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中职《哲学与人生》的有效教学策略

2017-08-04刘悠

东方教育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中职教学策略

刘悠

摘要: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相对独特的培养体系和教育模式。中职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创新型、实用性人才。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德育工作不容忽视。《哲学与人生》课程是中职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该课程的开设,能帮助学生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来思考和解决自身在生活和学习当中遇到的问题,但是怎样才能让《哲学与人生》的教学富有成效,本文就中职《哲学与人生》的有效教学策略做了以下分析。

关键词:中职;哲学与人生;有效;教学策略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经济的不断增速,国家也在对中等职业教育进行不断地探索和改革,尤其是在针对中职学生德育教育上,有了很明显的变化,相比较以前,在整体德育教育上的重心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强,而这些内容也将伴随着学生的一生,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工作中更好地去发挥自身的所长。《哲学与人生》是其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得学生从自身实际和当下现实环境的角度出发去看待遇到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让学生树立先做人,后做事的理念。

一、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哲学与人生》的主要核心内容,通过对这两个内容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运用这些观念来辩证的看待和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通俗的来说就是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以此养成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而总的来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建立相比较于职业观、道德观等更加来的实际,也就更容易让一个人的价值得到体现。基于以上观点,中职学校开设《哲学与人生》,是十分必要的。

二、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材特点分析

(一)教材非常贴近生活,贴合实际

现行的《哲学与人生》相比其他的德育课程教材,在内容上是比较贴合时代特征和学生实际的,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个体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将富有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融入到整个教学当中,让学生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让学生更好的形成自身的“三观”,而教材中各种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的范例和故事也让学生容易明白原来哲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跳出教材,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

《哲学与人生》这一门课程有着它独特的知识体系,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努力跳出各学科知识体系的限制,积极的“以学生为本”,将学生放到教学工作的主体地位上。在以往的教学体系点中,知识点是教材和教师最注重的核心内容,而在现在的教学模式中,我们应该努力地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以满足学生内在知识渴求的需求,将学生的學习要求和学习兴趣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支撑,更加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而非“唯教材论”。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老师善于运用教材”。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授人以鱼”,更重要是要“授人以渔”。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不但要做到基本的传授知识,还要通过对教材的灵活和创造性运用,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和学习能力来设计教学的内容和进度,以便让学生自主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建立合理、科学的知识体系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哲学与人生》课程的过程中,也要积极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三、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哲学与人生》课程的开设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身,认识社会,让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通过正确的“三观”去解决问题,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不忘对社会做出一份应有的贡献。但是从实际的现状上来看,这门课程的作用还没有得到最大化的发挥,而造成此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维理念的落差

随着中职教育改革的进行,中职学校开设了《哲学与人生》这一门德育课程,但是现实情况是这门课程并没有很好的利用起来,这其中,从学校到学生,在思维理念上都有一定的落差。从学校来说,学校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投入的各类资源上比较有限。从学生角度来说,学生总认为《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对自己没有实际的意义,对于自己的生活和以后的工作也没有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也就放松了对课程的学习,学习积极性不够高。

(二)缺乏实践精神,思想行为需规范化

很多中职教师在教授《哲学与人生》的时候,总是将知识的学习停留在学会这个层面,缺乏实践精神。如果知识的学习缺乏了实践的运用,那么知识的理解就如无根之木、无水之源,始终做不到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在实际的教学中,对于知识的学习不能停留于纸面,在理论的学习之后将其运用在生活实际中,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将哲学的思想和平常的教学工作进行有机的结合,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生活中都能找到哲学的身影,这样一来不但让学生明白了《哲学与人生》是和自身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还让学生看到了对于知识实践运用的典范和例子,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师资源结构需完善,师资力量需加强

很多学校由于自身资金的不足或者思想层面的不重视,对于《哲学与人生》这一门课程师资力量的建设始终滞后,没有聘请足够的专业教师人才来组建学科师资队伍。很多学校的实际教学中,往往是几个德育教师来担当上千学生的哲学教学工作,这样一来不但让教学的质量得不到保证,也对教师的体力和精力造成了巨大的负担。教师的精力顾不过来,不但没有时间去安排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和进度,也对学生的学习情绪无法敏锐的察觉,导致教学效果欠佳。因此,这就要求各级组织对于中职《哲学与人生》师资力量要加强,资源结构要完善。

四、提高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效率的具体措施

《哲学与人生》课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自我认识、自我发展,怎样让学生通过中职《哲学与人生》的学习,学会更好的认识自己,定位自己,找出自身的不足和以后的发展方向就变得非常的重要,这也是《哲学与人生》课程的重要目的之一。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总的来说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

教学工作的开展就是要放弃以往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思想,积极的将学生的实际发展作为首要目标,努力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教学的开展才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教师要始终明确和贯彻“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导”的教学思想,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当好引导者的角色,改变传统教学中“要我学”,努力转变为“我要学”,更多的去培养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自我的学习、自主的思考、自行的实践,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中来,增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以便让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有效的发挥。

