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构养老建筑空间要素与老年人行为类型关系初探

2017-07-20

四川水泥 2017年6期
关键词:私密性养老领域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 鞍山 114051)

机构养老建筑空间要素与老年人行为类型关系初探

范文齐 王 维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 鞍山 114051)

随着老年人口不断增加,城镇老龄化持续加速,养老问题逐渐引起广泛关注。 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满足他们的多年的生活和情感需求,建筑师必须在设计时思考这个问题。 本文根据老年人的行为类型与养老建筑的空间空间要素之间关系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探讨。

老年人行为类型养老建筑 建筑空间设计

1.背景

因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日常行为活动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所以养老建筑相比普通民用建筑须要特殊设计,在建筑设计和空间处理中采取适当措施使老年人更加方便使用,增强老人对生活的信心。想要实现人性化设计的目的,我们必须不断解决老年人与建筑的矛盾,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和情感,从另一个层面反映人文关怀。

目前,中国在养老机构建设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处于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基本生活条件和娱乐设施和活动有限的前提下。建筑设计难以帮助老年人过上更有意义的生活,适应环境,老年人积极主动参与自主活动并不容易。所以,养老建筑的空间设计急切需要在人文关怀层面上改善。

2.空间要素与老年人行为关系

2.1老年人行为类型分类

本文将分为老年人的四种行为类型[1]:自发交往,必要交往,社会交往,亲密交往。

1)自发交往:在一般环境中,空间状态适当的条件发生适当的交流形式。

2)必要交往:很少受材料空间形式的影响,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以沟通的形式发生。

3)社会交往:公共空间的活动依赖于与他人的参与。 如问候等。

4)亲密交往:熟悉的朋友或亲戚的交流,通常与最密切的人相处。

2.2建筑空间要素分类

建筑空间设计不仅体现在建筑结构,而且还包括了很多要素,如空间形式,方向,空间尺度,家具和入口等之间的关系,根据建筑的开放性分为私密空间,半开放空间,开放空间3种。

2.3建筑空间与老年人行为之间关系

老年人出门活动的时段、频率和范围有一定的特点[2]。 老年人相较其他年龄段的人,因为身体条件不佳,顺应环境的能力相对较弱,所以人际距离,沟通空间和范围都有特殊要求。

1)领域性与人际距离

从使用空间种类和特点来看,人们的各类活动需要保持一定的领域。人们在空间中的活动一般试图不干涉或阻碍其他人,体现出一定的领域特色。领域分割没有明确的界限,树冠,路面上的材质差异,被片墙围绕可以帮助人们在心理产生领域感和周围的人们分离。例如,形成走廊区域的空间,使走廊外的人和走廊里的人心理感受完全分离。从外界来看,视觉空间是连接的,但是心理感觉却是不尽相同的。空间中的个体依据不同的物体和有差异的场地范围的不同,在距离上是不一样的。它一般指具象的空间,也指一般或抽象性的空间领域的感知。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霍尔基于动物环境和人类行为研究经验,提出人际距离和公众距离。

人一般具有领域感,在养老建筑设计中确定适当的空间范围是非常重要的。老年人的活动行为不但受生理需要,心理需要和行为特征的影响,还受到活动场所和环境的限制。

①个人活动区域:老年人需要有安全区域的空间,在这个范围没有外部打扰,拥有一定的隐私性,防御性和一般的排外性。 而且,老年人的生理特性也改变了老年人个体活动的规模,其范围随着老年人行动规模,不同环境和身心条件的差异改变。

表1 .1霍尔分类的人际距离表

②组织活动领域:老年人在活动中由多人参加一组活动形成一个群体活动区域。 老年人在活动区域中,个人活动区域的思想将被降为次级地位,群体内部的半私人和个人凝聚力显著提高,对于“陌生成员”产生排外性。 在设计养老机构的建筑设施时,有必要考虑适用5人使用的空间和设施。

③成组活动领域:一些由老年人组成的混合活动区域,每个群体区域之间都有一定程度的分隔,相同区域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各个区域之间具有相应的选择性和自由度。 老年活动大多在广场、绿地、俱乐部、公园等的开放交往区域。 为老年人提供活动和互相交流的机会,减缓老年人的孤独感。 老年人在生活中力图不被打扰或阻碍,显示出相应的区域性特点。 坐着的方向避免视线交叉产生尴尬;关系密切的,则相互接近,相对而坐。

2)私密性与交往空间

在环境心理学理论中,私密性是指个体选择性地选择靠近自己的人或团体[3]。个体或团体需要调整与别人交流信息的质量和数量,私密性是个体或团体与别人沟通时选择的一种方式。 在每个人的周围随着个人运动存在的最小空间,就是个人空间。 侵犯个人空间将导致心理不愉快和潜意识的排外反应,导致私密性问题。人的公共性与私密性一般对应于建筑空间环境的各个层级,即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 私人空间更加封闭,内向,有强烈的领域意识;公共空间更加开放,外向,注重与周边环境的沟通、渗透。 老人间的沟通包含接近和远离两种趋势,绝对密闭的空间令人压抑, 完全开放的空间将失去保护,半公共半私人领域将提供老人选择的多样性和心理舒服度。 养老机构的沟通空间设计应包括半私密和半公共区域。 在较大的公共区域中,老年人大多喜欢留在半公共半私密的空间,这样老人会有参加公共活动的感觉。

3.结语

随着空巢老年人的日渐增多,老人和年轻一代愈发缺乏沟通。 在城市建设中,高层和城市复合体逐渐增加,年轻人则是主要消费群体,忽视了老年人群。 老人住在适老化不足的建筑中,经常遇到出行不便,没有适当的活动领域,无法满足日常生活中的需要和心理孤独等问题。 虽然科技不断发展,技术不断更新,但老人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缺乏人文关怀。养老设施老旧,建筑尺度不适宜,养老建筑空间单一都增加了适老化机构养老的需要。

[1]林文洁.老年夫妇居住样式的特征及其对住宅设计的启示[J].建筑学报,2009(8):32-36.

[2]陈实.老年人社区居住环境空间需求研究[D].湖南大学建筑学院,2010.

[3]张爱莉.室内空间意境创造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

TU 443

A

1007-6344(2017)06-0328-01

猜你喜欢

私密性养老领域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办公展示两不误的书桌
养生不是养老
学校教育空间的公共性与私密性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探析公共空间的私密性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