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高职院校职业精神教育的措施探析

2017-08-04张文波

神州·上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院校精神职业

张文波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在职业技能培养中同步加强职业精神内涵的教育,不仅有助于高职学生全面发展,而且还能为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实现提供有力保障。通过探讨目前高职院校职业精神教育的缺失,提出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措施,以期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工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职业精神

1职业精神内涵

职业精神是从业者在一定环境中潜移默化形成的具有持久性的价值理性、思维方式及行为准则,是人们在具备职业技能和遵守职业道德基础上升华的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无形的职业精神可以体现为坚定明确的工作理想、改革创新的工作观念、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协调合作的团队精神、高效创新的工作成效等,它也会对从业者的专业技能学习产生深远影响。以市场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内涵应是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教育的结合。在人才竞争的时代,企业员工的职业精神与企业的长远发展休戚相关,对企业的业务发展和形象塑造有着直接影响。职业精神之于职业生涯,如同画龙点睛,锦上添花。

2目前高职院校职业精神教育的缺失

新知识经济时代对劳动力的素质有了更全面的要求,职业精神成为选才的一大标准依据。而受高职院校职业精神教育规划性缺失、相应师资队伍缺乏,以及相关制度政策和管理组织缺位等因素的影响,职业精神教育的实际水平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1对职业精神教育认识不足

由于社会和公众对高职院校的评估常以办学规模、教学设施、师资队伍、毕业生就业率、研究项目等可视性指标为准,又因职业精神教育本身的投资回报期较长,学校为了提升教学效率和社会名气,常常倾向于对硬件设施的投资和学生实用性技能的培养。导致部分学生进入工作岗位时,虽拥有过关的理论技能,但缺失必要的职业精神素养。同时,学生对于个人职业精神的养成也缺少足够的重视。受学校教学内容的引导和自身对市场的实际人才需求的评估偏差,学生更注重自己的交际能力和实践技能,而认为职业精神会在以后自然形成。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毕业生会出现工作目标模糊、缺乏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差等问题。

2.2职业精神教学内容系统性和创新性不足

多数高职院校对于职业精神的培养内容和模式缺少系统性的规划,“碎片化”的教学导致效果平平。首先,在教学内容上,职业精神相关的课程设置往往只有课时量较少的思想道德课和职业生涯规划,空泛化的内容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局限于书本的理论内容,教授方式常常是理论的生硬灌输,没有针对高职教育的特色性,且忽视了职业精神作为一种意识应通过多元化的实践途径进行培养的特点。最后,在考核方式上也侧重短时间内的纸卷问答,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职业精神水平。

2.3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缺位

在职业教育发展初期,为了解决地方应用型人才急缺的困境,满足大众对高层次教育的需求,国家将有限的资源放在加强学校设备、实训基地等“硬件”建设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性技能。目前高职教育已初成规模,相应的師资团队和制度保障已逐步跟进,但职业精神教育相关的制度保障、组织职能分工、公共财政支持等的规划实施尚未落实。职业精神教育具体落实中的力度不够、效率不高,常出现“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情况。

3加强高职院校职业精神教育的措施

3.1发挥高职教师的职业精神示范作用

教师的职业很特殊,教师的师德和职业精神是学生的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培养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举足轻重。在高职院校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依然很显著,学生有意愿趋向于老师,以老师为中心。教师的言行和风貌对学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既应通过言传进行教育,又应通过身教进行感染,才能做到为人师表。学生的可塑性很强,教师的影响可以深入心灵,也可以通过社会环境影响他们。教师要通过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引导学生,利用教师身份去影响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因此,教师的引导和示范在培养学生职业精神过程中的作用巨大。

3.2建设体现职业精神内涵的校园文化

首先,应举办丰富的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活动,着重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如举办竞技性比赛、组织科技文化节、创办学生社团等,以营造良好的尚学氛围。其次,要发挥典型模范的引导作用,通过举办校园职业精神实践活动,对优秀职业人、先进教师、杰出学生的职业理念或事例进行宣传,用真实的职业精神感染和激励学生。最后,由于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建设校园文化过程中应适当引入企业文化,学习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规章制度。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职业精神的载体,是学生学习职业精神的鲜活教材,要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

3.3将职业精神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

为了培养的学生能够真正做到毕业即就业,高等职业院校通常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就包含课程体系与职业能力相结合、课程内容与岗位要求相结合,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也将大部分课时都安排了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因此,高职院校在开设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时,必须依据专业类别拿出一定的课时量,专门用于职业精神的教学列入整体教学计划中,设定职业精神培育的教学目标和考核办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不仅可以用传统的灌输式地向学生讲解本职岗位职责和员工形象素质等,还可以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开展案例教学等等,将职业精神的培育融于专业课程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明辨是非,在学习中认识到职业精神的重要性,同时也让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明确努力的方向。

4结束语

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是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对企业、学校、学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要结合实际,突出特色,拓宽途径,完善制度,促使企业文化融人校园文化,课堂教学体现企业要素,让职业精神引领学生未来,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学校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罗诗文,赵金洪.职业道德与行为养成[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2]程玉梅.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路径选择[J].宿州学院学报,2011( 12):95-97.

[3]张向红,王永春.技术文化视域下高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机制研究[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67-172.

[4]荣莉,胡利胜.高职实践课考核评价方案的情境适应性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 5):42-45.endprint

猜你喜欢

院校精神职业
虎虎生威见精神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