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3”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J体化的成效

2017-08-01蔡小凤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21期
关键词:资格证书职教课程体系

蔡小凤

加强中高职衔接,必须推进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体化模式,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科学分段,合理衔接,逐步构建出实施成效高的中高职课程相互融通的衔接课程体系。

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事业迅速发展、高职院校扩招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中高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被国家列为2010-2020年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由于中职和高职在各自的专业培养定位出发设置课程,中高职课程缺乏有效的衔接连贯,各自为阵,两个阶段中科目和内容重复较多,就简单衔接势必会呈现换汤不换药,达不到预期的培养效果。因此,“3+3”中高职衔接必须打破中职、高职两个阶段各自独立办学的方式,建立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中高职整体设计、分段实施。本文仅以我校物流专业“3+3”中高职衔接的试行成效进行探讨。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实践价值

体现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层面。“3+3”中高职衔接是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热点问题,也是职业教育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于人的终身学习发展的必然要求。衔接诸多事项中,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点,也是难点。实践中逐步探索合理的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对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凸显其重要性和关键性。

体现在江苏现代职教体系试点层面。2012年江苏开展现代职教体系试点工作以来,中高职衔接研究力度虽显著增强,但还处于学制衔接的浅层次阶段,停留在制度上的构想和书面规定上,也有的仅将此作为保生源的一种方式。中高职院校之间这种粗放和浅表层次的联系,自然涉及不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要素——课程衔接与体系建设研究等方面。因此,对我校物流管理专业“3+3”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的研究探索,有利于为江苏开展现代职教体系试点工作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经验。

体现在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问题层面。目前现代职教体系中高职衔接试点工作中普遍反映专业理论课重复的现象比较突出。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原有的中职和高职教材自成体系,相互之间区分度不明显,衔接性缺乏。要改变这一问题,就要从根本上着手,遵循中高职整体设计、分段实施的理念,从职业岗位分析出发,从课程体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职业资格证书衔接入手构建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突破高职课程衔接瓶颈,实现既有中高职教育内部的协调发展,又有外部顺畅的衔接轨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具体措施

“3+3”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建立,要从源头上按照“中高职整体设计、分段培养”的基本理念进行变革,我校在与高职院校合作过程中,清晰的认识到,只有中高职院校同时协商制定一体化的、层级式的、统筹性的课程体系,才能真正涉及到衔接的本质,形成有价值的、可行性强的操作方案。

课程体系横向和纵向延伸的衔接。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的发展,高职要在中职的课程设置上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延伸。横向延伸是指增加开设适合高职教育层次的专业课程,也是同就业岗位相适应的管理课程。同一门专业课程,中职偏向基础性的,纲领性的知识和能力要求;高职则要在该课程的纵向进行挖深挖细,知识点和能力要求向难度和深度发展。以物流专业为例,见图表1。

课程目标向前递进的衔接。课程衔接既要考虑中职或高职课程之间的连续性,又要考虑中高职之间培养目标的递进性。中高职学生在认知、能力、岗位适应性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因此,高职的课程目标设置要比中职课程目标更高一个台阶,两者之间既有连续性,更有递进性。具体课程目标设计以物流专业《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为例,见图表2。

课程内容的连续性和提升性衔接。中高职衔接重要的一项是对课程内容的衔接,根据中高职一体化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对中职和高职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中职阶段注重学生基础素质教育和简单操作技能的培养,高职阶段注重学生多维教育和复合型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发展能力。因此,针对核心专业课程选择或编制合适的中职和高职教材显得刻不容缓,整体规划,统筹兼顾,两阶段课程内容之间既有连续性,更有提升性。见图表3。

职业资格证书的升级性衔接

以职业岗位为方向,以职业资格标准为纽带,以行业、企业评价为主,促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有效衔接。构建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实现职业技能分段培训,逐步升级。中职阶段获得初级或相应低级职业资格证书,高职阶段获得中高级或者相应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以物流专业为例:见图表4。

中高职衔接的初步效果

根据“3+3”中高职衔接的实践要求,我校针对中职阶段“3+3”衔接班级试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普通中职班仍沿用原有中职人才培养方案。三年中,“3+3”衔接班级在各学期专业核心和平台课的考核结果均优于普通班。

学情的优势。“3+3”中高职衔接班学生在入校后就有明确的升学目标,他们熟知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出的课程达标要求、省试点学业水平测试和转段升学考试的要求,因此班级在日常管理中呈现较好的学习氛围。而普通中职班学生没有明确的升学目标,源动力只为毕业后找份工作,因此在日常学习中呈现出懈怠的学习状态比较突出。

成绩的优势。“3+3”中高职衔接班使用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下的课程设置,符合中职阶段学生在认知、能力和岗位适应性的特点,体现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力强,兴趣浓厚,效果好。普通中职班使用原有中职人才培养方案,为适应就业的需要,课程设置重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这些急功近利的培养方式,久而久之,学生理论基础不扎实,技能水平也会受到约束。见图表5和图表6。

技能的优势。“3+3”中高职衔接班根据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出发,实现职业资格证书的全面对接,中高职阶段分别完成物流师四级和三级。为此,学生在中职阶段,不仅积极参加物流专业进出库和单证技能大赛,理论和技能水平在训练和比赛中大幅提升,同时也对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充满信心,期待进入高职后可以进一步参加高职的技能大赛和获取更高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而普通中职班学生虽然也愿意参加技能大赛,但只为了能提高技能水平,在理论比赛成绩中往往处于弱势,因此也很难获得较好成绩。另外,虽然中职人才培养方案也规定了学生须取得物流四级职业资格证书,但该证书在行业中处于最低级水平,就业时企业重视的程度不高,因此也很难博得中职学生的青睐,主动性不强。

目前,由于国家人才培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社会对综合型人才需求的紧缺,都给中高职衔接提供了推动力,但课程体系的衔接是中高职衔接中的难点和关键点,采用“中高职整体设计、分段實施”的理念,把课程体系的连续性、递进性真正落到实处,才能实现卓有成效的衔接。endprint

猜你喜欢

资格证书职教课程体系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包的应用研究——以安防技术应用二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例
论高职院校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必要性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
职教中心“被托管”带给我们的启示
“三本”转为职教需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