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概念的后现代批判与构建

2017-08-01吴萱提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21期
关键词:竞技定义内涵

吴萱提

运用体育史学的观点,阐释体育现象和育发展演变的规律;从事物发展的本质出发,解释原本依附于劳动、军事、祭祀、教育、艺术、保健、旅游中的运动原动力,无论从客观共性上,还是本质上都与有独立存在的体系,进而得出“身心操控能力构建论”的体育概念。此学术理论可以全面解释体育发展现象,又能区分开体育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不同。“身心操控能力构建论”推翻了以往体育概念定义,重新自成体系,演绎体育系统构成要素。

体育内涵认知混乱的原因

依据认知科学理论,表达式“现实一认知一语言”意为客观现实经过体验和认知加工而逐步形成了语言。“体育”一词即是人们对体育客观世界的语言表述,一直以来由于体育客观世界变动不居,因此与之对应的“体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处于嬗变之中。

语言译介致因。“体育”在我国属舶来品。据考证,“体育”一词直接源自日本,与之对应词为“Physical Education”,最初日人直译之为“身体教育”、“体育教育”、“有关身体的教育”,1883年被近藤镇三简化为“体育”。此后,1922年随着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说和体育理论的传人,我国的“体操”课也改为“体育”课,课的内容由先前的普通体操、兵式体操改为田径、球类、徒手操、技巧运动和游戏等。这种变化可在官方于1923年公布的中小学《课程纲要草案》中得到确认。

“体育”一词的产生和应用直接导源于当时教育学说的发展,当时许多教育家和社会学家都主张应当从道德、知识、身体三个方面对儿童、青少年实施教育。即是说,Phvsical Education一词最早是从教育学的角度提出来的,按照我国的语言认知习惯应当与“学校体育”相对应。目前,在英语中还存在另一个“体育”(sport)概念,含义有二:1)体育运动;2)体育项目。该词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由最初的动词“使自己快乐”到名词“各种体育运动及竞赛、游戏、娱乐”再到后来的“竞技运动、户外活动和保健活动”。20世纪80年代以来,“体育”(sport)在欧洲普遍用作广义体育的概念来使用,并派生出了sport for all(大众体育)、top sport(竞技体育)、lifetime sport(终身体育)等,我国也接受了这一观点,如《体育科学》杂志译为sport science。“体育”(Sport)正是从体育学的角度提出来的,它的出现定会促进体育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无庸置疑,现代体育是由西方国家所主导,对体育概念的界定自然也受其国家语言文化的影响,每个词语含义的形成都存在其历史文化渊源,我国在引入相关术语时一定要分析其语言文化背景,以便尽量明确术语所对应的客观实际。

外延广阔致因。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对象类,即是概念的使用范围。内涵是概念的质,说明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什么;外延是概念的量,说明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有哪些。二者又具有反变的关系:内涵越多,外延越少;内涵越小,外延越大。目前在体育学理论界之所以给体育下定义仍处于混乱状态,就是因为其外延太大而致其内涵太小,所以需要高度抽象思维能力才能寻获其共同本质属性。

体育概念一直处于变动之中,并且还可以清晰发现:体育是社会学语境下的概念,主体是大众,主要是工人当中的大批体育爱好者,客体是自身身体,内容是身体活动,目的在于保护身体、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健康水平和工作劳动能力,它属于社会文化的范畴;另外从体育史学的角度看,原始社会就已经有了体育的萌芽,如原始社会中对青少年的生活能力、采摘技巧、渔猎技艺的培训,需要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狩猎武器操作技能等;随后世界各个民族(部落)都创造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用于祭祀、防身、娱乐、休闲、保健、生产、战斗、教育、竞技等身体练习手段,现代体育也大量借鉴这些体育元素,有的甚至直接作为体育运动项目;同时身体的军事训练更是贯穿了人类的整部历史。由此可见广义体育就包括了原始社会体育、民族(民俗)体育、军事体育、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竞技体育等体育形态。由于体育外延不断扩展,体现体育的本质属性的内涵受到持续挤压,从而导致了人们更难以把握其共性,混乱与困惑也就在所难免了。

