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盐负荷后的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的钠盐代谢及影响因素

2017-08-16梁丕邓凯元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钾盐钠盐尿液

梁丕,邓凯元

(信宜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广东信宜525300)

·论著·

急性盐负荷后的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的钠盐代谢及影响因素

梁丕,邓凯元

(信宜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广东信宜525300)

目的通过分析盐敏感性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体内钠、钾盐的代谢情况,探讨老年男性盐敏感性高血压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随机于信宜市某社区抽选出3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探究的研究对象,采用国际认可的最新的Sullivan服盐水负荷(急性1∶3)等方法对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筛选,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盐敏感性高血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详细记录患者体内的钠、钾盐的代谢情况。结果通过Sullivan急性1∶3盐水负荷法与利尿排钠缩容实验的筛选,在300例高血压的患者中,有60例存在高血压的盐敏感性(盐敏感组),其年龄比其他240例(非盐敏感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敏感组24 h血压与尿中钠盐浓度在基线、Sullivan急性1∶3盐水负荷法与利尿剂排钠缩容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服盐水负荷与排钠缩容后,其中盐敏感组的血压高于非盐敏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内的钠盐代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性别、血浆的胆固醇浓度、24 h钠及钾盐的代谢量均不是高血压盐敏感性的影响因素。结论高血压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钠盐代谢均与患者血压盐敏感性无明显相关性。而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在进行服盐水负荷与排钠缩容后排钠功能出现障碍。

高血压;盐敏感性;影响因素

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已经成为我国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据2016年最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我国最近一次的全国性的高血压患病率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近30个省份30万人次中(年龄>18周岁),患有高血压的人数超过了5万人次,高血压患病率约为19%,对比之前三次全国性调查(5.11%、7.73%、13.58%),尽管调查的规模与条件不尽相同,但客观反映出了我国高血压人群的发病率呈逐步上升趋势。该数据调查还显示出一定年龄分布状况,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的患病率也随之升高,即高血压的患病率与年龄呈现正相关趋势。尽管各种资料文献对于不同性别的高血压患病率之间的关系持不同观点,但年龄因素对于高血压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1]。因此,对老年患者的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影响因素的探究刻不容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随机于信宜市某社区抽选出3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本市的慢性病调查资料中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编号,然后运用随机数字的抽样方法进行研究对象的抽样。其中纳入标准主要包括患者之间无相互的血缘关系、血压水平均<100/160 mmHg(1 mmHg=0.133 kPa)。排除标准包括心脏疾病、肾脏及肝脏疾病,恶性肿瘤病史及家族遗传史等。并且在进行试验前,均征得患者本人及家庭成员的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1.2高血压的盐敏感性判定

通过Sullivan急性1∶3盐水负荷法与利尿排钠缩容实验进行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的筛选,具体过程如下:让300例高血压患者均于第2天8点前进血压的测量并记录,然后空腹饮用1L的0.9%氯化钠溶液,并嘱咐在0.5 h内饮完,在2 h时后再次测量300例患者的血压并记录。然后通过服用利尿剂(本次试验为呋塞米),同样2 h后进行血压的测量,并进行记录。医务人员将3次的血压进行比较,若在进行利尿排钠缩容实验后的平均动脉压较实验前的血压下降值超过10 mmHg或在进行盐水负荷法后的平均动脉压比实验前超过5 mmHg,则可判定该患者属于盐敏感性高血压。

1.3研究对象的信息采集

本次研究通过点差问卷的形式采集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的一般资料,主要包括患者的身体情况、生活方式以及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对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常规的体格检查,排除潜在因素的干扰,主要包括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患者的身高、体质量以及患者的空腹血糖情况等主要指标。同时在进行高血压盐敏感性的判定之后,对患者的尿液样本进行保留,并应研究需要,在不同时间段分别对尿液样本进行钠、钾的换量进行测定,分别包括患者在进行盐敏感性高血压判定前以及进行急性盐负荷、利尿缩容后的尿液。并以当日为期,7 d后,在规定时间段内的24 h再次对所有患者尿液中钠、钾浓度进行测定。同时,医务人员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关于留取尿液的相关注意事项进行讲解,从而保证所收集患者尿液的合格率,将300例患者的24 h内的各时间段尿液收集完成后,将其混合均匀,并随机取1 mL尿液进行钠、钾盐浓度的测定。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应用Epidata 2.0进行病历资料的录入,应用SPSS 20.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血压盐敏感性影响因素的筛选。对患者行急性盐负荷及利尿缩容干预后的数据资料进行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统计学过程中,均采用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

2结果

2.1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在本研究的300例患者当中,其中通过盐敏感性判定的患者为60例(盐敏感组),其中男19例,女41例;其余240例为非盐敏感组,男75例,女165例。两组性别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一般身体情况、血液的生化检查以及1周后24 h内尿液中钠、钾盐的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盐敏感组年龄要高于非盐敏感组,其中>60岁的高血压患者当中,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的所占比例达到了48%。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s]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s]

