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紫砂壶的渊源和魅力

2017-08-15朱亚琴

神州·中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紫砂壶

摘要:“丹心凝朱泥,冰壶藏日月”,从古至今,无数文人雅士、凡夫俗子,在把玩紫砂壶的浮生之暇也都在不自觉地体悟着现实和理想中的人世与人生。而此时静默的紫砂壶也借着壶内水温和饮茶者紧贴壶体的手温有了文化的温度。中国人饮茶,讲究用好的茶具,紫砂壶则是首选,由于其既有内在的实用价值,又有外在观赏价值,所以紫砂壶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

关键词:紫砂壶;紫砂艺术;工艺价值

紫砂壶的起源一直可以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时的范蠡——那位功成身退的与西施一起退隐江湖的“陶朱公”。不过,紫砂做成壶,那还是明武宗正德年间以后的事情。而紫砂茶具起始于宋,盛于明清,在明代中叶以后,逐渐形成了集造型、诗词、书法、绘画、篆刻、雕塑于一体的紫砂艺术。北宋梅尧臣《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诗中道:“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明代正德年间紫砂茶具开始兴盛,根据明人周高起《阳羡茗壶录》的“创始”篇记载,紫砂壶首创者,相传是明代宜兴金沙寺一个不知名的寺僧,他选紫砂细泥捏成圆形坯胎,加上 嘴、柄、盖,放在窑中烧成。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出现了一位卓越的紫砂工艺大师——龚春(供春)。供春在实践中逐渐改变了前人单纯用手捏制的方法,改为木板旋泥并配合着竹刀使用,烧造的砂壶造型新颖、雅致、质地较薄而且又坚硬。供春在当时就名声显赫,人称“供春之壶,胜如金玉”。这位民间紫砂艺人最早地把紫砂器推进到一个新境界,供春壶成为紫砂壶的一个象征。明清两代,宜兴紫砂艺术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名手所作紫砂壶造型精美,色泽古朴,光彩夺目,成为艺术作品。从万历到明末是紫砂器发展的高峰,前后出现“四名家”、“壶家三大”。“四名家”为董翰、赵梁、元畅、时朋。董翰以文巧著称,其余三人则以古拙见长。

到了清代,紫砂艺术进入了鼎盛时期。砂艺高手辈出,紫砂器也不断推陈出新。清初康熙开始,紫砂壶引起了宫廷的高度重视,开始由宜兴制作紫砂壶胎,进呈后由宫廷造办处艺匠们画上珐琅彩烧制成珍贵的雕漆名壶。雍正也曾下旨让景德镇按照宜兴壶的式样烧制瓷器。乾隆七年宫廷开始直接向宜兴订制紫砂茶具,至此紫砂壶成为珍贵的御前用品。这一时期紫砂大家有陈鸣远、邵大享等名家。乾隆晚期到嘉、道年间,宜兴紫砂又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紫砂茶具式样繁多,所谓“方非—式,圆不一相”。

在紫砂壶上雕刻花鸟、山水和各体书法,始自晚明而盛于清嘉庆以后,并逐渐成为紫砂工艺中所独具的艺术装饰。不少著名的诗人、艺术家曾在紫砂壶上亲笔题诗刻字。最著名的是陈鸿寿,字子恭,号曼生,此人工于诗文、书画、篆刻,时任江苏溧阳知县,特意到宜兴和杨彭年制壶,创造了著名的曼生十八式。所制壶形多为几何体,质朴简练、大方,开创了紫砂壶样一代新风。曼生壶铭极具文字意趣,至此中国传统文化“诗书画”三位一体的风格至陈曼生时期才完美地与紫砂融为一体,使宜兴紫砂文化内涵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起于工艺,止于艺术和文化。紫砂壶以其独特的魅力不断赢得人们的青睐,中国的紫砂壶,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支。但综观今天我国紫砂壶这一传统工艺承扬的现状,我想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首先,紫砂陶藝的创新须立足于传统,植根于传统。众所周知,宜兴紫砂自宋初创到明代日益成熟,清代继续发展至今长盛不衰。以其制作技艺精湛,造型千姿百态、古朴典雅、端庄大方等传统风格而名闻中外,深受广大紫砂爱好者的喜爱。 在宜兴紫砂的优秀历史传统宝库中,凝聚了历代艺人的无穷智慧和心血,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学习取之不尽的源泉。宜兴紫砂陶艺传统风格简言之,就是端庄、大方、素面素心、质朴自然。

其次,紫砂陶艺艺人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书画的功底。壶艺泰斗顾景舟大师在他的“壶艺的形神气”一文中强调:“壶艺的创新如能做到形、神、气三者融汇贯通,方可称为佳作。”精辟地指出:“当我们表现形象时,便会用内涵的精神——气质来丰富形象的本身。”而要达此境界,若没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是不行的。

最后,壶艺创新须注重与文化人的密切联系。宜兴紫砂的发展史可以说明,历代文人雅士在紫砂陶瓷艺术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起过重大的作用。早在明代,紫砂大家时大彬就很重视与文化人的结合,他在后期被文人相邀游历了娄东(今上海松江),与众多嗜茶文人学士亲密接触,例改制小壶,壶艺风格为之一变。到了清代嘉道间著名金石书画家陈曼生与名工扬彭年配合,曼生亲自设计十八种壶式,交扬氏亲手制作,曼生在扬氏所制的坯上镌刻书画,并署“陈曼陀宝”款,从此开创了金石镌刻、书画艺术与紫砂壶艺和谐结合的新格调,而获得了“字随壶传,壶随字贵”,“名工名士,相得益彰”的崇高赞誉。

作者简介:

朱亚琴,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宜兴方圆紫砂工艺有限公司,宜兴紫砂工艺厂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紫砂艺术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江苏陶艺专业委员会会员,宜兴市紫砂行业协会会员。

1960年生于江苏宜兴,毕业于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工艺美术系,后赴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美术系深造,现于宜兴方圆紫砂工艺厂从事壶艺设计及创作。

其作品承袭传统,却又不拘泥于传统,每把壶均融入全新的创作理念,富于变化而又不失实用性与艺术性。在造型上,倡导简约与大气;在线条的处理上,讲求自然流畅与气韵贯通;在主题的表达上,则追求含蓄与内敛。总之,无论是方器还是圆器,都显示了极强的艺术创作功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紫砂壶
论紫砂壶“寻觅”的造型艺术和意境之美
论紫砂壶“寿桃半提”的造型艺术
有缘千里来相系——浅析“系缘”紫砂壶
临风傲立,坚韧不拔——论紫砂壶“听松”的文化意境
美从极致简中来——浅析“龙泉”紫砂壶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论“掩耳盗铃”紫砂壶的创意美和文化意义
万物逢春,赫然新生——论紫砂壶“春之韵”的创意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六方宫灯”的文化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