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的几点探究

2017-07-31韩静芳

神州·上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任务设计初中信息技术任务驱动

韩静芳

摘要: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任务设计;任务驱动;探 究

初中信息技术课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任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任务”的设计、编排非常关键。一般说来,“任务”设计时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

教师要在学习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设计“任务”时,其认知目标一般可以采用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的学习水平。例如:“了解计算机系统”、“使用鼠标和键盘”、“掌握保存文件的基本方法”等就包含了不同层次学习水平的要求。

二、“任务”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具有实用性、技巧性和经验性的特点,它要求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把信息技术知识应用于实践,把学生当做认识的主体。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在信息技术课中则可谓“百看不如一练”,用“纸上谈兵”的方法教学是不可行的。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远比听老师讲、看老师演示要有效得多。通常,教师对知识进行讲解、演示过后,关键的一步就是让学生亲自操作,主动学习,让他们在实践中有效地验证和应用书本知识,增加直接经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一定要注重“任务”的可操作性,要设计出只有通过上机操作才能完成“任务”,是用非计算机手段难以实现的。

三、“任务”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

第一,“任务”设计要注意学生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甚至同一年级段的学生,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往往有很大的差异。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对于新内容或一些有难度的“任务”,教师最好能事先演示或给出清晰、详细的操作步骤,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第二,“任务”设计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任务”设计时要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一般说来,每个“任务”中涉及的知识点不宜过多,最好不要有两个以上的重、难点,过多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前后“任务”之间能有一定的联系是比较理想的,但不要强求,否则也会加大难度。任务是手段,便于学生学习,掌握有关的知识、思想和方法才是“任务驱动”的目的。

第三,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传统教学模式的主体是教师,教学时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这非常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师生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学生在学习中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起组织、引导、促进、控制、咨询的作用。强调学生主体性,这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学习材料来实现。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可以综合应用自己所学到的各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亲自指挥计算机工作,来实现自己的创意,达到自己想象的境界,完成活动“任务”。

四、“任务”设计要注重渗透方法。

面对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学生学习到的一些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过不了多久往往就会过时。因此,信息技术在介绍基本概念、原理以及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等相对稳定的内容的同时,应注重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应用计算机处理实际问题及独立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常言说“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具有选择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才能终身受益,价值永恒。在“任务”设计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各个方向去解决问题,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防止思维的绝对化和僵硬化。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多思深思的习惯,产生大量疑问,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还要鼓励学生学会大胆猜想、判断,并将其猜想作为逻辑推理的一种形式和发展学生创造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式。同时,培养能力、领会思想方法重在“渗透”和“潜移默化”,不应该把方法当作知识向学生灌输。

五、“任务”设计要注重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学习活动中最有效的时刻就是各种学习因素处在最和谐状态的时刻。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直观性和形象性。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的“任务”设计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以及声音、文字、和语言、符号等多种信息的功能,从声音、色彩、形象、情节、过程等方面,设计出具有某种“情境”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激发学生联想、判断,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总之,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設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endprint

猜你喜欢

任务设计初中信息技术任务驱动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