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乡镇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

2017-08-16张静

文理导航 2017年22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资源

张静

【摘 要】根据乡镇中学的客观学情和不同教材文本的教学的实际需要,开发必要的资源能够有助于语文学习。为此,教师不妨带领学生多样化开发资源,从语文的角度,以学生为本,科学地设计资源利用的合理方案,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资源;多样化开发;学科化利用;生本化设计

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已经深刻地影响着初中语文的日常教学,引领学生主动、自主的利用教学资源开展学习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教师必须强化资源意识,不断探索利用一切必要资源的方式方法,创新教学,确保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一、多样化开发

乡镇中学条件相对落后,我们必须因地制宜地多渠道获取资源。同时,我们必须拥有万物皆为我所用的意识,开拓视域,创造性地搜集资源,纳一切资源于课堂教学,服务于学生。

1.充分挖掘教材作为资源的价值。教材本身具有最重要的资源价值,我们必须充分挖掘,设计出多种方案,从不同角度使用教材。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游记名篇,可以引领学生习得不同的语文能力:积累文言词句;体会移步换景、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学会抓住特征、巧于比喻、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描写方法;领悟以乐写忧的立意匠心。这样所用的教学时间可能相对长一些,但是,学生从中学到的阅读与写作的技能却是多方面的。另外,教材中的补白、名著阅读、书法欣赏等均是极其宝贵的教学资源。

2.充分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应该遵循的教学原则。因为学生及其生活也是教学资源。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有的学生无法深入理解父子情深,其实,一方面与学生不熟悉朱自清当时的生活状态和他父亲的关系有关,一方面还与学生不谙世事、无法深刻体会父子情有关。要改变这样的窘状,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反观自身生活,体悟与父亲相处的点滴细节,逐渐领悟血脉之情。有的教材学习对于乡镇学校的学生反而更有利于理解,比如联系农村生活领会鲁迅描写夜航看戏的美妙景象。

3.充分利用现代化工具。班班通、微机室等设备已经在绝大多数乡镇学校得到普及,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媒体中的丰富资源,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利用影视资源辅助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可以使学生的认知性学习和情感性学习得到充分地体现。”又如“语文课堂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运用多媒体补充课外知识,使得语文课堂更加生動有趣。”

二、学科化利用

学科化利用就是从语文学科的教学需要出发,搜集、筛选、加工资源,使这些资源充分发挥教学价值。语文的学习以言语能力的习得为根本,一切资源都应该围绕这一根本进入教学体系,充分发挥教育教学价值,而不仅是只作为可有可无的引子,或者美丽的点缀而已。

语文教学比赛中,我们常常发现,不少教师搜集了多张图片,播放了长达3到5分钟的视频,制作的课件长达几十页。从实际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往往被美不胜收的图片或者精彩的视频分散了注意力,教师使用这些资源也无非展示一下而已,并没有真正的进入课堂,纳入教学体系之中。

很多教师一般都会在指导学生阅读新文本时给学生提供介绍作者的资源,或者让学生搜集。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没有经过教学化处理,这样的资源也就成了例行公事。比如,有的教师习惯在第一课时教学伊始就开始介绍有关作者的生平事迹及主要成就。这样的处理就显得生硬,目的性、实效性不强。学习琦君的《春酒》一文必然带领学生品味琦君的行文艺术和语言特色,品味中,教师适当地穿插关于琦君文风和旅居美国的生活经历,使学生及时了解,有针对性的体会,也能够深入文本领悟琦君散文的妙处,这当然有利于习得相应的语文能力。这样的资源使用便是有效的。

有的教学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锻炼体悟文本意境的能力,这时,如果我们使用过多的图片、视频资源不仅不能帮助学生体会,反而使学生失去了联想、想象、涵咏的机会,这不符合语文的学习规律。

三、生本化设计

即一切从学情出发,为了学生而整合教学资源。一方面考虑学生的实际年龄特点,一方面考虑学生获取资源的条件,一方面考虑学生实际学习是否需要。

1.可能性。乡镇中学的学生由于区域发展的差异,造成了他们在客观上获取资源的途径、条件相对受限,所以,我们在布置有关搜集性预学任务或课外作业时务必考虑到。比如教师布置搜集有关端午习俗的资源,学生没有上网的条件,或者任务完成时间正好赶上双休日,这就为他们人为地设置了障碍。

2.必要性。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要一股脑儿地塞进课堂,我们总要有所取舍,以降低教和学的成本。有的教材已经给了必要的资源,比如鲁迅的《雪》这一课中,教材已经专页安排了有关的鉴赏性文字,完全能够满足学生基本的探究文本的需求,教师也就没有必要再让学生搜集或者补充其他资源。相反,教授《岳阳楼记》一文时,我们反而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当时滕子京与范仲淹的友情,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更真切地体会范仲淹的写作目的和思想。

3.针对性。即针对某一个探究问题进行有目的的搜集资源。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反映的是云南的地方文化,可以专题了解云南的民歌,补充有关沈从文或者其他指明作家的相关作品,以更全面地帮助学生了解民俗文化,领悟作品的艺术特色。

课程标准强调了资源开发的重要性,我们不妨利用现代化的工具获取更多有价值的资源,不断提高资源意识,因为“教师需要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支持初中语文教学,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深入改革,会大大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

【参考文献】

[1]陈新强.影视资源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运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3(10)

[2]罗静.初中语文网络课外资源的有效利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5)

[3]翟爱琴.谈网络环境下的初中语文教学[J].语文天地·初中版,2015(02)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高职教学翻转课堂中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人教版七下第五单元写作·勤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