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黑杨抗逆速生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

2017-07-31周玉泉

山西林业科技 2017年2期
关键词:抗寒性天牛生长量

周玉泉

(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山西 大同 037006)

金黑杨抗逆速生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

周玉泉

(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山西 大同 037006)

以金黑杨无性系1号、2号、3号为试验材料,108杨为对照,在晋北、晋中、晋南进行区域化造林试验,测定6年生时金黑杨无性系的生长量,对比金黑杨与108杨的抗性及材性,并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金黑杨3个无性系的树高、胸径、材积和抗虫性均高于108杨,且除树高外,其它指标均显著高于108杨;金黑杨1号、2号的抗寒性指标均高于对照,1号的材性最好。综合隶属函数值最高的是金黑杨1号(11.550 1),其次是2号(9.959 8)和3号(8.020 3);108杨的最小,仅为2.292 6.金黑杨3个无性系均是适合在山西杨树适生地区推广应用的高效、高产杨树新品种。

金黑杨无性系;杨树新品种;生长量;抗性;材性;综合隶属函数值

杨树是杨属(Populus)树种的统称,是世界性人工林栽培树种。据第8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我国杨树人工林面积达854×104hm2,占全国人工林面积的18.14%,在减缓全球木材供需矛盾、维护生态平衡、加快人造板工业和纸浆工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建国以来,山西省杨树人工林建设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山西省杨树丰产林实验局与德国进行了3期(历时13 a)的国际合作项目,在山西省怀仁县金沙滩林场收集了杨树资源1 000余个,优树100多株,并进行了多种杂交组合,获得了大量的杂交苗。笔者以金黑杨无性系1号、2号、3号为试验材料,108杨为对照,从2008年开始在山西省侯马市进行区域化造林试验,对其6年生时的生长量、抗逆性、材性进行测定,并采用综合隶属函数法分析金黑杨3个无性系品种的树高、胸径、材积和抗虫性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金黑杨无性系1号、2号、3号是1993年以南抗杨2号为母本,美洲美黑杨(赤峰)为父本杂交获得的杂种子代,并在山西省杨树局薛家庄林场、科技中心和落阵营林场及晋中、晋南等地建立了品种比较林,同时进行长期繁殖获得的优良无性系。

1.2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方法

1.2.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山西省西南部的侯马市,地理坐标为35°24′2″~35°52′9″N,111°23′5″~111°41′1″E,属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2.6 ℃,1月最冷,平均气温为-2.4 ℃;7月最高,平均气温为26.1 ℃.全年平均无霜期197 d,年平均降水量516 mm,多集中在6月至8月。土壤为褐土、草甸土、盐土等,土层较厚,土壤质地好。

1.2.2 区域化试验设计

2008年采用经采穗圃幼化和复壮的金黑杨1号、2号、3号无性系种条,在金沙滩林场科技苗圃统一进行扦插育苗。将1年生苗在侯马试点进行区域化造林对比试验,以108杨为对照。采用9株小区、3次重复的完全随机区组试验,造林密度为3 m×2 m,整地规格为1 m×1 m×1 m.试验地四周用1行新疆杨作保护隔离带。

1.2.3 林木生长量调查分析

2014年秋季,于苗木生长停止后进行树高、胸径生长量的测定。在3次重复区组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每株活立木的生长量调查,并统计分析其平均值。

1.2.4 抗逆性研究方法

1) 抗虫性试验。于2009年至2011年,选择树龄1 a~3 a的试验林木,在纱网全封闭条件下投放光肩星天牛成虫,观察光肩星天牛产卵和孵化情况。

2) 抗寒性生理测定。2009年10月中旬,在每个小区选取5株生长健壮的试验林木,剪取靠近基部、生长部位相同、粗细一致的健康嫩茎,用塑封袋封口标记带回实验室。先用自来水冲洗,再用去离子水洗净。处理完后,置于-20 ℃的恒温箱内处理24 h,测定其中的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可溶蛋白(SP)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的含量,每个处理3次重复。

1.2.5 材性分析

依据国家标准GB/T 2677.8,GB/T 2677.10和GB/T 744分别测定6年生金黑杨无性系和108杨的纤维形态、木质素含量、综纤维素含量和α-纤维素含量,每个系号重复5次。

1.2.6 优良品种选育

品种多性状综合评价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计算法。隶属函数公式为:

正相关:U(Xi)=(Xi-Xmin)/(Xmax-Xmin),

负相关:U(Xi)=1-(Xi-Xmin)/(Xmax-Xmin).

