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阳古城选址及水系布局与风水理论关系研究

2017-07-31王鹏飞刘恩亮田朋朋

中国名城 2017年3期
关键词:淮阳风水古城

王鹏飞 刘恩亮 田朋朋

淮阳古城选址及水系布局与风水理论关系研究

王鹏飞 刘恩亮 田朋朋

风水所探究的是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关系的一门学问,风水理论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文化经典,它是一门指导人们选择最佳人居环境的科学理论。中国古代包括城市规划在内的各类建筑活动无不受到风水理论的影响。通过阐述风水理论的起源、内涵,结合淮阳古城深厚的文化背景、独具特色的水域环境,搜集丰富的古城历史资料,详细分析风水理论对于淮阳古城选址及水系布局的影响,以便在如何形成现代淮阳城市特色方面得到一定的启示,从而更好的为中国当代城市的建设提供有利的理论指导。

风水理论;淮阳古城;选址;水系布局

1 风水概论

1.1 风水释义

所谓风水,又称“堪舆”。“堪”即天道,“舆”即地道,具有仰观天相、俯察地理之意。它是我国古代先人对自然环境的感应和优先选择的智慧结晶,是人们在选择适宜人居环境时,对天气、地形、景观、生态等综合环境因素的思考评判,也是在中国古代各种建筑活动中某些技术指导和相关的各种忌讳方面的总概括。俞孔坚先生在《理想景观探源》一书中认为:风水是中国人的认知世界、感知世界和处理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同时风水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超越任何学科的或是其它文化的价值标准,将它斥之为迷信或高抬为科学都不足以揭示其本质。

风水理论起源于人类早期的择地定居,形成于汉晋,成熟于唐宋元,至明清时日臻完善。风水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生活经验的总结,自其形成之时就已经和其他学科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图 1),类似于当代的人居环境学,因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具有相当丰富的哲学、科学和美学内涵,包含阴阳、八卦、五行等多种体系(图 2)。在中国传统风水学中,“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载气纳气”,被称之为“地之血脉,穴之外气”,在调节环境小气候、减小噪音等方面已经得到了现代科学的证实[1]。虽然受到封建历史世俗迷信思想的影响,有些玄奥和糟粕,但是站在哲学唯物辩证法立场来看,风水贯穿于中国古代所有建筑活动中,典型的代表了中国古代人居环境建设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甚至在当今已经引起了西方相关学者的关注与研究。

1.2 风水理论与古城选址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古代的城市建设体系是在人类文明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特征最为稳定的建设体系,它历经数千年而从未间断,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规划建设风格和文化。古代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思想充分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甚至时至今日,它仍然符合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城市的理想规划原则。虽然就中国古代城市选址规划来说,由于时间、空间、性质差距较大不能统一概括,但是从大部分具有典型意义的重要城市规划来看,基本上均有相同的定则,表现的主要特征就是对“天人合一”的理性追求和对“风水理论”的格外注重。因此,研究古代城市选址离不开对“风水理论”的探索。

图1 与风水相关联的学科

图2 五行生克关系图

从“风水理论”的观点来看,城市选址和其他选择宅基、旺铺、阴宅的方式大致是相同的,归纳起来其精髓分别为龙、穴、砂、水四大要素,其原理是龙真、穴的、砂环、水抱四大准则。下面来简要介绍一下其内容:

“龙”指山脉,“龙真”指生气流动着的山脉,龙在大地上蜿蜒崎岖的跑,由此推动地下的生气,也势必随其蜿蜒崎岖地流动,其中的主山为来龙,山脉蜿蜒而下的山梁为龙脉,也称为去脉;寻龙的目的是为了点穴,点穴必须寻龙,“穴”是指山脉停驻、生气聚集的吉穴,提到“穴”,人们最先想到的基本都是墓穴,其实古人最早是“穴居野处”,“穴”是用来安居、下葬的福地;“砂”是指穴周围的山势,“砂环”是指穴地背侧和左右山势重叠环抱的自然环境,砂环可以使地中聚集的生气不被风吹散;“水”是指与穴相关的水流、水向,“水抱”指穴地面前有水环抱,水抱使地中生气环聚在内,而没有泄露的可能。经过风水理论中四大要素、准则的相互结合作用,古代先人探索出了古代城市、村庄选址的理想模式[2](图 3)。

