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国的“蒙娜丽莎”

2017-08-03孟继贤

世界文化 2017年8期
关键词:维米尔蒙娜丽莎耳环

孟继贤

玛丽·罗普希娜画像:传说中对少女勾魂摄魄的神秘之画

在世界绘画艺术史上,一些出自绘画大师之手的传世之作,也难免引出一些无端的猜测、质疑、诋毁以及令人难以想象的不实传言。19世纪末由俄罗斯著名绘画大师B. 弗拉基米尔·波洛维科夫斯基所绘的《玛丽·罗普希娜肖像》,便是这样一幅闻名于世的画作。一种神秘、可怕而不祥的传言一直伴随这幅画走过了将近100年。

玛丽·罗普希娜伯爵夫人是退役将军伊万·托尔斯泰的女儿。那时她刚满18岁,并于不久前刚刚结婚,她的丈夫、保罗一世宫廷的一名护骑兵为了取悦自己的新婚妻子,出资请求著名画家B. 波洛维科夫斯基为她作画。她很漂亮、很健康,散发着安详、恬静与温柔的气息。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为她画像的5年之后,这个年轻美丽的女孩儿竟因患肺结核病而匆匆离开了人世。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也就是诗人普希金生活的那个年代里,针对这幅画在坊间便开始流传着一种传言,即任何一个女孩子,只要看上一眼这幅油画,等待她的便将是过早的死亡。这种流言蜚语还声称,已有不少于十个妙龄少女成了这幅画像的牺牲者。迷信的人认为,在这幅画像上,罗普希娜的灵魂依然活着,她能够对这些年轻女孩儿勾魂摄魄,而让她们死于非命。

有关这幅画像的各种流言,据说与这个女孩的父亲伊万·托尔斯泰有关。伊万是一位著名的神秘主义者和共济会的小首领,因此搬神弄鬼是他的看家本领。于是就有人说,他用神奇的魔力让女儿的灵魂从画中“脱窍而出”,给人带来了不祥……

其实,关于这幅画的离奇传说只不過为它平添了些许神秘色彩,而它名副其实是一幅展现高超绘画技巧、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传世佳作。这幅肖像画被认为是B.波洛维科夫斯基最富温情主义和诗情画意色彩的艺术创作,是这位艺术大师的艺术生涯中在俄罗斯人像绘画黄金年代的巅峰之作。画像的女主人公不仅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而且还体现了18世纪末俄罗斯艺术中的女性之美。艺术家虽然采用了绘制肖像画的代表性传统方法,但是画像并没有着力表现罗普希娜的社会地位而使人物显得肃穆庄重,与此相反,它尽量反映女主人公独特的个性和内心世界,极具生命的活力、深厚的情感和非凡的诗意。

这幅画像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它将女性之美与周围的环境与世界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将罗普希娜的动人形象勾画在优美的自然景色背景中,而在这里可以看到具有俄罗斯民族典型特征的景观:隐约可见的白桦树干,低垂的黑麦麦穗,蓝色矢车菊和玫瑰花蕾……所有这些都与罗普希娜委婉的身躯以及她那银白色的丝袍、天蓝色裙带和淡紫色披肩相映相衬。因此,这幅画像不仅深受那个时代人们的赞赏,也深受后代观众的喜爱与推崇。艺术家A.伯努瓦说:“波洛维科夫斯基的艺术创作与众不同,在成千上万的肖像画家中独树一帜。我会说,他是非常俄罗斯的。”同时代的诗人J.伦斯就曾为画中这位极富魅力的女子写下这样的诗句:

她早已逝去了,再也看不到她那双深邃的眼睛。/她的笑容也已不复存在,她曾默默无语。/痛苦——是她爱的影子,思想——是她悲伤的影子。/而波罗维科夫斯基挽留了她的美丽。/她的灵魂作为她的一部分,就这样离开我们而远走,/但这深情的眼神和这动人的胴体/却将那些与她毫不相干的人深深吸引。/她教他们去爱,去感受痛苦、原谅与沉默。

这幅珍贵的画像一直在玛丽侄女的家中封存,自然亦被尊为传家之宝。直到1880年的一天,著名慈善家帕维尔·特列季亚科夫看到了这幅画,立即被它的美轮美奂惊呆了,这让他如获至宝、喜出望外,他甚至没有讨价还价就把这幅画买下了,当然对他来说钱不是问题。

