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韦应物音声论的佛教背景及理论内涵

2017-08-18李丽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韦应物佛教

李丽

内容摘要:韦应物是中唐著名的诗人,其诗以平淡自然著称,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音声论是韦应物审美观念的重要内容,其思想渊源与理论内涵受佛教影响颇深。韦应物认为,音声是由“因缘和合”而产生的。从审美层面来看,音声论在肯定客观美感存在的同时,更推崇审美主体的自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韦应物 佛教 音声论

“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进入中唐时期。中唐社会动荡,文人士大夫朝不保夕,禅宗繁盛并在文人阶层广泛传播,士人的审美情趣开始向内寻求内心的宁静,讲求含蓄和韵味。韦应物存诗五百七十馀首,诗风以平淡自然著称,颇受研究者青睐。目前学界对于韦应物的生平事迹、思想状况、诗歌特点、诗集整理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其中也不乏从禅宗的角度来研究韦诗的成果。但是就目前来说,从佛教背景分析韦应物音声理论仍然是学界研究的空白,本文拟从韦应物对佛教的接受、音声论和审美自性三个方面对韦应物的音声理论进行探讨,分析韦应物音声论的佛教背景及理论内涵。

1.韦应物对佛教的接受

禅宗,由菩提达摩传入中国,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在发展的过程中,禅宗不断与本土道教和玄学融合,最终产生了完全不同于印度的“中国禅宗”。隋唐五代是中国禅宗发展的全盛时期,理论建构渐趋完善,中唐时期,禅宗分裂为南宗和北宗两派,时称“南能北秀”。

韦应物祖上家世显赫,而到了他这一代却是“家贫无旧业”[2],生活被贫困与漂泊所笼罩。韦应物一生跌宕起伏,早年有过一段宫廷生活,但“安史之乱”以后,他便开始了他时隐时仕的人生。韦应物一生游览了诸多佛寺,如龙门石窟、香山寺、四禅寺、少林寺、同德寺等,虽终生未绝仕途,但大多数时间却闲居佛寺或禅院,包括同德寺、同德精舍、同福精舍、永定寺等,为韦应物潜心参禅礼佛提供了契机。此外,韦应物在诗中多次提及自己疾病缠身,如“身多疾病思田里”[2],其夫人也在他四十岁左右因病去世。山河破碎,仕途坎坷,中年丧偶,疾病缠身,重重打击下,韦应物对现实生活倍感失望,亲近自然、追求自性的佛教成为了他的精神避难所。

韦应物的许多诗歌都与禅理相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说:“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3],佛教的色空观时常在韦应物的诗歌中显现出来,如“道心淡泊对流水,生事萧疏空掩门”[2]“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2]。佛家讲求“无住”,追求心灵的自由和解脱,这种强调心性的观点深深地影响了韦应物,因此,不仅他的诗歌打下了深深地“禅印”,而且其审美理论也具有浓浓的禅味,音声论其中的代表。

2.音声论

音声论是一个古老的命题。“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4]《礼乐·乐记》将音声的起源归结于人心,而韦应物对于音声的思考却是从“因缘合而诸法生”脱胎而出的。

佛家有云:五蕴皆空。“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3],世人所看到的林林总总,不过是表象、幻象而已,唯有“空”才是宇宙的本源,因此,人只有“见性”,守住“真心”,才能摆脱世俗的困惑,获得心灵的自由。

《佛说造塔功德经》中说:“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世间万物,有因必有果,如果是声音的产生是果,那么产生声音的因又是什么呢?韦应物做了如下探究:《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中云:“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2],《赠李儋》中也有类似的表述:“丝桐本异质,音响合自然。吾观造化意,二物相因缘。”[2]南宋诗论家葛立方在《韵语阳秋》卷十三中评到:“二诗意颇相类,然应物未晓所谓非因非缘,亦非自然者。”[2]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卷三中亦說:“两静相遇则动生,天地化机,突然写出。”[2]从上述两个评论家可以看出,韦应物关于音声的论说均是从缘起性空的佛理中化用而来的。

依据佛教经论,一切法(即存在物)都是因缘合而生、因缘而显现为世界(即色空)的形态。一切法依众缘而有,依众缘而生,离去因缘,就没有存在的个体,这便是佛法的根本原则。[5]“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世界本是虚空的,因此水性是静的,石头原本也是无声的,然而当水与石因“相激”这一因缘而结合在一起时,声音便产生了。丝线和桐木原本是相异的两个存在物,然而两者结合才生成“琴”。可见,世间万物(即一切法),既非凭空而有,也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依靠因缘和合才能显现,一旦构成“法”的因缘消散,事物便会归于“无”这一本源,即“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经中关于音声产生的论说有很多,如:《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七《常啼品》:“譬如箜篌声,出时无来处,灭时无去处。……众缘和合而有是声,是因缘离时亦无分别。”[6]《方广大庄严经》卷五《音乐发悟品》:“声不可得,众缘和合,有此声耳。智者关声,念念相续,无有实法,犹如空谷。声不可得,譬如箜篌,弦器及手,和合发声,本无去来,于诸缘中,求声不得。离缘求声,亦不可得。”由此可见,佛家认为音声的体性是虚空静寂的,音声由众缘和合而生,但生成的音声并非“实有”,而是“假有”,因而“空”才是世界的本源。