中国地势辽阔,并不是所有的古代城市、村落都能够满足理想的山地风水模式(如图 3所示)。因此,古代先人在山地风水理论的基础上,又将理想风水模式推广到了平洋风水(即平原风水,相对山地风水而言),即主要以水系来察风水。“有水就水,无水依形,平洋之地,以水为龙”(《水龙经》),在平洋风水环境下,多水而少山,风水师以水代山,即以“水”代“龙”,有了这样的观念理论,古代的风水师们即使在广袤的平原上也能看出“龙脉”所在,选择理想的城市选址。

1.3 风水理论与古城水系

水是自然地理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世界万物复苏,和谐而充满生机,也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基本资源,是古代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的命脉所在,如耕种、灌溉、养殖、饮用、设险及调节小气候等方面都必须仰仗于水。水在中国传统风水文化中也有着特别的含义,并且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具有“养气”和“聚气”的作用,其被看做财富的象征,水环流则气脉凝聚,水左右环抱则有情,堆金积玉。有水的地方,生气就会旺盛,无水的地方,则生气就会薄弱。故古人有云:“吉地不可无水”、“未看山时先看水,有山无水休寻地”、“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水深处民多富,水浅处民多贫,水聚民多稠,水散民多离”等等,甚至古代许多风水师都认为“水”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龙”的重要性。

图3 理想城市、村庄选址模式

图4 淮阳古城区位分析

理解了风水理论中水文化的重要性,就不难理解古代人们在选择城市基址后,随之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进行的引水开湖等活动。古代城市无论是引水入城,还是引水于城外开渠(如护城河)和在城市内进行开湖,不仅保证城市饮用、灌溉、运输、防火、娱乐、造园的多种功能,而且对防洪而言,还起到了排除内涝的泄洪作用,就风水而言,也有着聚财的象征意义。

2 淮阳古城概况

2.1 淮阳古城基本概况

“中国的历史,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安阳,八千年看淮阳”。有着6500多年文化积淀的古城淮阳,长期以来孕育了悠久的华夏文明,开启了中国历史的大门,其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它得以成为我国文明的发祥地。淮阳古城又叫陈州古城,古称宛丘、陈或陈州。位于北纬33.20′~34.00′,东经114.38′~115.04′,河南省周口市的豫东平原,淮阳县城东南部的万亩龙湖之中。淮阳县总面积1468 K M2,淮阳古城城区面积约1.1 K M2(图 4)。淮阳古城属于暖温带季风半湿润气候,雨水充沛(常年平均降水量在740毫米上下),日照时数较长(年平均日照约2354.6小时),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4℃左右),四季分明,兼有南北之长,春季回暖较快,夏季炎热多雨,秋季降温缓慢,冬季干冷且雨雪较少。历史上古城淮阳曾是中华始祖伏羲氏的建都地,并且作为国、州、郡、府、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常被人们称之为龙都[3]。当地的人文景观丰富众多,有着国家级、省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多处,在1989年被河南省政府列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淮阳古城城区的四周被1600 0亩的龙湖环绕,古城的四角有四个人工挖掘而成的内湖。古城城区是通过新华大街、民生街、大同街3条主路与外部相联(图 5),是一座我国北方罕见的水上古城。

淮阳古城处于淮阳县城的核心位置,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变迁,形成了“一湖,一陵,一古城”空间格局,太昊陵、龙湖、陈楚故城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整体,本文中所指的淮阳古城包括陈楚故城、太昊陵区、龙湖区这三个部分(图 6)。陈楚故城是楚国在舜后妫满建立的陈城基础上复筑的都城,陈楚故城和龙湖共同构成了独特的“城湖相依”的城市景观,这种独特的“水包城”的城市格局形成了当地不同于中原其他城市的生活方式和建筑特色。

