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人鱼文化意象的嬗变

2017-08-03路新杰

世界文化 2017年8期
关键词:人鱼莱茵河德国人

路新杰

德国美人鱼形象源自传说及诗歌中居住在莱茵河里的女妖洛蕾莱(Loreley)。洛蕾莱的名字由“Lore”和“Ley”组成,“Ley”在古凯尔特语中是礁石的意思,而“Lore”则来自古德语的“lorlen”,意思是小声说话。洛蕾莱原本是德国莱茵河畔一块百米高的岩石,石上有一座水流湍急的瀑布,能形成奇特的回声效果,让人感觉像从礁石中发出了窃窃私语般的说话声。相传有水妖常坐在洛雷莱礁石上,因此她被取名为洛蕾莱。据说洛蕾莱是绝世美人,她有一头金色的长发,喜欢在月光下抚琴弹唱迷人的歌谣。她经常会在天色昏暗的时候出现在莱茵河畔,用她美丽的外表和动人的歌声迷惑过往的船夫,使他们迷失本性忘记工作,导致船只撞上洛蕾莱礁,最后沉入河底。

第一位将洛蕾莱这个意象写进文学作品的是德国浪漫派诗人克莱门斯·勃伦塔诺。他在小说《高德维》(1801)中写道,洛蕾莱是一位极具魅力的女性,她的美丽令所有男人为之倾倒,但同时也使他们丢掉性命。当这种事情接二连三发生后,洛蕾莱被主教传讯。她希望主教能判处她死刑,因为只要有男人被她迷住,他们必将因此死去。洛蕾莱自己也无计可施,只能寄希望于死亡来寻求救赎。然而主教也被她的美貌打动,不忍心判她死刑,而是命令三名骑士押解她去修道院做修女。在前行途中,她爬上了河畔的洛蕾莱山,希望能最后再看一眼她情郎的城堡。在山上她看到了莱茵河中的一条小船,船上站着一个人影,她突然大喊:“他定是我的情郎!”接着跳进莱茵河中丧生。于是,洛蕾莱成為传说中栖居在莱茵河的水妖。

关于洛蕾莱传说的最初起源,在德国一直有两派对立的观点:其中一派认为,水妖洛蕾莱的故事自古就有,但一直是在民间口口相传,是克莱门斯·勃伦塔诺最早将这个古老的传说整理成文字版本;而另一派则认为,洛蕾莱的故事就是由勃伦塔诺创作出来的,证据是格林兄弟并没有把它收录进童话集里,这说明洛蕾莱不是自古流传的经典形象。但无论起源于何时,都不妨碍洛蕾莱故事的传播与远扬。德国许多著名作家都就这个题材写下过不朽的诗篇,其中以海因里希·海涅的《洛蕾莱》一诗最为著名——

不知道什么缘故,/我是这样悲哀;/ 有一个古老的童话,/ 我总是不能忘怀。/ 天色晚,空气清冷,/ 莱茵河静静地流;/ 落日的光辉,/ 照耀着山头。/那最美丽的少女,/ 坐在上边神采焕发;/ 金黄的首饰闪烁,/ 她梳理金黄的头发。/ 她用金黄的梳子梳,/ 还唱着一首歌曲;/ 这歌曲的声调,/ 有迷人的魔力。/ 小船里的船夫,/ 感到狂想的痛苦;/ 他不看水里的暗礁,/ 却只是仰望高处。/ 我知道,最后波浪,/ 吞没了船夫和小船;/ 洛蕾莱用她的歌唱,/ 造下了这场灾难。 (冯至译)

这首诗是海涅1823年乘船旅行至莱茵河洛蕾莱礁石旁时触景生情写下的著名诗篇。该诗讲述了水妖洛蕾莱坐在悬崖上边梳头边唱歌诱惑船夫,使他们神魂颠倒以致船翻人亡的故事,可谓是洛蕾莱传说中最广为流传的经典版本。在这之后,德国作曲家弗雷德里赫·西尔歇将该诗配上音乐,使歌曲广为传唱,于是洛蕾莱的传说更加脍炙人口。

有关洛蕾莱的诗篇版本众多,德国另一位著名的浪漫派作家艾兴多夫也曾写过这个迷人的女妖。在他的诗歌中,故事发生的地点不是河畔而是森林:一位骑士在森林中遇到了一个美貌女子,她看起来柔弱无害,令骑士怜香惜玉想要送她回家,而最终洛蕾莱原形毕露,将骑士永远困在了森林中。

由此可见,洛蕾莱的传说引起了19世纪德国许多浪漫主义作家的兴趣,使他们写下了大量相关题材的作品。后世作家创作的人鱼题材故事,也大多以水妖洛蕾莱为原型。因此,洛蕾莱逐渐成为莱茵河的象征,也成为德国文化和文学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

