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筒谈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关系

2017-08-15石胜昌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24期
关键词:有效互动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

石胜昌

[摘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导向、激励、凝聚、约束、身心培育等功能。针对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探寻一条适合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模式是很有必要的,且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需要把握三点:一是必要的互动反馈机制;二是必要的理论武装;三是管理类载体的实效性。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互动

充分发挥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促进大学生的管理教育功效。一方面,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有助于提升教师的影响力,同时,教师的影响力又可以反过来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从而促进学校持续、健康的发展;另一方面,在高等院校搭建一个较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有利于校园内部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效不容忽视

作为高校教师应该认识到:良好的校园风貌展现了一所高校所具有的人文底蕴、办学水准及在新的历史时期所追求的办学宗旨等等。无论是重点院校还是普通院校,如果具有良好的校园风貌,将会引领广大师生在办学的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学校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而良好的校园风貌的形成,首先就要求高校教师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重功效。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看,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几大功能:

第一、导向功能。校园文化是高等院校办学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会对师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积极的正能量,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价值导向。校园文化承载着一个学校的办学历史,凝聚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着一个学校的良好风貌,其强大的精神力量,能够让广大师生以积极的姿态做好日常工作,并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2)舆论导向。校园文化以坚持爱国主义、弘扬时代主旋律为主旨,通过校园广播台、校园内部网络、报刊、标语等各种媒介宣扬好人好事,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良好的氛围,从而增强广大师生的主人翁意识,并坚定自己努力的信念,为学校增添光彩;(3)目标导向。各相关职能部门应认识到高校的发展并不仅仅是学生数量的增多,也不仅仅是学生就业率的增多,而要将学校的发展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密切联系起来,以此达到丰富广大师生学习生活,增强大家的自信心的功效。同时,还将有助于大家在完成个人小目标的同时,形成合力,为学校的发展增添砖瓦。

第二、激励功能。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涵盖着积极向上的主人翁意识,并以尊重、理解和关心师生作为前提,强调以人为本,突出学校办学特色。从教师这一教学的主体来说,教师的言行举止和生活作风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学生面前,应具有高雅、和蔼、谦逊的一面,同时要具备良好的礼仪,譬如穿戴整洁,仪表端庄,一个具有涵养的教师应让学生感受到他具有精良的业务、灵敏的反应,同时在大是大非面前沉着应对,能够让学生从心底真正对教师生敬畏之心。此外,相关的工作部门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園活动,如各种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以此增强广大师生的主人翁意识,从而形成更好的学习和工作氛围,提升师生学习和工作的主观能动性。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主办部门,尤其是宣传部、团委等以学生工作为主体的部门,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各自不同的工作要求开展多种样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广大师生的学习和工作提供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来激励大家的斗志,树立大局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第三、凝聚功能。校园文化中所起的凝聚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校园精神是一个学校文化的灵魂和核心,主导着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具体形态,规定着校园文化最本质的东西。现今,几乎全国范围的各大高校都有自己的校歌、校训甚至校史馆;各高校在书写自己本校校歌、校训甚至建立档案馆的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把创作和工作的主体仅仅局限在少数几个职能部门工作者的手中,这样做的目的有助于调动广大师生的热情,增强为学校办实事的意识,同时也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自己能够当家作主的意识。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要让每一个师生都明白校训和校歌的凝聚作用,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校训和校歌就是体现一个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和优良风貌,集广大师生员工的聪明才智,共同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

第四、约束功能。校园文化可以采取有形和无形两种方式进行约束。有形形式可以通过各种规章制度,对全校师生进行一定的约束和规范,从教师角度讲,一名大学教师应做到德才兼备,一言一行都符合大学教师的身份;从学生的角度讲,一个当代的大学生首先是要身心健康,其次才谈学习的好坏。校园文化可以有效抑制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进行正确的引导。譬如面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着的诸多违法乱纪的现象,部分学生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容易受到社会上不法分子的蛊惑,最终使自己远离校园,走上犯罪的道路。传销往往就是如此。因此,通过无形形式,譬如校园舆论,有针对性的宣传好人好事,对歪风邪气进行批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是非观念,可以起到扬善抑恶的作用。此外,在信息迅速发展的今天,各种快餐文化纷至沓来,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都是很有必要的。

