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绿色金融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7-07-21郑素芳

老区建设 2017年8期
关键词:江西省江西绿色

郑素芳 马 勇

江西绿色金融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郑素芳 马 勇

通过对江西省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产业基金、碳排放权交易、绿色保险等五方面描述江西绿色金融发展历程和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政府针对性政策缺乏、绿色金融产品缺少创新、缺乏专业化人才队伍,提出了江西绿色金融发展的完善对策:加强法制保障和政策支持、创新绿色产品、培育专业化队伍。

绿色金融;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992年通过的《21世纪议程》,标志着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单纯追求GDP为目的的发展方式已经极大地危害到了世界环境,从而引导各国在政策支持和舆论导向上向绿色文明、绿色发展倾斜,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绿色金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并快速发展起来。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在不同的国家,绿色金融也被称为“环境金融”、“可持续发展金融”和“生态金融”等。Salazar(1998)[1]认为绿色金融可以看作是连接环境和金融这两大产业的桥梁,可以依靠金融创新来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而Labatt和White(2002)[2]的观点更加直接,认为绿色金融就是金融创新与环境保护的有效融合,并有助于企业和金融机构有效管理环境风险。我国国内学者对绿色金融的界定大多和金融机构相关联。高建良[3]与和秀星[4]认为绿色金融是以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为目的,在相关贷款政策、对象、条件、种类方面采取分类限制、积极、支持等不同的态度,从而也达到扶持绿色产业发展的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学者们对绿色金融概念的界定越来越规范、越来越清晰。

当前,注重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而多种融资方式可以作为绿色产业发展的推动器,并能够降低前期的筹资成本[5],而Ruiz和Botero(2016)[6]进一步认为促进绿色金融,不但要政府参与,还要制定政策吸引私人资本的参与,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王遥(2016)[7]认为绿色金融是一种将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新型金融模式,要注重市场机制和政策制定的平衡,才能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更好地发展经济。

二、江西省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剖析

江西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国内处于中游,在当前绿色发展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虽然在“十三五”金融业发展专项规划战略举措中提出了“充分发挥银行业、证券期货业、保险业三大传统金融产业的主力军作用,突出发展壮大绿色金融等领域,构建具有江西特色的金融产业体系”,但总体来说,江西在绿色金融方面的发展并不尽人意。

1.绿色信贷

2003年世界十大主要银行提出的“赤道原则”,

图1 2015年末部分省市绿色信贷余额

2.绿色债券

2015年,随着国家发改委和相关主管部门的政策、指引文件的推动,绿色债券已经成为了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的直接融资手段。根据Wind公开数据统计,截止10月31日,2016年中国债券市场上的贴标绿色债券规模达1338.3亿元,包括金融债、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和国际机构债等各类债券一共有36只。其中绿色金融债规模最大,达到了950亿元。江西省绿色债券发行始于2016年。首单绿色金融债券项目是浦发银行南昌分行在2016年6月16日发行的绿色金融债券7000万元,专项用于新能源车棚的一期项目建设。2016年7月12日,江西银行获批80亿元的绿色金融债券发行额度,同日,以全国第一单“非试点”的身份发行了“江西银行2016年第一期绿色金融债券”。本次发行分两期,第二期在同年8月4日。本次绿色债券的募集资金全部投入节能、污染防治、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清洁交通、清洁能源、生态保护和适应气候变化等绿色产业。

3.绿色产业基金

2013年5月,中国绿化基金会正式复函同意设立“中国绿化基金会绿色南昌专项基金”。“中国绿化基金会绿色南昌专项基金”是由南昌市人民政府和江西省林业厅联合申请设立的,利用中国绿化基金会的公募资质,发挥南昌市人民政府和江西省林业厅的宣传力、影响力、号召力,引导动员企业和社会进行募捐,所募资金全部用于南昌市辖范围内的绿化造林和生态建设。

2016年5月宜春市正式启动绿色生态发展基金设立事宜。2016年8月宜春市绿色生态发展基金正式启动,基金总规模100亿元,期限为5+5年。2016年11月4日,中国油气资源投资有限公司拟与九江市政府联合发起设立“九江绿色产业发展基金”,启动各项筹备工作,截至目前尚未有进一步动向。

