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洗浴法对危重症皮肤病患者洗浴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2017-08-12李成芳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19期

李成芳

[摘要] 目的 研究两种洗浴法对危重症皮肤病患者洗浴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方法 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2例危重症皮肤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46例患者行卧位床上浴袋洗浴,对照组46例患者行浴缸洗浴,对比两组患者的洗浴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89.13%(P<0.05)。观察组的疼痛加剧、紫绀、胸闷、昏厥及呼吸困难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84.78%(P<0.05)。 结论 对危重症皮肤病患者采用卧位床上浴袋洗浴法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浴缸洗浴;床上浴袋洗浴;危重症皮肤病;高锰酸钾溶液

[中图分类号] R7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19-008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two types of bathing methods on bathing curative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patients with critical skin diseases. Methods 92 patients with critical skin diseases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46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bathing with bathing bags at lying position on bed, and 46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bathing in a bath tub. The bathing curative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83%,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89.13%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incidence rate of increased pain,fainting,cyanosis,dyspne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treatment satisfaction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83%,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84.78%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bathing with bathing bags at the lying position on bed in the patients with critical skin diseases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Bathing in a bath tub;Bathing with bathing bags on bed;Critical skin diseases;Potassium permanganate solution

危重癥皮肤病主要包括重症药疹及大疱性皮肤病,具有病情严重、病势凶险、进展迅速等特点,死亡率较高,预后较差,临床表现主要有全身皮肤大面积水疱、红斑、渗液、糜烂、鳞屑、痂皮等,严重者会出现表皮坏死、松懈、脓疱,呈大面积糜烂及剥落,导致体液与营养物质的大量流失,且容易引发感染及死亡,给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4]。临床上目前对于危重症皮肤病多采用全身药物洗浴的方法治疗,通过清洁与药物的作用,促进患者康复[5-6]。为了进一步对为危重皮肤病患者的洗浴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本研究对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2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2例危重症皮肤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6例患者,其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24~87岁,平均44.2±6.9)岁。观察组46例患者,其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21~88岁,平均(45.7±6.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情等基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7]:①确诊为多形红斑药疹、天疱疮、中毒性表皮松解症、红皮病型药疹、Steven- Johnson综合征的一种;②全身皮肤出现大面积水疱、红斑、糜烂、脓疱、渗液、脱卸等;③需行洗浴治疗。

排除标准[8]:①患者合并严重传染病;②月经期妇女;③癫痫发作期患者;④合并有严重心、脑、肾等器官疾病。

1.3 方法

1.3.1对照组 以浴缸洗浴法治疗:①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浸浴法或坐浴法,浴缸内水温保持38℃~40℃,放入高锰酸钾片,形成1:10000比例的高锰酸钾溶液[9]。②将室温调节至28℃~32℃,把患者转移到沐浴间,关好门窗,协助患者将衣物脱去,于浴缸内取坐位或躺位。③2名护理人员同时进行操作,其中1名护理人员以无菌碗舀高锰酸钾溶液为患者进行淋浴,另外1名护理人员以无菌方纱或大棉签擦除患者皮肤表面分泌物及陈旧药物,若分泌物过多形成厚痂,则以血管钳夹取大方纱清洗,保持皮肤表面干净。一次15~20 min,1次/d。④在操作过程中,对患者的面色、呼吸、反应及脉搏等做好密切关注,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刻停止操作。注意做好保暖,避免出现受凉、跌倒、溺水及昏厥等。⑤洗浴结束后,以无菌大毛巾或床单吸干皮肤,将患者撤离,更换灭菌衣物及床上用品。治疗持续7 d。

1.3.2观察组 以卧位床上浴袋洗浴法治疗:①取2个一次性浴缸袋,套叠在一起,于底部一角剪出一个小孔,置入塑料软管,以胶带缠绕软管周边,保持软管连接部位的密闭。②患者于床上保持卧位,床上铺一次性的防水床罩,然后将洗浴袋在床上平铺,不去枕头,将洗浴袋的4角扎在床尾与床头,将洗浴袋的两侧以胶布固定在双侧床栏,成舟状,对无禁忌证患者,可摇高床头30°,于患者双耳塞棉球,避免水进入。③以16 L的胶桶盛温水,水温保持40℃~43℃,置入高锰酸钾片,配成1:10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室温保持在28℃~32℃,注意关好门窗,并协助患者将衣物脱去。④2名护理人员同时进行操作,其中1名护理人员以无菌碗舀高锰酸钾溶液为患者进行淋浴,另外1名护理人员以无菌方纱或大棉签擦除患者皮肤表面分泌物及陈旧药物,若分泌物过多形成厚痂,则以血管钳夹取大方纱清洗,保持皮肤表面干净。一次15~20 min,1次/d。⑤于床尾放置污水桶,将洗浴袋的软管一端放于污水桶,便于污水引流。⑥洗浴结束后,以无菌大毛巾或床单吸干皮肤,撤离洗浴袋,更换灭菌衣物及床上用品。治疗持续7 d。

