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新势力戒烟者先行

2017-08-14周剑平编辑甄知

科学生活 2017年7期
关键词:烟民尼古丁有害物质

文/周剑平 编辑/甄知

健康新势力戒烟者先行

文/周剑平 编辑/甄知

周剑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上海科普作家协会健康专业委员会控烟组组长,中国控烟协会第五届全国理事,中国睡眠研究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哮喘联盟网站英文文献导读编委,《瑞金医院报》特约记者。

一、吸烟人群现状与发展趋势

目前全世界有超过10亿烟民,其中70%以上分布在发展中国家。预计截至2025年,全球吸烟人数将达到16亿,每年有约400万人死于由烟草制品引发的疾病。目前在中国每年因吸烟死亡的人数保守估计约100万,按照当前趋势发展下去,2030年之后,这个数字会飙升至300万左右。女性烟民的比例呈现进行性上升态势。

二、烟之危害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消费国和受害国。吸烟人数达3.16亿,超过7.4亿非吸烟者暴露于二手烟的环境中,每年因吸烟相关疾病所致死亡的人数超过100万。烟草烟雾中的数百种有害物质,几乎对人体的各个器官都会造成损害。

“吸烟有害健康”的道理人人都懂,但估计了解吸烟造成全身器官损害的内在原因者寥寥。以尼古丁为代表的烟草有害物质主要作用于全身普遍分布的神经递质,而神经递质的感受器则分布在中央神经系统和外周围神经系统。通俗地表达,烟草既影响大脑,也会影响全身多处组织和神经的运作,并随之产生多种生理和心理反应。

烟草有害物质可以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因此吸烟者经常会有一种所谓“吸烟能够提神”的自我感觉,但为了获得这样的感觉,身体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这个时候身体内发生的变化则是心跳加速、血压提高、血管强烈收缩,其后果则是造成皮肤温度降低,血供减少。长期烟瘾者,因为皮肤供血减少,人不容易脸红,甚至看起来略显苍白;其次其皮肤温度较一般人低,头面部的皱纹会更加明显一些。另一方面,肾上腺素释放还可以导致呼吸频率变快,部分过度吸烟者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暂停感觉。

烟草有害物质同样可以作用在神经和肌肉组织。例如,长期吸烟会出现骨骼肌收缩,表现为阵发性的肌肉震颤,比如手会发生一些微小抖动,这对于一些从事精细作业的人士而言绝非小事。这其中也包括医务人员,特别是外科医生。

烟草有害物质还可以抑制胃的消化功能和肠部蠕动能力,通俗来讲,降低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因此,吸烟者戒烟成功后往往食欲会有所增加,体重较吸烟时有所增加。其次,烟草有害物质会增强呕吐感,特别是干呕。对于刚开始吸烟者,如不控制烟量,则呕吐感会比较强烈;对于老烟枪来说,虽然身体耐受性增强,但一次性吸过量也会感觉想吐。

事实上,每个人的吸烟体会都是不一样的,是否能够感受到因吸烟而产生的快感,取决于烟草中的有害物质(特别是尼古丁)是否会增加大脑多巴胺活动。如增加,则会感到欢快;如减少,则感觉并不会太好。因此,吸烟的体会一部分取决于先天因素,但即便是能带来快感,其所需要付出的健康代价却是极其之大,往往让吸烟者得不偿失。此外,烟草依赖的大脑多巴胺活动也正是“烟瘾”重要原因之一,往往需要药物干预方能成功戒断。

三、“戒烟难”的根源何在

在我们接触到的各类烟民中,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仅有不到1/3的吸烟者主观上有戒烟的诉求。其根源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吸烟人群庞大。社会地位、职业、教育程度等背景大相径庭,对于吸烟危害的理解存在较大出入。

2.吸烟者成群结队。长期吸烟者往往具有一群铁杆烟友,一旦戒烟,过去的烟友会把戒烟者当作“异类”对待。

3.有戒烟意愿,但缺少有效的戒烟指导。一些长期吸烟者往往不适合突然“戒断”,因为尼古丁依赖导致的戒断综合征会让戒烟过程变得异常难受,有一些戒烟者凭借强大的意志力,往往能够持续几个月的时间,但身体的不适反应却久久不能消退,反而容易导致复吸的发生。

