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探索

2017-07-19谢忠兰

教师·中 2017年6期
关键词:音乐欣赏兴趣教学策略

谢忠兰

摘 要: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欣赏策略运用得当,可以促使学生认识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化品位和创造能力。文章试从培养兴趣、以欣赏为主、学会欣赏、融入游戏等策略的运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音乐欣赏教学的成效,使小学音乐课堂焕发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兴趣;游戏

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必修内容,它是提高小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小学音乐教育的基础。音乐欣赏,是教师通过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推动学生了解音乐、认识音乐,从而感受、领悟、体验音乐作品精髓的一种教学方式。那么,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有哪些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激活音乐课堂,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呢?

一、从兴趣学习培养入手,营造音乐欣赏氛围

小學音乐欣赏课的性质和地位决定它与其他视唱、舞蹈等课程有很大的不同,后者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前者抽象性强。加上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处于初始阶段,如果教学策略不当,学生很容易厌学,容易出现教学“卡壳”、教师唱“独角戏”等不和谐的现象。因此,培养小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是音乐欣赏教学的前提。我们要善于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恰当的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和情感共鸣,使整个课堂处于良性的音乐欣赏氛围中,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音乐欣赏的兴趣。

例如,普罗科菲耶夫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欣赏,如果上课开始,教师直接讲解《彼得与狼》后播放音乐,让学生听,这样的教学效果必然大打折扣。我是这样操作的:抓住音乐作品的关键部分“童话”,先讲童话故事《彼得与狼》,然后播放课件,将课件中《彼得与狼》的故事画面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加上抑扬顿挫的故事讲述,迅速帮助学生认识作品的主旨和精髓。同时,我根据故事情节,让学生表演童话情景剧,安排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童话情景剧的表演,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主题,感悟交响童话的音乐魅力,从而触动他们幼小的心灵,点燃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以欣赏为主体,培养学生综合音乐素养

小学音乐欣赏课不是单纯的音乐欣赏,而是以欣赏为主体,兼顾对学生乐理知识的传授、乐理技能的训练等音乐基本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乐理知识的传授、学生乐理技能的训练等都要围绕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而展开。也就是说音乐欣赏课是以欣赏为主的,其他教学内容和目标都是为欣赏教学服务的,这是由音乐欣赏课的性质决定的。但音乐欣赏课还要兼顾学生综合音乐素养培养的目标和任务,因此,需要分清教学的主次、教学的地位,尽力做到欣赏为主、兼顾其他。

例如,《小白船》歌曲的欣赏,我是这样做的:首先,打开“班班通”中前期制作的视频,一幅静谧的小湖画面出现在学生眼前,一条小船由远及近向学生划过来;然后,响起《小白船》的优美旋律,让学生陶醉于其中的优美画面、迷人的音乐旋律;最后,继续通过“班班通”播放《小白船》歌曲,让学生听、唱、学、赏融为一体,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使学生感受《小白船》歌曲的节奏、速度、力度,引起学生的情感互动,使学生主动投入音乐欣赏,进一步感悟音乐作品的旋律,感悟主旋律作品的优美,从而使学生音乐欣赏学习的方式也别具一格。

三、教会学生音乐欣赏的方法,点燃音乐课堂的激情

为了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让学生牢固掌握音乐欣赏的方法和学会如何欣赏音乐,提升音乐课堂的魅力,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让学生听一听、看一看、唱一唱、想一想、动一动、说一说,让学生参与音乐欣赏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其中的“听一听”,就是发挥听觉的作用,使学生学会动耳,在听的过程中发现音乐故事、节拍与节奏、速度与力量、音色与风格。例如,著名作曲家聂耳的《卖报歌》欣赏,我课前收集聂耳的主要故事、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与歌词,然后把它们编成小故事讲给学生听。通过听故事,学生很快理解了《卖报歌》。“看一看”,就是发挥视觉的作用,通过仔细观看音乐视频,借助于其中优美的画面、动听的乐感、感人的歌声以及音乐情景剧,学生也可以表演或者模仿其过程或者片段。“唱一唱”,就是唱主题,通过唱的过程使学生把握音乐作品的主题形象,使学生通过唱的环节准确把握音乐主题的细微变化,通过唱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乐感和音乐思维。“想一想”,就是在听、看、唱环节的基础上,学生通过体验、参与,抒发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情感体验,对音乐由感而发、由情而动,通过想的环节有效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联想力、想象力、感悟力。“动一动”,就是让学生参与音乐欣赏情景剧的表演,或者让学生用美术的方式表达音乐欣赏。针对情景剧的表演,教师可以提前分配好角色,准备好台词,在强大音乐的作用下使学生动起来;用美术表达音乐欣赏,就是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对音乐欣赏的独特理解,让学生以自绘的图画、图像、图片与声音有机结合,通过声图结合来感知音乐、欣赏音乐,甚至创造音乐。“说一说”,就是感悟音乐、感受音乐,每一个人对每一个音乐作品的感受程度、情感体验是有差异的,通过说的环节可以达到感悟成果的共享,促使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四、音乐欣赏融入游戏,使学生获得快乐

小学生的天性是活泼、好动、好奇,特别喜欢玩游戏,把游戏适当融入音乐欣赏教学,通过游戏发挥学生学习音乐欣赏的各种潜能,学习的效果往往出人意料。游戏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感受到不同的音乐情绪,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寓教于乐,何乐而不为呢?

例如,《小红帽》听赏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设计大森林、风声、小兔、小鸟、小红帽、小红帽的妈妈、小红帽的外婆、大灰狼、猎人等游戏人物,设计小红帽与妈妈、小红帽与外婆、小红帽与大灰狼、猎人与大灰狼等游戏情节,让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设计不同的游戏情节,让学生来表现对音乐情绪的把握和理解、体验歌曲欢快的情绪、分享对童年快乐的感受,提升学生的听、唱、应变等综合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欣赏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提高审美能力的教学,更是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文化品位积淀、创造力培养的综合教学。让我们扬起素质教育的风帆,驶向音乐欣赏的大海深处,激发学生的灵感,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从而展现音乐课堂的新魅力吧!

参考文献:

[1]戴 清.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探索[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3(4).

[2]毕雁妮.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探索[J].北方音乐,2014(6).

[3]蒋雷平.刍议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2(17).

(作者单位:福建省顺昌县建西中心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音乐欣赏兴趣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陶冶情操,培养审美
提高学生音乐欣赏兴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