4.碳金融(碳排放权交易)

江西省真正的碳金融起源于2011年。江西金佳谷物股份有限公司的6兆瓦稻壳发电工程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在农业银行江西省分行的支持下,获得了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执行理事会颁发的国际碳交易许可证,从而每年获得近百万欧元的碳排放收入。

2013年4月,江西省新余市正式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建设。这是江西省首个强制性碳排放交易市场。2016年8月《江西省落实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出台,江西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获批设立,这一举措对落实国家发改委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系列部署和安排、助力江西绿色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2017年1月19日,经国际核证碳减排标准(VCS)管理组织核准的江西省乐安县林业碳汇项目第一期减排量90,545吨,在江西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挂牌出售。该项目是中国首例基于VCS标准的森林管理类林业碳汇项目,于2013年10月29日在国际VCS平台备案注册。

5.绿色保险

2013年7月,《江西省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公开印发,江西省要在涉重金属等高环境风险行业推进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按计划,江西省在2014和2015两年内要实现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在试点企业的全覆盖。2014年1月25日,江西省正式启保首份环境污染强制责任险保单,而到同年6月,江西省全省只有4家企业投保。至2015年12月底试点结束,环责险在江西面临着没有企业续保的尴尬境地。

三、江西省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上文的发展现状梳理可以看出,目前江西省的各类绿色金融工具发展非常不均衡。绿色信贷发展时间最久,从政府层面到金融机构都在不断推进绿色信贷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商业银行从盈利的角度出发,积极性并不高。绿色债券发展势头较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从宏观层面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浦发银行南昌分行和江西银行都发行了绿色债券,但总体规模依然偏小。绿色产业基金和碳金融(碳排放权交易)起步较晚,星星之火正在燃起,还需要进一步的扶持。绿色保险业务虽然2013年就开始进行试点,可惜因为种种原因,试点工作困难重重,前途渺茫。总得来说,江西省绿色金融发展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绿色金融的扶持政策较少,针对性不强

在中国环保部网站搜索地方环境经济政策,涉及江西省只有三条,分别是2014年11月发布的《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小水电上网电价定价规范〉的通知》、2014年12月发布的《江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推进江西省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通知》、2016年4月发布的《关于印发〈江西省举报环境违法行为有功人员奖励办法〉的通知》。其他与绿色金融有关的重要专栏如绿色信贷政策、绿色证券政策都没有涉及江西省。通过笔者多方搜索,江西省有关绿色金融的实施政策相对较少,且多以指导意见为主,约束性不强。尽管江西省推出了一些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措施,但实践中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这些政策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2.绿色融资规模偏小

从目前江西省绿色金融发展现状来看,无论是间接融资-绿色信贷,还是直接融资-绿色债券,和其他省份相比,目前的规模普遍偏小。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方面还不能起到一个引领效应。从江西绿色金融产品的角度来看,目前数量较少也非常单一。从可投资产品来看,只有绿色金融债券和绿色基金两种,其他的结构性产品、股权产品缺乏。从投资者角度来看,也只有机构投资者(含法人、非法人团体)和部分有资格的自然人投资者。而发达国家不但在绿色金融产品方面数量、品种都非常丰富,从股权类、债券类、基金类、结构化产品类形成一个系列,这些特色鲜明、针对性很强的绿色产品有利于激活和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市场[8]。而且在绿色金融的投资者方面,也出台了各项支持政策,吸引多种形式的私人资本来投资绿色金融产品,极大的增加了绿色产业资金的供给。而江西省在这两个方面都还做得不够。

3.专业化人才队伍缺乏

无论是哪个国家,绿色金融的发展始终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绿色金融作为一种新兴金融发展模式,在江西省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人才资源还非常匮乏。以绿色保险为例,之所以步履艰难、停滞不前,与专业化人才队伍的缺乏有很大关系。江西保监局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受访曾说,由于保险专业性较强,对某个险种进行风险识别和量化相对难度较大,风险概率也确实较难确定,所以,绿色保险产品定价比较困难,由此保险公司承保绿色保险的积极性不高,使得“绿色保险”在江西的发展仍处于近乎停滞状态。

