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涉县核桃产业发展探讨

2017-07-31崔新宇潘仲尼刘艳萍

山西林业科技 2017年2期
关键词:涉县核桃全县

崔新宇,潘仲尼,刘艳萍

(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

涉县核桃产业发展探讨

崔新宇,潘仲尼,刘艳萍

(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

河北省涉县是核桃生产大县,核桃产业在全县农村经济社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涉县核桃生产现状,运用波特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战略管理与挑战、政府行为和机会六要素对其竞争力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发现了核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瓶颈,并提出了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对策,旨在为涉县核桃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核桃产业;钻石模型;产业竞争力

涉县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北省西南部,面积1 509 km2.全县山谷纵横,沟深坡陡,林地资源丰富。核桃产业是涉县特色农业的主导产业,在全县农村经济社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期以来,涉县的核桃产量和面积均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列。2005年,“涉县核桃”获得国家地理标志。2008年,涉县被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笔者利用波特钻石模型对涉县核桃产业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今后核桃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1 涉县核桃生产现状

涉县是中国核桃原产地之一,核桃栽培历史悠久,发展良好。历届县委、县政府都非常重视核桃产业的发展,特别是2002年以来,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涉县核桃生产规模迅速扩大,种植模式由散生栽植向密植园方向转变。截至2015年,全县有8万户核桃种植户,1 000余万株核桃树,栽培面积达2.7×104hm2.其中,密植园面积0.9×104hm2,散生树折合面积1.8×104hm2.2015年核桃总产量为1.92×104t,产值达到4亿多元。2015年全县产量约占河北省总产量的11%以上。

2006年至2015年涉县核桃产量的变化情况见图1(数据来源于涉县林业局,2013年因低温冻害绝产).

2 涉县核桃产业钻石模型分析

1990年,迈克尔·波特提出了“钻石模型”理论,认为最影响企业竞争力的要素是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及战略管理与挑战,同时也受到政府行为和机会这2个因素的制约。

图1 2006年至2015年涉县核桃产量

2.1 生产要素分析

2.1.1 自然资源

涉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空气湿润,年温差大。全县地块零碎,多为台田,且山前冲击小地形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涉县属高辐射区,光能资源丰富,降水季节变化明显,雨量多集中在7月、8月。独特的自然条件适于发展核桃种植业。

2.1.2 生产技术

经过数十年的研究,涉县在核桃种植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在栽培技术、良种繁育技术、嫁接技术、田间管理技术等方面,与河北农业大学开展了产学研合作。同时建立了一批生产示范园,通过这些典型示范,达到了集约化生产,使得良种优势得到有效发挥,提高了核桃的单产和品质,提升了核桃种植的经济效益。

2.1.3 生产经营队伍

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核桃产业的发展,核桃种植户的种植水平不断提高。全县8万余种植户中已有三分之二接受过专业的农技培训,基本形成生产稳定、技术过硬的生产经营队伍。

2.1.4 品牌建设

根据涉县干果产业优势,提出了“二龙百星”(“二龙”即核桃、花椒)产业兴农战略,为涉县核桃产业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核桃相关产业也得到迅速发展,相继出现“阁外香”牌核桃油、“三珍”牌核桃等知名品牌。其中,核桃加工龙头企业邯郸华大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百露珍核桃露”、“琥珀桃仁罐头”等产品已打入北京、天津、河南、山东等地的市场。

2.2 需求分析

核桃仁含脂肪达60%左右,并富含磷、钙、镁、铁、锌等矿质元素和多种维生素,有极高的食补价值。涉县的薄皮核桃以其树势高大、生长周期长、耐干旱、产量稳定、盛果期长、仁香味浓、较宜散植、管理容易等优点,深受广大农民群众喜爱。新品种“辽字号”系列核桃,皮薄、仁满、壳面平滑,营养丰富、香味极佳,且取仁容易,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中国国内消费市场对核桃产品的需求量每年增长10%~20%.预计到2020年,人均需求量将达0.96 kg,总量达到124.8×104t.可见,国内核桃产业市场消费潜力巨大。

2.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分析

核桃产品加工产业链较长,涉及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工艺品、家具等多个领域和行业。近年来,涉县已建成宜维尔食品、三利有机食品、三珍农产品、食为天、黄金龙等核桃深加工龙头企业,年加工能力达到万吨以上。众多核桃产品通过出口商检、卫生认证、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22000∶20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出口到美国、欧盟、中东等十几个国家。中小型的加工厂也不断涌现,提高核桃的附加值,将巨大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4 战略管理及挑战

2.4.1 战略管理

为使涉县核桃产业在面积、产量、品质、品牌、效益“五位一体”上有所突破,以实现规模化、品种化、集约化、产业化。涉县整村整乡发展核桃种植业,扩大核桃种植规模,预计3年至5年内新发展种植基地1.5×104hm2以上,逐步形成10个核桃专业乡镇,100个核桃专业村,5个万亩核桃园,50个千亩核桃园。以“辽核1号”为全县密植丰产园的首选品种,加快高接换优,增加优种苗栽植数量。实施提质增效工程,实行核桃园标准化生产,加强管理。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水肥条件。不断加快核桃市场体系建设,拓宽核桃销售渠道,解决农民的销售难题。

