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改善住院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实效性探究

2017-07-25吕娟

中国疗养医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化疗情绪研究组

吕娟

心理护理改善住院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实效性探究

吕娟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改善住院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实效性。方法 选取2014-07—2016-02在解放军第88医院普通外科接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312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56例患者接受基础护理,研究组156例患者在接受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另加心理护理,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化疗后,研究组患者SAS评分分别为(45.22±7.87)分、(47.71±8.07)分、(46.02±7.19)分、(46.11±6.20)分;对照组患者SAS评分分别为(47.25±9.15)分、(51.64±8.75)分、(53.44±7.62)分、(55.96±8.14)分。在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化疗后,研究组患者SDS评分分别为(49.02±8.38)分、(51.33±8.12)分、(52.02±7.66)分、(43.22±7.41)分;对照组患者SDS评分分别为(53.28±7.88)分、(55.20±8.11)分、(57.03±7.62)分、(58.87±7.39)分。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改善住院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时,心理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

心理护理;恶性肿瘤;焦虑抑郁;实效性

癌症对于人类健康有着严重的威胁[1]。通常所说的癌即为恶性肿瘤。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习惯有了很大的变化,同时环境也在逐渐恶化,因此恶性肿瘤的患病人数也越来越多。恶性肿瘤的死亡率非常高[2-3]。在临床治疗时,确诊为恶性肿瘤的很多患者,治疗过程中常常会产生消极的心理反应,一般表现是焦虑与抑郁等症状,这对于患者的正常治疗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探寻一种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方法,对患者疾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此次研究选取了312例住院恶性肿瘤患者,探究心理护理在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时的临床效果,最终取得了满意的成果。希望此次的研究成果能对今后的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有所帮助。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07—2016-02在我科接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312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患者156例,其中男性患者102例,女性患者54例,平均年龄为(65.3±8.4)岁;对照组患者156例,其中男性患者98例,女性患者58例,平均年龄为(66.3±7.9)岁。入选患者均经病理学确诊为恶性肿瘤;无精神病史;无认知障碍;自愿参与此次研究。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化疗前后进行基础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另加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具体方法:对患者进行基本信息的讲解,如:医院情况、病情信息、治疗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向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化疗、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全方位的健康教育,给予其对于疾病治疗的信心,不要再当自己是患者;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发挥亲情的重要作用,在最大程度上扮演倾听者、提倡者、护理者的角色,使患者得到感情上的支持与精神上的帮助;与患者经常进行沟通与交流,使其感受到被尊重与重视,使其在接受治疗时能够安心;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可以通过组织患者读书、下棋、听音乐等活动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使其对自身疾病不要太过担忧,改变其不良情绪;对患者所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并且通过交流引导患者积极的生活态度,肯定自身价值,改变错误的观点来乐观的面对生活;如果有空余时间参加恶性肿瘤康复会,树立康复新理念,鼓励患者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统;进行适当的肌肉训练,保证患者身体的放松;建立医患联络网,定期通知患者复查病情。

1.3 诊断标准 运用焦虑量表(SAS)与抑郁量表(SDS)对患者进行心理状况评定[4-6]。正常:SAS评分<50分;轻度焦虑:SAS评分50~60分;中度焦虑:SAS评分61~70分;重度焦虑:SAS评分>70分。正常:SDS评分<50分;轻度抑郁:SDS评分50~60分;中度抑郁:SDS评分61~70分;重度抑郁:SDS评分>7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19.0软件来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运用(±s)表示,通过t检验;计数资料运用率表示,通过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化疗前后SAS评分比较(表1) 在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化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中,研究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中第4次化疗结束后差异最为明显,研究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低约9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两组患者化疗前后SA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化疗前后SAS评分比较(±s,分)

组别化疗前第1次化疗后第2次化疗后第3次化疗后第4次化疗后研究组(n=156)45.96±9.2845.22±7.8747.71±8.0746.02±7.1946.11±6.20对照组(n=156)45.46±9.1747.25±9.1551.64±8.7553.44±7.6255.96±8.14P>0.05<0.05<0.05<0.01<0.01

2.2 两组患者化疗前后SDS评分比较(表2) 在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化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SDS评分中,研究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中第4次化疗结束后差异最为明显,研究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低约15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表2 两组患者化疗前后SD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化疗前后SDS评分比较(±s,分)