第五、身心培育功能。大学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深受大学生青睐。譬如校运会、足球赛、篮球赛等体育活动,可以增强大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魄的意识。同时,还得注重校园文化活动的质量。例如在开展的科技创新大赛、辩论赛、征文比赛以及主持人大赛等文娱活动中就需要考虑到思想性、知识性、学术性,而不仅仅是为娱乐而娱乐。集娱乐而富有学术性的文体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在休闲的过程中寓教于乐,促进大学生个性心理的全面发展。

不过,尽管很多高校都意识到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并且也根据各自的情况,进行了相应的人力和物力投入。但诸多问题和不足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物质投入和精神投入比例不均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对校园的外在环境的美化、精神生活的充实、制度行为的规范,都应涵盖在内。现很多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仅局限于表面工作,譬如校园环境的美化及硬件设施的更新,而忽略了隐性的文化建设。

第二、娱乐方面的投入和教育方面的投入比例不均衡。高校内没有很好地将文体娱乐活动进行很好的定位,以致狭隘地认为只要每年举办不少数量的校园文化活动,并有不少学生参与就算成功的。但这些活动良莠不齐,学生往往也更倾向于歌舞、球类、棋牌等文体活动,而涵盖较高代表着学术品位的演讲、辩论、学术研讨、书画摄影等活动,除了个别专业的同学感兴趣外,则鲜少关注。此外,活动举办之后,很少进行一定的反思和总结。

第三,现代与传统比例失调。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源远流长,无数的经典著作中传递给我们的都是正能量,告诉我们为人处世之道。然而,当代的很多大学生被眼下社会的多元化迷失了方向,变得浮躁不安,缺乏应有的担当意识。把过多的时间都花在了上网聊天、购物等方面,在大是大非面前,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使自己误入歧途,给整个家庭都带来了极大的阴影。因此,大学的教育应兼有传统元素和现代元素。这样才能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我们不能顾此失彼,力求做到二者相得益彰。只有真正理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内涵所指,才能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俗地讲,二者就是互为表里的关系,要变被动为主动,以全方位的开放性的视角展开相关工作,才能更好地促进相互合作、协同发展,最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达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协调的“双赢”模式。

二、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模式探寻

(一)必要的互动反馈机制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一个有效方面就是进行互动结果反馈,一方面,可以设立意见箱,开通公众邮箱、微博,设立绩效机制。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将每年的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一专项任务,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当中,实行一定的奖惩。这样有助于更好地推动二者的发展,能够及时发现二者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有效反馈,捕捉新信息、新动向,并予以甄别和引导,另一方面,还可及时调整相关工作,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做好铺垫作用。总之,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避免少出问题,少出失误,尽量高效地完成相关工作。

不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设计应做到信息能够自由畅通。因此,高校各部门之间应做到互通有无,而不仅局限于本部门的工作,同时,也应注重创新工作模式,而不仅仅抱着只为完成本年度的工作量就算完事的态度。因此,各部门之间应尽量精诚合作,尽可能地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信息流通与反馈的“通道”,譬如有效的监督机制,设立公众邮箱,使师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及时反馈相关信息,随时调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状态,使其向积极的、充满活力的方向发展。

(二)必要的理论武装

做事之前要先有计划和方案这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是如此。这就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在规定的时间内拿出能令人说服的方案和策划,做到胸中有数,才不会临阵抓慌。这也要求各职能部门的履行者都应具备一定的业务能力,明确各自岗位目标,而不仅仅是被动地服从领导安排。具体活动的推行者和实施者的业务能力还应具备扎实的理论研究基础。这种理论基础不仅仅是从书本上获得,而是要求员工在具体工作的开展中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进行活动的反思,有效把握二者的本质和规律,才能深入开展相关工作。并可以以此为契机,以多种方式支持和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对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展开研究,从而更好地促进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研究工作。如果工作开展得相当成功,还可以申请相关的研究基地,带动教与学的新型发展模式。学校的科研主管部门应为教师积极争取这方面的课题研究,而教师可以为学生参与这方面的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指导,为师生搭建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甚至可以为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提供一条可循的道路。

