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高专行政化的含义及原因

2017-07-31雷华

魅力中国 2017年16期
关键词:行政化高职高专

雷华

摘要:高职高专院校去行政化的原因主要在于首先,大学建设是我国和政治存在的结晶,为了使高等教育机构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建设服务,高职高专被赋予了行政级别,政府具有依法行政的权利。其次,功利政治信念和道德规范原因。这是历代统治者两个核心的统治原则,也是高职高专行政化的重要原因构成。再次,利益原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中国特色且符合中国国情的市场经济,是借助“看不见的手”来调控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转变政府职能成为新经济形势下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高职高专;行政化;原因

高职高专行政化,是指存在于高职高专中的行政权力发挥过大作用,教育本身受到忽视的现象。主要是指高职高专行政权力的过度使用,不科学的管理模式影响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政府对高职高专进行过度行政化管理,制约了高职高专的学术自由,政府过度利用行政手段参与或影响高职高专的事务等。

我国高职高专行政化可以從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首先是政府和高职高专之间的,即政府对高职高专实施的行政化的管理;其次是高职高专自身的方面,即高职高专内部管理上也表现出了行政化的特征,有过度行政化的趋势。

关于高校的行政化,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称,高校行政化,指的不是大学校长副校长对应的行政级别,应该是大学里主要的教授等科研人员是否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科研和教学上,而不是用在冗长的行政环节上,要花很长时间去开各种行政会议。归根到底,大学是育人的地方,需要老师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教书和科研上。

笔者认为我国高校行政化应从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首先是政府和高校之间的,即政府对高校实施的行政化的管理;其次是高校自身的方面,即高校内部管理上也表现出了行政化的特征,有过度行政化的趋势。政府对高校的管理行政化主要指的是政府作为外在管理者即第三方管理者对高校进行多反面多层次的行政管理,从而导致高校的自主办学权受到限制,政府过多地以种种行政手段干预高校的各项事务和教育本身作为高校的主要存在意义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冲突,高校在行使自己的教育权利、完成高等教育使命的同时受到政府的行政影响和干预。而高校去行政化,就是改变目前高校行政权力主导的局面,改变教授学者缺少表决权,教育制度化、形势化、行业化或职业化的形式,淡化行政色彩,最大突破行政束缚、突出专业行业的主导地位。高校去行政化的本质,不只体现在提高高校管理水平,也体现在消除高校自主办学的一些行政阻碍。一般来说,可以理解为消除行政权力对所有教育者的消极影响。同时,在学术界,还体现在建立一套独立的行政权力,评价系统按照学术界独立的标准,以便高校所有的贡献都会被全人类尊重,获得其应有的重视。只有这样,学者们才可以在充分自由的学术氛围中进行其教育本职工作。高校“去行政化”的关键在于制定可行的法律文本以廓清高职高专与政府间的关系,以制度性的文本保障大学的健康运行,逐步扩大高职高专的办学自主权,回归大学的学术本位。

高职高专行政化的产生主要涉及以下几点原因,首先是历史原因。我国建国史上早年的教育是在落后于全国经济,文化和教育的一个非常不发达的基础上成立的,大学建设是我国和政治存在的结晶,为了使高等教育机构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建设服务,高职高专被赋予了行政级别,政府具有依法行政的权利。高职高专专业的有效分配,学位授予,招生人数,就业人数分布情况,学费和其他事务也由政府统一管理。在计划经济环境下,政府直接管理学校,相对于国外对教育资源的配置,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帮助是极其有限的,但我国高职高专在行政化的制度下也培养了大批的高端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符合时代的历史条件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政策的改革,高等教育逐渐开放,“行政化”管理的公立学校系统逐渐适应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然而,由于接受高等教育资源的主要途径公立大学没有发生变化,取决于行政级别大学。致使一些高职高专在促进科研,提高教学质量上并没有取得应有成效,学校的行政级别,导致学校无法真正专注于学术和教学工作。

其次,功利政治信念和道德规范原因。这是历代统治者两个核心的统治原则,也是高职高专行政化的重要原因构成。自汉代以来,中国大部分时间采用的是“行政化”的管理方式。行政化也就是固有的核心价值观,是指导思想。整个社会包括高职高专都是人治而不是法治,因为从外面看,所有的法律都在仁德范围内的标准化。法外的东西,是封建统治者为自己宣传的资本,基于法治。今天受西方的影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裙带关系等它们还继续出现在一些落后的地区,甚至重男轻女思想还相当严重,这些对国家法律乃至发展都是无益的,都代表了封建儒家文化的残余影响。

再者是利益原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中国特色且符合中国国情的市场经济,是借助“看不见的手”来调控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转变政府职能成为新经济形势下的必然趋势,自1988 年提出转变政府职能以来,我国政府正经历着更透明更民主更先进的政府管理模式的转型。在此之前我国仿照苏联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按照市场原则,资源没有配置,但是要根据国家的计划分配。计划经济的主导是政府而非市场,所谓计划即要保证实施政府下达的指令,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行政组织的经济,其中还有一些关系到国家经济和全球经济的活动,甚至人们的生活上,也都是依靠指令性计划指标,包括其他法令和各项具体规定。因此,行政指令自然会扩大到高校扩大到高职高专,进而导致高校和高职高专的泛行政化。另一方面的利益原因体现在高职高专内部,行政部门控制着大多数高校资源的分配,不仅可以决定行政事项,也决定着学术事务,导致行政压倒学术管理,学术不能独立。如专业设置,科研和职称评定等学术方面的所有事项由行政部门控制。教师也将在此影响下改变价值取向,追求高职称。与此同时行政化也使大学生的地位和权利主体长期被忽视和压抑。

参考文献:

[1]毕洪东. 关于高校“去行政化”的认识与思考[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23).

[2]陈昕. 基于不同层面要求的高等教育去行政化探析[J]. 现代教育管理, 2011(5).

[3]陈学飞.高校去行政化——关键在政府[J].探索与争鸣,2010(9):65-66.

[4]崔崎恩 张晓霞 姜朝晖.解析我国高校去行政化[J].教育导刊,2011(2):60.

[5]杜晓利.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职业教育研究,2006.

猜你喜欢

行政化高职高专
国内两种不同模式非营利组织的利弊与发展
ERP沙盘对抗在高职高专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媒体在高职艺术类社团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打造新型农商行行政管理机关的一些思考
我国高等学校管理“去行政化”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