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赛事企校合作的双赢策略构想

2017-07-24王鲁江

运动 2017年2期
关键词:体育赛事赛事过程

王鲁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体育部, 广东 广州 510442)

理论与方法探索

高校体育赛事企校合作的双赢策略构想

王鲁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体育部, 广东 广州 510442)

对高校体育赛事活动的开展来说,企校合作一直是其中的一个重点的内容,同时也是推进高校体育赛事整体组织举办水平发展的一个必要举措。在当前高校体育赛事市场化发展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从市场化的视角,对企校合作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探析,明确发展原则,打造更加科学的战略布局,这样才可以对于高校体育赛事的价值进行最大限度地实现,同时更好地适应市场化的发展趋势。

高校体育赛事;企校合作;双赢策略

在我国当前体育产业不断发展的形势下,高校体育赛事也逐步进入了市场化的发展阶段。在当前这一新的发展驱使下,高校在展开体育赛事合作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吸引更多的关注,提升赛事影响力,打造优质品牌,这也是我们当前所应关注的一个问题。对于企校合作来说,我们必须要明确合作原则,并且对于企校合作的重要意义进行科学认知,这样才能构建出一套科学的合作策略,最终实现共赢发展。本文主要对企校合作开展的意义和原则进行了分析,并探究了如何更好地提升合作效果,实现双赢。

1 企校合作的重要意义

对高校本身来说,在当前高校体育赛事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化的发展趋势已经对于整个体育赛事活动的举办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企校合作也逐步成为了当前市场化发展趋势下的重要选择在当前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校也应该更加关注对社会化资源的引进,争取更多外界环境的支持,同时也可以让企业自身的商业性特点和高校自身的公益性特点进行更好地融合。高校和社会的发展是非常紧密的,近年来各大高校也逐步地加强了整体投入,构建了更加完善的运动员发展环境,整体高校体育运动影响力得到了更好地提升。近些年以来,高校体育运动队伍自身的竞技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高校体育赛事的影响力更加强大,社会对于高校体育赛事的关注度也在逐年提升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对高校体育赛事的赞助与合作中,整个体育赛事的资源的推广开发效果也得到了更好地提升和完善。

对于企业来说,高校体育赛事也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营销机会和渠道。对于现代企业发展建设来说,品牌建设工作一直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路径和方向。在参与相关商业合作的过程中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营销机会与渠道,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拉近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对于企业来说,参与高校体育赛事的合作,可以让企业自身的品牌更具亲和力,提升消费者的忠诚度。对于当前社会市场竞争不断完善的今天,一个企业自身的品牌形象是否正面、强大,是否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都直接影了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当前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体育赛事本身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购买力和购买欲望,如何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可以更好地提升企业自身的品牌形象,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效用。另外,对于企业来说,参与高校体育赛事的合作活动,其资金投入规模相对较小,对一些中小企业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品牌发展路径。

2 明确企校合作的原则

2.1 合作关系的确定

在高校体育赛事与企业进行合作的过程中,为了达到共赢的目的,二者必须对自身的合作关系进行明确。高校体育管理结构和企业之间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同时对于风险进行了共同承担。二者在合作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长期发展的目标和愿景,同时对双方的实际去往与需求进行深入了解。高校体育管理机构要为企业提供相应功能的营销拓展服务,企业则需要为高校体育赛事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

2.2 效益获取理念的调整

在实际合作的过程中,要对于成本效益进行科学地分析,找到更加有效的手段对投入进行优化,提升效益。合作计划制订和实施的过程中,要结合市场环境进行分析,考虑到投入成本方面与具体收入方面之间的比例,同时结合双方需求,改进合作计划,打造更加长效的合作机制。

2.3 管理方式的改进

在过程管理控制的过程中,双方要深入进行沟通和互动,并且保障双方平等的平等权利,引入相同的运作理念。双方也要对自身工作中的优劣势进行客观分析,提升内部管理策略的有效性,构建一套高效的运作管理体系。

3 共赢理念下企校合作工作开展的重要策略

3.1 对高校的体育赛事进行科学选择

在企校合作的过程中,要对于赛事的规模和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实际资金需求,科学地选择各类赛事。在赛事种类的选择上,不同类型的体育项目其对不同企业的品牌传播价值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在项目选择过程中,要选择具备较强群众基础,并且广受青年学生所欢迎的项目。例如,足球和篮球就是广受欢迎的体育项目种类。部分体育项目本身虽然参与的人数相对较少,但是却具备传统的特色,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观赏性效果。例如,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校内举办的龙舟比赛等。这些运动本身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同时也可以在社会中为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在体育赛事选择中,我们要科学地选择体育赛事,并且结合企业自身的特性和品牌形象进行相应的选择。另外,企业必须考虑赛事宣传时间与企业产品销售、企业营销计划是否相应,同时对于组织者的水平进行深入的分析。即便是组织者在招商方案中描述了美好的回报图景,但究竟能否实现,取决的还是整个组委会的能力。

