重的话语:“这次怎么退步这么多?”午后灿烂的阳光透过厚厚的窗帘照亮了房间,却无法照进我乌云密布的心。

心情郁闷的我决定出门散散心,不知不觉踱人一座公园。我刚刚坐在一把快掉光了漆的破旧的长木椅上,猛然看到一只模样可爱、身形娇小的蜗牛正慢吞吞地爬上长椅。我很好奇,这只小蜗牛究竟想干什么?它猛烈地蠕動了一下身子,从壳里伸出两条触角,一下一下的,终于挪到长椅的尽头,突然就停了下来。我一看,在小蜗牛的面前有一道深沟——木椅的缝隙。它先抻长身体,向下望了望,像是在琢磨长椅到地面的高度——对它来说这简直是万丈深渊!它进退两难,不敢动弹了。看着它胆怯的样子,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自己:我现在不也跟它一样,在生活与学习中遇到了困难,踌躇不前吗?我更失落了,对这只蜗牛也没了兴趣。

可原本一动不动的蜗牛突然向前挪了一下身子,它居然没有后退,而是继续前进!只见它先把身体前端努力向对面的木板上靠近了些,接着猛力往上一蹿,它居然够到了那块木板——下面可是万丈深渊啊!它显然很吃力、很吃力地拉扯着身子,以便能牢牢抓住那块木板,本来短小的身体被拉扯得又细又长,可它仍不放弃。眼看就要成功了,突然一大颗雨滴正巧落在它的身上,它被砸得全身转了180度弯,抓住木板两端的身体不停地颤抖,摇摇欲坠。这真是飞来横祸!我于心不忍,将手慢慢伸向小蜗牛,想帮它跨越这道天堑。

可这只蜗牛使出全身力气,推动着整个身体往对面爬。我伸出的手指一下子停住了,屏住了呼吸,因为我想看看会不会出现奇迹!它继续艰难地蠕动着全身,一点一点的,终于将大半个身子挪到了那块木板上。它停顿了一下,像是在积攒力量,然后将尾巴那端脱离了原来的木板。它没有掉进“深渊”,它成功了!

看完这一幕,我热血沸腾,一股莫名的感动在我的血管激荡。真不敢想象,命悬一线时,娇小的蜗牛没有被困难击倒,而是咬紧牙关,不屈不挠,冷静沉着地跨过了对它来说难以逾越的鸿沟!

回家后,我的心情仍无法平复:我只是因为学习退步了就萎靡不振,真是连只小蜗牛还不如啊!

小蜗牛当时的一举一动,都将成为我生命中无法消失的感动!

教师点评

写考试失利的作文何其多,可这篇作文却没有落入最终与父母甜蜜和解的俗套里,反而将笔锋转到一只小蜗牛身上。那只无意中出现在“我”视野里的蜗牛,以无声的行动令“我”感動,助“我”走出情绪的困境。

生活中的我们就应这样,不必一叶障目,有时换个角度,生命又有了别样的出路。说到底,考试失利是件平常事,而写文章也可以换个角度来点题。

(黄琬雅)

微感动

深圳市翠园中学初中部初二 周翊茵

指导教师 李雪菁

冬去了,春来了。

春远了,夏到了。

一树新叶渐渐染成墨绿,鸣蝉高歌,原本温暖的阳光变为烈日炎炎。她仍默默地照顾着那盆仙人掌,已经两年了。

外公去世后,外婆更关照那盆仙人掌了。家人说,那是外公送给她的最后一样东西。

外公外婆性格截然不同,外公幽默开朗,外婆则少言寡语。家里的大小家务一般都是外公负责。他偶尔也会挨外婆的骂,可总是乐呵呵的,丝毫不在意。他们的生活看起来不是很和谐,但大家都明白,他们深爱着对方,很爱很爱。

老天不作美,也许世间本就没有十全十美。

外公患了严重的肝病。即使治疗,也不能保证没有生命危险。确诊那天,外婆明明跟着一起去了医院,可她突然消失了。只有我知道,她一个人回家了。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闷了一整天。我疑惑,就趴在门上仔细听,隐隐约约听到抽泣声……

之后外公只能接受治疗,她就一直照料他。

他习惯早起锻炼。即使睡得再晚,第二天他起床时桌上都会放着他爱吃的早餐;他去医院,她也跟着去。有时他会有些恼火地说:“我自己可以的。”她只是张张嘴,什么也不说,仍然跟着。

可他还是走了。走得很安静,仿佛只是做了一场梦,醒了就好了。

确诊那一刻她有多痛苦,现在她就有多冷静。她没哭,只是更沉默。直到送别的仪式结束了,亲友们的啼哭声都没换来她一滴眼泪。

一天早晨,仙人掌享受了两年的细心关照后,冒出了一朵小小的、金灿灿的、清新的小花。

她什么也不说,静静地抱着它,望着空荡荡的天。良久,落下了一滴滴泪珠。那是两年来我第一次见到的、她的“第一次”眼泪。

“老头子,你看,开花了。你还会回来吗?”

望着那朵花,我顿时明白了:这盆花承载了太多的心血和思念,那是持续一辈子的想念。

我也落泪了。为她的守候,为他的离开,为他们真挚纯净的爱。

教师点评

写亲情的文章不胜枚举,可有许多总让人感觉隔着一层厚厚屏障,甚至反而觉得感情冷漠,仿佛与自己无关,让老师看得很不爽。这篇文章却用一盆仙人掌走进了外公外婆的内心世界,他们的世界里,有面对生离死别的无奈与无法填补的痛,“坚强”的外婆,其实内心很柔弱。能够看到这一点已经是小作者的过人之处了。

(黄琬雅)

片段

台上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女老师。妈妈说,这是新来不久的音乐老师,唱歌可好听了……

忽然,前排领导座席里的一个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和其他人不一样,正举着相机给台上的女老师录像呢!我颇不解,那位领导头发花白,背着一个鼓鼓的公文包。我心生敬意,默默感激他尊重学校组织的活动。

“那是×老师的父亲。”坐在妈妈身旁的老师忽然说。

“父亲?”妈妈和我都很惊讶。他竟然是那位唱歌的女老师的父亲!为女儿录像的举动自然也就不奇怪了。我的敬意与感激之情消失了很多。

“我和她是高中同学。”那位健谈的老师笑了笑说,“她从小就喜欢唱歌、喜欢音乐,经常上台演出。每次登台,她的父亲一定会来,并且为她录像,永远保存下来……即使不邀请他,他也一定会来……”

一曲终了,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而那位领导鼓掌鼓得尤为热烈……我不禁为刚刚的失落倍感愧疚。多么伟大的父亲!多么令人尊敬的老父亲啊!几十年如一日地为女儿录像,即使女儿已出嫁,即使自己两鬓染霜!父爱兢像一粒种子,一粒感动的种子,在人们心头萌芽!

镁光灯闪烁的那一刻,相机的灯光显得如此微弱。那微不足道的举动,让感动洋溢在每个人的心头……

——深圳市翠园中学初中部初二 李若溪

指导教师 周娟

猜你喜欢

木板蜗牛外公
木板上的世外桃源
我的外公
外公做的门
外公是个象棋迷
蜗牛说
木板
不会上浮的木板
小蜗牛
蜗牛(共3则)
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