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高校大学生德育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2017-07-19田质全

卷宗 2017年11期
关键词:手段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摘 要:提高高校大学生德育实效性有很多途径和要求,笔者从高校德育效果不佳、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并详细论述了提高德育实现性的对策。

关键词: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手段

高校是人才的摇篮,肩负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但是当前高校的思想道德现状并不是非常乐观,尤其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又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切实有效地加强高校道德教育,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服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 高校德育效果不佳的原因

1、转轨过程中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新道德理论建设深度不够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中,随着各种不同的利益主体的出现,必然要出现从不同利益出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市场经济是一种利益经济,有自身的缺陷和不容忽视的消极方面,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必然会在社会中滋生,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道德观,这对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带来巨大冲击。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对经济基础的反映不是同步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道德观念还在形成、发展和完善。

2、高校道德教育体制和机制不健全

一是高校道德教育普遍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道德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教育的效果也不能用硬指标、硬任务来衡量,因此很难与教育者、受教育者看得见、摸得着的切身利益挂钩,由此导致了高校道德教育可操作性差,可考查性差,很多教育工作落不到实处。二是德育工作队伍建设不够。高校德育工作者多是年轻同志和兼职工作者,流动性大,很少有人把德育工作作为终身职业,许多人都是过渡性的。因此必然存在道德教育上的理论研究、工作深度、力度不够,缺乏长期性、系统性等问题,导致教育效果不佳。三是建设力度、特别是投入不够。这包括道德教育机构的建设、道德教育教材的修订、道德教育时间的保证及在道德教育上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等。这些方面,与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之间产生矛盾,直接影响到高校道德教育工作。

3、高校德育内容和德育理念过于单一

当前高校德育面对的是全球化和多元化世界的挑战,这一挑战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德育内容的一元化性质,教育理念的主导性原则都显得很不适应,需要做根本性的变革。高校德育工作应该在努力把握思想教育的制高点的同时,也要努力回答大学生们关心的各种热点问题。当然我们既要摒弃空泛的高谈阔论,也要摒弃媚俗的市井传闻,我们应当从全球化的影响下选择积极健康的内容丰富我们的教育,从丰富多彩的、多元性质的大众文化中引导青年做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思考。

4、高校德育模式苍白、无力

当前高校大学生面对的是现代技术的挑战,现代化的影视技术、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令通俗的大众文化呈现出极大的魅力,使大学生们受到巨大的鼓惑和诱导。反观我们的德育模式则显得是十分苍白、无力,学校里的德育课教学内容沉旧、教材死板、教学方法滞后,教师素质低下,这一切无不影响着高校德育工作的效果,而在社会上,从家庭到社區、从工作单位到青年社团都缺乏对大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效形式。

2 当前高校学生的道德特点

1、政治上与党中央积极保持一致,但政治信仰具有不稳定性

国家教委、教育部每两年都要对大学生作一次问卷调查,在去年的调查中,有2000名大学生参与了调查,其中75.58%的大学生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两个先锋队的代表,76.88%的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67.85%的大学生对未来的社会主义持乐观的态度,半数以上的大学生对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否应写进党章持肯定的态度。对胡锦涛为首的新党中央的评价是具有亲民作风的党中央,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务实的作风,不搞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果断,低调,不张扬。根据这一组调查的数据和内容显示,我们可以判断高校大学生在政治上还是能够与党中央积极保持一致的。

但是,高校学生的政治信仰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极易受外界的因素的干扰,尤其是在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的情况下,高校学生的政治信仰成了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主要对象, 89学潮的发生,就是政治信仰不稳定的一个表现。今天,在全球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们,政治信仰的不稳定性更令人堪忧,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一个道德特点。

2、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但表现出一定的功利性

市场经济固有的特征以及市场本身发育的不完善,造成人们行为的短期化和功利化。过去那种先公后私、先人后己、无私奉献的精神受到冲击。大学生在学习、择业、工作的过程中,更多想到的是自我价值的发挥,把自身需要能否满足及满足的程度作为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在一定上是以自我为中心向多向辐射,而其核心部分是“功”和“利”。这种功利性表现在:在入党动机上,学生是为谋取好职业而增加竞争力,或者为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干。在择业观上,从原来的服从国家需要到今天的自我价值实现,很少有人想“到边疆、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而更多的想“到国外、到合资企业、到最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地方去”。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从原来的以人情友谊关系为重到今天的以经济利益关系为重,有的学生把同学看得很淡薄,对待别人的困难、挫折熟视无睹,整日为个人的利益而患得患失。而当他们遇到困难、挫折时,往往首先想到的又是集体,希望得到集体的关照。这种看重功利的价值观,固然有利于个人价值的满足,但对社会价值的充分发挥无疑有不利的一面。