2.4.2 挑战

涉县核桃产业园区建设处于初级阶段,全县有8万核桃种植户,户均核桃园面积不足0.13 hm2,且分散在不同地块,未形成规模。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云南等地均在大力发展核桃种植业,“黎城核桃”、“汾州核桃”、“大理核桃”在栽植规模、核桃产量、核桃产值等方面均有比较明显的优势。随着全国其它地区核桃同质化产业和深加工企业的崛起,涉县核桃产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此同时,全世界生产核桃的国家有50多个,很多国家的核桃外形美观、品质优异、口感极佳、价格低廉。随着这些国家的核桃制品进入国门,必将抢占国内市场,争夺消费者,直接影响到涉县核桃的国内销售和海外拓展。

2.5 政府行为和机会分析

2.5.1 政策环境

中央、省市各级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加大了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为涉县核桃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在认真落实各项中央政策的基础上,立足县情,发挥资源优势,制定了以核桃“一业为主”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方针,提出了建设中国核桃第一大县的构想,制定了《涉县核桃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县财政每年预算专项资金用于核桃园建设。预计未来几年全县核桃年产量可突破2×104t,初级产品产值可达5×108元,可为农民人均创收1 500元左右。

2.5.2 机遇

核桃是中国传统的优势产业,也是中国出口创汇的传统土特产之一。我国核桃干果和核桃仁出口率逐年增加,在国外市场上供不应求(第72页图2,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统计)。2015年出口量已达到8 000 t左右,预计未来5年可突破1×104t,具有广阔的海外市场前景。

2010年至2015年中国核桃仁进口数量,见第72页图3(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统计).近3年来中国核桃仁的进口量都保持在0.6×104t以上,预计未来可达到0.8×104t以上。国内核桃需求旺盛,供需缺口不断扩大。

图2 2010年至2015年中国核桃仁出口数量

图3 2010年至2015年中国核桃仁进口数量

3 瓶颈及提升对策

3.1 瓶颈

3.1.1 经营分散

土地分散、经营粗放制约了核桃产业的发展。全县共有 8 万核桃种植户,户均核桃园面积不足0.13 hm2,且分散在不同的地块,管理模式仍以家庭为主。由于缺乏技术,管理不到位,增加了生产成本,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3.1.2 管理不规范

有的密植核桃园间作高杆作物,管理不统一、不规范,严重影响园内核桃树的整体产量。

3.1.3 缺乏专业队伍

有些乡镇的林业技术站没有农林院校毕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而乡村选聘的半脱产技术员又难以从专业技术角度指导农户,直接影响核桃产业的发展。

3.1.4 效益低

涉县核桃园管理较差,丰产园比例不足20%(核桃园丰产园产量为200 kg以上,产值在8 000元以上,属高效经济作物),平均亩产只有几十斤,产值千元左右,比种植粮食作物收益还低,使产业发展失去了动力。

3.1.5 市场不稳固

没有很好的销售网络,市场开拓不到位。涉县核桃产品20%用于本县企业深加工,多数以初级产品形式向外县商户供贷,没有直接面对消费者,销售渠道不畅。

3.2 提升对策

1) 出台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促进土地流转。建议县政府逐年增加财政投入,以解决专业化服务、市场建设、品牌建设、设施建设、农业保险等严重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增加农民收入。出台土地流转的优惠政策,使涉县的土地流转在政府推动下顺利开展。

2) 加大示范推广力度,引导全县核桃产业规范化管理。要发挥科技人员的技术优势和带头示范作用,建立核桃示范园,将有关领导挂牌公示,并作为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以此提高全县核桃园的管理水平,推动全县核桃园的规范化管理。

3) 发展专业服务队,实现管理技术标准化。建议乡村建立健全林果管理公司,采取政府补贴和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为散户及核桃园提供嫁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有偿技术服务。

4) 大胆创新,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涉县发展高效的核桃种植业,必须敢于在政策上创新,鼓励全县干部在核桃园建设上给予资金、技术、政策支持。

5)加大宣传力度,拓展市场。要树立品牌意识,以高质量产品赢得口碑,从而扩大产品市场份额。切实做好核桃深加工,增加其附加值,以拓展核桃流通渠道。利用信息网络技术进行核桃产品促销,增强涉县核桃的知名度。

[1] 汤素青.综述涉县发展花椒的产业化之路[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8):5-6.

[2] 思 雨.健脑佳品收藏新秀[J].中国食品,2013(20):82-83.

[3] 陈 政.强力打造中国南方核桃大省政策建议研究[J].贵州民族,2011(6):16-20.

[4] 魏园园.河北省核桃产业发展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4.

[5] 董渊博,李玉静.涉县“四化”加快核桃产业发展[J].河北林业,2013(10):29-30.

[6] 张月玲.新疆核桃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14.

2017-01-12

崔新宇(1991— ),男,河北邯郸人,山西农业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刘艳萍(1974— ),女,山西太谷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

S664.1

C

1007-726X(2017)02- 0070- 03

猜你喜欢

涉县核桃全县
小核桃变身“致富果”
加强地标产品保护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河北省涉县市场监管局推进地理标志工作发展纪实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可赏可食可入药的核桃
涉县“差评被拘”是法治中国的反面典型
黄龙核桃
邯郸涉县方言的“子”尾研究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多功能漏斗型核桃夹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