图5 淮阳古城主要道路

图6 淮阳古城分区

2.2 淮阳古城水系概况

据民国5年(1916年)《淮阳县志》记载,在宋朝时期,古城城廓内只有位于城南的“南坛湖”、城西北的 “柳湖”以及城北的“北关湖”,它们之间互不贯通且水域范围较小。自从宋代以后,经过历史的变迁,逐渐形成了庞大的环城湖面,经考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因防黄河大水的泛滥浸城,屡次筑堤所致,堤外地面因屡受黄泛泥沙淤积而层层升高,形成外高内低,积水成塘,塘连而成湖;二是因屡次修筑城池所致,根据相关史料记载,自唐以后,陈城先后大修过20余次,每次修城,均挖塘取土,城外越挖越低而成湖[1]P178。如今,淮阳县境内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丰富,河流众多,水质优良,多为矿化度每升小于1克的淡水。淮阳古城周边河流均属淮河流域,古城区北方、东方与新蔡河相邻,东北方向与沽河相邻,西南、南方与七里河相邻(图 7)。丰富的水资源,以及黄泛平原独特的河流冲积作用(图8),使得淮阳古城形成了“湖中有城,城中有湖”的城市特点[4],城市在水上熠熠生辉,光彩夺目,与湖水浑然一体,被人们称之为“中原大地上的明珠”、“内陆奇观”(图 9)。

图7 淮阳古城水系分布图

淮阳古城四周被湖水包围,水面面积约5.30 k m2,它具有军事防卫、供水和排水3种功用。按照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分别称为龙湖、南坛湖、柳湖、弦歌湖,又通称为龙湖,它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湖,也是中国内陆最大的环城湖。龙湖东西宽度为4.4 k m,南北长度为2.5 k m,围堤14 k m,常水位42.50 m,2007年最高水位42.80 m,深水1.5~2.5 m;古城城区面积约1.1 k m2,基本呈东西长1 k m,南北长1 k m的正方形,地势呈中间高周边低的锥形形态,城中最高点与周围的高差为4~5 M,有环湖路环绕古城,环湖路内侧,古城四角,又有四个小湖,按照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又分别称为里河、东湖、内湖、里河,通称内湖(图 10),水面面积共计0.15 k m2,其功能除防卫、供水和排水外,还有水运的作用[5]。内湖与外湖在环湖路下面通过管道彼此连通。城市水系的规划建设采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水源充足的水网地带,规划建设纵横交错的城河水系。

图8 典型黄泛平原古城剖面示意图

图9 从柳湖看淮阳古城风景

图10 淮阳古城环城湖、内湖示意图

3 风水理论对淮阳古城选址及水系布局的影响

3.1 风水理论对淮阳古城选址的影响

淮阳古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6500年前中华始祖太昊伏羲氏在此定都,开创诸如先天八卦、龙图腾等为代表的伏羲文化,燃起了中华文明的圣火。通过探究风水理论与淮阳古城早期选址的关系,更容易体会古代先人择城、择居的大智慧,意义也更为突显。淮阳古城作为平原城市,周边多水而少山,因此在本文中主要讨论风水理论的“平洋风水”模式(“平洋”即平原或者指少山的地方)。理想风水模式认为,古代城市、村庄选址顺序为先寻龙,再观水,而“平洋风水模式”认为,在平洋水旺之地,无论风水中的“水”字是否得用都是城市选址的第一关键,其他要素(龙、砂、穴)次之。风水理论中对水的认识不单包括考虑其灌溉、渔盐、饮用、去恶、舟楫、设险的作用,古代先人还非常重视对水患的认识,例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由此可以看出古人早就看出水的两面性,然后通过长时间的经验总结,形成成熟的风水理论,从而在城市选址、人类择居等方面进行应用。

