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汴绣发展与传承

2017-08-15刘瑞红

神州·中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刘瑞红

摘要:汴绣,汉族传统刺绣工艺之一,历史悠久,素有“国宝”之称。它以绣工精致、针法细密、图案严谨、格调高雅、色彩秀丽而著称,早在宋代就已驰名全国。2006 年,汴绣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关键词:汴绣;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

汴绣,是宋文化主要元素之一,与苏、粤、湘、蜀并称中国五大名绣。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开封作为北宋都城,皇宫内设有“文绣院”,聚集了全国杰出绣娘300余人,专门为皇帝妃子、达官贵人绣制官服及装饰品,因而也被誉为“宫廷绣”或“官绣”。在民间刺绣更为普遍,当时开封大相国寺东门外有一条街叫“绣巷”,既是绣姑绣作聚集的地方,又是专卖绣品的著名市场。到北宋后期已有了相应的绣品生产培训、管理制度、优秀绣匠的高度集中,把宋代汴绣的发展推向了高潮。随着北宋的灭亡,开封长年战乱,大批优秀工匠被带到南方,或散落民间,汴绣也随之衰落。

开封汴绣是在继承古代“宋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长为中国五大名绣、河南省知名产品,在汴绣的制作过程中,大致分别为设计、缝合、绣制、装裱等几道工序,图案可分为古代书画临摹,油画欣赏品等不同要求,在绣制生产过程中,绣娘们必须要求正确掌握图画形象、图案、轮廓、质感以及针法中的丝理光泽、色彩搭配、顺势线的绣制,才能表现出刺绣精美的艺术效果。

就《清明上河图》这幅历史巨作来说,它正是继承了宋绣时期这一传统题材、风格、工艺特点,历经一代代汴绣艺人的精心绣制,继承传统针法:滚针(适合绣制水纹、云及人物衣纹、线条和较细嫩的花枝梗等,其特点为线条立体感强。《清明上河图》中的柳树枝条,特别是边和的水纹用此针法更佳、水势曲折,绣线粗细得当。能较好的表现流水特点)、拉练(适合绣字和各种链条等,线条完整,是汴绣传统针法,在《清明上河图》中曾绣铁锚、锁链等物)、反抢(适宜与蝴蝶的花纹图案及房屋的“瓦”,在《清明上河图》中绣过大量的屋瓦,其结构准确。效果传神,重现了北宋的建筑风格),又利用创新针法蒙针(适合于绣山水、树、石等,其特点,虚、空、薄能较好地使画面拉开层次,在《清明上河园》中曾大量运用于绣柳树、汴河水及横针蒙地起到烘染画面的作用,既省工又美观)、云针(适于绣人物侍女服装的花纹,表现细纱效果极好,层次强,虚实清晰)、双合针(适于绣竹帘、草绳之类。在《清明上河图》中曾绣制穿绳,一般仕女背景之窗帘)等针法的反复实践、灵活运用、再现了这幅历史原作——北宋时期京城开封的繁华景象。

汴绣的发展也是汴绣艺人以自己独特的目光在传统基础上表达图案和意境,在针法运用一定的运针规率及线条的组织形式和独特的艺术效果来完成每一幅作品,使传统“宋绣”焕发了青春,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近几年来,汴绣艺人悉心继承,大胆创新,使汴绣工艺得到长足发展,迅速跻身于全国先进行列,稳坐了“北方第一绣”的位置。

作者简介:

1996年在开封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1997年 学习工笔书画素描;1999年独立绣制《蛱蝶图》 《秋郊饮马图》被香港知名人士收藏;2000年绣制 《步辇图》 获江苏省首届国家艺术博览会艺术奖,并入选当代工艺美术精品集。2005年学习工艺美术素描培训,并参加绣制汴绣针法多幅;2005年担任工艺美术研究所质检主任;2005年获河南省首届手工技能竞赛百花奖银奖;2006年绣制《蒙娜丽莎》人物肖像被中央电视台炎黄子孙节目组录制,并赠予国际友人收藏;2007年《清明上河图》全卷获河南省知名文化产品奖;2008年被授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10年成立瑞红刺绣艺术工作室,带领绣工姐妹绣制30巨幅山水长卷《江山多娇》,此画由56名当代著名山水画家所画,是一幅气势较大磅礴的自然山水花卷,被国内知名人士收藏。2011年绣制《清明上河图》全卷,获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优秀奖;2012年被评为首届中国青年刺绣艺术家;2015年带领残疾姐妹绣制工笔写意牡丹,获全国百花奖铜奖;2015年 绣工笔牡丹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华艺杯,获最高荣誉金、银奖;2015年,带领残疾绣娘绣制做的《总领群芳》、《和谐中国处处春》作品在参加中国美术精品博览会中分别荣获华艺杯金奖、银奖;同年选送的《维摩演教图》作品在900多件工藝品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三届中华工艺精品奖铜奖。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