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翻译原则与翻译策略研究

2017-08-15刘英杰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24期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英汉翻译翻译策略

刘英杰

[摘要]当今社会,英汉翻译中的功能翻译理论已经逐渐成为翻译界很重要的研究领域,并且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业界人士和学者的关注。能够充分地利用这一理论并成功地翻译出优秀的篇章和作品,这并不意味着仅仅靠掌握语言这个重要的沟通工具就能解决问题的,因为有太多的作品都夹杂了其作者的主观意见,那么在翻译时是客观地忠实于原文还是调整为适合国人阅读习惯和思维就是众多翻译界的学者不断探讨的话题,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语言的演变,其翻译策略也不断地得以完善和进步。

[关键词]英汉翻译;功能翻译理论;翻译策略;语言

一、功能翻译理论的内涵与发展

功能翻译理论的出现,等于在前期“等效”翻译等相关理论基础上的有效突破和进展,其出发点和目的就是在原来语言的束缚中把翻译给解放出来,并注重从译者的视角下来看待翻译活动。功能翻译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的凯瑟琳娜.莱斯、费米尔和诺德等几位专家。莱斯1971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而这本书的问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成为功能翻译理论诞生的标志。他们将翻译看成是一项目的性明确的行为,旨在让译语文本实现某种信息传递功能,所以翻译需要尊重原有语义,同时要消除语言思维障碍和理解困难,以便实现多种语言之间的交际目的。与此同时,学者莱斯提出的文本类型理论实现翻译策略的融合,让翻译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学者赖斯也提出了基本相同的观念,认为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常常取决于文本类型和交际功能。

总之,随着翻译经验的不断积累和相关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研究成果逐渐显露出来,在根据功能在对文本进行区别时,主要划分出了表现类型、信息类型、使役类型和视听媒体类型等,这样文本翻译有了重要的准则和参考依据,打开了英汉翻译过程中一个新的视角,为翻译事业做出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

二、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翻译应当遵守的主要原则

(一)功能翻译理论的目的论原则

在功能翻译理论的理论体系当中,其核心思想就是目的论准则。是从译文的角度来研究翻译的一种解构主义理论模式。功能翻译理论者普遍认为,翻译通常都是为了完成一项任务和目的,而其中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就是译文的接受者能够看懂译文,获取想要的信息,所以译文的翻译必须考虑到接受者所处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以及对译文信息的客观需要等,这些都是翻译者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因此翻译也讲究因地制宜,因材料而定相应的翻译方法是需要逐字逐句翻译还是采取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语言来翻译

(二)功能翻译理论的连贯性原则

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都是讲究连贯性的原则,只是这两方面所涵盖的范围并不相同。连贯原则指的是翻译作品中需要做到语句内部的连贯一致,从而译文接受的对象即预期的读者能清晰地了解翻译作品的内容和表达的含义。

(三)功能翻译理论的忠实性原则

功能翻译理论学派认为,译文不会完全独立于原文而存在,而是一定要跟原文存在一定的关联,因此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的译文要忠实于原文。翻译是涉及原语文本的行为,而原语文本不可能仅仅只是针对原语的词、表达和句法结构,因为文本所要表达的意义和功能并不是单单通过语言符号就能传达完整的。同时,翻译是把原文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加工,然后传达给读者,那么译文就应该是忠实于原文,其中译文的忠实程度是由译者对原文的解析程度来决定的。忠实原则会正确地指导翻译者在翻译时,和谐地调整多种不同的关系。如在原文、译文和读者之间一旦出现矛盾,译者要充分利用自身在理解、文化等方面的优势作用来解决问题,使得读者能最终对原文意思和译者达成共识。

三、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翻译策略

自从中国翻译界引进功能翻译理论以来,该理论就一直是众多业界人士及研究学者所瞩目的焦点,并在我国翻译界起到重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功能翻译理论为翻译学者在翻译中所使用的翻译方法、策略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一)逻辑推理法

