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些江、湖、山的传说

2017-08-17叶开

百花洲 2017年4期
关键词:石钟山奇景湖口

叶开

半半而居,神鸟降“雪”

能在还不算寒冷的阳历12月看到“雪”,也算一件很神奇的事情,江西湖口的鞋山,从山顶的大姑塔顶楼由上往下眺望,就看到一半葱郁的树林,一半薄薄的白雪。

同行的人大呼景色独好力荐我们上去游览一番,经过七层的旋转楼梯气喘吁吁地爬到楼顶,确实不负大家口中的奇景,但是此“雪”非彼雪,这种白霜其实是栖息在鞋山的苍鹭和白鹭的粪便,走到塔对面的观鸟台还是能闻到刺鼻的粪味的,在这里你倒是可以尽情地想象这是早晨寒冷刚下的一层小雪了。同行的老师说到“神鸟降雪”,我觉得那神鸟就是塔山下的大姑庙屋檐上的延伸出来的白鹭石像,它好像用仙法给我们降了这一场小雪。鞋山有仙女、神鸟,真的是不负仙岛之名了。

第一次来湖口,对这座小城却并不了解,翻了点资料才明白,此处是鄱阳湖和长江交汇之处,所以湖口人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江湖人”,此时再配上这一半葱茏一半皑皑的奇景,真是半半而居,我的老家在江苏,饮食基本跟这里倒不是有很大差异,靠山吃山,靠湖吃湖吧,所以饭桌上关于鱼的菜很多,我便是很喜欢吃鱼的,只是这大江大湖的鱼肉质果然比我们那紧实多了,很有嚼劲。

今天天气不好,雾蒙蒙的,在这个小城里面还没觉得,到了江上这样的感觉就很明显了。湖口县就位于石钟山的山脚下,所以我们是搭着车盘山而上,到渡口准备搭渡轮去我们今天游玩的第一站,鞋山。从小在水边长大,看到这样壮阔的江面还是不由得去赞叹的,不愧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我想用江水共长天一色来形容眼前的景色一点都不为过吧。

走进渡口要经过一段倾斜的岩石坡,听一位老师讲在涨潮的时候我们走过的部分都是要淹在水下的,现在除了被风和湖水侵蚀的裸岩,正被勤劳的湖口人用来长一些菜,岩石上的菜园,看上去有点突兀,可奇迹般地却长得很好,这里的青菜颜色澄亮,根茎肥美,忍不住想象把它们吃到嘴里的滋味。

本来想在渡轮的顶上欣赏江景,最终受不了湖上的寒气而钻到船舱里了,里面已经有导游在绘声绘色地讲解关于鞋山的神话传说,关于鞋山,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

除了仙女失鞋成岛的神话外,最有名的要数晋《搜神记》所述的那则故事了。那故事说:有一天一位商人乘船路过鞋山,遇见两位年轻姑娘,姑娘问他是不是去都市,请给我们买两双鞋来。那商人以为这两位女子是神女,所以到城市后立即买了鞋,返回时停舟鞋山,将买的鞋放在竹制的笥中,虔诚地将那笥(一种方形竹器)连鞋捧送到山顶庙堂神像前。上船后正要启程远去,忽然一条大鲤鱼从水中跃进船舱,将鱼剖开一看,鱼腹中有他忘在笥中的书与刀。

现在是鄱阳湖的退潮时期,所以我们的渡轮无法直接在鞋山的渡口停泊,要走过退潮时期裸露出来的土泥地再走过曲折的小石板桥才能到达鞋山脚下。

鞋山果然名不虚传,从远处看,确实像一只女子的绣花鞋,鞋后跟那插着一把宝剑,是为了纪念仙女失鞋的仙女所建的仙姑塔,山上还有一座大姑庙,听当地导游讲这座庙求子特别灵验,所以香火鼎盛。

现在不是旺季所以游鞋山的人不多,我们有时间慢慢爬上山去。鞋山脚下是一座炮台,原来这里是朱元璋和陈友谅曾经争天下大战过的地方,如今的鞋山早已不见战火硝烟,独留下鄱阳湖上这座仙岛的炮台让人凭栏望,潇潇雨歇。一座小山,大概十几分钟我们便登顶了。

那些守山人的故事

湖口第二站,石钟山。湖口石钟山因苏轼的《石钟山记》而闻名天下。就地理位置而言石钟山是长江和鄱阳湖的交界口,真正的江湖一统,很多文人墨客都来此游览著作。其实除了江湖一统的美景,此次游石钟山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确实石钟山的两位守山人,当然他们不是真正的守山人,一位是在半山那里篆刻矿石的大叔,一位是在山顶击石表演的老人。

“鄱阳湖混,长江水清”,中间那个沙洲就是它们交界冲击出来的一块沙洲。可惜我不是诗人,不然真要歌颂了。

走到半山的时候,站在半山亭那边,江湖交汇的奇景便直观地展现在眼前了,其实没有人讲解你感觉不到那份波澜壮阔,可是当导游告诉你,眼前就是石钟山奇景,鄱阳湖和长江交汇的地方,你心里竟也产生了一种不可思议。

半山亭背面就是我说的那个篆刻矿石的大叔了,他此刻真在用细针在一块镇纸上刻《石钟山记》,字体极小,大叔却一字一句刻得毫不含糊,也没有出错,大叔说刻这个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刚开始刻的时候经常出错,然后就用砂纸磨掉上面一层重新刻,因为矿石很坚硬所以打磨是很耗工夫的。

现在基本已经刻得很熟练了,很少出错,他刻得最多的就是《石钟山记》,他说刻其他的不能代表湖口的石钟山了,桌上有很多大叔的作品都是跟文房四宝有关的,最多的就是镇纸,除了《石钟山记》,他也常刻中国山水画里的江山、花鸟鱼虫。

大叔不是为了糊口,他说自己家里有矿,这些矿石就是从他们家的矿石出山的,他说他在这里刻字是他的爱好,我问过他一个问题,“现在不是旅游高峰,山上很冷清的,一个人在这刻字不觉得寂寞吗?”大叔说得好,就是要清静才能刻好作品,太闹了就刻不好了。我很敬佩這样用寂寞打造出来的作品,所以临走的时候买了块镇纸,虽然我可能不会用到。

山上击石的老人,在击石之后做过一个慷慨陈词的介绍,说是在报纸和网上都可以找到他的名字和作品的,击石的石头是湖口特有的奇音石,石头里面应该是空心的,通过用力击打会发出声音却不是那种闷的石头声音,而是有一种玉石的清脆声响,通过击打不同的位置发出不同的音律,老人给我们敲打了一首石钟山当地的歌谣,打到高昂处便大声唱出来了,我都能从他的歌声里听出湖口特有的江湖情怀。

下山的时候天都已经擦黑了,黑暗中山水融于一色。走在下山的石阶上,心里满满的身处江湖中的豪气。

猜你喜欢

石钟山奇景湖口
鄱阳湖口水位流量关系研究
数学奇景
数学奇景
数学奇景
非遗视角下湖口弹腔艺术形态及文化渊源研究
访石钟山
2013年湖口县舜德乡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湖口首次发现并放飞白鹇
记游寓志脉络清——《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游黄山记》比较谈
著名作家石钟山:幸福不用激情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