四、对策建议

针对江西省的绿色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根据我国当前绿色金融相关资源条件,提出以下的对策建议:

1.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支持政策

从绿色信贷来看,政府应该着力解决商业银行的外部性问题,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的约束和激励政策,适当增加财政补贴和税收方面的优惠。从绿色债券方面来看,采取“PPP+资产证券化”的模式来提高绿色债券的发行规模,并制定相关政策,来吸引私人资本的进入,从而增加绿色债券的资金供给,壮大绿色债券的投资者规模;从绿色产业基金方面来看,也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绿色产业基金进行“双向”扩容,才能从根本上扩大绿色产业基金的规模,更好的发挥政府产业基金的引领作用。从绿色保险、碳金融方面来看,也是要在相关的领域完善、制定发行、交易、监督等制度,从而从根本上保障绿色保险、碳金融的健康发展。

2.提高绿色融资规模

加大宣传力度,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创新设计绿色金融产品是提高绿色融资规模的重要手段。目前江西省的绿色金融产品单一,提高对绿色产业中的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快他们的上市步伐,为江西省增加更多的可投资的股权类品种。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可以成立专门的绿色产业基金来加强对绿色金融的引领效用,这样不但可以提高绿色基金的发行规模,还可以发展多种性质的投资者。在行业方面,根据国家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对新能源、减排降耗的企业进行支持,除了绿色金融债券,还可以增加绿色企业债券发行规模。从而构建一个比较完整的绿色金融体系。从金融机构的角度,应该进一步拓宽绿色金融的实施主体和业务部门,对国有资本、私人资本和个人设计出针对性强、多元化的绿色金融产品,使绿色金融产品的辐射和覆盖范围更广泛。

3.大力培育专业化队伍

一个行业的持续发展始终离不开从业人员的努力和不断优化的人员队伍。为了确保绿色金融能够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在发展过程中重视相关人力资源、加快人才队伍建设。银行、信贷等金融机构在培育合格的绿色金融专业人士过程中,要使其熟悉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并掌握绿色金融业务的知识。为此,金融机构需要加强员工培训意识、拓宽员工培训机会。积极给内部员工创造学习机会、提供研究平台,定期或不定期聘请专业人士给员工进行培训,让员工能及时了解并熟悉财务、法律、环保等相关知识。在员工业务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中,还要时刻敦促他们尽力将绿色金融理念付诸实践。

[1]Salazar,J.Environmental Finance:Linking Two World[Z].Presented ataWorkshop on Financial Innovations for Biodiversity Bratislava,1998,(1).

[2]Labatt,S.,White,R.Environmental Finance:AGu ide to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and Finance Products[M].Canada:JohnWiley&Sons.Inc,2002.

[3]高建良.“绿色金融”与金融可持续发展[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4).

[4]和秀星.实施”绿色金融政策是”是金融业面向21世纪的战略选择[J].南京金专学报,1998,(4).

[5]J.D.González Ruiz,C.A.Arboleda,S.Botero.A Proposal for Green Financing as a Mechanism to Increase Private Participation in Sustainable Water Infrastructure Systems:The Colombian Case[J].Procedia Engineering,2016.

[6]Patrick T.I.Lam,AngelO.K.Law.Crowdfunding forRenewableand Sustainable Energy Projects:An ExploratoryCase Study Approach[J].Renewable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16.

[7]Yao Wang,Qiang Zhi.The Role of Green Finance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wo Aspects of MarketMechanism and Policies[J].Energy Procedia, 2016.

[8]翁智雄,葛察忠,段显明,龙凤.国内外绿色金融产品对比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6).

[责任编辑:熊文瑾]

郑素芳(1988—),女,江西科技学院协同创新中心讲师,研究方向为汽车后市场管理;马勇(1971—),男,江西科技学院协同创新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绿色金融、资产证券化。(江西南昌330098)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2016)“基于私人资本视角下的江西绿色直接融资模式创新研究”(16GL24)

猜你喜欢

江西省江西绿色
模拟成真
江西银行
考了个大的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吃两个
青花瓷里觅南山——江西
江西是个好地方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