项目n年龄(岁)身高(cm)体重(kg)空腹血糖(mmol/L)总胆固醇(mmol/L)24 h尿钠(mmol/L)24 h尿钾(mmol/L)盐敏感组60 58.9±8.0*159.1±7.2 68.9±10.9 5.56±1.25 5.06±0.78 160.9±15.0 44.3±10.1非盐敏感组240 56.9±8.1 159.8±7.8 70.3±9.8 5.43±0.98 5.00±1.01 183.4±13.5 43.9±9.7

2.2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由于此次研究所收集的数据属于统计学中的二分类因素数据,因此本研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将盐敏感性的影响因素作为因变量,将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血浆中的总体胆固醇、24 h内尿液的钠及钾盐浓度作为自变量,结果显示这些因变量均不是高血压盐敏感性的影响因素,详见表2所示。

表2 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因素研究分析结果

2.3两组不同时间点血压及尿液中的钠、钾浓度比较

盐敏感组收缩压、舒张压与平均动脉压在基线水平、进行急性盐负荷时和利尿排钠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敏感组的收缩压变化趋势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而非敏感组则直接呈现下降的趋势,两组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压的变化趋势相一致,盐敏感组采集的尿液样本中的钠盐的浓度也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而钾盐浓度的变化则呈直线下降的趋势。盐敏感组尿液中钠、钾盐浓度在在基线水平、进行急性盐负荷时和利尿排钠干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血压及尿液中的钠、钾浓度比较,详见表3。

表3 两组不同时间点血压及尿液中的钠、钾浓度比较[±s]

表3 两组不同时间点血压及尿液中的钠、钾浓度比较[±s]

注:与基线水平比较,*P<0.05;与急性盐负荷时比较,1)*P<0.05

项目收缩压(mmHg)盐敏感组非盐敏感组舒张压(mmHg)盐敏感组非盐敏感组平均动脉压(mmHg)盐敏感组非盐敏感组尿钠浓度(mmol/d)盐敏感组非盐敏感组尿钾浓度(mmol/d)盐敏感组非盐敏感组n 基线水平 急性盐负荷(2 h后)利钠缩容(2 h后)60 240 142.8±18.4 142.0±17.0 152.0±17.8*137.1±16.1 140.1±17.41)*132.6±16.3 60 240 86.2±9.8 86.0±10.0 88.7±9.6*79.1±9.8 83.9±9.91)*82.8±9.7 60 240 103.9±11.0 103.9±10.9 111.3±9.9*98.3±10.3 101.9±10.51)*99.0±10.2 60 240 132.9±43.8 131.6±50.6 148.9±48.1 147.0±50.9 138.1±16.1 140.1±16.7 60 240 64.9±27.9 61.8±30.8 42.8±20.9 40.7±21.3 16.7±7.0 16.0±10.6

3讨论

高血压是全球危害最广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在老年患者当中。虽然目前对于盐敏感性高血压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诊断方法,但是在临床上尚未研究出明确的诊治方案。虽然相关学者对于盐敏感性高血压的认识逐渐加深,盐敏感性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都有着进一步的进展,但很多因素的具体机制还需要更具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进行证实[7-8]。目前,除了对于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限盐治疗外,还应该抓住其发病的影响因素,根据患者的病情来进行相关分析,可以针对影响因素来对盐敏感性高血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探讨[2]。

本研究结果发现,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尿液中的钠、钾浓度与盐敏感性关系密切。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体内的钠盐绝大多数代谢存在异常,钠盐代谢紊乱是盐敏感性高血压的最经典的发生机制与影响因素之一。据临床与基础实验研究证明,这类人群体内的细胞膜活性功能紊乱,“钠泵”的相应酶活性减弱,间接导致细胞膜的Na+Ca2+交换增强,由于细胞内Ca2+数量的增加,会激活肌肉细胞的兴奋收缩偶联,引起细胞尤其是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收缩,导致心脏后负荷增加,机体的血压增高。机体处于高钠盐摄入环境时,细胞外的钠盐浓度升高,会激活细胞膜上的“钠泵”。“钠泵”的激活后会使更多的Na+进入细胞内,导致体内水钠潴留,同时导致K+外流增加,血液中的K+增多就会使得血管内膜发生肿胀,血管内径减小。水钠潴留与血管内径的减小共同导致血压升高[3]。据相关学者研究提示,在盐敏感性人群中,肾脏对钠盐的代谢与血压的高低的关系密切,两者之间的关系曲线右移,即肾脏的近端小管对于Na+的重吸收增加,导致体内过多的钠盐潴留,体内水代谢异常,血压升高。除此之外,由于肾小管内皮细胞中存在的Na+-Ca2+同向转运体,体内的K+代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Na+的代谢过程,因此,肾小管内皮细胞对于K+的重吸收的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体内钠盐的代谢,进而影响着体内血压的稳定[9]。