2、注重研究性学习

在《哲学与人生》的实际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才能加深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认识,所以说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研究性学习,通过引导让学生制定研究方案,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收集和实际例子的举例来阐明自身的观点,通过这样的学习,让学生将课堂中的知识和实际的生活进行有机的结合,并能够举一反三地运用。

3、注重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推广,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中职学生往往是基础文化课程水平不高,但是思维能力都普遍比较强,针对这样的学生特点,教师可以在实际的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习,通过种类多样的互动学习方法,让学生更容易打开自己的心声,积极挖掘哲学的真谛。

(二)让哲学教学走进生活

哲学来源于生活,所以说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教师将哲学变得富有生活气息,让学生清楚的明白哲学是来源于生活实际,是对生活中各种规律的一种客观总结。

1、让新闻时事走进哲学的教学

国家时政新闻是哲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新闻时事的了解和研究,让学生了解当今社会形势、社会热点、国际形势,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大局观,为他们此后的学习和就业“指点迷津”。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去搜集一些富有代表性的社会事件、国际热点(如“一带一路”、美国回归亚洲),回到课堂后,通过小组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对所选热点或事件进行讲解,让学生自己当老师,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2、课堂教学要走入学生生活

学生作为年轻人,总是会对身边的事情抱有极大的好奇心,也善于发现身边的事物,在课堂上,教师不但要很好的对书本的知识进行传授,还要将教材的内容和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进行很好的结合,让学生通过哲学的知识来解决身边的问题,做到活学活用,知行合一,从而让学生明白《哲学与人生》的学习不但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可以很好的解决我身边遇到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要多元化

1、采用活动式教学方法

学生面对教材中单调的文字会觉得十分的枯燥,进而对学习产生消极情绪,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活动式的教学方法,使用一些影像资料、录音和图片、微课,将抽象的哲学概念和道理通过多种形式具体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本人在讲授《普遍联系和人际和谐》时,采用多媒体在学生眼前呈现一朵玫瑰花,这引起学生议论,今天老师搞什么名堂,今天不是什么情人节,七嘴八舌讨论开了,接着本人再呈现问题;这朵玫瑰花茁壮成长需要哪些条件?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联系的概念,改变了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学习、感悟辩证法中联系,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善于用问题来引导学生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总是借助教材来对学生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最后在给学生传授一个接一个的结论和规律,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只是机械地重复书本上的知识,无法做到知识的灵活运用。如果教师能够善于利用问题来引导学生,则会起到令人惊喜的效果,在引导学生学习“用联系的观点来解决问题时”,本人利用多媒体呈现“蔡英文---台湾---习近平---美国”、“学生---教师--学校---家庭”几个关键词,学生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來进行回答,学生积极参与,可见在上课开始的时候,提出和本节教学知识点相关联的问题,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并让教学工作的成果事半功倍。

3、善于运用正面积极的评价方式

现行的学校对于学生《哲学与人生》的考核方式大多为试卷考试,但是实际的教学中,如果只通过试卷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是片面的、不公平的,这也违背了《哲学与人生》这一门课程开设的实际意义,学生学习这门课程也不并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在考试中拿一个高分,而是需要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稳。这就要求我们不得不去转变对于学习情况的评价方式,例如我们可以在平时多举办一些演讲会、辩论赛,将这些活动中学生的表现记录到最终的成绩当中,这一方面可以客观的去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加强和引导学生参与实践

1、引导学生参与实践

积极的引导学生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不但是教学的目标,也是《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意义所在,实际的教学中,不但要注重课堂教材的学习,还要着重培养学习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精神。例如为了有效提高实践性,可以让学生就毕业之后就业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如“学历低、收入低、升职空间小”进行分析和探讨,发挥哲学的实践意义,让学生在掌握了哲学知识的基础上,对今后会遇到的人生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有利于自身的成长、成功。

2、实践活动需多样化

哲学的学习并不是全是理论的学习,它需要在实践活动中去见证理论知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创造性,努力完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的形式,对于典型的教学内容,可以进行有趣的拓展,放大学生的学习实践空间,通过选取学生身边的实践例子,将实践活动多样化、丰富化,以便让学生更好的去针对《哲学与人生》课程中的知识点去学习、去实践。

总而言之,《哲学与人生》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起到关键作用的,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让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稳步的提高,引导学生以哲学精神为鉴,快乐学习,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在今后的人生路上踏出坚定的一步。

参考文献:

[1]林金珠.在哲学与人生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J].中学教学参考,2016(15)

[2]胡玉萍.中职新版教材《哲学与人生》述评[J].当代职业教育.2014(15)

[3]侯静.中职学校哲学课教学方法出摊[J].中等职业教育.2013.(15)

猜你喜欢

中职教学策略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浙江试点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