他把购来的宝物送进了自己的美术馆,并开始为它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恰好毗邻《王子库拉肖像》的地方还空着,而这两幅肖像画又同是波洛维科夫斯基所绘,于是特列季亚科夫便审慎地把这两幅画并排摆放在一起。看来一切都归于平静了,然而转天早上当特列季亚科夫来到美术馆时,竟发现库拉的画像掉落在地板上。而像这样藏画掉下来且框架摔破的事件,过去很少发生。特列季亚科夫心想,看来这个“美女”很执拗,她一定不喜欢将自己与库拉王子的画像如此摆放。后来特列季亚科夫似乎弄清了“真相”,原来玛丽生前是位高尚贞节的女子,她自然不愿与一位曾有追逐女性恶习的衰老的王子为伍。于是收藏家不得不为这个 “老色迷”重新寻找另外的地方安放。

1880年,这幅画在特列季亚科夫美术馆公开展出,而随之有关《玛丽·罗普希娜肖像》的流言蜚语竟销声匿迹了。因为从那时起,每天都会有数百人来到美术馆参观,当然这些参观者都不会放过一睹玛丽芳容的机会,但是并没有发现有谁包括那些花季少女因此而遭遇不测。于是有关玛丽肖像不祥的传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现在,这幅被誉为“俄罗斯的蒙娜丽莎”的《玛丽·罗普希娜画像》,依然陈列在著名的特列季亚科夫美术馆,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参观者,她的凄美身世、神秘传说与独一无二的美丽永远令人叹为观止。

《戴珍珠耳环的女孩》:肖像原型成未解之谜

《戴珍珠耳环的女孩》是17世纪荷兰画家贾恩·维米尔最有名的作品之一。这幅画作如同享誉全球的《蒙娜丽莎》一样载入了世界绘画艺术史:画中无名女人的美丽和神秘并不逊色于蒙娜丽莎。而300多年来让人们倍加关注并困惑莫解的问题是,这幅画究竟画的是谁?

在这幅画的黑色背景中,一位美丽动人的妙龄少女呼之欲出,她从背对观众转过身来向我们凝望,这个背向观众、即将离去的姿势,使画面背景产生了一种纵深感,仿佛掩藏着丰富的内涵,使画作变得神秘而有故事性,为人们创造了极大的想象空间。画中女子双唇微微开启,仿佛要诉说什么。她闪烁的目光流露出殷切之情,头稍稍向左倾侧,似乎迷失在万千思绪之中。少女身穿一件朴实无华的黄棕色外衣,露出白色的衣领,头上系着色彩亮丽的蓝黄头巾。她的左耳佩戴着一只硕大的珍珠耳环,显得格外耀眼。

画中少女气质超凡脱俗,她心无旁骛地凝视着画家与观赏者,使我们不自觉地融化在这脉脉深情的目光之中。荷兰艺术评论家戈施耶德认为这是维米尔最出色的作品,并将它誉为“荷兰的蒙娜丽莎”。她那欲言又止、怅然若失的神态,那纯净透彻、含情脉脉的双眸以及那若隐若现、恬静淡然的微笑,都让人的心灵为之震撼。加之画中女子身份成謎,更为此画增添了神秘色彩。

这幅画是贾恩·维米尔于1665年绘制的,而在200多年后即1999年,当美国女作家特蕾西·雪佛兰编写并出版了同名畅销书之后,人们才对它产生了更为浓厚的兴趣。2003年,英国导演皮特·韦伯又根据书中叙述的故事改编拍摄成电影在全球公演,获得了奥斯卡金奖,这便使贾恩·维米尔的画作《戴珍珠耳环的女孩》广为世人所瞩目,观赏者、崇拜者趋之若鹜。现如今,维米尔这幅画被荷兰海牙毛利斯博物馆收藏,并时时在世界各地展出,甚至一年有超过220万人次前来观赏它。

《戴珍珠耳环的女孩》同名小说及影片问世后,这幅画所绘的神秘人物到底是谁,便开始成为人们关注与猜测的话题。

这里顺便提及的是,维米尔有8幅画都曾描绘过这种耳环,其中包括《戴珍珠耳环的女孩》《女人与琴》和《夫人和女佣》等。这样一来,在维米尔画中出现的这些戴头巾和耳环的女孩真的存在吗,她们的原型到底是谁,就成为维米尔画作之谜。

