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7-08-16陈玉莹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16期
关键词:医源性体重儿预见性

陈玉莹

预见性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陈玉莹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减少极低出生体重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影响。方法 收集整理2015年3月—2017年2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极低出生体重患儿76例,患儿从2015年3月—2016年2月采用常规护理方案,作为对照组;从2016年3月—2017年2月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预见性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皮肤损伤的发病情况以及患儿家长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医源性皮肤损伤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家长的满意度。

预见性护理干预;极低出生体重儿;医源性皮肤损伤

医源性皮肤损伤是指由于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等在诊疗过程中造成患儿皮肤受损的一种疾病。早产儿特别容易导致此病,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因为其皮肤发育不完全,屏障功能尚未完全建立,所以适应环境能力较差,日常对皮肤的刺激都有可能破坏皮肤的完整性[1]。皮肤损伤会严重影响护理质量,并且增加了皮肤感染的风险,加大了医患纠纷风险[2]。预见性护理干预具有系统的规范的操作方法,大大避免了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的发生,从而降低了医源性皮肤损伤[3]。本研究收集整理了从2015年3月—2017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对其出现的医源性皮肤损伤进行统计分析,并且给予预见性干预护理措施,观察其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皮肤损伤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收集整理了从2015年3月—2017年2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极低出生体重患儿76例。入院时其体质量均低于1 500 g,皮肤均完整,且没有皮肤病。患儿从2015年3月—2016年2月采用常规护理方案,作为对照组;从2016年3月—2017年2月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预见性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其中观察组男20例,女18例,平均胎龄(28.0±6.0)周,出生体质量为908~138 7 g,平均(1 258.0±5.8)g;对照组男19例,女19例,平均胎龄(28.6±5.4)周,出生体质量为918~1 432 g,平均(1 261.0±4.3)g。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用新生儿监护病房常规护理方案,进行入院生命体征测量、沐浴抚触,每日1次,保持早产儿室温在24~26℃。相对湿度55%~65%,暖箱温度调节适当。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案基础上增加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1)提高预见性护理意识。通过培训学习提高护理人员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皮肤损伤的认识,提高护理人员的警惕性,从而防止因护理人员操作的失误而造成的医源性皮肤损伤。(2)采用新敷料减少皮肤损伤。在极低出生体重儿皮肤损伤的病因中,胶布撕脱是造成患儿皮肤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胶布在患儿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广泛地应用于固定气管导管、静脉导管、氧气鼻导管等方面,因此我科使用美皮康预防皮肤损伤。(3)采用DuoDerm减少管道压伤。气管导管、静脉导管、氧气鼻导管等容易对极低出生体重儿造成压伤,使用DuoDerm,并剪下大小合适的一块,与皮肤贴合,然后气管固定在DuoDerm上,有利于保护皮肤防止损伤。(4)蓝光箱照护。为预防摩擦伤,采用3M透明度敷料贴患儿骨突处保护,保证患儿体位舒适,防止因摩擦造成的损伤。(5)采用3M液体敷料防止尿布性皮炎。将3M液体敷料涂抹于肛周,形成保护膜,避免尿液、粪便等直接刺激皮肤。每天涂3次液体敷料,然后再穿尿布,以预防尿布性皮炎。(6)采用PICC置管方式。极低出生体重儿需要长期营养支持,注意在输液过程中坚持观察工作,防止外周静脉外渗,降低因穿刺引发的皮肤损伤。

1.3 评价指标

(1)观察记录两组患儿的粘贴伤、挤压伤、摩擦伤、尿布皮炎等指标。计算两组患儿皮肤损伤的占比,并进行对比。(2)调查问卷:自制预见性护理干预家长满意度调查问卷,检查患儿家长对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满意度,满分为100分,合格为80分以上,并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皮肤损伤对比情况