1.4 观察指标

①治疗效果[10]:治愈:红斑消失,创面结痂干燥,无异味;显效:红斑明显变淡,创面干燥,部分结痂;有效:红斑颜色变淡,创面缩小;无效:皮肤状况无改善。②对比两组患者在洗浴过程中胸闷、呼吸困难、紫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③以我院自制问卷对患者或家属的治疗满意度进行调查,问卷满分100分,得分>85分为十分满意,得分60~85分为比较满意,得分<60分为不满意[11]。

1.5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2.0软件包处理所得数据,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的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89.13%(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的疼痛加剧、紫绀、心悸、晕厥及呼吸困难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84.78%(P<0.05),见表3。

3 讨论

危重症皮肤病病情危重,且预后较差。皮肤为人体最大器官,有着调节体温、保护体内组织、调节免疫及排泄废物等功能,为机体同外界的天然屏障[12]。危重症皮肤疾病使皮肤屏障受到广泛性破坏,丧失皮肤的正常功能,体液及血浆蛋白大量流失,进而引发免疫力降低、低蛋白血症等病理反应。因危重症皮肤病的皮损疼痛、患者形象受损、病情迁延等均会给患者带来严重心理创伤,导致患者的抵抗力进一步降低,引发继发性皮肤与全身性感染。患者皮损疼痛严重,改变体位、翻身都会对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进而导致治疗与护理依从性较差。但因皮损糜烂及渗出,若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引发严重感染,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3]。

全身洗浴治疗为危重症皮肤病的常用治疗方法,能夠有效清除皮损表面分泌物、陈旧药物及脓痂,降低病菌滋生与感染的机会,缓解分解物、分泌物对皮肤造成的刺激。临床上目前一般采用高锰酸钾溶液洗浴,其有着强效的杀菌、止痒、清洁、去臭的作用,除此之外,温水洗浴可有效促进周围血管扩张,促进皮肤血液流通,加速机体的氧化过程[14]。

目前常用的洗浴方法主要有浸浴与淋浴,但是上述方法均要将患者搬动离床,患者在移动及洗浴过程中容易出现胸闷、气促、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治疗效果[15-16]。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的疼痛加剧、紫绀、心悸、晕厥及呼吸困难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卧位床上浴袋洗浴法可有效避免患者离床及沐浴过程中的心悸及晕厥等不良反应,特别是合并活动障碍及严重基础疾病患者,可更好的实现清洁皮肤、预防感染的目的。除此之外,卧位床上浴袋洗浴能够确保患者的氧气供给,一旦患者在洗浴时出现不适,可立即停止洗浴,并迅速进行处理。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89.13%(P<0.05),提示对危重症皮肤病采用两种洗浴法均可取得确切疗效,但是同传统洗浴方法相比,卧位床上浴袋洗浴法因可有效降低洗浴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洗浴顺利进行,因此,效果更为确切。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84.78%(P<0.05),证明卧位床上浴袋洗浴法因效果更为确切,安全性更高,也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

总之,对危重症皮肤病患者采用卧位床上浴袋洗浴法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许璧瑜,钟雪丹.两种洗浴法对危重症皮肤病患者洗浴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6, 15(9):40-42.

[2] 李明臣.清熱祛湿药洗浴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34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46-48.

[3] 谭菲.40例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31):6508-6509.

[4] 巫祖曾.中药洗浴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临床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23):99-100.

[5] 高进.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3,17(11):1936-1937.

[6] 闫英,郭晓明,武李莉,等.湿疹溻渍方外用对模型小鼠的抗炎、止痒作用的实验研究[J].北京中医药,2014,33(11):861-862.

[7] 闫英,郭晓明.中药溻渍治疗婴儿湿疮的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3,20(3):24-28.

[8] 吴晓琴,李琳,廖书娟.持续质量改进对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0):2458-2459.

[9] 戴维生,熊光军,姜明.黄地肾衰瘙痒洗液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 34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4,55(14):1216-1218.

[10] 冯俊成,代红梅,张埠文.高锰酸钾溶液在水痘患者皮肤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4,7(7):37-38.

[11] 戚喜萍. 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食入性和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结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14):94-96.

[12] 胡斌,李平立,文东菁,等.过敏性皮肤病血清总 IgE 和过敏原特异性 IgE 检测分析[J].医学综述,2015,121(8):1531-1532.

[13] 战惠娟,韩雪. 浅谈中医皮肤病治疗[J].中国医学装备,2014,(s1):218-218.

[14] 何盾.药物浸浴治疗重症皮肤病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1,30(30):4-5.

[15] 王颖,谢艳平,王甲汉.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治疗重症皮肤病创面的疗效观察[J].护理研究,2013,27(7):2132-2133.

[16] 张艳芳.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重症皮肤病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疗美容,2014,5(5):105-106.

(收稿日期:2017-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