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西昆仑库孜地区1∶5万区调主要成果与进展

2017-08-21郑文龙

科技视界 2017年10期

郑文龙

【摘 要】在新疆西昆仑地区开展地区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基本查明了图幅内地层的时空展布规律,以多重地层划分理论为指导,以岩石地层单位为基础,重新厘定和完善了布伦阔勒岩群、赛图拉岩群、柯岗岩组,将中元古代库浪那古群统一命名为长城系赛图拉岩群。通过综合研究分析,发现铜矿(化)点2处,钨矿点1处,蛇纹岩矿点1处,金红石矿点2处,石墨矿点1处,电气石矿化点1处圈定Ⅰ类远景区4处,Ⅱ类远景区1处,找矿靶区4处,新发现小同铜矿化点,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关键词】中元古代;塞拉岩群;柯岗岩组

新疆西昆仑1∶5万库孜、瓦尔果勒、布伦木沙、皮勒四幅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昆仑山系西段,行政区划分属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叶城县及阿克陶县管辖。

调查区位于新疆西昆仑西段,跨塔里木板块—华南板块两个一级构造单元。地层由老到新有古元古代布伦阔勒岩群、喀拉喀什岩群,长城系赛图拉岩群,中元古代柯岗岩组,早石炭世他龙群。

1 基础地质

以柯岗结合带南界为界,北东划分为西昆仑北缘地层小区(Ⅲ11-1)、南西划为西昆仑中央地层小区(Ⅲ12-1);塔什库尔干地层小区(Ⅳ21-1)。

1.1 西昆仑北缘地层小区

1.1.1 中元古代柯岗岩组(Pt2kg)

分为一段、二段。

一段:底部以变英安岩为主夹金云母大理岩,中部以变安山岩为顶底,变英安质凝灰岩、变凝灰质粉砂质泥岩夹大理岩为特征,上部以变英安质凝灰岩为主,顶部多以鈣质绢云片岩为主。

二段:底部以出现条带状砾状白云石大理岩为特征,中、上部呈变英安质凝灰岩、变安山质凝灰岩与(含砾屑)白云石大理岩、石英大理岩不等厚互层产出。

1.1.2 石炭纪他龙群(C1T)

分为两个组,一组以灰黑、深灰色调为特征,普遍含炭质;主要为炭质粉砂岩、炭质长石石英砂岩;二组以浅灰、灰黄色调为特征,炭质少见,主要为长英质角岩夹角岩化长石砂岩。由东向西,一组厚度渐厚,二组变薄至尖灭。

与柯岗岩组、赛图拉岩群呈断层接触关系,出露厚度3469.1~3627.6m。

1.2 西昆仑中央地层小区

1.2.1 古元古代喀拉喀什岩群(Pt1Kl.)

分为第一岩组、第二岩组和第三岩组。

第一岩组:主要岩石组合为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黑云斜长变粒岩夹大理岩,斜长角闪岩、黑云斜长变粒岩、大理岩均呈夹层状产出。

第二岩组:主要岩石组合为绢云绿泥片岩、绢云钠长浅粒岩、蚀变(杏仁状)安山岩,呈北西西向展布。

第三岩组:主要岩石组合为黑云变粒岩、二云绿帘变粒岩、(斑点状)二云斜长变粒岩、绿帘黑云石英岩。

该套变质地层呈片状无序构造—岩石地层单元,片褶厚度>2577.8m。

1.2.2 长城系赛图拉岩群(ChSt.)

区内原划定的中元古代库浪那古群的岩石组合、原岩建造、变质变形特征等与赛图拉岩群基本一致,分布位置属同一构造单元,证实其为同一套地层,本次统一命名为长城系赛图拉岩群。

该岩群分为第一岩组、第二岩组、第三岩组和第四岩组。

第一岩组:以片麻岩为主的岩石组合,主要为(含石榴)二云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夹斜长角闪岩、含石榴斜长白云片岩。

第二岩组:以变质火山碎屑岩为主的岩石组合,主要岩性为变英安质(含角砾)(岩屑)晶屑凝灰岩、变安山质熔结晶屑凝灰岩、变(含石榴)英安岩、含石墨透闪石英岩、大理岩。

第三岩组:以大理岩为主夹黑云斜长变粒岩、斜长角闪岩为特征的岩石组合,主要岩性为(透闪)白云石大理岩、(透闪)石英大理岩、石墨大理岩、含磁铁绿泥大理岩、透辉石岩、黑云斜长变粒岩和斜长角闪岩。

第四岩组:下部以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变粒岩为主。中部以石英岩、变凝灰细砂岩、变凝灰泥质粉砂岩为主。上部以变英安质含角砾岩屑晶屑凝灰岩、变凝灰细砂岩为主。该岩组顶部可见变英安质晶屑凝灰岩与变凝灰细砂岩构成三个正常沉积—爆发沉积韵律,二者层厚比1︰1~6︰1。

区内大同—小同一带厚达4423.9m,赛图拉地区厚2990m。

根据大同西岩体同位素年龄值为 U-Pb 454.9±2.4Ma、480.43±5Ma、470Ma和473Ma,库如克兰干岩体同位素年龄值为 U-Pb 863±6Ma,赛图拉岩群应早于新元古代。本次在第四岩组靡棱岩化变英安质含角砾晶屑凝灰岩中采集岩石锆石U-Pb 同位素样品,获得1608±49Ma,为中元古代。

据此,本次工作将赛图拉岩群时代定为中元古代。

1.3 塔什库尔干地层小区

1.3.1 古元古代布伦阔勒岩群(Pt1B.)

分为第一岩组、第二岩组和大理岩岩段,出露厚度大于1832.7m。

第一岩组:主要为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含石榴斜长角闪岩,底部见绢云绿泥片岩。

第二岩组:主要为角闪黑云变粒岩、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

大理岩岩性段:分布于第一岩组内,主要为透闪大理岩与含石榴二云斜长片麻岩,二者构成沉积韵律,层厚比2︰1~1︰40。

2 矿产地质

2.1 新发现矿产地8处,其中包括铜矿(化)点2处,钨矿点1处,蛇纹岩矿点1处,金红石矿点2处,石墨矿点1处,电气石矿化点1处。除电气石矿化点工业意义不大外,其他矿点具有进行下一步工作的价值。

2.2 通过综合研究分析,圈定Ⅰ类远景区4处,Ⅱ类远景区1处,找矿靶区4处。

2.3 新发现的小同铜矿化点发育2条铜矿化体,总体呈北东55°方向展布,矿体沿走向延伸较稳定,Cu品位在0.25%~1.5%,最高达2.0%。铜矿体成矿时代为加里东期,与加里东期细粒花岗闪长岩侵入时代一致。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

【参考文献】

[1]地质矿产部直属单位管理局.沉积岩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南[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1.

[2]蔡士赐,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岩石地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局,1999.

[3]徐学义,陈隽璐,等.中国西北部地质概论[M].科学出版社,2008.

[4]谢学锦.区域地质调查野外工作方法,地质矿产部书刊编辑室,地质出版社,1982.

[责任编辑: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