观察组总损伤率为5.3%,对照组总损伤率为23.7%。观察组摩擦伤、粘贴伤、管道压伤、尿布皮炎等皮肤损伤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家长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家长对预见性护理干预满意的有36例,满意度为94.7%,对照组家长对常规护理满意的有30例,满意度为78.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因其皮肤的角质层尚未发育完全,所以十分柔嫩,容易由于护理操作次数过频而受损[4]。一般早产儿的皮肤角质层功能在出生后2周后才逐渐成熟,甚至孕周<25周或更小的早产儿其皮肤功能发育成熟的时间需要更久。因此,有效的干预性护理是十分必要的。有文献报道,采用美皮康预防皮肤损伤可以很好的起到保护皮肤的功能,可以很好地保护皮肤角质层、防止摩擦损伤[5]。3M液体敷料还能避免尿液粪便等的污染,从而起到保护患儿肛周皮肤完整性的作用。本研究中38例患儿,无1例患儿出现撕脱伤,提示其保护作用良好。这主要是因为在护理操作过程中,需撕脱胶布或透明敷料时,由于美皮康的保护,撕脱时不会触及皮肤。因此需要在下次粘贴前再贴上美皮康。针对尿布性皮炎,用3M液体敷料来预防,疗效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但仍有2例发生尿布性皮炎。对于这一方面,笔者认为需要加强护理操作规范意识,提高护理人员慎独精神,有助于提高预防的有效率[6]。

本次研究中除了使用液体敷料外,还强调重视预见性护理模式的观念。这方面,笔者认为应该提高护士日常工作的警惕性和责任心,避免护理人员操作不当而对患儿带来痛苦。对于患儿日常接触以及使用的仪器,需要重点保护,比如对蓝光箱内应当重点保护,从而避免摩擦伤。气压伤、鼻损伤等是使用鼻塞式通气患儿较常见的皮肤损伤。目前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是因此也引发了一些并发症,对于此类损伤,我科采用DuoDerm来保护受损皮肤,疗效良好。本研究中未出现1例挤压伤患儿,提示此护理方法安全有效[7-8]。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损伤率为5.3%,对照组总损伤率为23.7%。观察组皮肤损伤率低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家长对预见性护理干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皮肤损伤情况对比[n(%)]

综上所述,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预防医源性皮肤损伤,降低皮肤损伤总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儿家长对医疗护理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矛盾。

[1] 姚仁芬,金慧珠. 集束化护理干预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临床应用[J]. 重庆医学,2017,46(9):1292-1293.

[2] 张丽华,刘继秀. 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及防范策略[J]. 临床护理杂志,2012,11(5):48-51.

[3] 齐琼丽. 医源性皮肤损伤14例特点及原因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3):3114-3115.

[4] 刘丽华. 监护病房新生儿皮肤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8):105-106.

[5] 俞昔琴,徐敏娟,卢碧慧. 品管圈降低早产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效果[J]. 中国乡村医药,2016,23(13):77-78.

[6] 欧树婵,陈燕梅,车翠微.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降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影响[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6,23(7):36-38.

[7] 周小英. 持续质量改进在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中的作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27(1):53-54.

[8] 梁茶,彭云,庄君灿. 医源性皮肤损伤的防治(附68例报告)[J].微创医学,2012,7(2):140-142.

Effect of Predictive Nursing on Iatrogenic Skin Injury in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CHEN Yuying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Jinjiang City Hospital, Quanzhou Fujian 362000,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reduction of iatrogenic skin lesions in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Methods A total of 76 patients with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who were hospitalized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5 to February 2017 were collected, from March 2015 to February 2016, routine care regimen was given to control group, based on the routine care, from March 2016 to February 2017, increase predictive care intervention was given 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incidence of skin damage in both groups of children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children’paren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level of iatrogenic skin injur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and the parental satisfaction was signif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Predi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iatrogenic skin injur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increase the satisfaction of parents.

predi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iatrogenic skin damage

R473

A

1674-9316(2017)16-0177-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7.16.098

福建省晋江市医院儿科,福建 泉州 362000

猜你喜欢

医源性体重儿预见性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配合早期微量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营养支持的作用分析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探究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NICU患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