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又是春风拂柳时

2017-08-22彭艳燕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柳树下馅饼柳絮

题目

请以“又是春风拂柳时”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600字以上,不得抄袭。

题解

这是一篇有关回忆的命题作文。又是春风拂柳时,考生应该关注“春风”“柳”等意象,同时还要关注“拂”这个动作。除此之外,还要关注“又是”这个词,既然是“又是”,就有一个相对应的“曾是”。也就是说,这篇文章,需要有关于对过去的回忆。因为有了对过去的回忆,所以才有了现在的“又是”。从文体的选择上,本文适合写记叙文或散文,而在结构上,适合使用插叙手法,对曾经发生的事情进行回忆。

学生例文

又是春风拂柳时

沧州市十四中学八年级 韩玮子烨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又是春风拂柳时,你,在哪儿?

粉红的雨衣,粉红的雨鞋,踩在浅浅的小水洼,啪嗒啪嗒。打着一把油纸伞款款踱向那座玲珑小桥,看水面波光点点,任细雨在耳边低吟浅唱,叮叮咚咚,犹如珠落玉盘,絲丝缕缕敲击心房。

“子烨,别哭了,等明年春风拂柳时,我一定会到这棵拥有我们美好约定的柳树下等你。你不要失约哟!”耳畔又回荡起她亲切温柔的声音。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我们的脸颊,柳絮纷飞,吹进少年柔和温暖的心,我们手拉手,步入柳林,寻觅春的痕迹。

“欧阳,快看!风筝!是风筝!”我奔向那棵柳树,扬着头一蹦一跳地指着树梢上挂着的一只火红的蝴蝶风筝大呼小叫。

“等着。”语音未落,只见她双手灵活地扒紧树干,纵身一跃,两脚稳稳地站在树干上。她一只手抓住树枝,两腿蜷缩,另一只手轻轻拉了一下风筝,又猛一松手,风筝弹了一下,顽皮地落入她的手中。

“瞧!”她得意地举起“战利品”,嘴角微微上扬,显得那么纯洁、那么柔和温暖。

我们围着那棵柳树快活地奔跑,笑声回荡在树林里、蓝天上,尽情释放我们快乐的心情。

春风依旧,着意随堤柳。

只可惜……早已物是人非。她,那个占满了我的童年的神奇女孩,因为去很远的地方上学,从此意外地消失了,消失得无影无踪,同那柳树下的约定一起离开了……

白色的汽车里,她探出头来,那份恋恋不舍的神情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我的眼前一片朦胧……

“我走了。你别哭,我又不是不回来了,我们还有约定呢!”她轻轻拭去眼角的泪珠,像往常一样理了理我凌乱的发丝。

汽车缓缓开动了,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远,汽车渐渐远去,最后消失在泪眼模糊的视线中。

她走了,带走了童年的回忆,有欢笑、有彩云,有蜻蜓飞翔的痕迹,有清风无尽的温柔……

那棵柳树今年又吐绿,粗大的树干、长长的枝条,嫩绿的柳枝上已长出片片新叶……

那么美的柳树,那么美的约定,要是有你就好了。

“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又是春风拂柳时,我从未失约,你,在哪儿?

教师点评

文章写了和朋友在柳树下玩耍和分别的故事,小作者用较大篇幅叙述曾经在柳树下的玩耍时光和分别心情,然后用春风拂柳的美景将其串联在一起。语言精致、情感动人。而文章开头、中间、结尾的三处引用相互照应,凸显文采,也使结构更严谨。

(彭艳燕)

又是春风拂柳时

沧州市十四中学八年级 何天琪

有一个季节,温暖明亮、莺歌燕舞;有一个地方,静谧安详、炊烟袅袅;有一个孩子,奔跑在这个季节,演绎了一段动人的故事。

每当柳枝摇曳,洁白轻盈的柳絮就飘飞在青砖红瓦的小巷里,阳光伴着春风,溢满整个春天的记忆。

阳春三月,奶奶准备好一大盆白菜馅,鲜嫩诱人,香味浓郁,在阳光的照耀下,与飘飞的柳絮一同映衬出明亮的色彩。

“这白菜啊,看似普通,其实最有营养了。”每年这时,奶奶都会做好一盘盘金黄焦脆的白菜馅饼,她总说韭菜馅对胃口不好,白菜馅最香。年年如此,像是在向春天致敬,向柳絮告别。这一切都成了习惯——窗外春风拂柳,屋内馅饼飘香。

我曾无数次欣赏过馅饼诞生的过程,其制作工艺也配合着春天的气息,充满蓬勃的朝气。在运河边的老屋里,奶奶熟练地抓起一把面粉撒在面板上,之后扯下一块事先揉好的面团,用擀面杖擀成不大不小的面饼皮,裹上已经挤干水分、拌好香油的白菜馅,轻轻一捏,一个个手掌大小的白菜馅饼就整齐地排在秫秸做的盖帘上。这时候,奶奶就扭头看看正坐在矮矮的小木凳上的我:“怎么,眼馋了吧?别急,奶奶马上给你煎。”然后笑眯眯地走到灶台边,点上火,倒上油,将馅饼一个个放进油锅里。活泼好动的我可没耐心了,急忙跑到院子里的大柳树下,折柳条,吹柳笛,疯跑着抓柳絮,玩得不亦乐乎,可奶奶只一声“熟了”,我立刻扔下手中的玩具,飞快地跑向冒着热气的灶台。

