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化肥使用状况与零增长之路径

2017-07-25河南省土壤肥料站刘灿华

河南农业 2017年7期
关键词:零增长使用量水肥

河南省土壤肥料站 刘灿华

河南省化肥使用状况与零增长之路径

河南省土壤肥料站 刘灿华

河南省土壤肥料站 主办

河南是粮食生产大省、人口大省,农作物复种指数高,中低产田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3,基础地力不足以支撑国家对河南粮食生产的要求,粮食增产主要依靠化肥的大量投入。但过量、盲目地投入化肥在支撑农业增产的同时,也带来了生产成本的增加与环境的污染,亟需改进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不合理投入,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化肥使用状况

(一)全国化肥使用状况

人多、地少、耕地质量差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建国以来形成的我国特有的高投入、高产出、农田高强度利用的发展模式。我国用世界9%的耕地、6%的地表淡水资源,约1/3的化肥,养活了世界21%的人口。2015年全国化肥用量6022.6万 t(折纯,下同),较2014年增长 0.44%;每 667 m2平均用量 24.1 kg(仅以农作物播种面积计,下同)。农业部根据化肥用量测算,当前施肥水平可满足至2020年的粮食生产的需求,若再大幅度增加化肥投入,不但增加农业生产成本,而且影响生态环境。

(二)河南省化肥使用状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大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化肥用量与粮食产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见图1)。截至2015年,37年间化肥用量增加14.6倍,平均年增长8.1%;年际间增幅自2012年起稳定在2%以下(见图2)。2015年河南省化肥总用量716.09万t,较2014年增长1.47%,总量居全国第1位;每667 m2均用量33.1 kg,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第6位(见表1)。

二、肥料利用率现状

统计分析肥料田间试验结果,河南省肥料利用率自2001年来呈上升趋势(见表2),2009—2014年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为32%、23%、35%,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1%、7%,与欧美等农业发达国家存在更大的差距。

三、化肥施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化肥用量偏大

农业是河南省传统优势产业,农民群众对粮食丰产重视程度高,化肥施用量偏高,一是为省工省时忽略肥料投入成本;二是为片面追求高产加大肥料投入,即使是配比适宜的配方施肥,用量也往往超过经济最佳推荐量。

(二)施肥方式不科学

受土地分散经营、劳动力成本高、施肥机械化水平较低的限制,化肥撒施、浅施、大水冲施等现象仍较普遍,再加上肥水不能完全耦合,加剧了化肥的挥发与淋失。

图1 1949—2015年河南省粮食总产与化肥用量

图2 1980—2015年河南省年化肥用量增幅

表1 2015年河南省化肥使用情况统计

表2 河南省肥料利用率统计

(三)高新化肥减量技术推广陷入瓶颈

缓释肥料、水肥一体化等新产品、新技术能显著提高水肥利用效率,是化肥减量增效的重要措施,但投入成本较大。缓释肥料等新型肥料受农业比较效益低的影响,普及推广仍有一定的难度;水肥一体化虽然部分在新型农业主体种植的果树、设施蔬菜等作物上有了一定规模,但大田粮食作物上,投资额度高、实施难度大、推广应用困难。

四、2017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思路与目标任务

“到2020年,初步建立科学施肥管理和技术体系,科学施肥水平明显提升。2015—2019年,逐步将化肥使用量年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力争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这是我国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总体目标,2017年河南省零增长的工作思路与阶段目标为:

(一)工作思路

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前提,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理念,以供给侧改革为契机,以“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为原则,以化肥安全使用、全面提升有机肥资源利用为宗旨,深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小麦以减氮、调磷、增钾,玉米以减氮、稳磷钾,蔬菜以减氮、增施有机肥,果树以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等为主要措施,同时补充必要的硫、锌、铁、锰、硼等中微量元素。创新化肥减量增效新模式,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二)目标任务

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化肥用量增幅降到1.2%以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入户率达到81%,农作物肥料利用率达到37%,农作物秸秆养分还田率达到50%,机械施肥率达到34%。

五、实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技术路径与措施

针对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工作思路、目标任务与计划规模,以“精、调、改、替”为技术路径、以“集、提、带”为工作措施,实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

(一)精,即推进精准施肥

根据不同区域土壤条件、作物产量潜力和养分综合管理要求,合理制定各区域、作物单位面积施肥标准,减少盲目施肥行为。

(二)调,即调整化肥使用结构

优化氮、磷、钾配比,促进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配合。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引导肥料产品优化升级,大力推广高效新型肥料。

(三)改,即改进施肥方式

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意识和技能。研发推广适用施肥设备,改表施、撒施为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叶面喷施等方式。

(四)替,即有机肥替代化肥

通过合理利用有机养分资源,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实现有机无机相结合。推进秸秆养分还田,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因地制宜种植绿肥,减少化肥养分投入。

(五)提,即提升认识、提高水平

一是通过多角度全方位宣传培训,提高测土配方施肥认知度与接受力;二是通过 “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高标准粮田建设,提升耕地地力水平,实现土、肥、水资源利用的优化配置。

(六)集,即组装配套综合技术

将土、肥、水、种以及栽培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充分发挥良土、良肥、良水、良种、良法的综合优势,减少作物增产对化肥的依赖。

(七)带,即树榜样立典型带发展

依托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选择规模较大、集中连片农田,建立减量增效、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方。做出亮点,做好标杆,让农民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猜你喜欢

零增长使用量水肥
雅苒致力于推动水肥一体化
“水肥一体”新系统 助力增收有一手
No.5 中国提前5年进入人口零增长时代
减少#1炉再热器减温水使用量
“以虫吃虫”这家大棚农药使用量减少30%
2020年 宽带订户月使用量将创新高
肥药使用零增长的前世今生
我国提前三年实现化肥零增长
浅谈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北方贫困山区的应用与推广
基于水肥耦合模型的上海地区设施番茄水肥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