式中:U(Xi)——隶属函数值;Xi——某一指标的测定值;Xmax——某一指标内的最大值;Xmin——某一指标内的最小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长量分析

林木的生长性状与生态环境紧密相关,水、热、光条件较好的地区,杨树速生性能突出。侯马市6年生金黑杨品种试验林生长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6年生金黑杨新品种生长量比较

由表1可看出,今黑杨3号的树高最大,平均值为15.8 m;1号的胸径和材积最大,平均值分别为19.9 cm和1.096 m3.3 个金黑杨品种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均高于对照。方差分析表明,金黑杨3个无性系的树高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胸径和材积均显著高于对照。金黑杨3个无性系比对照有更强的速生性,更适合于短轮伐期杨树丰产林的集约经营。

2.2 抗逆性分析

2.2.1 抗虫性比较

抗性育种是杨树抗逆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光肩星天牛是我国杨树主产区的主要蛀干害虫之一。2009年至2011年,光肩星天牛3次产卵试验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光肩星天牛刻槽产卵重复对比试验 个

由表2可以看出,金黑杨1号、2号品种光肩星天牛3年间刻槽产卵数量为0个,3号品种光肩星天牛3年间刻槽产卵数量平均为0.3个,对照的刻槽产卵数量则高达6.3个。进一步分析表明,金黑杨3个无性系品种光肩星天牛刻槽产卵数之间无显著差异,而对照光肩星天牛刻槽产卵数明显高于金黑杨3个无性系品种(p<0.05)。试验表明,金黑杨3个无性系品种较对照对光肩星天牛有更强的抗性。2.2.2 抗寒性比较

植物抗寒性是植物应对低温伤害的自身机能反应。植物在低温胁迫下会出现复杂的生理生化反应,植物在越冬期抗寒能力的一系列变化是多个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利用单个的孤立指标难以反映出某种植物真实的抗寒能力。为了弥补单个指标评定植物抗寒能力的片面性,使评定结果更接近于自然真实情况,笔者通过测定金黑杨和108杨健康嫩茎中MDA,PRO,SP,PPO,POD,SOD 6种酶的含量,对金黑杨及对照108杨的抗寒性进行了对比,评价结果见表3.

表3 金黑杨抗寒性综合评价结果

由表3可知,-20 ℃低温处理杨树嫩茎,不同品种生理指标值大小顺序不同。其中,对照的MDA含量最大(7.98 mmol/g),其次是1号(7.12 mmol/g)、3号(6.93 mmol/g),2号最小(6.85 mmol/g)。2号的PRO含量最大(22.58 μg/g),其次是1号(22.45 μg/g)、对照(20.31 μg/g),3号最小(19.98 μg/g)。1号的SP含量最大(14.68 mg/g),其次是3号(14.56 mg/g)、2号(14.34 mg/g),对照的最小(11.56 mg/g)。1号的PPO活性最大(282.05 μ/g),其次是2号(255.56 μ/g)、对照(212.24 μ/g),3号最小(198.38 μ/g)。2 号的POD活性最大(1 269.23 μ/g),其次是1号(1 262.33 μ/g)、3号(1 113.36 μ/g),对照最小(881.63 μ/g)。1号的SOD活性最大(348.76 μ/g),其次是3号(345.93 μ/g)、2号(343.81 μ/g),对照的最小(340.24 μ/g)。

不同指标方差分析表明,除SOD外,其它指标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且对照的MDA含量明显高于金黑杨的3个无性系,PRO含量及PPO活性明显低于金黑杨1号、2号品种,SP含量及POD活性明显低于金黑杨的3个无性系。

植物器官在衰老或逆境下,往往发生膜质过氧化作用,MDA含量可反映植物遭受伤害的程度。PRO含量和SP含量的急剧增加可提高植物的抗寒性,PPO,POD和SOD是组成植物保护酶抗氧化防御系统的组分,其活性大小可反映细胞对逆境的适应能力。与对照相比,金黑杨主要通过增加PRO和SP含量和PPO,POD及SOD活性来提高其抗寒能力,从而使植株在低温下遭受伤害的程度显著减小或减轻,尤其以金黑1号、2号的抗寒性更强。

2.3 材性分析

造纸对木材的纤维形态有要求,即要有较高的柔性、弹性和长宽比,制浆纤维长宽比大于35~45时,就有很好的交织性能,从而保证有较好的强度。金黑杨3个无性系材性测定结果见第10页表4.

从表4看出,金黑杨3个无性系的综纤维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纤维长度和纤维宽度均大于对照,木质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说明用金黑杨3个无性系造纸的撕裂度较对照好,与对照相比更适合制浆造纸。3个无性系长宽比较对照小,说明3个无性系的成纸强度较对照低。但1号金黑杨的长宽比与对照更为接近,可见金黑杨3个无性系中,1号更适合制浆造纸。

2.4 金黑杨多性状综合评价

以生长量、抗虫性、抗寒能力以及木材材性等指标为依据,选择13个指标,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金黑杨3个品种及对照108杨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见表5.

