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体育对中学生心理素质有效干预的对策研究

2017-07-19崔红利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学校体育心理素质中学生

摘 要:近几年,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对其进行有效的干预是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而体育课程作为一门游戏性质的课程,其对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从影响我国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以及如何用体育干预中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通过对体育干预的研究,来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学校体育 心理素质 中学生 有意

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心理发展还没有成熟,可塑性强;新时期,如何通过教育手段来帮助和引导中学生增强心理素质,是很长一段时间里学校应该思考的问题。而体育课程由于其多方面的优点,对中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素质的提高有重要帮助;所以,探讨学校体育和中学生心理素质之间的关系意义重大。

一、影响我国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分析

(一)社会环境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1.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逐渐融入世界经济大潮中,在推动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同时,西方价值观也乘虚而入。再加上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没有很好地处理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不但导致我国传统文化的失落,还严重冲击了传统的道德和价值观念;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来说, 社会不良风气无疑是非常消极而恶劣的影响因素。

2.由于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大量的良莠不齐的信息扑面而来;中学生的特殊特点,决定了其不具有很强的分辨能力和抵制能力,色情与暴力影视、低级庸俗的音像制品、色情网站等所传递的不健康的信息的不良影响,对中学生塑造健康的心理非常不利。再加上中学生的可塑性非常强,很容易被一些不良信息引导和影响,从而不利于其发展。

(二)学校环境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物质决定意识;所以,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学校的校园建设有很大关系。特别在一些二三线城市,由于受资金和土地的制约,中学班级人数严重超出了合理的范围。建筑物过度密集,娱乐设施缺乏,食堂、卫生间卫生脏乱差,绿化不达标,甚至还出现了“毒跑道”等事件,这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极为不利。另外,校园文化建设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也非常大,一个和谐积极的校园环境,可以增强学生的幸福感和学习的积极性。但反观我们的中学现状,“欺凌”事件时有发生,早恋问题得不到正确的解决,学校片面强调升学而导致学生学习压力过大等现象普遍存在,这都将成为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过程中的隐患。

(三)家庭环境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所以,家庭环境对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孩子的依赖性特别强,再加上孩子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性,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有行為都有可能影响到孩子的发展。例如家长的价值观、待人接物的态度等等,都会传导给孩子,从而影响到孩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建立。一些家长由于持有片面的教育观,把素质教育变成了应试教育,使分数的价值高于人的价值,使升学目标取代了人和社会的发展目标。另外家长教育观的不正确,无形当中加重了孩子的课外学习负担,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大,从而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对中学生心理素质问题进行体育干预策略研究

(一)理论上要构建和中学生身体与心理发展相适应的学校体育课程

学校是中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构建与中学生身体与心理发展相适应的学校体育课程对改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重要意义。

首先,从国家层面说;国家要加大对义务教育阶段基础设施的投资与立法。从根本上解决体育设施不足的情况。还要积极推进体育课程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也有了一定的变化,国家要及时针对新情况做出课程改革规划,使体育课程更加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其次,从学校的层面来说,要把对中学生心理素质进行有效的体育干预作为一项常务工作来抓。一方面学校可以建立体育干预小组,对中学生心理素质进行体育干预的方式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另一方面,学校也要积极创新体育教育模式,以便更好地发挥体育在干预中学生心理问题中的作用。例如,学校可以不拘泥于课本,整合和中学生心理素质紧密联系的方面进行重点教学:像身体发育与心理发展、体育锻炼与生理健康、运动保健与心理健康、运动与饮食、卫生、营养、健康习惯等方面,完全可以作为重点,渗透到每一节的教学中去。

(二)实践中积极创新体育干预模式,以提高体育对中学生心理素质干预的效率

学校和教师要结合本校中学生的特点以及常见心理素质问题,积极创造体育游戏,使问题学生在游戏中完成心理素质的提高。爱游戏是学生的天性。所以通过具体的体育游戏可以有效地使学生放松并受到一定的情感教育。

1.通过唤醒学生的体育精神来对中学生心理素质进行有效干预;通过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游戏,依据自身的条件通过媒体或现场方式进行。通过这种让学生精神参与的游戏方式,可以使学生深藏在内部的体育精神和体育情怀被唤醒,从而使他们沉浸在游戏当中, 转移注意力,另外通过游戏还可以产生积极的情绪, 从而达到调适或缓冲的作用。

2.通过社会模拟游戏来对中学生心理素质进行有效干预;可以根据本学校的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特点,选定固定的时间进行这类游戏,通过社会化分工游戏,培养学生的角色感,展现他们的特长,张扬他们的个性,这对中学生克服自卑感有重要作用。另外通过对角色的扮演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3.通过生态体育对中学生心理素质进行有效干预;例如登山、骑自行车、徒步旅行等体育活动,通过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感受大自然之美,激发学生对人生的热爱,培养他们的勇气。在一定程度上还增强他们的生存能力。

总之,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滞后的影响,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存在很多问题。例如长期抑郁、过分嫉妒、胆小怕事等,这都将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体育课程作为中学生最喜爱课程之一,在干预学生心理素质问题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所以,学校要积极创新体育干预机制,从而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胡艳文.家庭教育对中学生素质教育影响的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5(02).

作者简介:崔红利(1982.08-),女,汉族,陕西宝鸡人,大学本科学历,教育学学学士学位,西北工业大学咸阳启迪中学体育教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学校体育。

猜你喜欢

学校体育心理素质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学习毛泽东的作战指导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