因此,高校的相关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活动前要充分做好大力宣传,营造氛围,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活动后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推动理论研究的深入。

三、管理类载体的实效性

以管理为载体亦是有效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有效途径,但在此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管理工作的权威性和实效性,可以说在开展这项工作期间,广大教师最为关心的是能否得到福利,而学生关心的是能否有助于今后的就业等。因此,做好二者之间的管理工作,让广大师生互惠互利,将以此达到增强互动的实际效果。

(一)充分发挥有效“传媒”的作用

报刊、校园新闻广播、电视等都是极为有效的传播媒介,尤其是互联网时代,每天我们接触到的信息量更是惊人,这些都可以拿来为我们所用。譬如电视新闻上播出的新闻事件,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无论是正能量的或是负能量的,都可以用于日常工作的开展。因此,关注主流媒体的动态,关注国家的大政方针,做好舆论导向工作,将有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1.开通校园新闻网及官方微博

在校園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过程中,校园新闻网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及校园文化活动必不可少的新闻网络之一。可以说,高校日常的教学、科研、学生活动等各种动态信息都体现在该网上。因此,做好校园网络的整改工作,是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前提。我们都知道,当今世界,网络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因此,校园网页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一所高校的颜面问题。校园新闻网络及时发布和更新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相关新闻,让广大师生甚至是校外人士及时了解动态将有助于推进二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工作。但是,据目前调查数据显示,很多本科学生鲜少关注学校的新闻主页,认为与自身关系不是很密切,甚至有相当部分学生读了四年大学,基本不关注学校的动态。因此,作为高校教师来说,做好充分的动员工作是相当有必要的,要让学生不仅具有主动关注学校发展的意识,同时也让他们懂得了解学校的动态有助于自身的成长。

2.做好活动类载体的有效实施

做好活动类载体的有效实施是推进二者互动关系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高校教师要在活动类载体的有效实施方面多花心思。因为这也是高校为广大青年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传统文化等必不可少的环节。具有较高文化品位并蕴含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活动,可以说是受到广大青年学子青睐的。这不仅能使他们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同时可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将激情更好地运用到学习中来。通过参加这些活动,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展现才艺,培养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为校园文化建设或思想政治教育而开展的各项学生活动。对于常规的活动,譬如“寝室文化节”、“美食节”、“戏曲小品大赛”、“颂红诗、唱红歌”等活动不仅要力求举办成功,同时要争取多有亮点,创新点,而不是每年都是一个固定的模式。将开展的各项活动真正将其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此外,活动类载体也需创新,如果在充足的条件下,还可以尝试创新一些相关的活动,以此丰富学生的大学生活。

3.做好社团类载体的有效实施

如果说活动类载体更多的是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其中的话,那么学生社团则是大学生自己作主,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平台。在这个平台里,根据社团性质的不同,有各种分工。仅从社团成员不同的角色分工,这本身就是一道难关。因为社团中的每个成员需要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因素將各自的职责履行好,这对于刚进人大学校园的莘莘学子来说困难也是蛮多的。当然,如果坚定信念,在长期的实践中,势必能积累相关的经验,这些经验将有助于他们更加迅速地成长,同时也有助于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做出成绩。此外,很多高校的大学生社团还存在这样一些情况:资金匮乏,管理缺乏,组织的活动未得到有效的呼应。因此,有关职能部门要大力支持学生社团的发展,在资金方面可每年支持一定比例的经费,保证学生的活动经费。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阵地之一,因此其作用不容忽视。学校团委工作部署和指导建议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在可选择的地域范围内进行高校学生联合会建设,加强兄弟院校的友谊,互相学习先进经验,完善组织管理,培育学生骨干。