语言有其固有的因果关系网,句与句之间的都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并且句中所表达信息是明确和已知的。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遇到含糊不清的地方,翻译工作就很难进行下去。而此时,就应该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得到句中所未知的信息,用目标语符合表达逻輯地把信息表达出来。因此,译者在日常的翻译过程中,要充分学习并很好地运用逻辑推理法,使翻译工作得以顺利地进行。

(二)意译法

意译法是指在翻译的过程中,在对原文的语言特点特色进行修改的同时,还仍然能够保持原文意思不变的一种翻译方法。当然,从定义中清晰地得出改译法也属于意译法的范畴。例如,译者在翻译那些极具中国文化特点的语句篇章时,一旦不能做到意译,那么对于看到译文的外国人就难以理解。所以,译者既要尽其所能地保证不改变原意的同时,又要保证目标语所表达的语句篇章易于理解并还能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例如,中国有句谚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于中国饮食文化中米、米饭等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如果直接翻译为“rice”,作为欧美文化中经常食用快餐面包、汉堡、三明治等面食为主的外国人来说,如此直接翻译是难于理解的。因此此,需要通过意译法进行改译,而翻译成“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cook without flour.”如此一来,理解就变得轻松容易了,同时还加强了该句子的可读性。再如:“滴滴香浓,意犹未尽。”翻译成“Good to the last drop.”还有:“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翻译为:“A diamond is forever.”因此看出,在特殊的情况下使用意译法会使得目标语的译文变得通俗易懂,更好地传达原句和篇章的意思和信息。再如:If Main Street didnt under-stand this,Wall Street did.“这一点,一般人不理解,华尔街那些大老板们却是明白的。这句话的直译就是:“如果主街不理解,华尔街是理解的”,当然就会让读者一头雾水。而这样的意译则把原来的意思清楚地传达给了读者,这样的译文简单明了。

(三)删减法

所谓的删减法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中出现的重复性的语言、专业术语、纯修辞类的华丽的辞藻等等做出恰如其分的删减,从而使得译文阅读起来更加简单明了,更加脉络清晰。当然,删减法也不能随性而为之,不能轻易改变原文内容,所删减的部分应考虑到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特殊的文化现象及特点不会为国外读者轻易理解和接受,这时就应该做简化处理。例如在描绘张家界山的形状万千,有的像猛兽一样,有的有点像剑戟的形状,有些山峰又像关西大汉等形容。句中的“窈窕淑女”和“关西大汉”如果直译的话,外国读者会一头雾水,因为他们并不了解“关西大汉”的特点和所包含的特定信息。所以译为:Various shapes can be discerned in its peaks

ofanimals,swords and humans.因此仅用一个单词humans,把“窈窕淑女”和“关西大汉”这样具有中国典型的特色的词语删减掉,就很能够让国外读者理解和接受。

根据英文表达习惯,翻译中就删减很多描述性的文字,而变得言简意赅,符合外国人的阅读习惯。

(四)增译法

因为中英文两种语言迥异的思维、表达方式及语言习惯等的存在,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对一些词、句子和固定的表达进行适当的添加,从而能更准确地把原文完整的意思展现给读者。汉语句子当中有太多的无主句,但英语表达都要求有完整的主语,此时在做汉译英时,就需要根据句子所处的语境增加和补充主语,才能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和外国人的思维。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译者为了丰富原文的意思,对原文内容做到锦上添花和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从而添加一些解释性的语句。例如,“天上彩虹,人间长虹”,这是国产长虹电视机的广告语。如果使用增译法,就会使得原句意思更完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并能刺激消费。如翻译为:Let the rainbow in thesky:Send his twin brother to you——To keep your spirit high.因原文中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所以必须增加词才能完整地表達里面的信息。

总之,功能派翻译理论的重点和核心是目的论,而目的论是决衡量所有翻译行为的主要原则,同时还要遵循连贯性和忠实性原则。这些指导原则为广大业界人士和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切实有效的翻译策略,在实际翻译工作中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功能翻译理论英汉翻译翻译策略
英汉翻译中的文化负迁移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目的论指导下的化妆品广告翻译策略研究
动态对等理论在传记文学英汉翻译中的应用
英汉翻译中的意象转换与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