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学生法治教育的相关思考

2017-08-02周锡莲

东方教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法治教育

周锡莲

摘要:在文明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法治作为不可或缺的支撑之一,是我国治国的基本方针。时至今日,我国法治建设历经多年的目标发展,现已取得了重大成果。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阵地,肩负着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的重要职能,其相关教育工作的开展备受学术界关注。本文在对学生法治教育现状作出简要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重点就其相关加强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法治教育;現状;加强策略

引言:在党的十八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依法治国及建设法治中国等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阐释,并从全新的角度部署了相关工作安排,对加强学生法制教育进行了指导。由此,中职学校在新的时间转折节点,相关法治教育工作发展迈入了更高层级。但理性角度上讲,我国学生法治教育起步相对较晚,发展过程中走了一些弯路,现实中也面临着重重挑战。

一、学生法治教育现状

近年来,在我国“依法治国”的方针战略指导下,各级各类学校对法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并随着一系列有效举措的实施,增强了学生法治意识。但是以目前的状况来看,受多重因素影响,如学生、教师、学校等,学生法治教育实践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二十一世纪,我国法治的基本思想是民主、自由、平等,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与传统观念更多地显现着“人治”思想,法治思维依旧匮乏,影响着学生意识行为。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正值青春期的学生心理发育不成熟、情绪易激动、江湖义气浓、规则意识不强,笔者处于三线城市,来到所在职校学习许多学生,家庭教育中留下了许多遗憾,多年的留守儿童、离异少年(少女)、领养的等,他们步入职校校园即如脱缰的野马,自控能力差,遇事非常容易从哥们义气,江湖豪侠出发、不计后果、对法治教育的参与积极性只存在于课堂或者活动的一个时期、时段。另有些教师的应试教育观念尚存,法治课堂更偏重于知识灌输,纸上谈兵,事列多见遥远的事列,或他乡的人和事,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讲的较少,说的较轻,给学生造成一个错觉违法的事距离我们相对较远, 缺乏正确方法引导,导致知识传授与素质教育分离,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而从学校维度的审视,教育机制过于传统保守,对学生的评定始终无法脱离卷面成绩,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师生教学思维,枯燥的课堂,加重了学生反叛心理。

二、加强学生法治教育的策略

作者基于上述分析,结合现实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加强学生法治教育的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重视师资建设

在笔者所在市,各个学校纷纷搞起课改,推出新的教学探究,出发点是顺应时代特点和潮流。但是在这样实施过程中就做出违法的决定,如搞所谓学生与学校签订初中毕业直升本校高中的教学改革尝试,结果有些学生及 家长在暑假中有了新的选择,于是该校就抢先注册了学生学籍,集体决定不予转学籍,从该校的校长、主任到老师、打着为学校发展的借口,硬是不考虑学生的实际和国家法律的规定,这难道合理合法的吗?新课程改革环境下,教师作为主导,是法治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其综合素质能力表现直接影响了工作实效。尤其是职业教育普及化发展态势下,快速增长的生源,一时间很难保证充足的专业化师资力量。此外,法治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并非几个任课老师就能完成的,同时辅导员、班主任、行政教辅等人员的参与和支持也十分重要。因此,新时期,职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阵地作用,不断拓展法治教育队伍构成,扩大工作服务范围,促进课堂理论向现实生活的转化。与此同时,相关教育机构还需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通过教研、培训等方式,树立教师良好的服务思想,强化他们的素质教育意识,提高其法治教育水平及个人素质。而对于教师个人而言,应始终坚持我国的治国方针引导,实时了解法治动态,不断丰富自身理论知识涵养,并借助网络平台,汲取优秀教学经验。

(二)优化课程设置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在法治课堂设置上,教师应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为中心,注重相关知识的延展,结合具体案例、具体事件加以说明,引导树立学生正确、科学的法治思想。同时,还需重视德育在法治课堂中的汇入,尊重下学生个性差异,关注其全面发展,强调理论知识讲授的基础上,激发学生潜在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此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师还应加强教学方法创新工作,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和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简而言之,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明确重难知识点,以教材为中心,借助网络搜集相关案例素材,并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完成知识生活化、具体化的转变,并以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了解他们的既有学习水平,继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强化训练。

(三)完善评价机制

评价是对整个法治教育的反思与总结,对后续工作强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完善的法治教育评价机制,应着重体现在内容与主体两个方面。具体而言,完善的法治教育评价内容应包括法律知识、法律理想、法律情感、法律意志以及法律信仰等,关注学生整个思想意识层面的培养。这要求教师有机地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认真观察学生课堂行为表现,并基于卷面考核,理性分析学生既有思想水平,以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发展。而完善的法治教育评价主体应涵括学校、教师以及学生,最大限度地保证其全面性、客观性。在实践过程中,需以学校评价框架为基础,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了解法治教育情况,及时纠察出其中的足与不足,扬长避短,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开展改革优化活动,推进专业化建设。

结语:总而言之,在学校进行爱的关怀下;更要加强对学生法治教育,这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加之学生法治教育系统构成复杂,其实效影响因素众多,本文作出的研究可能存在不足之处。因此,作者希望学术界的大家广泛参与此课题研究,综合剖析我国学生法治教育现状,及时发现其中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更多有效解决对策,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同时,为推进我国法制建设作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全喜. 加强和改进高校法治教育工作[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12:257-258.

[2]王元科. 新形势下加强高职学生法治教育的实效性探析[J]. 法治博览,2015,26:29-30.

[3]陈迎. 大学生法治教育目标及实现途径新探[J].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7,01:72-76.

猜你喜欢

法治教育
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定位与方法创新
浅析高职院校法治意识素养的培育和养成
公民“习惯性违法”行为的成因与对策
法治教育的案例教学研究
论提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
浅谈法治教育在中职学校的开展形式与方法
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培养与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的调查研究
中学生法治教育策略研究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法治思维视角下的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