3、求知欲强,重知识、重智育,但轻道德素质,轻德育

当前高校大学生是一个求知欲极强的群体,他们带着问题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希望能够学到对于自己将来求职和发展有用的知识,希望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系统,他们把获取知识定位为学习的目的。同时,由于学校对于学生的学习采用了各种各样的鼓励方式,比如发奖学金,评优秀等等,这些也相应地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但是,高校大学生对于德育非常轻视,感觉思想道德教育只是形式化的,因此也采用了形式主义的态度来对待德育,对于学校开设的思想道德课也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有些大学生甚至因为不能通过思想道德课的考试,而不能毕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并由全世界公认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四大支柱中,除了学会求知之外,其他三个支柱都属于德育的内容,而我们的大学生对待德育的态度是无法获得这三大支柱的。

4、个人意识较明显,集体意识责任感缺乏

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使得社会行为主体在重新认识自然、审视社会的同时,更加深刻地认识了人生,认识了自我。大学生在自由、开放、激烈竞争的社会中也在不断成熟,自主意识不断强化。他们对待社会上纷繁复杂、层出不穷的事物、新问题不再人云亦云,而是以一种批判、审判的态度从多方位、多角度、多侧面地看待。他们在重新审视这个社会的同时更加重视自我,认为必须凭借自我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因而特别珍视自己的个性发展。这种自我意识的不断强化有利于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有利于他们才能的发挥。但是,也有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有关系,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甚至以牺牲集体利益来满足个人利益。个别的对待身边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不是仿效,而是采取挖苦、抵触的态度,对待高校的政治课、党和国家的正面宣传怀逆反心理。

5、竞争意识不断增强,但心理素质较差

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体制对整个社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人们在择业、转业、工作上都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过去那种按部就班的生活已一去不复返了。高校招生、分配工作的转轨,人才市场机制与竞争规则的不健全,使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大学生在这种激烈的竞争面前形成了强烈的竞争意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都有了一定的提高,比如在入党、学习、评优乃至就业方面都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但是,部分大学生不能客观地评价自我和正确认识社会,部分地夸大自己的优点,对择业要求过高,平时缺乏挫折训练,一旦他们在择业过程中受到挫折,或者择业时理想与现实不一致时,往往將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与人交往,产生了脱离社会、逃避现实的消极态度,有的甚至在不被录用时心理上承受不了打击,变得心灰意冷、自暴自弃,甚至一蹶不振。这种心理素质无疑会削弱大学生的竞争能力,不利于他们达到择业的目的。

3 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对策

1、德育的目标应该有层次性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要从各级各类学校的实际出发,分层次地确定德育工作的任务和要求。”这就告诉我们把德育落到实处,首先应该是把德育的目标落到实处,目前我们的德育目标有明显地“一刀切”的特点,希望一蹴而就地把我们的教育对象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完美人才。但是,笔者以为德育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对于这个过程的不同阶段,应该有不同的目标。

最低层次的道德教育应该是作为一个社会人的一般道德行为准则教育。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个体的人生活在社会中必然具有社会所要求的最一般的社会人道德准则,即做人的基本原则。学生进入大学,脱离了依赖的家庭,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进入社会。所以,对于大学生的道德教育,首先应该是社会人一般道德行为教育。具体讲,学生离开依托的家庭独自进入大学,生活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与以往素不相识的人共处一室,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等许多方面都不能适应,不知应该怎样去做。因此,对于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新生,应从最基本的道德行为上进行教育,包括:尊敬父母、礼貌待人、爱护公物、珍惜粮食、具有爱心、诚实守信、遵守社会公德等。通过道德的基础性教育,使其逐渐适应新的道德教育环境,为更高层次的道德教育做准备。

第二层次的道德教育应该是作为一个社会责任人的道德规范教育。在完成了社会人一般道德行为准则教育以后,第二层次的教育内容主要是要求学生作为一个社会责任人所应尽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即对社会、他人应尽的责任、义务。包括自尊、自爱、自强、自立、人道、奉献、追求民主、追求理想、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遵守人类共同的道德规范等。在这一层次上,要求把学生置于一定的“规范”之中,在道德领域内具有一定的“人格”。具有责任心、正义感,能够履行做人的责任和义务。在这个道德层次上,道德教育应该注重从关心个体出发而达到关心社会、关心群体的目的,以完善人的主体道德教育作为完善社会道德的基础,将个人修养与对他人、社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联系起来。

第三层次的道德教育主要是要求学生把个人价值追求升华到超功利、超自我具体目标的水准,升华到有利于民族发展、社会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鼓励学生自觉承担国家兴亡、人民幸福和民族振兴的历史责任,唤起学生的政治责任感和民族责任感,使学生自觉支持强国富民的改革开放政策,坚持爱国主义传统,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努力学习,振兴中华,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这一层次的教育上,对学生也应分层次,对于学生党员、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的要求应与一般学生区分开,有重点地进行教育,第三层次的道德规范是同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密切道德规范,是高校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

2、德育的对象应该有针对性

思想道德教育面对的教育对象是纷繁复杂的,不同的高校的学生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性别的差异会对德育提出不同的要求,理工科大学的学生与文科大学及综合性大学的学生也会对德育提出不同的要求。可以说,每一位德育教师面对的学生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孔老夫子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经提出了教育应该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今天的各位德育教师仍然应该坚持这一教育原则。