组别化疗前第1次化疗后第2次化疗后第3次化疗后第4次化疗后研究组(n=156)49.88±7.6249.02±8.3881.33±8.1252.02±7.6643.22±7.41对照组(n=156)50.57±8.7853.28±7.8855.20±8.1157.03±7.6258.87±7.39P>0.05<0.05<0.05<0.01<0.01

3 讨论

在焦虑与抑郁的患者中,恶性肿瘤患者的发病率明显比正常人高[7-8],并且与疾病的发生有着很高的相关度[9-10]。人体免疫系统活动的改变能够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对恶性肿瘤发展状态的影响。患者的心理困扰会对癌症患者的病情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心理护理是一种运用心理学知识,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的交流与互动,并用行动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以此来使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更加顺利的手段。

心理护理时,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交流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并对自身所处的环境有所认识,这对于患者减轻自己的焦虑与抑郁有非常大的帮助。患者在对自己的病情有一定了解之后,情绪会得到一定的平复,因此会降低病情恶化的程度。同时,心理护理改善患者的心态,减少不良反应[11-13]。通过感情上的交流,使患者得到精神上的支持,这样也能很大程度上帮助患者改善情绪。治疗期间,要尽量使患者的需求得到满足,使患者的期望得到重视,使患者对于疾病的治疗充满希望,对患者的迷惑进行及时的解答,从而对疾病的后期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关研究表明,在改善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时,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明显[14-15]。在患者心理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后,对于疾病的治疗所采取的方法也会更加有效。护理人员可以与患者家属进行必要的沟通,使其对患者进行精神上的支持,使患者感受到温暖,并对疾病治疗充满信心,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在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时,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也非常重要,可以让患者进行一些娱乐活动,使其分散一部分注意力,这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对患者有耐心,使其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尊重,建立患者的信心,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对康复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对此次选取的312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后发现:在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化疗后,研究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SAS评分分别低约2分、4分、7分、9分;研究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SDS评分分别低约4分、4分、5分、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心理护理在改善住院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时有良好效果,对于患者的顺利治疗与康复意义重大。

[1]李国,王建利,陈武,等.胸部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河北医药,2011,33(18):2767-2768.

[2]Zabora J,BrintzenhofeSzoc K,Curbow B,et al.The prevalence of psychological distress by cancer site[J].Psycho-Oncology,2001,10(1):19-28.

[3]路启芳,石喜妹,黄碧琴,等.护理干预对减轻年轻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27(3):236-237.

[4]Boyes A,D'Este C,Carey M,et al.How does the Distress Thermometer compare to the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for detecting possible cases of psychological morbidity among cancer survivors?[J].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2013,21(1):119-127.

[5]耿熠,赵亚宁,李宽智,等.心理干预改善恶性肿瘤患者情绪障碍的临床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10,18(7):1412-1414.

[6]Trinh L,Plotnikoff RC,Rhodes RE,et al.Correlates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a population-based sample of kidney cancer survivors:an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Int J Behav Nutr Phys Act,2012,9(1):96.

[7]李兰,王维利,周利华,等.治疗性沟通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的干预分析[J].安徽医药,2011,15(12):1621-1623.

[8]Iwatani T,Matsuda A,Kawabata H,et al.Predictive factors for psychological distress related to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J].Psycho-Oncology,2013,22(3):523-529.

[9]韩磊,陆汉红,李春浩,等.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疼痛及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2,12(5):506-509.

[10]Fang CK,Chang MC,Chen PJ,et al.A correlational study of suicidal ideation with psychological distress,depression,and demoral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cancer[J].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2014,22(12):3165-3174.

[11]官丰菊,周岩冰,牛兆建,等.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齐鲁医学杂志,2010,25(6):478-479,482.

[12]Bultz BD,Carlson LE.A commentary on'Effects of screening for psychological distress on patient outcomes in cancer:A systematic review'[J].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2013,75(1):18-19.

[13]孙桂苓.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抑郁调查及心理干预[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5):1253-1253.

[14]Budden LM,Hayes BA,Buettner PG.Women's decision satisfaction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following early breast cancer treatment:a treatment decision support role for nurs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practice,2014,20(1):8-16.

[15]Patel JD,Krilov L,Adams S,et al.Clinical cancer advances 2013:annual report on progress against cancer from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J].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14,32(2):129-160.

2016-07-12)

1005-619X(2017)01-0050-03

10.13517/j.cnki.ccm.2017.01.020

271000解放军第88医院普通外科二区

猜你喜欢

化疗情绪研究组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跟踪导练(二)(3)
A kind kid helps a classmate beat cancer A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