4.做好基地类载体的有效实施

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基地类载体的有效实施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方面,同时也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当前,一些地方师范院校,尽管与周边城镇的中小学有过合作关系,并也曾派出相关带队老师进行实习跟踪,但是带队老师往往未履行真正的职责,缺乏对实习学生的有效指导,学生在半年的实习中往往也属放坡的羊。因此,从师范院校到实习的学校,二者之间的真正互动还做得很不够。另外,高校可依托地方的旅游文化特色,加大基地建设,而这样的基地建设其主体不仅仅是教师,更应该是学生。但目前很多地方高校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相关专业的老师把精力都放在个人对地方特色文化的研究上,而鲜少让学生参与进来。再就是教师鼓励学生参与其中的同时,可以让学生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帮助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企业或是相关的基地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以安顺市的民俗蜡染基地和石头寨以个体经营为主的蜡染来说,地方高校和企业甚至是个体经营主之间可以实现双赢模式,一方面地方高校艺术院系的师生可以给企业出策略,另一方面也可以依托他们,更好地开展基地实习实践活动。

5.做好课程载体的有效实施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融入的一个有效方式便是课程载体。高校教师通过日常的教学,让大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树立荣辱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以积极向上的心态为今后的工作岗位而奋斗。高校教师尤其是上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师,要花心思做好课件,充分做好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此外,地方高校可以结合地方文化资源,开展相关的课程研究工作。譬如依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结合到教学中,使大学生真正发自内心地对思想政治教育课感兴趣,而不仅仅是为拿学分;此外还可依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开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少数民族校本课程开发等等,这些方式不仅可促进学科建设,优化师资队伍,同时也有助于应届毕业生回到当地就业。

(二)做好保障性投入工作

我们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有效开展资金必须到位。如果缺乏资金,可以说很多工作都是白搭。目前,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工作仍停留在一个很低的层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资金缺乏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就更是举步维艰了。因此,充足的人力、物力以及资金投入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人力方面,可广泛汇集和充分发挥校内外各方面的人才作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选拔这方面的人才,可能的情况下还可以建立各大高校的校校联合、校企联合,争取各方面的赞助,实行问责制,建立适当的奖惩制度及监督考核的评估反馈机制等。管理方面,可借鉴一些成功院校的做法,设立互动协调管理委员会,由校级领导挂帅,各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具体牵头承办。

物质投入方面,譬如图书资料、音像资料,专业仪器尽量提供到位。文体活动实施的场地、费用等给予保障,此外一所高校的人文底蕴还应涵盖校园的总体规划设计、教学大楼的美化布局、校园道路、花草树木、雕塑牌匾壁挂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突出高校自身的特色。良好的人文环境对广大师生具有“环境熏陶”作用。

资金保证方面,首先,各级地方行政管理机构和高校自身,要设立一定的科研基金,鼓励广大师生参与对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理论研究,启发对互动工作的深入思考;其次,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结合工作实际,政府及相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给予专项补贴,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给予大力支持;再次,学校内部应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留出一笔费用,专门用于组织管理、人才引进、物质基础设施建设;最后,开展相关活动的经费不仅要依靠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同时还应依靠社会力量,利用各方面的资源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譬如鼓励师生拉社会赞助,尤其是青年学生中的骨干力量。这样还可锻炼广大青年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从而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高校与企业可以很好地进行联合,探讨持续的双赢模式,也即是说高校从企业那里获得赞助资金解决遇到的各种难题,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得到投资的回报,譬如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从毕业生中选拔优秀的人才到企业,给企业增添新鲜的血液。

(三)做好效果评估与反馈工作

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开展的效果,还有一项重要的环节就是建立互动效果的评估与反馈机制,一项工作开展的结果如何,如果没有时时进行追踪和评估,是很难下结论的。只有进行有效的评估与反馈,才能让大家都能了解相关动态,以便职能部门根据师生反馈的信息作适时调整,让这项工作向一个新的台阶迈进。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应与时俱进,适时对人才作出调整。要从“人人都会做思政”的错误舆论中走出来,逐步改变“自发型”、“天然型”、“临时型”的现状,努力探索一条“专家型”、“专职型”和“稳定型”的新型思政队伍,扎扎实实做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动效果的评估与反馈工作。

猜你喜欢

有效互动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
问题导引下的课堂有效互动内涵与特征
让互动之花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绽放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