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与微血管密度相关性分析

2017-08-16贺学勤武宇鼎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5期
关键词:鼻甲鼻窦微血管

贺学勤,武宇鼎*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与微血管密度相关性分析

贺学勤,武宇鼎*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目的 检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icrovasular density,MVD)的表达,为寻找预测和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新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3~2015年收治的经病例证实的NIP标本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鼻中膈偏曲矫正术后切除的下鼻甲组织中及3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组织中MVD的表达,进行统计学分析,了解相关性。结果 二者组织中MVD分别是25.48±2.94、42.64±7.43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MVD可定量反映鼻内翻性乳头状瘤血管生成情况,有可能成为判断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发生发展的良好指标

内翻性乳头状瘤;微血管密度;SP法检测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NIP),是一种常见的鼻腔鼻窦良性肿瘤,患者症状出现较晚,就诊较迟,研究显示病因中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关系最为密切[1]。其在病理上属于良性,但有很强的生长力,切除后易复发及恶变倾向。肿瘤的血管系统生成是近年来肿瘤研究的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大量研究证实,血管生成在实体肿瘤的生长,恶变及转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基础。[2]而目前认为MVD是判断肿瘤血管生成的金标准。CD34分子是一种阶段特异性白细胞分化抗原,其中抗体对肿瘤组织内小的血管内皮细胞有较强的敏感性及稳定性,因此,做为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具有很高的可相信度。介于NIP的易恶变易复发的特殊性,寻找细胞因子在肿瘤发病、恶变中发挥的作用,寻找一种能客观定量判定其增生活性的指标,对该病的进一步研究有重要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2015年收治的经病例证实的NIP标本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5例,女5例,年龄32~72岁;平均51.9岁,肿瘤分期:按Krouse肿瘤分期法:1期8例,2期10例,3期7例,4期5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切除的下鼻甲组织1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16~46岁,平均27.4岁。所有标本均经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

1.2 实验方法

免疫组化染色采用s-p法。

1.3 阴性对照

采用PBS缓冲液代替一抗,其它步骤不变。

1.4 染色结果判定

CD34:血管内皮被染成棕褐色或棕黄色。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按照Weidner等的评判标准,先在低倍镜下寻找肿瘤内的微血管密集区,然后在200倍镜下寻找5个不同视野的微血管数进行计数,后取其平均值。凡有管腔者管腔内应少于8个RBC方可被计数,无管腔者一个内皮细胞即可计数为一条血管,而带有较厚肌层的血管和硬化区域的血管不参与计数。每一组均值以±s表示。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MVD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和下鼻甲中的表达

在阴性对照中CD34抗原未见表达,CD34阳性表达呈现棕褐色或棕黄色颗粒状,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胞质内,而在NIP主要表达于肿瘤间质内,于炎性细胞浸润的部位及瘤团周围近基底膜的间质内较显著,血管管腔多呈圆形、椭圆形,有少量迂曲、膨胀,表达低度无序(如图2)。在下鼻甲粘膜固有层有散在管腔呈圆形、椭圆形的血管(如图1)。在NIP、下鼻甲组织中MVD的表达分别为42.64±7.43,25.48±2.94,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图1 下鼻甲粘膜固有层有散在管腔呈圆形、椭圆形的血管

图2 MVD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

表1 MVD在NIP、下鼻甲组织中的表达(±s)

表1 MVD在NIP、下鼻甲组织中的表达(±s)

注:两组计数经t检验,P<0.05

±s(个)NIP 30 42.64±7.43下鼻甲粘膜 10 25.48±2.94组别 n x

2.2 MVD的表达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临床各期中的分布

MVD的计数在肿瘤临床分期(T1、T2、T3、T4)中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随着病程进展其值呈上升趋势。见表2。

表2 NIP组临床各期MVD计数的比较(±s)

表2 NIP组临床各期MVD计数的比较(±s)

注:4组MVD计数两两比较,P均<0.05

±s(个)T1 8 34.73±6.57 T2 10 41.16±1.27 T3 7 45.57±2.18 T4 5 54.16±1.34临床分期 n x

3 讨 论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NIP)属上皮源性良性肿瘤,其临床特征具有较高复发性,易向周围破坏生长及有恶变倾向,因而NIP被认为是一种临界性肿瘤。

血管生成是指从已有的毛细血管或毛细血管后静脉发展而形成新的血管,肿瘤组织生长速度快,呈浸入性生长,并且常伴有远处转移,而肿瘤的以上生物学行为均依赖于肿瘤血管的形成,肿瘤细胞由于周围血管的支持,为肿瘤组织提供生长必要的氧气及营养物质[3],肿瘤诱导血管生成的能力取决于新生血管网络系统增生的程度,进而决定了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因此有研究认为早期肿瘤新生血管密度的增加预示肿瘤可能要表现出快速增长、恶变潜能增加及加速侵袭的特性。因此,高MVD的肿瘤,表现出更快的生长速度和更强的侵袭性。

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CD34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有关,随临床分期的增高,微血管密度(microvasular density,MVD)的数量也呈逐渐增加趋势,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较,肿瘤血管有表现为不规则形,有扭曲分叉等现象。因此,我们从早期肿瘤中新生血管的密集程度可预知其恶变和复发的危险程度。

肿瘤的恶变、转移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一个复杂过程,血管形成使肿瘤得以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而持续性生长,肿瘤细胞进入血液或淋巴系统并且再次传出循环系统,入侵新的器官,诱导新生血管形成,最终形成转移灶,在肿瘤发生的早期阶段血管生成就表现活跃[4],因此于癌前病变的活检中,检测 MVD指标,从而评价癌前病变恶变倾向。介于NIP的特殊的生物学特性,我们研究目的在于为NIP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即临床中于手术之后通过给予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治疗,从而达到控制或逆转癌前病变的恶变,进而减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

[1] 张 罗,韩德民,等。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M]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8,15,10:45-46

[2] Di Maggio F,Arumugam P,Delvecchio FR,Batista S,Lechertier T,Hodivala-Dilke K,Kocher HM,Pancreatic stellate cells regulate blood vessel density in the stroma of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J]Pancreatology.2016,16(6):995-1004.

[3] Gao ZH,Wang QQ.Curative effect of paclitaxel and cisplatin combined chemotherapy on cervical cancer and its relation with tissue micro vascular and lymphatic vessels density.[J]Pak J Pharm Sci.2015,28(5):1849-52

[4] Wang G,Wang Z,Li C,Wang P,Chai D,Cheng Z.[Relationship among the expression of lymphatic vessel density,microvessel density,carcinoembryonic antigenic mRNA,KAI1,and Kiss-1,and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Zhongguo Fei Ai Za Zhi.2012,15(6):348-54.

本文编辑:赵小龙

R765

B

ISSN.2095-8242.2017.025.4808.02

武宇鼎,E-mail:yanwang 2100@126.com

猜你喜欢

鼻甲鼻窦微血管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鼻内镜下两种中鼻甲处理模式的对比观察
微波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应用
慢性肥厚性鼻炎采用下鼻甲粘膜下切除术与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对比
IMP3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iR-126、EGFL7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检测
鼻内镜下手术结合咪康唑鼻窦内灌注治疗NIFRS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