韦应物在《咏声》中说:“万物自生听,大空怕寂寥。还从静中起,却向静中消。”[2]在神秘莫测的宇宙中,声音只是其中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是因缘和合的产物,一旦两者之间的因缘消失,声音便随之消失。因此所谓的声音其实只是“假有”,只是“空”,如果众生心生执念,将声音作为一个实体去追寻,到头来只能如猴子捞月一般,求而不得,即韦应物所说的“还从静中起,却向静中消”。

3.推重审美自性

佛家认为,自性清净心,亦即众生平常心。《楞伽经》常以海水的例子来说明平常心。如《楞伽经》卷四《一切佛语心品第四》中说:“如海浪常生不断,离无常过,离于我论,自性无垢,毕竟清净。”[7]韦应物在《赠卢嵩》中说:“奈何疾风怒,忽若砥柱倾。海水虽无心,洪涛亦相惊。怒号在倏忽,谁识变化情。”[2]海水因疾风而变得波浪滔天,但海水的本性却不会因此而改变,因此,惊涛骇浪之后,必然还是会归于宁静。就像人的心灵,自性清净,不会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即心即佛,非心非佛”。“自心”是禅宗信仰的基石,迷在自心,悟在自心,苦乐在自心,解脱在自心,自心创造人生,自心创造宇宙,自心创造菩萨诸神。[8]所谓“心”即為“性”,是性空原则的主体,是解脱生命的全部内容。那么,在审美世界中,心便是审美主体,客观的美是本来就存在的,然而要完成审美的过程,必须有人的情绪、思想、意识等主观因素的参与。就像山石相激发出巨响,这是客观存在的美感,然而,这惊涛咳浪地声音若想成为审美意象,就必须经过诗人“自性”加工,唯有如此才是一个完整的审美过程,因此“雷转空山惊”是诗人审美的结果。

韦应物的审美观念对后世影响极大,他对声音的思考直接影响了苏轼的《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9]琴弦上没有声音,指头上也没有声音,只有当指头碰到琴弦之后,即拥有“弹奏”这一“因缘”时,琴声才会产生。《楞伽经》:“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7]有妙音无妙指,或者有妙指无妙音,都不能发出声音,只有当妙音与妙指完美结合时,美妙的琴声才能产生。

然而何谓“妙”呢?我们可以结合《琴诗》,从两个方面理解。其一,拥有妙音的前提是拥有上好的乐器——琴,若是所用之琴音色不佳,即不存在客观的美,那么就算有妙指的配合也只能弹奏出低劣的音声;另一方面,空有上好的乐器却没有妙指,也只能使明珠蒙尘,美妙的琴声依旧没有办法产生。而与妙指直接相关的便是弹奏者这一主体,影响主体的则是人的“自性”,包括主体的人生体验、心灵感悟、情感状态、理想追求等。由此可见,苏轼对于音声的思考明显受韦应物的影响,在关注客观美感的同时,同样强调审美主体的自性。

4.结 语

韦应物一生热衷于参禅礼佛,他的诗歌充满了禅味,其审美理论也深受佛教的影响。音声论是韦应物重要的审美观念,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音声论是以“五蕴皆空”、“因缘合而诸法生”等佛教思想为哲学基础的。正是由于韦应物对于佛学思想的吸收和转化,使得他的审美观念突破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对立,强调审美主体的自性,使审美主体与宇宙、时间、空间和谐统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韩雨恬.近三十年来韦应物研究综述[J].语文知识,2013,(01):78-81.

[2][唐]韦应物.韦应物集校注[M].陶敏,王友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赖永海主编、陈秋平译注.金刚经·心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0.

[4]吉联抗译注、阴法鲁校订.乐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8.

[5]何剑平.论韦应物的诗歌创作与《楞伽经》之关系[J].文学遗产,2011,(02):46-53.

[6][东晋]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7]赖永海主编、赖永海 刘丹译注.楞伽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0.

[8]杜继文.《中国禅宗通史》导言[J].中国社会科学,1993,(03):153-166.

[9][宋]苏轼.苏东坡全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一般资助课题“佛教心性论传播与中唐美学转型研究”(课题编号XSP17YBZZ05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理工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猜你喜欢

韦应物佛教
佛教艺术
夕次盱眙县
多姿多彩的树木
佛教造像
录唐·韦应物诗《滁州西涧》(草书)
韦应物与元稹悼亡诗中的感情比较
韦应物“流丽”诗风研究
看中国·在浙江
滁州西涧
中国新疆早期佛教彩塑的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