流经淮阳古城的有多条水系,相互贯通,缓缓而去,水性清净平和,水源充沛,一年四季源远流长,永不枯竭,由此可以看出此地的风水之气纯正旺盛持久。其水色晶莹剔透,闻之略有气香,饮之甘甜爽口,水温冬暖夏凉,这种优良的水质,使当地的人们延年益寿,土地五谷丰登,子子孙孙繁衍生息。中国古代先人在平洋地区选择城市基址时,除了考虑水源、水质、水性等影响外,还十分重视周边河流湖泊的水形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常见水形见图 11)。“水飞走则生气散,水融注则内气聚”,水形以弯曲环抱基地并带有依依不舍之情为最佳,比较典型的就是在河流的曲折处进行选址:即金城选址,是在河流的弯曲处成弧形的内侧之处,其基地为水流三面环绕,这种形式称为“金城环绕”,风水学中又称之为“冠带水”,其次就是水城选址;由于木城选址忌水流直冲基地,土城选址忌水流湍急过浅,因此,木城与土城选址有吉有凶,而火城选址一般较差[6]。通过翻阅淮阳古城相关资料、文献,可以观察到淮阳古城(陈州府)在古代与周边河流关系也是呈“金城水”状(图12),和故宫中金水河相同,均是风水中的大吉之势。

图11 水城的五行

图12 淮阳古城选址的风水模式

在淮阳古城选址的风水模式中,水呈环抱状,风水理论认为:“风遇水则止”,“水近穴,须梭织。到穴前,须环绕”。水有着聚气的作用,而最能聚气的水在风水中认为是绕抱之水,平洋之地中的淮阳古城周边由颍河、蔡河等多条水系归聚汇流于陈州府前弯弯绕抱,迂回曲折,水源能够源源不断地给淮阳古城提供“气”,这样淮阳古城也自然成为古人择居的首选之地。淮阳古城之所以成为具有6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与平洋风水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2 风水理论对淮阳古城水系布局的影响

风水理论不仅在城市选址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古代城市的水系布局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水”具有孕育生命、净化环境以及调节基地微气候的作用,人们往往“逐水而居”。古人云:山管人丁,水管财;山旺则人旺,水旺则财旺。人们将水视为最重要的因素,他们爱水、惜水,引水开渠,视水如生命。明末清初的著名风水大师蒋平阶在《水龙经》一书中写道:“盖以通行大水为行龙,而谓之干;以沟渠小水为割界,而谓之支。”干水水源充足,气脉旺盛,川流不息,以定格局;支水水流徐徐,弯弯迂回,拥抱吉地,以纳气聚[7]。淮阳古城在地理上属黄泛平原,黄泛平原古代城市特征一般均有环城湖环绕(见图 8)。淮阳古城城区外有柳湖、龙湖、弦歌湖、南坛湖四大湖泊,组成的环城湖统称龙湖。“平洋莫问龙,水绕是真踪”(《地理五决》),在古代,无论是因为城市地理特征所形成的环城湖,还是古代城市居民主动城外开渠所建设的环城湖,所起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有利军事防御,站在风水学的角度上,更是满足界水层层环绕的要求,防止风水中“气”的散发,风水认为:“盖大水之中,复有小水者,是有层层之砂缠护,故有层层小水围绕,大水方无扑面、荡胸、割脚之患”(《葬经翼》)。在淮阳古城的水系规划中,还体现了“天门地户”的原则,在水口处,水流进风水场的门户称为天门,水流出风水场的门户称为地户。水口附近的大片树木具有保护水口的作用,目的是防止“吉气”的流失。通过观察分析淮阳古城平面图,可以看到古城外层层包围的环城湖(图 13),这些与大江大河相连通的环城湖,也起着分洪、阻水的缓冲作用,稳定淮阳古城的城市框架,历经数千年而不衰。

