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心理干预方法对子宫腺肌症切除患者术前焦虑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2017-07-19廖婧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13期
关键词:子宫研究组疼痛

廖婧

·疗效对比·

两种心理干预方法对子宫腺肌症切除患者术前焦虑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廖婧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心理干预方法对子宫腺肌症切除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妇科60例拟行子宫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研究人员制定的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一般心理护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焦虑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首次排气时间均显著提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采用的心理干预方法,在缓解术前焦虑,加速术后身体恢复等方面效果优于一般心理护理,可应用于所有手术患者。

心理干预;手术患者;焦虑;手术后恢复

手术和麻醉是一种强烈的应激源,常常导致患者在术前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和担心的心理应激反应[1]。由于患者的恐惧心理严重,机体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从而就会降低其对手术的耐受性,增加了对术后疼痛的敏感性,严重影响了术后身体恢复。此研究是在对本院妇科60例拟行子宫切除患者进行术前心理需求调查的基础上,设计出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案,并观察其生理、心理及术后恢复有关的各项指标,取得了明显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样本为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8月因子宫腺肌症需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0例,年龄41~56岁,平均年龄(48.6±6.2)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3.6±2.4)年。对照组30例,年龄42~56岁,平均年龄(48.8±6.4)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3.7±2.5)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人员于手术前3天下午开始对研究组进行心理干预,干预内容包括:术前不同的心理状态对手术及术后恢复的影响;子宫腺肌症的相关知识;子宫切除手术的简单步骤及对未来生活的影响;麻醉的原理、步骤、用药及其安全性。手术可能遇到的痛苦与不适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应对方法;术后镇痛剂的使用原则及其利弊;术后尽早下床活动的益处及每日应活动时间。每例患者心理干预时间为40分钟,术前2天和1天的下午继续跟踪随访,巩固前1天的干预效果。

对照组接受一般心理护理,开始于术前1天下午,时间为20分钟。开始也测量焦虑值,心理护理内容包括:手术时间、麻醉方法、术后可能出现的痛苦不适、术后注意事项。

1.3 观察指标

研究人员于手术后第1天开始追踪随访两组患者,直至伤口拆线。在此期间获取术后疼痛值,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首次排气时间及伤口拆线时间等数据。

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检测两组患者焦虑程度;低于50分者为正常;50~60分者为轻度焦虑;61~70分者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者为重度焦虑。

采用VAS疼痛评分标准,检测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0分:无疼痛;3分以下:有轻微的疼痛,患者能忍受;4~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能忍受;7~10分:患者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剧烈或难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收缩压的比较

4个时间段中,研究组患者手术前夜收缩压明显下降,与对照组同时间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3,P0.05)。两组患者其他时间段收缩压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评分比较

干预后,研究组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干预后对术后身体恢复各项指标的比较

研究组术后疼痛、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个体遭遇某种紧张事件时不但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还会通过影响体内激素的分泌而引起生理变化[2]。择期手术的患者,普遍存在恐惧和焦虑情绪,特别是妇科手术患者更为特殊,手术需部分或全部切除女性器官,使得患者在承受身体痛苦的同时,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的压力,以至于焦虑会更为严重。术前高度焦虑的患者,术中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且难以控制,对麻醉药的需求量明显增加,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3]。由此所引起的心理应激反应越强烈,造成的生理紊乱越严重。

焦虑作为个体或集体对一个模糊的非特异性的威胁作出反应时所经受的不适感和自主神经系统激活状态[4-6],它由各种原因引起,并逐渐加重。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组心率和血压基本上随着手术的临近而增强,这一结果与其他一些相关性研究的结论相似[7-8],即手术越已临近,心理应激越强。

术后疼痛是手术后患者的一个最常见的表现。表3中显示,研究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说明研究组从干预内容中了解了术后尽早下床活动对身体恢复的重要性;同时又对患者焦虑的原因进行疏导,改变了患者的感受、认识、情绪、态度和行为。本研究得出的干预后焦虑与疼痛呈显著相关。

4 结论

本研究采用的针对性心理干预方法在缓解术前焦虑、加速术后身体恢复等方面效果优于一般心理护理。证实医务人员在心理护理方面,不要囿于传统的护理方式,应根据患者的心理、身体特质,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心理需求,减轻患者的心理和病痛压力。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评分比较(±s)

组别 例数 干预前焦虑 干预后焦虑研究组 30 55.01±4.23 41.23±5.97对照组 30 55.44±5.31 48.15±5.54t值 0.346 9 3.981 2 P值 >0.05 <0.05

表1 两组患者收缩压比较(±s,mmHg)

表1 两组患者收缩压比较(±s,mmHg)

组别 例数 入院 手术前夜 术日清晨 入手术室研究组 30 122.41±10.68 123.16±12.03 124.59±12.03 138.87±13.38对照组 30 124.66±11.14 131.05±12.11 127.14±12.78 137.89±15.80t值 0.80 2.53 0.79 0.27 P值 >0.05 <0.05 >0.05 >0.05

表3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各项指标比较(±s,h)

表3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各项指标比较(±s,h)

组别 例数 疼痛 首次下床时间(h) 首次排气时间(h) 伤口拆线时间(h)研究组 30 3.24±1.37 27.53±7.99 54.24±9.54 174.00±19.68对照组 30 6.07±1.28 37.78±14.61 60.20±10.73 180.24±20.88t值 3.08 3.11 2.27 1.19 P值 <0.01 <0.01 <0.05 >0.05

[1]王效道.医护心理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56-157.

[2]邵枫,林文娟,王玮雯.心理应激的免疫抑制作用及其与神经内分泌反应的相关性[J].心理学报,2001,33(1):43-47

[3]周晓荣,张尚军,李小妹,等.放松训练的应用研究及对护理工作的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2):129-130.

[4]喻正芳.心理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5,34(32):150-152.

[5]马雪莲,蒋维连,欧丽嫦.基于正减压疗法的心理干预对择期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9):656-658.

[6]韩爱红,孔德彬.术前心理干预对肿瘤患者手术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7):850.

[7]崔东辰,耿军.择期手术患者的心理应激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1996,31(12):692-695

[8]王芳.特色护理干预对妇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心理应激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21):120-122.

The Inf l uence of Two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Methods on Preoperative Anxiety an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Adenomyoma

LIAO Jing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at Taierzhuang District, Zaozhuang Shandong 277400,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wo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methods on preoperative anxiety an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of patients with adenomyosis.Methods60 cases of hysterectomy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study group us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developed by the researcher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general psychological nursing.ResultsAfter intervention, the score of anxiety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fi rst ambulation time and the fi rst exhaust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earlier, the differences werestatistically signif i cant (P0.05).ConclusionThe method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used in this study, it is better than general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relieving anxiety before operation and accelerating recovery of body after operation, which can be applied to all surgical patients.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surgical patients; anxiety; postoperative recovery

R473<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674-9308(2017)13-0247-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7.13.139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妇幼保健站妇科,山东 枣庄 277400

猜你喜欢

子宫研究组疼痛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假如没有了子宫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疼痛不简单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假如没有了子宫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