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西部高校专职辅导员职业倦怠分析与研究

2017-07-29李佳纯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

李佳纯

摘 要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者和教育者的双重身份,本文运用访谈法对云南西部高校专职辅导员进行访谈,探讨云南西部高校专职辅导员在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倦怠的表现,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西部高校 专职辅导员 职业倦怠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云南简称滇,风景秀丽,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仅少数民族就有25种,云南省相邻的省区有四川、贵州、广西、西藏。云南3个邻国是缅甸、老挝和越南。北回归线从该省南部横穿而过。

1云南西部高校专职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

目前云南省西部有丽江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市、德宏州、临沧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主要高校有丽江师专、保山学院、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普洱学院、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西双版纳职业学院等。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而目前对于西部高校专职辅导员来说,职业倦怠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职业倦怠现象,是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这和肉体的疲倦劳累是不一样的,而是源自心理的疲乏。通过访谈,发现云南西部高校专职辅导员职业倦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工作压力大,自我角色定位不清晰,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下降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24号令第四章第十条,专职辅导员可兼任学生党支部书记、院(系)团委(团总支)书记等相关职务,并可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辅导员是教育者和管理者双重身份,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辅导员需24小时待命,不但兼任学生党支部书记、院(系)团委(团总支)书记等相关职务外,在处理学生问题上都站在学校的第一线。云南西部高校专职辅导员从事的工作绝大部分都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关,在日常的工作中輔导员反而承担着行政秘书、教学秘书、学工秘书的各类工作,工作职责不明确,工作任务繁重,疲于应付。

在云南西部高校对此并没有清晰的认识,有的认为辅导员是教师;有的认为是行政管理人员;有的认为具有双重身份,却两方都得不到认同的尴尬境地。这表现在职称评定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第四章第十一条,专职辅导员可按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要求评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第十四条,高等学校可根据辅导员的任职年限及实际工作表现,确定相应级别的行政待遇,给予相应的倾斜政策,但在云南西部高校辅导员职称评定得不到落实。

自我角色定位的模糊使辅导员对自身的职业前景没有明确的认识,缺乏前进动力,产生职业倦怠。

1.2在管理过程中遇到挫折困难

在云南西部高校,很多学生来自本地,受地域和少数民族生活习惯的影响,学生素质和发达地区学生素质存在很大差距。在学习方面,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目的茫然,学习动力缺乏,学习基础薄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生活方面,很多学生来自贫困家庭,受民族地区成长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有酗酒等习惯;以一对多的情况下,辅导员在管理上也缺乏方法,手段单一,加上有的时候班主任不理解,学生的不理解,辛勤付出却得不到回报,使得西部高校专职辅导员对自己工作产生挫败感。

1.3对工作丧失热情,工作态度消极

根据教社政 【2005】 2号文《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要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创造必要条件。高等学校要根据实际,将辅导员、班主任的岗位津贴等纳入学校内部分配体系统筹考虑,确保辅导员、班主任的实际收入与本校专任教师的平均收入水平相当。但实际调查发现专职辅导员与专职教师收入水平差距大,辅导员24小时待命、担责,不能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使得辅导员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个人发展停滞,行为怪僻,提出调度申请等。

2缓解云南西部高校专职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策略

2.1建立科学的政策保障体系,加强政策实施力度

在政策上,学校要尽快根据国家的政策建立相关适合本学校专职辅导员的科学化、制度化的政策规定,让辅导员有上升的空间,安心工作。此外学校要积极为辅导员的工作和生活创造便利条件,应根据辅导员的工作特点,在岗位津贴、办公条件、通讯经费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为辅导员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必要保障。

2.2明确职责,加强本职工作

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切实履行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进一步规范辅导员的工作范畴,逐步明晰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边界,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自信心和职业归属感。

2.3认识自我,学会适应,改变产生倦怠的应激源,提升自我

在各种应激事件和压力面前,自己一定不要一味地抱怨,要及时调整心态、学会适应,换一种角度看压力。应将爱国守法、敬业爱生、育人为本、终身学习、为人师表作为职业守则,应在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方面不断拓宽储备,努力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部长办公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24号令[Z].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06.

[2] 刘伟.提升高校辅导员宣传思想工作能力的路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

[3] 高悦.浅谈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J].师资队伍建设,2017.

[4] 汪子云.西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建设状况与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
养老护理员职业倦怠研究进展
放射科住院医师职业倦怠研究进展
住院医师的知觉压力和职业倦怠特征分析及对策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对策探讨
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大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干预机制研究
驻疆官兵成就动机对职业倦怠的影响: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