奶奶这时会皱皱眉头,嗔怪道:“你这孩子,馋起来真是不怕烫!”我就嬉皮笑脸地说:“谁让我只馋奶奶的馅饼呢。”话音未落,奶奶就顺势把一块吹凉了的馅饼塞到我嘴里,慈祥地笑了。屋外,柳絮飘飞,像梦一样美丽……

春去秋来,花谢花开,儿时的故事已随风而逝。

屋外那棵柳树后来被移走了;伴随着我成长的青砖老屋也被拆掉了,如今变成了运河边的广场;柳树下的老屋里,奶奶做的馅饼渐渐定格成永恒。

又是春风拂柳时,故乡的孩子已经长大,柳絮飘飞的梦境已印在心底。又是春风拂柳时,故事已结束,而梦,还在继续。

教师点评

春风拂柳,馅饼飘香。小作者选取了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和童年故事。奶奶在运河边的老屋里为“我”烙馅饼,而“我”在柳絮飘飞的院子里度过了春天的快乐时光,此情此景,在小作者眼中如此美好又珍贵。可美好的事物容易消逝,又是春风拂柳时,珍藏在小作者心底的,除了春风拂柳的美景,除了白菜馅饼的关味,还有奶奶无尽的疼爱。文章紧扣题目要求,语言流畅,结构完整,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

(彭艳燕)

又是春風拂柳时

沧州市第八中学八年级 杜冠桦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我立于窗前,看千万柳枝随风飘舞,池塘中倒影绰绰,满塘拂动着浓浓春意,可我更加紧张了。

“咚咚咚——”敲门声传来,“孩子,到点了,该走了。”我打开门,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尖,小声说:“妈,我不想去了。”“啊,不是说好了吗,你哥哥姐姐都准备好了!”我就是因为他们才不想去的,我在心里默默地说。

我是家中的老小,哥哥学习成绩好,每逢考试必得第一,姐姐长得漂亮又是才女,已过钢琴十级。我从小生活在这种阴影下,与他们相比,我太平凡了。我们与柳树的渊源,是在去年,那也是个春风拂柳的时节,爸爸给我们买了三棵柳树苗,让我们去郊外植柳。哥哥姐姐抢了两棵较茁壮的小树,剩给我的那棵十分纤细娇弱,叶片还发黄。在空旷的田野里,我刻意避开他俩的光芒,选了一个偏僻的地方,“哟,哥你快看,豆芽菜在种小柳条呢!”对姐姐的冷嘲热讽我不予理会,用爸爸教我的方法认真种着小树苗。

“孩子,别愣神了,快走,去看柳树去。你一直惦记着不是吗,今天是怎么了?”是啊,这一年,我对这棵树费尽了心思,一两个月就去看一回,恨不得多浇点儿水,多施一点儿肥,可它的叶子一直都是黄黄的。我总在祈祷小树快快长,给你个机会,也给我个机会。去年冬天,爸爸陪我们看树回来,对我说:“不知道你那棵小树明年春天还能不能活。”

我坐在车上,车窗透进来的风暖暖的。“一会儿有人要丢脸喽,听说他对柳树很上心,可那棵柳树天生就不是那块料!”我压住心头的怒火,不与他们计较。可柳树真的会长芽吗?几天前它还不如冬日的枯枝。

下车了,我闭上眼不敢看,手心直冒冷汗,双手抓着衣角颤抖起来,“哇!”一声惊叫。

我胆怯地抬起头,春风拂过,柳条上叶苞鼓胀,像婴儿的脸蛋,一个又一个,均匀地排列着,远看又像水墨画上的墨点,枝条袅娜,腰身妩媚,好像对镜凝神的少女,又如衣袖飘飘的仙子,太美啦!

“那是我的柳树!”我高兴得嚷起来。柳树啊,柳树,这么多天你从未放弃,终于绽放出新芽,你向世界证明了自己。

我想起自己每天在运动场上拼命奔跑,想起每次考试前挑灯夜战,也想起在凛冽的冬日,柳树摇摇晃晃抵御着寒风,积蓄能量,等待发芽。

我坐在柳树旁,抚摸着嫩芽。阵阵春风拂面,温暖了我的心。我对自己说:“加油吧,只要努力,你的芽苞也会长出来的。”

教师点评

文章开头引用古诗增添了气势和文采,紧接着通过准备看树、看树的路上、看到树三个情节层层递进,详细描写小作者先紧张后欣慰的心情。文章恰当运用插叙手法,将过去的回忆和眼前景物紧密相连,又通过小树的成长和“我”的努力相互映衬,准确表达了“加油吧,只要努力,你的芽苞也会长出来的”的主题。

(彭艳燕)

片段

记得我们去年相遇,在春天。

那是一个温暖的午后,我来到图书馆,独自坐在一个靠窗的座位上。窗外,微风轻拂,柳枝摇荡,仿佛在告诉我,又是一年春天到,时光易逝须珍惜。因为是周末,图书馆里人很多。我享受着这里轻松快乐的气氛,突然,一个清脆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这儿有人坐吗?”我抬头一看,是一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女孩。女孩的眼神很纯净,阳光照在她身上,浑身散发着朝气,纯洁可爱。

“嗯,没有。”从那以后,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沧州市第十四中学八年级 尹志雯

猜你喜欢

柳树下馅饼柳絮
柳树下的小汽车
柳絮
柳絮飘飘
柳絮娃娃
“晟势”掉馅饼 你敢接吗?
别离
馅饼里包了一块天
馅饼里包了一块天
谢道韫:未若柳絮因风起
接住天上掉的馅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