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共情”的运用方法探究

2017-08-17郭建新

卷宗 2017年19期
关键词:共情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摘 要:共情是一个人理解与回应他人独特经验的能力,可以帮助教师理解学生、关怀自我、增强课堂教学能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自我成长。现代教育要求“以人为本”把教育回归到人本身,把握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体会并真正地理解学生的想法与感受,以此来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效性并不理想。这其中的重要原因在于,教师与学生的情感对接不足,缺乏觉察、体验、回应与表达学生感受的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教师、课堂、知识的理解与认同。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情

共情也可理解为“同理心”“通情达理”“设身处地”“神入”等,共情是个体面对一个或多个个体的情绪情感时,首先产生与他人情感的共享,而后在认知到自我与他人有区别的前提下,对其总体状况进行认知评估,从而产生的一种相应行为的情感反应,且主体将这种情感和行为指向客体的心理过程。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共情会增强教育的实效性,但是,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效性并不理想。这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在于教师和学生的情感对接不足,学生的感受能力方面表达不足,所以,共情与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教师能运用共情的方法,有目的有规律地把握学生的情感和情绪,不仅可以培养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反省并且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所以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不能缺少共情方法的运用。

1 思想政治教育中共情运用的现实困境

1.教师方面的影响

“教师的自我探索,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促进自我成长的过程。”[1]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很少花时间去了解自己、关心自己、认识自己。英国作家笛福说过:“一个要教育别人的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教育好自己。”教师的自我探索不足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一些教师缺乏自我情绪管理,将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带到课堂上,进而转移到教学中。使师生之间的沟通产生问题,破坏师生关系,阻碍共情的发展。其次,教师的自我不足会阻碍教师的自我成长。教师对自己没有足够的了解,就很难与学生产生共情,也就更难把共情同思想政治教育联系起来。

2.学生自身的原因

学生自我认识的偏差影响了共情的效果。第一,缺乏自我反省的能力。现在很多学生不能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受到他人的指责时,往往会推脱自己的责任,不去进行自我反省,却认为一切都是别人的错。在受到他人的表扬和夸奖时,他们表现出骄傲自大、盲目自信和不思进取。第二,大学生对别人的人际关怀能力较弱。从小受到长辈宠爱的他们习惯了被呵护的生活,逐渐丧失了用心去理解同伴、家长和老师的能力,主要表现在缺乏同情心。[2]第三,大学生的政治观念淡薄,公德意识差。部分大学生缺乏对自己与他人、社会的认识,不明白自己是社会中的一份子。

3.来自社会的影响

当一个婴儿听到别的婴儿哭泣时也会跟着哭泣,霍卡曼(Hoffman)认为这是新生儿的反射性哭泣,也是个体的共情体现,从这个方面来看,人与社会的共情特质。攻击行为、粗暴语言、不文明不礼貌的现象时有发生,在社会氛围的影响下,共情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不同。大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是社会。一个人共情能力产生、发展和形成都受到社会的影响,大学生的成长受到社会的互动方式影响,还存在很多方式不利于大学生的换位思考。

2 如何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情运用

1.教师树立共情意识,转换教师角色

教师是否具有共情意识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中共情的运用效果,影响着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的角色。教师要想成为一个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就必须努力树立以下两点共情观念:首先,尊重学生。教师在共情教育中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还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感受。然后,接纳学生。接纳,就是要摒除对学生的偏见,不仅要接纳学生好的一方面,也要接纳学生令人讨厌的一方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所指出的:“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二越来越多激励思考;除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这段话可以说明了教师接纳学生的重要性,也说明了教师培养自身共情的重要基础。

2.加强共情训练,提高共情学生的能力

第一,共情作为人与生俱来的能力,要激发学生学习共情的兴趣。一个有共情能力的人更容易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样也有利于一个人的自我的全面发展。学校应该开展一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共情能力,让学生逐步树立共情意识,这不仅有利于他人,也有利自己。第二,大学生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要鼓励学生摆脱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学校要组织一些学习兴趣小组、学习互动小组、社会调查小组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感受到与人合作的快乐,提高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第三,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员,要培养学生学会理解他人的能力。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那么存在社会中就避免不了与他人相处。总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提高共情运用的实际效果,帮助学生学会理解他人,学会考虑他人的感受。

3.净化社会氛围

第一,改善社会媒介的环境。“由于传媒的直观、形象、娱乐性强等特点,传媒具有德育影响源和直接的德育影响的双重特征,即传媒可以直接成为德育影响,且比例之高,为其他社会环境所难匹敌。”[3]现代媒体的发展应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作出贡献。当今社会的大学生通过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等了解外面的世界,但是这些途径的存在也不利于大学生的发展。第二,形成良好的社会竞争氛围。现在的竞争意识越来越强烈,人们在社会上也表现出越来越多的竞争和攀比,这样的环境不利于共情的使用和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新时代情况下的大学生,也是在竞争的环境下成长和发展的,如果这个社会的竞争意识被歪曲,那就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成长。所以社会各界要提倡去创造一个合作创新的环境,为大学生的发展积极创造条件。第三,营造一个充满爱的共情氛围。对孩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更是社会的责任。学生在学校中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收效甚微。因此,国家和社会需要创造一个充满爱的教育氛围,让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去理解和关爱他人。

3 结语

共情是帮助教师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走进学生内心世界、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方法。另一方面,共情也能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自我觉察、自我关怀的能力,促进自我成长。但在许多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因素的影响下,在大学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移情法还存在着许多困难,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总结对移情法的应用,给予学生良好的共情教育,以最大程度上提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共情方法都无法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广大教师还需要对共情的方式方法进行探究,以此来应用于教育教学管理中。

参考文献

[1]周钱.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共情”运用探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38.

[2]叶松庆.城市未成年人与农村未成年人道德观的比较研究[J].青年探索,2007,(4):3-4.

[3]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93.

作者简介

郭建新(1992-),男,江苏扬州人,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共情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