除德国本土的水妖洛雷莱的传说之外,源自古希腊神话故事的海妖塞壬形象在德国也有较高的认可度,她与洛蕾莱同是德国人鱼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海妖塞壬的故事在欧洲沿海地区流传甚广,其内容与洛蕾莱传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例如,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在其戏剧著作《浮士德》第二部第二幕《佩涅俄斯河段》及《爱琴海的岩湾》中,对海妖塞壬进行了精彩刻画。其中《爱琴海的岩湾》描写了塞壬们在礁石上奏乐唱歌引诱路过的船只,她们魅惑的歌声令船员们魂不守舍触礁溺亡后,周围的海怪们就去拿沉船里掉落的金银珠宝做自己的装饰品。

无论是本土的水妖洛蕾莱还是外来的海妖塞壬,流传于德国的人鱼故事都具有一定的共性:故事的主角都是女性,都是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上身为人、下身为鱼的神秘生物,都生活在江河海洋等水环境中,并且具备在陆地上呼吸的能力,都有着动人的美貌和一副天籁般的歌喉。而她们的歌声又极具诱惑力与毁灭性,是将人类男性拉入深海葬身鱼腹的诱饵。传说中的洛蕾莱和塞壬没有灵魂,她们的肉体充满诱惑的魅力,但内心却是冷酷、残忍、充满绝望的。德国人鱼形象具有致命诱惑性的更重要原因在于,“鱼”和“水”作为与情色有关的特定话语符号,具有性与生殖的象征意义。民间传说中甚至直接把人鱼与娼妓画上等号,连她们用来打扮的镜子和梳子都被当作娼妓的标志物。可见人鱼在19世纪的德国人心目中以诱惑者的形象出现,同死亡、欺骗、纵欲等字眼联系在一起。

传说故事固然是杜撰编造而来,但也绝不会是空穴来风,每一个传说的产生都有其深层原因。而能够像德国人鱼传说这样流传数百年经久不衰的故事,更有着其超越时空的生命力。

以洛蕾莱传说为例,地理因素是它能被世代相传的重要条件。洛蕾莱原是位于莱茵河中上游河谷东岸的圣戈阿斯豪森的一座132米高的岩石,在这段水域,莱茵河水深达25米,但是仅有113米宽。由于河道窄且河水深,这段水路一直是整个莱茵河中上游河谷中最危险的一段。河道被巨大的礁石阻挡,形成了急流,而水下全是暗礁,难以行驶。白天通过时,船夫们都是凭着经验和目测冒险航行,如果黄昏经过时,就会因为夕阳染红了岩石,与河面上闪烁倒映的红光重合交汇,使船夫视线出现偏差,操作失误撞上礁石,因此莱茵河上船毁人亡的事故时常发生。险峻的礁石和湍急的河水使得历史上许多船只在这里发生事故遇难,时至今日这里依然需要设置信号灯引导往来船只,提醒其注意安全。而当时的人们还不能科学认识这一现象,更无力解决这诅咒般的凶险处境,于是莱茵河上出现了水妖洛蕾莱的传说。

同时,因为德国是欧洲沿海国家,所以水妖传说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莱茵河流域,而是传播到莱茵河的尽头——北海。因而海洋也成为人鱼形象的栖居地。德国传说中的人鱼是以明确的女性形象出现的,并且她们的躯体异常诱人,可以说是多数男性心目中最理想的女性肉体形态。德国人把这样的形体赋予人鱼,原因何在?这就要从西方海洋文化历史中寻找答案。

15世纪末开始的大航海时代极大促进了海外贸易交流和航海业的迅速发展。伴随着航海技术和海洋商贸的繁荣,一些西方民族致力于通过海洋谋求生存与发展,德国也在其列。大量人口从事与江河海洋相关的职业,而涉及出航的任务绝大部分是由男性担负的,于是这便可以解释德国人鱼形象为何具有绝佳的形体:长时间单调的航行和船上匮乏的娱乐条件促使男性船员幻想出最神往的女性躯体,聊以排遣行程中的苦闷;并且随着航行时间加长,由于精神过度疲劳,这些想象也会跳出脑海,扭曲现实中的事物,即幻视和幻听。现今也确实存在这样一种解释:当时的人们很可能把生存于海洋中的哺乳类动物儒艮和海牛错看成了人鱼,把海风错听成了歌声。

那么进一步来探究:德国乃至整个西方传说中的人鱼形象为何在具备绝世美貌与惊艳躯体的同时又有着残忍无情的性格特征?充满诱惑的外形不仅源于男性船员打发寂寞的幻想,更是物产丰饶的浩瀚宝藏——海洋的象征。同时,海洋中潜伏的巨大危险被比喻成了美人鱼阴险狠毒的心肠。简言之,人鱼的美貌寄托着人们对资源的神往,而人鱼的冷血则蕴含着人们对死亡的恐惧。这也可以解释为何人鱼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是娼妓等负面形象的代名词,因为每当海难发生时,人们会把失去亲属的悲痛迁怒于人鱼,控诉她们的歌声使出海的航船迷失方向。但也有另一种观点,如美国民俗学家巴斯蒂认为:“美人鱼的传说之所以广泛流传,是因为她给海上的人们提供了某种独特的精神需要,一种愿望的实现或一种对溺死的安慰。”这一观点淡化了美人鱼的残酷性,而以其迷人外形为出发点,将人鱼传说的广泛流传归因于出海之人对葬身海洋的自我安慰。