目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高血压患者的预防与诊疗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作为体内最为重要的体液调节系统,该系统对于人体正常钠、钾盐的正常代谢有着很大的决定性作用。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链式反应,其中大量学者对于血管紧张素原与醛固酮的产生对于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的作用研究最为透彻,普遍认为血管紧张素原与醛固酮的增多是导致高血压的最为重要的物质。在一项调查研究中证实,非洲地区的原住居民或其后代的盐敏感性高血压的患病率较高;据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非洲血统人体内的血管紧张素与醛固酮的浓度要明显高于其他血统,非洲血统体内的钠盐比例也相对其他血统人体内浓度较高,说明在一定程度上,两者呈现一种正相关趋势。另外,我国对肥胖型高血压的研究调查中也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肥胖人群中的醛固酮浓度要远大于正常人群[4]。还有学者认为,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体内的过量血管紧张素与醛固酮并不是由该受体轴所控制,是由钠盐刺激所直接生成的。醛固酮的保Na+排K+作用导致体内钠盐浓度增加,水钠潴留,也可通过影响肾小管的重吸收、肾小球的滤过等因素使体内血压升高[5]。

本研究结果提示,血压的盐敏感性与机体的钠盐代谢有着很大的关联性,也与体内钠、钾代谢器官的功能有着很大的相关性。本研究结果显示,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的“压力性利钠”的功能异常与血压的升高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并且随着人体肾脏的灌注压力升高,体内的钠、钾盐的排泄也会相应的延迟,钠、钾盐的代谢曲线也会相应较正常变缓。在对两类患者进行急性盐负荷与利钠缩容干预后,两类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化不同,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呈现一种上升趋势后,才缓慢下降,而非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化呈现下降趋势。这种现象表明,在进行干预之后的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的肾脏对于体内高盐状况的排泄功能出现异常。

[1]白尧勇,龙超年我国高血压病流行特征及防治策略[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6,9(4):722725

[2]刘治全血压的盐敏感性与盐敏感性高血压[J]高血压杂志,2005,13(3):131132

[3]罗怡,陈明盐敏感性高血压研究进展[J]血管病学进展,2013,34(5):644647

[4]华琦,任海荣高盐和高血压[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32(1):4144

[5]王晓慧,谈世进雄激素对盐敏感高血压及其靶器官影响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2,33(4):484486

[6]高峰,周静,万招飞,等调节血糖代谢对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盐敏感性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2,21(3):270272

[7]尤洪帅,魏万林,张灵,等膳食中钠钾含量对血压及靶器官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2):57645766

[8]宁少雄,尚志星,邵珊,等Racl抑制剂对盐敏感性商血堆肾损害大鼠转化生长因子B1及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23(4):349353

[9]汪洋,牟建军,褚超,等高盐饮食对Dahl盐敏感大鼠肾小管上皮向间质转化和肾脏纤维化的影响[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32(3):238244

Influence factors and sodium metabolism in patients with salt⁃sensitive hypertension after acute salt loading

LIANG PiDENG Kaiyuan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The People′s Hospital of Xinyi City,Xinyi,Guangdong 525300,China)

Objectives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factors in old patients with salt-sensitive hypertension through analysis of metabolism of sodium and potassiumMethodsTotally 300 essential hypertensive patients from the community of Xinyi City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from June 2016 to December 2016Saltsensitivity was determined via the improved Sullivan′S acute oral saline loading and furosemide volumedepletion tests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salt-sensitive hypertensionAcute oral saline loading induced changes on blood pressures and urinary sodium and potassium excretion were observedResultsThrough the screening of sullivan acute 1∶3 saline loading and diuretic excretion experiment,60 of the 300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had salt-sensitivityAverage age of the 60 patients with salt-sensitive hypertension was older than that of the 240 other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P<0.05)Differences of 24-hour blood pressure and urinary salt concentration between patients with salt-sensitive hypertension and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at baseline,sullivan acute 1∶3 saline load method and diuretic excretion experiment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s(P<0.05)After carrying out sullivan acute 1∶3 saline load method and diuretic excretion experiment,blood pressure of patients with saltsensitive hypertension was general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atients with only essential hypertension(P<0.05)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odium metabolism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Moreover,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sex,plasma cholesterol concentration and 24hour sodium and potassium metabolism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ere not the sensitive factors of salt sensitivityConclusionsAge,gender,total cholesterol concentration and 24hour urinary sodium are not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alt-sensitivity amongessential hypertensive patients in this studySodium excretion function disorder occurs in patients with salt-sensitive essential hypertension after sullivan acute 1∶3 saline load method and diuretic excretion experiment.

hypertension;salt-sensitivity;influencing factors

R544.1

A

10079688(2017)04045804

20170317)

10.3969/j.issn.1007-9688.2017.04.25

梁丕(1977),男,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心血管内科疾病诊治。

猜你喜欢

钾盐钠盐尿液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钠盐添加剂对制备碳化硅的影响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低钠盐”和“无碘盐”选吃有学问
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
跟踪导练(三)
众德集团:联手德国钾盐 共拓镁肥市场
吃低钠盐会“送命”吗?
医生驳低钠盐送命健康人无需担心 少吃盐是关键
尿液NT-pro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