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学案在《电子技术基础》复习课中应用的案例研究

2017-08-09作者李文婷江苏省高淳中等专业学校

电子制作 2017年12期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用电器二极管

作者/李文婷,江苏省高淳中等专业学校

导学案在《电子技术基础》复习课中应用的案例研究

作者/李文婷,江苏省高淳中等专业学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一批真正的名校和成功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导学案”作为其中一些学校打造高效课堂的最重要载体和“抓手”,随即在国内大规模的流行。许多学校纷纷效仿,试图通过“导学案”的使用来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国内关于“导学案”的研究也日益增多,但均局限于“导学案”的理论构建及其在初、高中各学科的应用,对于“导学案”在中等专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并未展开研究。故而,对“导学案”在《电子技术基础》复习课中应用的案例研究是极有意义的。

导学案;电子技术基础;复习课;案例研究

“学案导学”模式理论基础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学习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导学案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和监控,提高教学效果。课堂教学过程包括∶教师提出自学要求和学法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分组讨论交流、精讲释疑、练习巩固;教学策略主要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主体作用,在学案的指导下进行自学、讨论、释疑、练习,达成教学目标。教学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通过近一年的教学实践,证实“学案导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有效落实课程标准的理念,提高教学效果。

1. 中等专业学校《电子技术基础》复习课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计算机专业参加江苏省单招高考的学生来说,《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占据了专业理论课总分的30%,但是根据近几年教学的反映来看,学生对本门课存在排斥心理,总是有自己初中物理基础就差、在总分中占的分值不是很高等心理,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不高、没有目标,久而久之,产生了上课容易走神,低分学生较多等问题。研究发现许多教师还是停留在传统的以教材为主要教学资源,并且中等专业学校专业课的复习资料较少;抑或教学中存在着教法死板,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等问题。

2. 以导学案引领学习目标

案例一:14级复习课中叠加定理的应用

① 制定学习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学生要熟练应用叠加定理求解复杂直流电路。

学生的学情:因为叠加定理比较复杂,需要单个电源作用时,要将其他理想电压源作短路处理,理想电流源作断路处理,学生容易搞混,对于单个电源单独作用的简单电路在分析时也会出错,影响了整个题目的正确求解。

在制定学习目标时,将大纲要求的熟练应用替换为“说出”,这样的变化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将叠加定理的形成过程加入到学习目标中,体现对过程与方法的要求。

综上所述,导学案制定的学习目标是:

(1)能记住叠加定理的求解步骤。

(2)了解叠加定理的形成过程。

(3)能用生活中的例子说出叠加定理的含义。

② 课堂上学习目标导学的应用

在导学案教学中,我尝试过教师或学生领读、全班齐读、独立阅读和默读学习目标,发现效果最好的时默读。默读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可以一边默读一边找出学习目标中的关键字词,有些学生还用小动物图案来标注,带动了有些学生的兴趣,默读并勾画学习目标能够让学生对于导学案的目标导学部分有较为明确的认识。

3. 以导学案激励自主研学

案例二:14级复习课中电路的基本知识

本节提出的要求是从能量转换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导学案教学对本节课的课时安排是一课时,教学重点是从能量转换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教学难点是电路的三种状态和画电路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请同学们参考教材完成以下自主研学部分:

(1)用电器:将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

例如:电灯将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空调将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电饭煲将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

(2)电源:将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

一般的干电池用电器:将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蓄电池在给其他用电器提供电能时,是将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

在本节的自主研学中,学生出现的问题有概念理解的局限性,生活常识的缺乏,对电子技术基础和生活联系的困难。教师在导学案教学中,可以取生活中的器材如电池,现场解剖,加深学生的印象,解决大部分学生的疑惑,为下一步的合作解惑做好了准备。

4. 以导学案启发合作解惑

案例三:14级复习课中二极管的简易测试

好奇是人的本能,而提到万用表时学生的情绪高涨,而如何以兴趣作为催化剂将测试结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呢,是导学案设计合作解惑时需要仔细推敲的。

教师引导: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即加正向电压时导通,加反向电压时截止。

学生实验:用万用表测试二极管并观察记录指针指示值。

教师再问:你能说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吗?两种现象分别代表什么、。

学生解惑:通过与理论知识比较分析,得出两种现象代表的状态。

请大家合作完成测试,并回答以下问题:

(1)将万用表的两只表笔分别接二极管的两只管脚,则指针指示值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则说明电阻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说明二极管处于________状态。

(2)对调两只表笔后,则指针指示值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则说明电阻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说明二极管处于________状态。

(3)本实验通过二极管的____________特性来测量。

(4)万用表拨在欧姆挡时黑表笔接的是内部电池的_______极。

在导学案指导下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并通过合作讨论明确怎么进行实验,试验中应该观察的现象,做好了这一系列的准备后,开始分组合作实验,实验中完成导学案中提出的四个问题。而第四个问题锻炼了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5. 以导学案推进反馈提升

案例四:14级复习课中戴维南定理的应用

本题是完成戴维南定理的应用教学后,反馈提升中的一道练习题。来源于2016年江苏

省单招高考试卷第84题,原题如下:

电路如题84(a)图所示。

(1)用戴维南定理求解题84 (a)图所示电路,并画出戴维南定理等效电路。

(2)若在a、b间接入负载电阻RL,则负载电阻为多大时可获得最大功率,最大功率是多少?

(3)若在a、b间接入如题84(b)图所示电路,则电流I是多少?

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学生往往能够画出戴维南等效电路图,但是对于自己的数值则不能判断是否正确。于是老师请同学们展开讨论。不久,他们达成了一致,将一些数据带入计算,看看结果是否符合逻辑。此过程中,老师一言不发,有时候相信学生的能力,敢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不急于给出提示或引导才是最有利于解惑。学生的思路很多时候和老师的标准方法是有出入的,导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而不是教学生用统一的方法解决问题。

6. 总结

经过近一年的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尝试,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积极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取长补短,提高了学习效率,深得学生的喜爱。教师用导学案让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反馈都落到实处。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导学案教学提升了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驾驭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赵达文.导学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M].南京师范大学,2014,3.

*[2]刘芳. “导学案”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武汉市某区两所小学的实证调查[M].华中师范大学,2014,5.

*[3]刘文杰.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的应用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2007,10.

猜你喜欢

电子技术基础用电器二极管
快恢复二极管在高频电路中的选型应用
带你学习欧姆定律
例析电路中不同用电器的最大功率
单相用电器分析检测装置
单相用电器分析检测装置
目标教学法在中职校电子电工专业教学中的实践
基于行动导向的中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透析简单电路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微视频实施与探索
含理想二极管电路的疑难问题辨析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