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黄六月看各地食俗

2017-08-07文/史

长寿 2017年6期
关键词:食俗雄黄酒凉面

文/史 信

五黄六月看各地食俗

文/史 信

六月份,气温已经相当高了,酷暑开始。这个月中的两个节气芒种和夏至,有不少食俗被记载下来,其中有的还在传承,有的则随着生活的变迁而消失了。

一、芒种

芒种是农历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芒种”字面的意思是 “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此时,北方出现酷热,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这个节气中的传统食俗不多,不过,因为著名的端午节与之相邻,故有许多食俗被保留至今,盛行不衰。

1.煮青梅。芒种时节各地有煮青梅的食俗,这一食俗很早便已经有了,三国时就有 “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青梅含有多种天然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开胃、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增强人体免疫力等营养保健功能。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煮梅的方法有很多种,简单的一种是用糖与梅子一同煮或用糖与晒干的青梅混拌均匀使梅汁浸出,比较考究的还要在里面加入紫苏,增加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能。如将青梅与甘草、山楂、冰糖一同煮,便制成了消夏佳品——酸梅汤。

2.端午节吃粽子。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到了南北朝时期,粽子成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食物,端午节被赋予了政治色彩。粽子花样繁多,有上千百种,通常分甜、咸两大类,糯米为主料;最常见的有豆沙粽、枣粽、猪肉粽、火腿粽等,它们各有各的营养。此外,包裹粽子外在所需的原料箸叶、荷叶、假黄梨叶、苇叶和竹叶都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提醒注意两点:一是制作粽子的糯米、红豆沙、红枣这三种食材都含有碳水化合物,糖尿病患者要根据自己的血糖情况量力而行,不要吃得太多;二是糯米性偏黏滞,老年人宜适量食用,吃多易导致消化不良。

3.端午节饮雄黄酒。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饮雄黄酒的食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雄黄是一种矿物质,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那时人们也知道这一点,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不过,后来随着实践经验和教训,即使微量雄黄酒也没有人再饮用了,这一习俗只在书中能够查到。

二、夏至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夏至这天,是北半球各地全年白昼最长的一天。夏至的食俗较多,现重点选几则予以介绍。

1.吃面条。夏至这天,北方人有吃面条的食俗,“冬至饺子夏至面”在北方家喻户晓,而且多数人吃凉面。因为这个时候气候炎热,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开胃,又不至于因寒凉而损害健康。夏至这天,各个面馆都生意火爆,无论是担担面、打卤面、四川凉面、鸡蛋面还是炸酱面等,各种面条都很畅销。做面条简单易行,吃起来也方便。

2.吃狗肉。夏至这天,全国一些地方流行吃狗肉的食俗,如陕北、广东阳江等。《史记》云“秦人以狗御蛊,俗谓夏至宜食狗肉”,意谓夏至食狗肉以增强抵抗力,故此食俗一直沿袭至今。从养生保健的角度说,狗肉一般冬天食用较好,因其热量大,有御寒的功效,但炎夏适当吃点儿,也对提高免疫力、抵御瘟疫有些帮助。

3.吃夏至蛋。湖南的湘南和湘西有的地方流行夏至这天吃蛋。夏至日,将鸡蛋煮熟,剥壳后加红枣煮汤吃,民间以为能强身健胃,行走有劲。

4.吃豌豆糕。夏至日,在老南京的习俗中,大人要叫小孩骑坐于门槛上吃豌豆糕防百病。这项风俗的由来是因为夏令天气火热,人们多不思饮食,才让小孩吃豌豆糕开胃。

5.吃馄饨,祈团圆。夏至这天,无锡人中午吃馄饨,因当地有谚语云“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取“混沌和合”之意。

猜你喜欢

食俗雄黄酒凉面
麻辣鸡丝凉面
我们用雄黄酒互证清白(外二首)
夏日的百搭选择内行人的台北凉面
清代山西婚丧食俗探析
喝雄黄酒过端午
一壶雄黄酒 许尽端午愿
赣南食俗文化的体验式旅游开发探析
浅析满族婚礼中的食俗文化
论珠海岁令时节食俗的形成及其特征
阆中热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