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政治思维能力的四种策略

2017-08-10秦春芳

广西教育·B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探究实践思维能力政治

秦春芳

【摘 要】本文提出在政治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通过用问题引导、对话交流、探究实践以及结合网络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政治思考能力,从根本上避免政治的学习误区,全面提升学生的政治综合素养。

【关键词】政治 思维能力 策略 培养 探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B-0108-02

政治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学生牢固掌握政治理论知识,同时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用学生的自我提升程度来衡量学生的思维空间,用学生自身的学习动力推动整体的学习进程。因此,政治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环环相扣的教学组合模式。

一、问题导入,激活内驱力

任何学习都需要动力。我们常常会给予学生鼓励与鞭策,但这种动力往往只能维持一段时间的学习,属于外在的动力。在笔者看来,对学生的教育不仅要注重鼓励的作用,更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激活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学习的渴望,自主地进行学习。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会以问题来作为课程的导入,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以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的“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教学为例。笔者在备课时,设计了一系列的由浅入深的问题。讲课时,针对“感受文化的影响”部分,笔者对学生进行提问:“大家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吧?如果用文化的角度来分析,你认为孟母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你有怎样的想法呢?”显然,学生在没有学习“文化的影响”之前,是很难正确回答这个问题的。用这样的问题作为课堂的导入,在好奇心的推动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紧接着在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时,笔者继续用问题引导:“大家谈谈你思想中的文化是什么?你对文化有怎样的理解?”问题抛出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总结和表述;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后,笔者再继续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文化对人的影响有很多潜移默化的特点。下面谁说一说是怎样的特点呢?”通过以上一系列问题的导入,能够给学生的思维铺设台阶,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思考方向;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进而给予学生学习的动力。

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是教育的基本目标。我们在实际教學中,对于激发的方式,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特点,灵活采取适合学生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使效果达到最大化。切忌拘泥于某种方式,否则不但达不到预想的效果,甚至还会南辕北辙。

二、多元对话,关注盲点

学生在学习和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学习的质量。众所周知,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三点”,即难点、盲点和断点。其中的难点是学生在学习中经常会遇到的,是不可避免的;而盲点则是学生可以避免且应该避免的。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非常重视避免学生学习的盲点,经常会观察学生的盲点和误区,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对话的方式,帮助学生顺利走出盲点,更好地进行政治学习。

即便是高中生,也只是小部分学生能够做到对学习细致入微、自主避免学习盲点的出现。那么教师引导学生避免学习盲点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高中学生面对的是高考,一些微小的错误也许就影响了学生的前途。对此,笔者在教学中会与学生沟通,着重针对一些学生容易忽略的问题进行提问,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忽略的知识点,即让学生能够更加关注自身的政治知识盲点。比如,在讲解“政府的权力”这部分知识时,笔者通过对话的方式,提醒学生关注“政府的定义”“政府的权利体系”“政府的威信力的表现”等问题,这些问题是对这部分知识的进一步细化,学生在学习中很容易忽略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能够进一步加强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在讲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会提醒学生关注“民族区域自治的提出背景”“区域自治的管理范畴”等,以帮助学生进行更加完备的学习。

对话的过程也是交流的过程,这种方式有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了解,同时在学生倾诉的过程中,他们也能对自身的学习情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很多学生都会在与教师的对话过程中,重新认识自身的学习状态,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改正。

三、组织探究,自我提升

政治学科的探究不仅仅是一种实践,更重要的是培养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并教会学生怎样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笔者在教学中,经常会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探究,相互间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问题看本质。实践探究的方式有很多,如可以进行小组的对话交流,也可以用辩论的方式来阐述自己的想法。

政治学科的探究主要通过实践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探究原因。比如,在讲解“消费的知识”时,由于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为了帮助学生尽快理解,笔者引导学生组成调查小组,对生活中的消费现象进行调查研究。针对这样一个主题,有的小组选择了“高中生消费情况”作为调查内容,从身边实际出发,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将获得的数据进行(下转第110页)(上接第108页)汇总,调查问卷包括“你经常吃零食吗?”“你购买零食时,会选择多少价位的?”“你在选择零食时,首先关注的是价钱还是零食的品牌和口味?”等消费问题,内容与学生的实际贴近,问卷调查比较容易开展,学生在课余时间就能完成。在进行问卷调查的总结时,学生得出了“高中生普遍消费水平越来越高”,这是一个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现象。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又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

调查研究是探究实践的最基本方式。在具体的探究活动中,一是教师要注意对主题的把握,能帮助学生在能力上真正有提升;二是探究的内容既要符合教学的根本,又要对学生产生有意义的启迪;三是在开展活动时要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全员参与,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基于以上三点进行的探究才会更有价值。

四、结合网络,拓展空间

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思维拓展。笔者在课堂上经常利用多媒体链接大量的论坛,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接触更多的政治知识和案例,并引导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横向拓展、纵向延伸,让学生在表达观点见解时,表达的内容和提供的依据更丰富和具有更深的层次,从而锻炼自身的政治思维。

比如在讲解“文化的多样性”时,这部分内容比较丰富,仅仅依靠课本上的知识很难真正满足学生的需求。为了使学生的眼界更加开阔,笔者在备课时,首先通过互联网找到了大量的世界文化影视论坛,其中有我国的秦始皇兵马俑、敦煌莫高窟以及世界闻名的埃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的论坛,这些内容都比较符合这部分的教学内容,也是比较经典的论坛代表,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思维启发。其次笔者将论坛的内容进行了筛选,选择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内容。在课堂上,结合教学进度,笔者将准备好的论坛内容进行实时链接,将论坛内容展示给学生,并针对论坛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论坛内容中都有哪些文化的体现?你从中总结出什么道理?”网络与教学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有更直观的学习体验,整个教学更开放更活跃。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而言之,各种培养学生政治思维能力创新的教学方式,都能给政治教学带来不同的“源头活水”,而学生的思维能力越强,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就越多。因此,作为高中政治教师,要不断探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途径和手段,以取得最佳的政治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龚 丹.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魅力中国,2016(39)

[2]杨 静.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赤子,2014(8)

[3]高运强.试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14(4)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探究实践思维能力政治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电力企业创新电力计量工作探究实践
在小学数学中实施探究性活动的教学研究
政治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