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皮后传统加压包扎与VAD治疗骨科创面的疗效对比

2017-07-25刘笑开

中国疗养医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皮片植皮游离

刘笑开

植皮后传统加压包扎与VAD治疗骨科创面的疗效对比

刘笑开

目的 对比分析植皮后传统加压包扎与游离植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AD)治疗骨科创面的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15-04—2016-04在辽宁省鞍山市第三医院行植皮后传统加压包扎治疗骨科创面的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行游离植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科创面的患者32例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换药次数、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植皮成活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游离植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科创面的治疗效果较好,植皮的成功率较高,能有效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和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游离植皮;负压封闭引流;传统加压包扎;骨科创面

骨科创面通常由开放性外伤导致,是骨科的常见病症,该类病症的处理都较为棘手。由于骨科创面一般会有较大和较深的软组织缺损,而且通常还伴有骨质外露的情况,因而患者很容易出现感染等情况。临床上对骨科创面的治疗通常采用植皮或换药方式,但这些方法都存在明显的缺点,如愈合时间长、治疗效果差等[1]。本文主要对比分析游离植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AD)与植皮后传统加压包扎治疗骨科创面的疗效,并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5-04—2016-04在我院行植皮后传统加压包扎治疗骨科创面的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19~59岁,平均年龄(31.64±5.49)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16例,高处坠落9例,机器绞伤4例,爆炸受伤3例。选取同期行游离植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科创面的患者32例作为研究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19~60岁,平均年龄(32.05±5.54)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15例,高处坠落11例,机器绞伤5例,爆炸受伤1例。本次入选患者经诊断其骨科创面肉芽组织已生长至满足植皮条件,研究已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并经患者和家属签字确认。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前期的创面处理,包括对失活组织进行彻底的清除、对骨折情况进行复位、修复神经、血管和肌腱,待创面满足游离植皮要求后进行植皮术。以患者创面大小的实际情况,用取皮刀进行游离皮片的切取,取皮部位位于同侧或对侧的健肢,皮片的体面积比创面稍小,厚度大约为中厚或刃厚,之后将其制成网状皮,比例1∶1.5,并在创面上进行缝植。

对照组患者实行植皮后传统加压包扎治疗,即缝植完游离皮片后,对植皮部位进行加压包扎。同时,对患者进行药敏测试,根据结果对患者实行5 d的抗生素治疗,以预防创面感染。7~10 d后,将加压包扎的敷料打开,对皮片的成活情况进行检查。

研究组患者实行游离植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游离皮片缝植完成后,在植皮部位覆盖上负压封闭引流敷料,敷料应充分接触游离皮片,确保敷料和皮片间没有空隙并完全封闭创面。连接中心负压和引流管,负压值设定为-0.017~-0.060 MPa。完成后根据患者药敏测试的结果对患者实行5 d的抗生素治疗,每天用生理盐水对负压封闭引流管进行冲洗,确保管道的通畅。7~10 d后将其拆除,检查皮片的成活情况。

1.3 疗效标准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的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植皮成活率和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的表示方式为(±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术后,研究组患者在换药次数、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植皮成活率的比较 术后,研究组患者植皮成活率为93.75%,对照组植皮成活率为56.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1 两组临床治疗疗效的比较(±s)

表1 两组临床治疗疗效的比较(±s)

组别例数(n)换药次数(次)愈合时间(d)住院时间(d)研究组323.65±1.3713.42±2.4718.37±2.19对照组324.57±1.2815.39±2.3620.55±2.45P0.007 30.001 80.000 4

表2 两组植皮成活率的比较(n)

3 讨论

游离植皮目前在创面的修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游离植皮的实际工作中,常常有大面积的皮肤缺损或复杂的创面植皮,如果采用传统打包植皮术,不但操作较为繁琐,花费的时间较长,而且术后的效果也较差,常常发生植皮坏死等情况[2]。

负压封闭引流是一种近年来新兴的治疗手段,在临床工作中已获得了成功的应用和良好的效果。负压封闭引流利用了生物性半透膜,其敷料是高分子的聚合医用泡沫聚乙烯醇和防菌生物透性薄膜等材料合成的,其特点在于黏合性高且不透水。这种治疗方式的引流效率较高,能有效将死腔消灭,且治疗时间短,交叉感染少,患者的治疗痛苦少,因而被广泛作为创伤骨科中软组织有严重缺损的治疗方式。在游离植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中,对创面采用了负压治疗的技术,患者的骨科创面受到了贴膜的良好保护,使外来细菌被阻挡开来,无法入侵创面,避免了创面的感染;加之负压治疗使血液循环增加,增加了创面部位的抗体和吞噬细胞,血液系统能够更好地提供免疫和防御等作用[3]。因为大气压传导,负压封闭能产生正压,并作用于创面,由于植皮时采用了具有网孔的网状皮片,因而创面血液、渗出液和分泌物能够得到充分的引流,最后由覆盖在创面之上的负压封闭引流敷料吸收并通过其内的引流管进入引流瓶。通过这种方法,极大地减少了皮片下的积液和积血。同时,负压封闭引流的材料还能产生全面且均匀的负压,因而游离皮片能够均匀地接触创面,在与创面贴合时更加紧密,成活率更高。除此以外,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换药次数少,对新鲜的肉芽组织损伤更少,减少了患者承受的痛苦,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4-5]。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在换药次数、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植皮成活率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优势较为明显(P<0.05)。由此可见,游离植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科创面的治疗效果较好,植皮的成功率较高,能有效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和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张喜海,卓乃强,鲁晓波.游离组织瓣联合游离植皮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修复肢体严重创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46例[J].重庆医学,2014,43(1):114-116.

[2]孔靖,钟格兰.大面积皮肤缺损游离植皮中传统打包技术与负压封闭引流的应用比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14(18):1549-1551.

[3]李伦兰,甘玉云,汪亚兵,等.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骨科创面中应用与护理[J].安徽医药,2013,17(9):1616-1620.

[4]童海东,戴如冰,赵轶军.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游离植皮在深度烧伤感染创面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5,24(12):10-11.

[5]唐列云.邻近皮瓣联合游离植皮及负压封闭引流修复慢性创面的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20):3137-3138.

2016-06-07)

1005-619X(2017)01-0069-02

10.13517/j.cnki.ccm.2017.01.028

114031辽宁省鞍山市第三医院骨一科

猜你喜欢

皮片植皮游离
MEEK 微型皮片移植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儿科领域的应用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疼痛护理管理在VSD联合自体游离皮片植皮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创面中的应用
不同植皮方式修复大面积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分析
莫须有、蜿蜒、夜游离
一种3L双面胶纸法手工制备网状皮方法介绍
烧伤植皮手术及其注意事项
二期植皮联合VSD与传统打包技术修复慢性创面的疗效比较
陶珊珊作品
Meek微型皮片移植术治疗Ⅲ度烧伤超过80%TBSA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