表4 无性系间材性的比较

表5 金黑杨与对照杨的隶属函数值及综合评价结果

13个指标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金黑杨1号综合隶属函数值最高(11.550 1),其次是金黑杨2号、3号,隶属函数值分别为9.959 8和8.020 3.而对照108杨的综合隶属函数值最小,仅为2.292 6.

3 结论

金黑杨3个无性系的生长量和抗虫性均高于对照(108杨),对照的MDA含量明显高于金黑杨的3个无性系品种;PRO含量及PPO活性明显低于金黑杨1号、2号品种,SP含量及POD活性明显低于金黑杨的3个无性系;且金黑杨3个无性系造纸的撕裂度较对照好,成纸强度较对照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隶属函数值最高的是金黑杨1号(11.550 1),其次是2号(9.959 8)和3号(8.020 3),对照108杨的综合隶属函数值仅为2.292 6.可见,金黑杨3个无性系的生长量、抗逆性、材性等综合性状均优于108杨,是适合在晋南地区推广应用的高效、高产杨树新品种。

[1] 黄秦军,苏晓华,王胜东,等.杨树新品种‘渤丰1号’杨和‘渤丰2号’杨的综合评价[J].林业科学,2014,50(5):75-81.

[2] 山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山西省综合地理信息中心编制.山西省森林资源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5:46-47.

[3] 苏晓华,丁昌俊,马常耕.我国杨树育种的研究进展及对策[J].林业科学研究,2010,23(1):31-37.

[4] 苏晓华,黄秦军,张冰玉,等.中国杨树良种选育成就及发展对策[J].世界林业研究,2004,17(1):46-49.

[5] 韩一凡.美洲黑杨南抗1号、2号新品种选育[J].林业科技开发,1997(3):18-20.

[6] 任建中,刘长青,汪清锐,等.杨树纸浆材优良无性系选择方法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25(4):56-58.

[7] 王孟本,李洪建,任建中,等.杨树杂交无性系品种抗旱性的比较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5(2):176-179.

[8] 杜克兵,许 林,沈宝仙,等.黑杨派杨树杂交子代的遗传分析及苗期选择[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9,28(5):624-630.

[9] 黄秦军,苏晓华.美洲黑杨×青杨F2代基本材性性状遗传变异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3,16(2):141-145.

[10] 苏晓华,黄秦军,张冰玉,等.中国杨树良种选育成就及发展对策[J].世界林业研究,2004,17(1):46-49.

[11] 黄秦军,丁明明,张香华,等.SSR标记与欧洲黑杨材性性状的关联分析[J].林业科学,2007(2):43-47.

Study on New Stress-resistance and Fast-growing Varieties Breeding Technology ofP.×deltoidesL.‘Jinheiyang’

Zhou Yuquan

(ShanxiProvincePoplarHigh-yieldForestBureau,Datong037006,China)

Regional afforestation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northern, middle and southern part of Shanxi province usingP.×deltoidesL.‘Jinheiyang 1,2 and 3’as testing materials andPopulus×euramerlicanacv. ‘Guariento’ as contrast. The resistance and wood properties ofP.×deltoidesL.‘Jinheiyang’ andPopulus×euramerlicanacv. ‘Guariento’ were compared and evaluated comprehensively using membership function method by measuring the growth amount when they were 6-year-ol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eight, DBH, volume and insect resistance ofP.×deltoidesL.‘Jinheiyang’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ast and the indic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ast except the tree height.The cold resistance indices ofP.×deltoidesL.‘Jinheiyang 1,2’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and the wood properties of .×deltoidesL.‘Jinheiyang 1’ were the best. The comprehensive membership function value ofP.×deltoidesL.‘Jinheiyang 1’ was the highest(11.550 1), then wereP.×deltoidesL.‘Jinheiyang 2’ (9.959 8) andP.×deltoidesL.‘Jinheiyang 3’ (8.020 3), while the value of the contrast was lowest(only 2.292 6).P.×deltoidesL.‘Jinheiyang 1,2 and 3’ belonged to the high efficient and high yield new poplar varieties that could be extended and planted in the poplar suitable regions in Shanxi province.

P.×deltoidesL.‘Jinheiyang’; New poplar varieties; Growth; Resistance; Wood properties; Comprehensive membership function value

2017-01-23

山西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

周玉泉(1965— ),男,山西山阴人,2005年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高级工程师。

S792.119

A

1007-726X(2017)02- 0007- 04

猜你喜欢

抗寒性天牛生长量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分析
天牛到底有多牛
北大河林业局森林生长量、枯损量调查与分析
黑黄花天牛
巨型昆虫——天牛
宜春区域南方红豆杉生境及其生长量分析
枣树抗寒性检测方法的筛选
巴梨的抗寒性试验情况初报
马铃薯普通栽培种杂交后代抗寒性分析
天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