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细节描写入手 加强学生作文指导

2017-07-20路元莉

陕西教育·教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面条生动角度

路元莉

好的文章之所以感人肺腑,精彩的细节功不可没。恰到好处的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从而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真实、传神。如何运用好细节描写?结合笔者教学、教研工作实际,总结如下:

一、细致观察。捕捉生活中的细节

文学来源于生活,文章的细节便来源于生活中的真实片断。如何选取我们需要的细节片断,是细节描写的首要任务。生活中我们需要做个有心人,学会细致地观察,感受无处不在的细节片断,去捕捉有用的信息。立足于生活,来源于生活的细节能让读者如身临其境,体会出作者的真正意图,这也是理解深入的关键。

如作文《热闹的夜市》,一名学生这样描写:那位做拉面的师傅最引人注目。只见他双手托起一块面团,左一甩,右一拉,不到两分钟,那块面团就会在又小又薄的铁板上响几下后变成又细又长的面条。面条那么细,似乎吹弹可破,但是面条又韧性十足,任师傅怎么拉都拉不断。师傅再一拉,手一松,那面条就像银蛇飞舞般,跳进了沸腾的水中。围观的人都称赞师傅的技艺,纷纷坐下来尝一碗。老板娘收钱,笑得合不拢嘴。小作者抓住了人物的动作描写,细致地表现了拉面师傅高超的技术。这些从生活中观察到的细微之处,才正是最实在、最有说服力的。

当然,具体描写时,要注意细节的真实性,细节要准确可信,经得起推敲,要注意精心选择,巧妙安排。唯有从生活中选取细节,才最生动。

二、选准角度,寻找与众不同的细节

细节描写应该着眼于刻画人物的个性,从寻常处看出不寻常,力求新颖独特,不落俗套。所谓独特就是指细节要与众不同,要做到与众不同就要选准角度。

如,一名学生在习作《妈妈的爱》中这样描述:校车还没到小区,就看到远处有一个熟悉的身影,是妈妈!她手里撑着一把伞在雨中静静地站着。下了车,我一下子就扑到了妈妈的怀里。妈妈紧紧地搂着我的肩膀往家走,低头无意中发现因为在雨里等得太久,妈妈的鞋和裤腿已经被雨淋湿了。雨斜斜地下着,一路上,妈妈手里的伞一直朝我这边倾斜,生怕我被雨淋到。在楼下有水坑的地方,她拦腰抱起我跨过去。妈妈踩过的水坑周围溅出一朵朵晶莹的水花……

这段细节描写,小作者选择的角度是妈妈接“我”的细节,这段细节描写角度选择合适,描写细腻,把妈妈那种对孩子的关心疼爱表达得淋漓尽致。相同的主题,不同的细节,这就是细节的独特性。

三、遣词造句,记录精彩瞬间

在细节描写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遣词造句,抓住重点,力求一字传神。如习作《400米的角逐》,一名学生是这样描述的:一声哨响,他像箭一样射出去。白色的运动鞋在绿色的跑道上划出一条美丽的虚线。渐渐地,他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拽着一样慢下来,脸涨得通红,眼睁的像一对大大的玻璃球。他不得不停下来,两手撑在膝盖上,大张着嘴,贪婪地吸着气,疲惫地凝望着终点。他又开始奔跑。最后的冲刺,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扑向终点……

这段细节描写中,小作者通过“涨”“撑”“吸”“凝望”和“扑”等词语把运动员在长跑比赛中冲刺的情景描写得淋漓尽致。所以,要使描述的语言准确到位,需仔细观察和反复比较,这样才能把握住事物的特征,只靠凭空想象是不可能具体而生动地表现事物的。

四、詳略得当,重现真实生活

著名作家赵树理说过:“细致的作用在于给人以真实感,越细致越容易使^觉得像真的,从而使人看了后的印象更深刻。”

例如《一场精彩的杂技》习作片段:一位身穿白色演出服的演员走上舞台,她纵身一跃,跳上晃板。一阵悠扬的音乐响起,表演正式开始了,旁边的工作人员手里端着十个碗,他先给晃板上放了一个碗,只听演员喊了一声“起!”那只碗就好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乖乖地蹦到了她的头顶上,这样依次进行,当第5个碗稳稳地落到她的头顶上时,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接着,跷板上又放了5个碗,全场观众顿时静得出奇,我大气也不敢出,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舞台上的演员,只见她两脚稍稍一用力,跷板上的5个碗不偏不倚地落到了她的头顶。观众席上叫好声一片,有人激动地站起来鼓掌。

这段话中小作者生动地描写了杂技演员表演过程中的精彩瞬间,让人如身临其境,让读者体会人物时如似曾相识,感受动作时如现场观看。需要注意的是可以对细节进行渲染、强化,但不可过分夸张失实,主次不分。

总之,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用心去捕捉那些典型的人和事,选择合适的角度,捕捉细节、运用细节,让细节描写为学生的习作增添熠熠光彩!

编辑 聂蕾endprint

猜你喜欢

面条生动角度
描写生动 文质俱佳
晒面条
动物进句子生动又有趣
瀑布和面条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角度不同
人啊
擀面条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请拿好您的“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