目前很多所大学都出现了一些德育的问题,比如云南大学的马家爵事件,尽管这一事件出现后,很多的教育专家对其进行了十分透彻的分析,提出了心理素质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重要性,但笔者以为这一事件的出现主要是因为该校的德育工作者没有注意教育对象的针对性。马家爵事件暴光后,他的老师能够对于他在性格、为人、交往等方面的问题一一数落,但是我们疑惑的是为什么这位老师在发现他的这些问题之后,没有有针对性地去加以解决呢?如果每一位德育教师的心中对于自己的教育对象都有一本帐,都能够有针对性地加以不同的道德教育,我想就不会出现今天的马家爵事件了。相反,如果每位德育教师还是按照学校的教育内容千篇一律地对学生进行相同内容的道德教育,而没有任何的针对性的话,那可能还会出现更多的马家爵。

对于不同的德育对象应该有针对性,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教育规律,但是很多的德育工作者却把这以基本的教育规律给遗忘了,尽管他们在课堂上能够把书本的知识讲活,能够与学生产生互动,能够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没有针对性的教育是不能够真正进头脑,进心灵的。

我们的德育工作必须以学生为本,我们的学生,是同龄青年中的精英,是一个具有较高层次的群体,思想活跃,反映敏捷,思路 开阔,接触面广,善于接受新生事物,也乐于表现自我个性。对于这样的对象,我们已不能像对待幼儿园和小学生那样,采用以我为主,把什么都包下来、管起来的“全托制”办法。对于这样较高层次的群体,我们完全应该把道德讲明讲透,把义务和责任阐述明白,把勤奋和前途分析清楚,充分相信他们,启发式、引导式地放手让学生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应该把精力集中在如何启发和引导上,对于大学生,我们的德育工作如果还是用死死的管、严严的查的教育、管理方式,显然是不适宜的。

3、德育的手段应该有多样性

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剧烈爆炸,技术更新极快的时代,我们的学生每天都会通过互联网接触到大量的信息,接触到新的技术。有的时候,作为教育者的我们,都不得不惊叹我们对于现在这个社会,对于现在这个时代了解的太少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生感到无法与老师沟能,无法与老师共鸣的原因。当然,我们的经历有限,不可能像我们的学生一样,整天挂在网上,什么事情都不去做,但是我们是否可以尝试一下用新的技术与学生进行交流,是否可以尝试一下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网络上发表自己的心聲。这里就涉及到德育的手段问题。

首先,我们仍需要加强正面的教育引导,授课、讲座、报告会、参观学习等形式仍然是需要保留的德育手段。通过这些手段可以灌输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规范,使学生知道道德是什么,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人的道德要求有哪些内容。

其次,充分调动各种宣传工具,如广播、电视、班级的报刊,学校的报纸橱窗、宣传栏及校园的标语牌、警示牌等,进行道德教育的宣传,创造浓烈的道德教育氛围,使学生感觉自己生活在一个讲道德、守道德、倡道德的社会里。

再次,要校园网上建立BBS平台,由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经营。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这块自己的园地里发表自己的心声,发表自己的见解,倾诉自己的痛苦,向其他同学求援等等。德育教师也可以普通人的身份进入这个平台,了解每一个学生真实的想法,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最后,德育教师可以开设自己的网络教育基地,通过尝试网上德育这一新的手段,以试图与学生进行网上交流,进行网上教育。从传统的说教,发展到以高技术为媒介的新式说教,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知与行的统一。

4、德育的内容应该有整合性

在大学,我们的德育工作与学生的专业学习之间的联系远远不如中小学那样密切和深入,常常各管各的事、各念各的经,思政老师不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专业老师不了解学生在课堂外的情况,无形之中学生成了两面人,而且学生也已经感到学校的工作是“一分为二”的,课堂外在关注着德育工作的十分重要性,课堂内在强调着智育工作的十分重要性,上课是一个受这些老师管的人,下课就成了受那些老师管的别一个人,德育和智育工作在学生们眼里已很机械化地严重脱节。事实上,我们不可否认,学生及其家长们所更多关注的是智育的提高,成绩上去,学历上去,而对于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质的提高就不那么重视的,不少人认为只要自己遵纪守法,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质是可有可无的,这样,我们的德育工作如果还是一味地自敲自的锣,那就难以深入人心,其效果就大打折扣。在学校,不管是专业老师,还是思政老师,都是学生成才的指导员,都肩负着共同的育人重任,应该是一体的,一致的,而不应该是分割的,甚至是相互抵触的。怎样才能使德育和智育做到紧密结合,并且形成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良性循环呢?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及思想情况的相互交流和经常沟通不乏为有效途径之一,共同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共同分析学生的困惑和弱点,共同研究制定如何提高和发学生的有效教案,使学生的德育和智育有机地统一起来,德育工作要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专业学习要与学生思想道德、政治素质的提高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才能更好地使我们的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如何对于这一代大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以为对于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问题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还需要还多的同行们加入进来,以实现高校德育的目标,以完成我们每一个德育工作者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黄惟珩、姚越编著《大学生德育教程》,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

作者简介

田质全(1981-),男,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西安理工大学高等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手段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
临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