3.2 科学构建营销战略体系

对于企业来说,品牌的定位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我们要构建一个和目标市场具有密切关联的品牌形象,同时结合企业经营活动的特性,构建完善的营销战略体系。在品牌定位的过程中,只有确保定位准确,这样才能提升后续营销效果的有效性。不同品牌之间具有明显的区别,营销活动的开展也要结合自身的特点,体现自身的特点。当前企业在参与高校体育赛事合作与赞助工作的过程中,相关营销工作开展缺乏足够的匹配能力。虽然在营销活动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但是整体成效却很难尽如人意。在展开合作工作之前,企业必须要对自身的战略发展体系进行构建,打造长短期目标结合的布局体系,科学地展开市场营销活动的分析与准备。另外,企业也必须考量其他赞助企业的的数量和级别、权益和价格等问题。由于一场赛事中,赞助商很多,这对于消费者的记忆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在进行合作和营销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企业必须要关注如何更好地提升自己利用赛事服务消费者的能力,这样才能获得有效的回报。

3.3 合作前进行充分的准备与可行性分析

高校的体育赛事本身的管理者是高校的体育管理机构,在展开合作之前,双方要就赛事的实际组织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对于高校体育赛事之前举办的具体情况、地点、频率等进行充分分析,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前期的宣传准备。对于整个赛事举办全过程中,对于所需的各类成本进行确定,做好赛事前期费用的预算。对于合作中权利方面内容,要利用合同协议的方式进行确定。例如,拥有赛事冠名权;拥有赛事标志、正式赞助商名称、比赛中的照片等的广告使用权;在赛事举办院校及比赛场地周围拥有悬挂冠名横幅的权利;企业方可以派出代表出席比赛的开幕式、闭幕式,可在开、闭幕式中致辞,为获奖队伍颁奖;企业方可在比赛赛场内进行产品宣传、销售,并拥有展示台的设置权;拥有比赛场地广告、比赛用品广告、比赛会场广告等权益。在完成拟定之后,要对于后续的活动方案和计划等进行提交审核。

3.4 体育赛事资源的深度挖掘

对于高校体育赛事活动来说,其市场化发展的过程是具有较强商业属性的行为。对高校来说,体育赛事本身是一种无形资产,并且其中的如冠名权、广告发布权、电视转播权、各类标志的特许使用权等,都具有相应的时限性,如果超出时限,那么商业价值就会消失。高校体育赛事管理部门要对于赛事开发进行深入的分析,对其商业价值进行更加科学地探究,提出更加有效的发展策略。企业要借助媒体的力量,对于自身的品牌进行推广,在赛事当中充分利用各种几乎让受众人知道企业的实在价值,推进企业和受众的共鸣,让企业自身的推广目标得到更好地发挥和实现。企业不仅可以可以通过赛事的赞助来对自身进行宣传,同时也可以参与到具体赛事城建工作中。对于体育赛事的承建来说,企业可以从中获取良好的商业回报,同时也能对自身的业务范围进行进一步的拓展,让自身的影响力得到提升。企业本身也要加强和重视合作,在各类赛事期间,做好品牌自身的推广。对于赛事中各类促销现场活动来说,企业也要对自身的营销活动,融入更多的体育文化方面的内容。在各类文化活动举办中,企业本身也要“借东风”进行自身的宣传,这也是企业自身提升社会影响力,更好地开发市场,整合挖掘各类资源,提升自身资金回报率的重要举措之一。在一些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举办的过程中,文化活动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科学地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可以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商业形象,同时也可以达到对体育赛事进行有效宣传的目的。

4 结 语

高校体育赛事管理部门要正确地看待企校合作工作的开展,形成更加科学的合作观念,并且与企业之间进行深入地沟通和互动,全面、科学地分析校企之间的联系。只有在体育赛事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科学地实现合作活动,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营销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对赛事资源进行挖掘,同时实现营销活动的创新,这对于学校和企业来说,是一个共赢的局面。

[1]殷飞.我国高校校园体育赛事赞助现状及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6).

[2]李钰涛.高校体育赛事市场的开发策略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5).

[3]蔡新江.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模式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3).

[4]胡向东,杨亚涛.高校体育赛事的市场开发探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2).

[5]董爱霞.基于高校体育赛事的市场开发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7).

[6]舒刚民.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历史背景与现实困境[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5(2).

G812

A

1674-151X(2017)01-077-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2.040

投稿日期:2016-12-10

2016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编号:GD16XTY12)。

王鲁江(1962—),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高校学校体育。

猜你喜欢

体育赛事赛事过程
本月赛事
体育赛事项目管理对体育赛事形象及其管理的影响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