“风水之法,得水为上”,其实风水理论中的风水选择在择居方面是相通的,无论是城市选址,还是城市规划,甚至具体到人们择居、城内开湖、挖塘,风水中水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在无水不成局的“亲水”、“得水”思想影响下,古代城市形成了亲水的城市特征,淮阳古城城内开湖的案例也正好验证了风水理论。通过分析观察淮阳古城内湖的形状特点,满足风水中理想风水之地水形弯曲环绕之势,针对城内居民而言,内湖更易满足风水思想“聚财”的美好愿望,且对于城市内湖来说,东南、西南开挖内湖风水意义更加突显。当然,淮阳古城环城湖与四个内湖还有着耕种、饮用、灌溉、游玩、园林景观营造等作用,在本文中不做介绍。

图13 淮阳古城水域分布图

4 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中国传统风水理论的学习探究,可以得知,风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古代中国的城市规划,中国古代的城市选址甚至包括城市水系布局都离不开风水理论下的模式。风水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也正是在营造城市规划建设时所必须体现的理念。虽然中国传统的风水学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的中国始终都饱受争议,但我们也要用唯物辩证法的方式来看待风水文化,去除糟粕,取其精华。在处理现代城市建设这个问题上,城市建设者应该看到风水理论的亮点或积极因素,特别是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水源之间的关系,重视这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使其更好的服务于现代化建设。

以淮阳古城的选址及水系入手对风水进行分析,能够更切实地看到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通过对风水理论的融会贯通,然后与新时代的规划思想相结合,最终形成现代风水理论,创造出新时代下适合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

在中国当下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中,我们已经很难再看到独具特色的城市规划建设,人们都已经乏味于千城一面的城市面貌。传统的风水思想不代表着过时,相反,风水理论历经数千年而不衰,也从一定意义上说明了它有着令人信服的方面。风水对于城市建设的另一个意义,在于它总能够因地制宜,围绕不同地点、不同地势具体分析如何营建环境建设,创造出适宜人居的城市,让人们在现代化的城市环境中也能尽享和谐,同时让城市规划建设更能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主题,创造美好未来。

[1] 龚蔚霞,钟肖健.风水视角下的东莞水乡地区水系特征及规划探索[J].中国名城,2013(11):60-61.

[2] 俞孔坚.理想景观探源——风水的文化意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9-59.

[3] 淮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淮阳县志[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159-211.

[4] 俞孔坚,张蕾.黄泛平原古城镇洪涝经验及其适应性景观[J].城市规划学刊,2007(5):85-89.

[5] 白家波,杨永腾,刘永生,等.陈州古城特色分析及水环境治理方案研究[C].第三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8:441-442.

[6] 杨柳.从得水到治水——浅析风水水法在古代城市营建中的运用[J].城市规划,2002,26(1):80-81.

[7] 张效通,钱学陶,曹永圣.应用中国环境风水原则规划“山水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11,18(1):19-20.

责任编辑:张吉明

Feng shui is the study of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between man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a science. Feng shui theoryis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Chinese nation down the classic. It is aguide to choose the best suitable human habitat scientific theory. AncientChina, including urban planning, including all types of constructionactivities are not subject to feng shui theory. Through the elaboration ofthe origin and connotation of feng shui theory, combining with the deepcultural background and unique water environment of Huaiyang ancientcity, this paper collects the rich ancient city historical data and analyzes theinfluence of feng shui theory on Huaiyang ancient city site selection andwater system layout. How to form a modern Huaiyang city characteristicsget some inspiration, so as to better provide a favorable theoreticalguid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ities.

feng shui theory ; Huaiyang ancient city ; siteselection ; water system layout

C 912

A

1674-4144(2017)-03-64(7)

王鹏飞,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博士。

刘恩亮,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硕士研究生。

田朋朋,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淮阳风水古城
激活人大代表工作的淮阳实践
我有两个童年,一个古城一个江边
翘街古城
淮阳:在“进”的态势中谱写开局新篇章
一个家庭的好风水来自哪里?
风水——环境感应心理学 换一个角度看风水(中篇)
安居古城
春秋古城一日游
养好你喜欢的女人,就是养好你自己的风水
河南淮阳平粮台古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