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杨木雕的艺术特性与文化内涵

2017-08-15蒋金安

神州·中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匠精神

蒋金安

摘要:黄杨木雕是浙江地区的传统民间雕刻艺术之一,以黄杨木做雕刻材料,利用黄杨木的木质光洁、纹理细腻、色彩庄重的自然形态取材。最早在元代至正二年的“李铁拐”像保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明清时期,黄杨木雕已经形成了独立的手工艺术风格,并且以其贴近社会的生动造型和刻画人物形神兼备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其内容题材大多表现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如八仙、寿星、关公、弥勒佛、观音等。2006年6月,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键词:黄杨木雕;工匠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

木雕艺术因其材料的多样性以及与生俱来的亲民性而深深根植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黄杨木雕又因为承载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内涵而愈加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作为浙江嘉兴民间木雕艺术与文化的杰出代表,黄杨木雕表现出鲜明的艺术特性,又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博大精深的中国木雕文化独特杰出代表。

“南方有嘉木”。黄杨木生长在温润地区,常绿灌木,枝繁叶茂,雌雄同株四季常青,但生长缓慢,有“岁长一寸,雨闰而退”之说。木质坚韧,色泽光亮,纹理细腻,接近人之肤色适合做人物雕刻作品,随年代久远由浅变深更是珍贵。殷实的地域文化营造了美轮美奂的木雕精品使之成为各个博物馆和艺术馆争相收藏的艺术类型。

文化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并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对一个民族而言,文化的传承和连续性成为其文明发展程度的标志。文化的传承大致可分为语言文字的传承和物质传承两种。而木雕作为物质传承的一种重要形式,承载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书本文字的,更为生动实质的文化。黄杨木雕可以说是人类心灵最为直接的表达,也是自然酿成的美和人类灵魂之美的结晶。黄杨木雕文化的深刻内涵,地区独特的地域条件,优质的木材,再加上勤劳的能工巧匠,铸成了浑厚大气、质朴生动的黄杨木雕艺术作品。

“古者十里而异习,百里而殊俗”。即便同在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下,因为地域风貌和生活习惯以及雕刻艺术家们的审美趣味不同,所创造的木雕艺术风格也会有所差异。黄杨木雕艺术也因地域的不同而呈现出题材丰富,内容多样的特点,充分显示了雕刻艺术家瑰丽奇幻的想象力和表达了人们的期盼平安幸福的美好愿望。

黄杨木雕,整体风格中具有统一性和地域性,但局部、个人的创作风格又是自由多变的,明显表现出较强的人文精神和独创性。总的来看,浙江的黄杨木雕艺术大致可以归结出以下二个特点:

1.传统手法,造型古朴,注重神韵

嘉兴的黄杨木雕在构思造型及刀法上简洁生动、线条流畅、详略得当、含蓄内蕴,作品让人产生无限美感。

2.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

嘉兴黄杨木雕在原有的基础上衍生出根雕、群雕、拼雕、劈雕、清刀手法等形式。题材上更添加了现实生活的成分,优美而富有刀味的線条,不拘泥于此列的造型。简洁冼炼的形式感是的黄杨木雕散发出一种异于寻常的形式美感。

木雕大多都是实用性的,而以艺术性、审美性以及其承载的文化内涵、精神信息却不容忽视。黄杨木雕都是以摆件、把玩形式呈现出来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温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自身素质整体的提升,不同层次的,不同年龄段的对美的追求的差别,欣赏眼光也越来越挑剔,作为当今社会的黄杨木雕工作者,只有在前辈留下宝贵的传统雕刻技术的基础上融入当今时代气息,才能创作出更具有文化内涵与时俱进的黄杨木雕精品。

传承文明,耀我中华。黄杨木雕的文化力量在不断与日俱增,在我们中华民族艺术繁荣昌盛的伟大时代,在新旧交替,继往开来,优胜劣汰的大背景大环境下,我们木雕工作者只有发扬传统紧跟时代步伐才能创出无愧于心的木雕作品。endprint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匠精神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