逻辑方法致因。定义是一种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的统称,了解了定义概念,从中找出定义中的本质和区别于其他事物定义的真谛。《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这本书中对体育的定义是:人们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愉悦身心、保持生命健康的重要方法,属于教育中重要一部分部分;运用竞技的形式,增进人们之间的竞争、协助、和沟通等。有很多对体育定义的描述本身不属于体育定义项的内容,只是为了补充描述了体育的社会地位和功能。

体育内涵认知的方法

方法是解决具体问题的门路和程序。在探讨体育内涵时应当找对方向与切入点,再按照科学的逻辑要求进行求证,否则不是事倍功半就是不得要领。

体育内涵认知的视角选择。研究体育学历史能够了解到,按照体育现象发展路径、出现的时间早晚和体育的功能,学术界为体育进行排序定义:原始社会体育一民族(民俗)体育一军事体育一学校体育一大众体育一竞技体育。现今,体育学越来越受到各国学术接的重视,成为了各国学术界重要的研究学科,所有体育研究工作者承担解释、研究体育现象和与体育有关联系任务,这就要求体育研究工作者,应该多角度、多方面、多深入立体式的探索体育的各项规律。从体育发展水平与深度,从体育发展规模与发展角度综合分析体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结合体育发展的内涵和定义,从体育的学术领域入手多角度分析,运用以往研究中得住系统论的依据寻找体育现象的共性问题。

現有的体育定义阐释了体育的多视角选择。《美国百科全书》这本中对“sport ”(体育)的解释为“一切非生产性体力活动的身体运动,以从爱好和兴趣为出发点;以竞技为目标;以强健身体为目的得体力活动”。定义指出了生产为目的体力劳动与休闲、竞技的体育活动在本质上有着去呗,但是对于体育的定义范围还是太肤浅,体力活动除了生产以外,还有军事、祭祀、表演等都需要体力的活动,如果说从运动的动机来分析体育,可以得出更广泛的定义,因此体力活动仅是体育概念一部分。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体育多动中人也是社会属性的一部分,因此体育活动是社会实践,这正好吻合了反对者提出的“实践”的定义,因此反对者对体育定义和内涵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如果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对体育进行表述,那么体育应该不仅仅属于这种范围,不能因此将体育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相区别。我们解释劳动、军事、祭祀、教育、艺术、保健、旅游等为例子解释体育中心的身体活动,这些只是体育的身体活动元素,无法根据这些解释和区别他们和体育的区别。endprint

体育认知本体论。就体育领域来说,体育现象的本质:是体育定义和诸多提议发展现象等共性的归纳后推理得出的结果。体育包含的面太广,涉及面太大,想要具体描述出各种体育现象是难上加难,而却体育定义也是不断变迁和不断外延的,想把我体育发展的形式也是非常难的,要因此要区别什么是纯粹体育活动和祭祀、防身、娱乐、休闲、保健、生产、战斗等身体活动是不是体育活动范畴也太难了。复杂的体育发展形式决定体育定义的复杂性,这也是体育本身的本质所在。

体育学一直以来是一项以身体操作为主的学科,体育学较强的操作性教育和我国对体育理论和研究是早期缺失,导致了我国体育基本理论研究滞后于操作性较强的实践理论,相比从体育的理论研究运用到体育实践操作中,人们更愿意从实践中探索体育运动项目中摸索体育理论的总结之后再研究。现阶段我国体育学理论研究方面中是从竞技体育理论、学校体育理论、体育史这样一个顺序发展的;基本体育理论研究非常差,具体体现在:现行体育理论不能把握体育的本质,不能从体育学的整体学术角度研究体育现象,对体育的第一不准,理论研究因何而谈啊;对体育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不了解,找不准体育运动中的共性和规律所在,不会运用哲学的方法发现体育现象的本质区别,理论突破与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现在的大多数体育学术研究都是基于早期的研究结果上得出的,缺乏心得研究方法和有价值的理论研究。因此我建议对体育学的研究应该多领域多角度发展,应包括体育哲学、体育史学、体育理论学、体育制度学、竞技体育学、学校体育学、大众体育学、军事体育学等学科,这样既能更好的研究体育理论学科,又能使体育学区别于体育人文学。如同体育院校现有的社会体育专业一定不同于社会中的大众体育。