一些德国民间传说中都有人鱼和人类结婚的故事。通常情况下,人类男性悄悄拿走人鱼的腰带、梳子或镜子等私物,当这些物品藏在隐蔽处不被人鱼发现的时候,她会跟人类丈夫一起生活;而一旦她找到了自己遗失的东西,就会丢弃家庭重返大海。不过总的来说,传说故事里的人鱼对人类而言是比较危险的:她们赠送的礼物会招致洪水之类的灾难和不幸。

一个民族的传说中具备典型性的形象是该民族文化审美心理的集中体现,它包括人生观念、价值取向、情感模式、审美体验方式等。可以说,德国人鱼传说以审美的方式展示了当地民族对于人与自然的独特态度和认知方式。而从共性上来看,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认为,原始意象或原型对于所有民族、所有时代和所有人都是相通的,它们是人类早期社会生活的遗迹,是重复了亿万次的那些典型的基点和浓缩。德国人鱼传说显示了爱情、欲望、恐惧与死亡等元素的激烈冲突,这几乎是所有人鱼传说共同的主题,所以“爱”与“死”的矛盾也可看作全世界人鱼文化的原始意象。

虽然各派的解说不尽相同,但德国人鱼传说之所以源远流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海洋文明的繁荣与昌盛。水源充足的自然条件促使人们将关注点更多地投向江河海洋,他们为争夺利益进行对外贸易、掠夺资源和殖民拓土,极大丰富了有关海洋的民间传说故事,并赋予其源源不绝的生命力。

除地理因素外,历史与文化因素也对德国人鱼传说的形成和发展深有影响。中世纪西方的禁欲主义激起人们冲破束缚、追求自由的反抗意识;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大力倡导人文主义精神,即以人为中心,主张个性解放,追求幸福;17世纪开始的启蒙运动再次促进了思想解放,使自由平等理念深入人心;18世纪末产生的浪漫主义文学是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理念的继承和发扬,倡导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绚丽多彩的想象和直白夸张的表现手法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这种思想解放的历史进程使西方人逐步对性持一种开放的态度,把性作为一件自然美好的事来看待,敢于大胆描绘女性肉体,热情歌颂男女爱情。因此,以德国洛蕾莱为代表的西方人鱼传说在历史发展中得以不断艺术化,产生越来越多动人的故事,越来越广泛地在世间流传。

通过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不断的再加工和再创造,人鱼这一经典形象逐渐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从残忍妩媚的水妖向温柔纯洁的少女转变。1811年德国浪漫派作家弗里德里希·富凯的童话体小说《水妖》讲述了美丽的水妖温蒂娜的爱情故事,虽然小说结局是即将化为流水的温蒂娜给了薄情郎致命一吻使其窒息而死,但毕竟是人类男性负心背弃在先,因此水妖的报复能够获得读者的体谅,同时她的单纯和痴情也颠覆了人们以往对人鱼残忍冷酷的认知。之后,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1837年创作的经典童话《海的女儿》故事中,那个善良无私的小美人鱼形象彻底消除了人们对昔日水妖的恐惧。这一典型形象确立后,人鱼在世人心目中开始从原本无情的妖怪向多情的精灵转变,大大提升了其形象的亲和力。

德国人鱼形象最初是与死亡紧密相连的,而经过漫长历史进程中艺术家们的不断再创造,对其象征死亡的恐懼渐趋淡化,而逐渐转变为美好的想象,艺术家们赋予人鱼形象更贴近人性的内涵和更具普适性的美感,使之为人们带来更多的审美愉悦与期待。通过表达对爱的追求和对美的欣赏,人类与人鱼之间原本的对立关系发生了改变,成为可以互帮互爱的利益共同体。古老的神话传说经过艺术升华后能更好地满足民众的审美需求。

人鱼文化意象经过数百年来的积淀、发展与嬗变,已经成为一种概念、一种象征,或者说是一种图腾,被世人所认可、喜爱与传颂。虽然她只是虚构的形象,不存在于真实世界中,但她活在人们的精神家园里,给世人留下自由开阔的想象空间。

猜你喜欢

人鱼莱茵河德国人
德国人的德式阅读
德国人的“方便”让人惬意
德烈亚斯·古尔斯基(Andreas Gursky)摄影作品
看看德国人的家庭界限感
异兽人鱼故事类型考析
《蓝色大海的传说》:人鱼CP
美国 西雅图 自认是人鱼的美人鱼社群
巴西极品海蓝宝戒指
德国人为什么1年能休假178天?
巴塞尔:莱茵河畔的博物馆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