应该说,现有许多推测都是建立在对艺术家知之甚少的基础上的。其中最流行的说法是,《戴珍珠耳环的女孩》所绘是画家自己的大女儿维米尔·玛丽亚。不过这一说法的真实性遭到质疑,因为当时玛丽亚只有12岁,而画中的女主人公显然要比她大不少。但也有人认为,或许艺术家在作画时故意给自己的女儿添加了10岁,须知在这幅画上还存在许多想象的成分,比如头巾、耳环……另外,玛丽亚有一个朋友,她是维米尔资助人的女儿留依维娜,几年后她对这幅画便拥有了财产所有权。她是不是画中的女主人呢?因为留依维娜与玛丽亚年龄相仿,所以她们作为模特的机会大致相等。但这种推测依然是缺乏证据的。

第二种猜测是,维米尔画中女子是他的妻子凯瑟琳·博尔尼斯。事实上,艺术家经常请求美丽的妻子做他的绘画模特。据说画家以其妻凯瑟琳为模特所绘的画作有《手里持秤的女人》(1663)和《在敞开窗口前的女孩》(1657)。但是这种猜测同样受到质疑,显然他妻子的年龄与画中妙龄女子不符。

接下来的推测是,画中女人是艺术大师的情人。然而历史学家认为,维米尔始终是忠于他妻子的,他们的婚姻与感情从未受到过质疑,何况他们曾有15个孩子,这不得不说也是他们爱情的见证。

而最新的版本说,《戴珍珠耳环的女孩》画的是画家的女仆。这种假设由于同名小说和电影面世而变得十分流行。但在17世纪的荷兰,阶级划分十分严格,因此仆人越规的事不能说没有,但是很少,何况生计艰难的维米尔家中从来就没有雇用过仆人。同名小说与电影所叙述的情节均属虚构,自然画中人为维米尔家女仆葛丽叶一说其实是最不靠谱的。但是应该承认,小说家与电影导演根据维米尔这幅画所杜撰的情节,确实是一个凄美感人的爱情故事。

在2003年由英国导演皮特·韦伯执导的同名影片中,饰演女主角葛丽叶的斯嘉丽·琼森与贾恩·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女孩》的画中人十分神似。影片把我们带到了遥远的1665年,风景秀美的荷兰小镇台夫特。17岁的少女葛丽叶迫于生计,来到画家维米尔家帮佣。而维米尔和妻子凯瑟琳寄居在岳母玛丽亚家中,并在岳母的帮助下固定地卖画给资助人范·路易文。画家既要抚养众多子女,又要维持奢侈生活,他的艺术才思渐渐地消磨于种种负累与琐碎之中。但葛丽叶的出现让这位艺术家眼前一亮,她的沉静之美和对艺术的敏悟引起了维米尔的注意,并带给他无尽的创作灵感。而葛丽叶在维米尔家中,也不知不觉地爱上了男主人,并且用自己的艺术天分与美丽品格深深影响着维米尔的创作。葛丽叶知道不可能与维米尔修得正果,但她愿意给维米尔做模特,默默忍受着维米尔给她的耳朵打上洞,戴上他妻子的珍珠耳环——《戴珍珠耳环的女孩》画作中那令人窒息的美丽一刻得以再现。尽管画家与少女相互吸引,眼神交会,却并未逾矩,然而他们这种隐秘的情感还是引起了人们的猜忌。最终,为了维护自尊,葛丽叶选择了离开,嫁给了一个年轻的屠夫……

画家与女孩之间凄美、纯情的故事令无数观众心潮澎湃、欲罢不能,然而这一切都源于小说、电影的虚构。那个真正的戴珍珠耳环的女孩,现在还没找到。

其实,《戴珍珠耳环的女孩》这幅画仅有44.5厘米×39厘米大小,是什么力量使这幅小小的油画备受作家和电影导演们青睐?又是什么力量令众人为之动情、为之心生怜爱?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猜你喜欢

维米尔蒙娜丽莎耳环
维米尔“持笛女孩”惨遭除名
可爱的蒙娜丽莎
《持笛女孩》:维米尔存世第36 幅作品?
达·芬奇和《蒙娜丽莎》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和维米尔
Blowwom
好看,“侏罗纪”恐龙变成耳环和项链!
一位年轻画家笔下的古老神话——青年维米尔和《狄安娜与同伴》
蒙娜丽莎说
不掉到锁骨都不敢说是“矩形耳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