4.对彻底戒烟缺乏信心。绝大多数来戒烟门诊的烟民都会问“医生,我真的能把烟戒掉吗”这样一句话,回答是肯定的,只要主观有意愿,加以恰当的方法,就一定就能把烟戒掉。

5.低估复吸的危害。一部分烟民通过各种方法最终成功戒烟,但过了一段时间,再次重操旧业,且吸烟量远超过戒断前的水平。这就成就了一句经典的戒烟名言:戒烟很容易,我已经戒了很多次了。但是,复吸对身体的危害不可小觑,一旦下定决心戒烟,“复吸”则是绝对不可取的。

6.戒烟过程缺乏支持。戒烟绝非只是戒烟者一个人的事情,作为家人、同事、朋友应该给予支持,而非冷嘲热讽;作为戒烟医生,也应该留意戒烟者在戒烟过程中出现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及时予以答疑解惑;此外,既往成功戒烟的伙伴们也可以发挥“现身说法”的作用,给予戒烟者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四、烟到底应该怎么戒

我们主张采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和个体化的戒烟策略,以取得良好的戒烟效果和积极的社会效应。在与近千名戒烟者互动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成功戒断者往往具备以下“4D”特征。

1.一份“决心”(Decision)

“戒烟”信念是戒烟的最初动机所在,也需要贯穿戒烟始终。在我们接触到的烟民中,“下定决心戒烟”这一心理准备期至关重要,无论是出于自身或是家人健康、家人的督促或是关心,亦或“吸烟空间”的进一步被压缩等诸多原因的影响,坚定的“戒烟”信念有助于让“戒烟”变得事半功倍。

2.一位“医生”(Doctor)

“戒烟难”,其本质是一种生理、心理等多因素导致的疾病——烟草依赖综合征,因此,在戒烟的道路上选择一位专业的医生进行评估和指导至关重要。盲目且孤立的“干戒”或许适用于个体短时间的戒烟行为,但对于大多数长期吸烟的烟民而言,反复“戒烟失败”则会导致最终放弃戒烟尝试。因此,我们的实践发现“戒烟”不仅需要专业指导,更需要中—长期随访。可以这么说,每个人的“戒烟”过程兼具“生理性”“心理性”和“社会性”的综合特征,即便相同的年龄,相似的年龄段,戒烟的过程却是大相径庭,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戒烟过程中戒烟者的身体反应,还表现为每位戒烟者的戒断周期和主观感受各不相同。戒烟医生的参与和指导不仅可以显著增强戒烟者的信心,更为重要的是,在戒烟过程中,专业医生与戒烟者之间的有效互动往往可以答疑解惑,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的“戒烟群”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

3.一种“药物”(Drug)

药物干预戒烟率显著高于干戒,这在我们实际工作中反复得到验证。对于大多数既往干戒失败或者对于中—重度尼古丁依赖烟民,给予短期“药物”支持可以帮助平稳过渡“尼古丁戒断综合征”的困扰,且短期的药物支持并不会给身体带来额外的负担,如果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的药物治疗则可以帮助戒烟者合理把握用药周期以及确定最终戒断时机。

4.一个“纪念日”(Day)

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当烟量控制在3~5支/天以内的时候,彻底戒断的“时间窗”即已打开,选择一个特定的“纪念日”与“烟草”做个彻底的了断,增强戒烟的“仪式感”,有助于让曾经的烟民们“一经戒断,永不复吸”。

随着健康知识的不断普及,烟民中越来越多的“观望者”渴望摆脱烟草依赖,“戒烟”人群也必然会成为一种“健康新势力”,希望各位尽早下定“戒烟”的决心,寻找专业的戒烟门诊进行就诊,在戒烟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戒烟方法,戒烟,一辈子一次足矣!

猜你喜欢

烟民尼古丁有害物质
认清尼古丁的真面目
麦冬中外源性有害物质的分析
印度研究:九成烟民尝试戒烟失败
我国将加强汽车有害物质管理
烟民每年为香港带来逾百亿港元经济损失
拟发布有毒有害物质新标准
欧洲飞机提供尼古丁代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