借助体育学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运用体育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发现体育现象去探索发展体育背后的本质和形式。体育存在形式可分为原始社会体育、民族(民俗)体育、军事体育、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竞技体育。原始社会体育和劳动结合一起的表现形式为疾走、奔跑、跳跃、攀援、投掷,和祭祀或娱乐游戏相结合的有舞蹈,和作战能力相结合的有侦查、偷袭、伏击、追击、格斗等。现在的大在表现形式就丰富多彩了,如保健操、健美操、民间舞、现代舞、拉丁舞、气功、太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极限运动及各项现代户外运动等等。但是竞技体育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纯粹的体育竞技而存在,项目有田径、体操、球类运动、水上运动、冰雪运动、重竞技运动、自行车、击剑等。

体育内涵认知的逻辑。形研究体育本质,应该应该借助于逻辑和辩证逻辑的方法,侧重于思维逻辑,讯在体育本质的内容和规律,运用逻辑的语言表达体育的本质内涵。现在关于体育属性的概念大致是:社会活動领域说、体力活动说、身体活动说、文化活动说、社会实践活动说、社会活动说等,关于体育存在形式上大致是操作性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的对象,既属于自然又属于社会的人,社会实践活动正是体育的属概念,二者属于相辅相成的关系。

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进步,在日常生活或各社会实践领域工作中,智力因素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相应地体力因素在渐次降低,导致身体训练的需求也逐渐减弱。当身体训练不再象原始社会体育和军事体育那样关涉人类的生存与死亡时,体育就成为了鸡肋,然而当“文明病”危害人类健康时,人类又被迫明白必须通过身体训练、通过体育提高生活质量,于是现代体育勃兴。现代体育正是从劳动、军事、祭祀、教育、艺术、保健、旅游等社会实践活动中吸收身体训练元素并加以规范发展为运动项目,从而使体育以科学健身性、趣味娱乐性融入到人类生活之中。显然地,在现代体育诞生之前,人类的自我身心操控能力达到了最低水准,没有压力就缺乏动力(心理惰性)。我国目前体育整体发展水平极不均衡致成颠倒态势,竞技体育由于政治压力发展最快而一枝独大,大众体育基于生活质量压力仍显荧荧之光,学校体育因压力虚置几乎停止脚步。然而就体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以及体育对于人类的功用而论,学校体育才是重中之重的。

人本主义体育概念。综上所诉,得出体育的定义和内涵。体育就是人自我操控身心运动的能力水平的社会实践活动。表现形式体现在劳动、军事、祭祀、教育、艺术、保健、旅游等社会实践活动中,只要是具有操控自我身心能力水平的身体活动就属于体育的范畴。此定义颇具争议,有人说棋牌类等本属于文化活动项目也应该定为体育项目,因此体育范畴经更加外延了,存在多种多样的分类。目前体育现象大致可分为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军事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是在校学生参与学习体育学中身心操控能力水平的教育活动;军事体育是军人从事部队组织的身体活动,训练身心操控能力水平的军事活动;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高级形态,它是通过训练运动员具有最高身心操控能力水平,并在激烈的竞赛中发挥最好的身心操控能力,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实践活动;社会体育是人们在业余时间自愿参与各种身体活动,培养身心操控能力水平的休闲活动。总之,体育是以人为本的,同时又依附于人而存在的,是以服务于人体身心操控能力构建为其最终目的身心活动。endprint

猜你喜欢

竞技定义内涵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竞技精神
挖掘习题的内涵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花与竞技少女
竞技体育
修辞学的重大定义
山的定义
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