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染色内镜技术在上消化道早癌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2017-07-19陈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13期
关键词:消化道染色内镜

陈涛

·临床研究·

染色内镜技术在上消化道早癌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陈涛

目的研究染色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4年7月我院内镜中心检查的60例疑似消化道早癌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染色组(30例)和非染色组(30例)。染色组胃黏膜用美蓝或靛胭脂染色,食管黏膜用卢格氏液染色。发现疑似早癌后活检送病理。非染色组内镜下发现疑似早癌后活检送病理。根据发现的早癌及癌前病变所占比例确定染色内镜在早癌诊断中的意义。结果染色组病例病理活检发现早癌8例(26.7%),癌前病变12例(40.0%);非染色组发现早癌4例(13.3%),癌前病变5例(16.7%)。非染色组未检出早癌及癌前病变病例重新行染色内镜后,又发现早癌及癌前病变各3例。结论染色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中可以显著提高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率及病理活检准确率,方法简便安全,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染色内镜技术;消化道早癌;诊断研究;临床价值

消化道早期癌,指浸润深度不超过黏膜下层或局限于黏膜层的消化道肿瘤,包括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以及早期大肠癌。对消化道早期癌进行干预和诊治,不仅符合国家肿瘤防治策略,也是降低国家医疗经济负担、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有效途径[1-2]。染色内镜技术是近些年出现在消化道早癌诊断中的一种辅助检查手段,利用正常组织细胞与肿瘤组织细胞对染色剂不同的吸收能力,显示出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的显著不同,用以提高消化道早癌的检出率,进而对早癌的内镜下治疗提供安全有效的保障。染色后可以明显显示肿瘤边界,可以做到内镜下整块切除,以利于病理评估,肿瘤复发率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痛苦少、恢复快[3]。广泛应用此技术作为诊断消化道黏膜病变的辅助方法,能够发现常规内镜检查方法很难发现早期癌及癌前病变,对上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有显著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5月—2014年7月我院内镜中心检查的60例消化道早癌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为(46.7±3.4)岁。无严重心脑血管疾患。正在服用抗凝血药物者须停药1周后检查出凝血功能正常者方可进行内镜检查。

1.2 使用设备及人员

富士EPX4400主机,EG-450WR5上消化道内镜,内镜喷洒管,一次性活检钳,1.5%卢戈氏液,0.1%靛胭脂溶液,1%美兰溶液[4]。二甲硅油及链霉蛋白酶等药物。内镜操作诊断人员为从事内镜工作10年以上的高年资内镜医师。

1.3 术前准备

充分向受检者解释内镜检查的重要性,以及操作过程中可能的不适和配合的方法。详细询问病史和服药史,判断有无禁忌证或相对禁忌证。检查前受检者禁食、禁水6 h以上。检查前20 min口服祛泡剂及祛黏液剂(如西甲硅油、二甲硅油及链霉蛋白酶等),以去除上消化道内黏液与气泡[5-6]。

1.4 检查方法

受检者左侧卧位,医生同受检者简短而亲切地交谈,安抚和鼓励受检者,以期配合检查。然后经口缓慢插入内镜。从距门齿16 cm开始,慢慢地推进内镜,仔细观察每1 cm的食管黏膜状态。观察未经内镜摩擦的正常黏膜和黏膜病灶的原始状态,谓之“进镜观察”。内镜进入贲门时,一定要对贲门癌的高发位点(贲门脊根部黏膜胃体侧区域,交界线下2 cm内,10点至1点处)黏膜状态进行仔细的观察。进入胃内后,直接观察胃体及胃窦,翻转观察观察胃底及胃角;重点注意胃体、胃角及胃窦部位的胃黏膜,要仔细观察黏膜色泽、光滑度、黏液、蠕动及内腔的形状等。再推进内镜至十二指肠降部后缓慢退出,边退边看,仔细观察整个上消化道黏膜,谓之,“退镜观察”。如发现疑似早癌病变则非染色组直接活检。染色组根据病变部位确定染色剂后经内镜活检管道插入喷洒管,进行染色剂的喷洒,做到染色剂均匀覆盖疑似病变黏膜[7]。确定病变范围后选择活检部位进行活检。活检一般为5块标本,周边4块,中心1块。非染色组未发现早癌及癌前病变的病例复查时进行染色内镜检查,如果发现疑似早癌病变,再行活检。患者及家属留下有效联系方式,以便进行跟踪随访。

1.5 注意事项

术前一定要口服消泡剂,否则影响视野,容易遗漏病变。喷洒染色剂前需用温水加蛋白酶冲洗病变表面,使染色剂能有效附着。染色活检完成后要尽量将染色剂从消化道内吸出,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利影响。

2 结果

60例早癌疑似患者中,染色组病例病理活检发现早癌8例(26.7%),癌前病变12例(40.0%);非染色组发现早癌4例(13.3%),癌前病变5例(16.7%)。非染色组未检出早癌及癌前病变病例重新行染色内镜后,又发现早癌及癌前病变各3例。详情见表1。

所发现的早癌及癌前病变病例根据经济情况、患者身体情况及患者本人意愿选择不同治疗手段,并进行为期1年的短期随访。29例患者中,选择外科手术治疗11例,选择内镜下电切治疗后辅助药物治疗9例,选择内科保守治疗8例,1例失联。1年后随访,1例癌前病变患者转变为进展期胃癌,其余病例未见疑似肿瘤及癌前病变。

表1 染色组与非染色组对比(n)

3 结论

染色内镜检查对上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普通内镜检查,即使是高年资内镜医师根据经验对早癌的诊断仍会出现较大偏差,非染色组出现了6例未检出情况说明内镜医师在普通内镜下已经对病变做出判断,但活检时,由于早癌及癌前病变与正常组织黏膜界限不清,活检时不能准确钳中病变部位,造成漏诊。染色内镜作为一种辅助手段,配合高年资内镜医师的临床经验大大提高了早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而且由于操作简单,染色剂、其他药品及器械价格便宜,不会加重患者经济负担,值得基层医疗机构及地市级医院采用[8]。

4 讨论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中国消化系统肿瘤中,胃、食管癌症死亡率分别居第3、4位。中国食管癌新发病例数约占全球的50%。食管癌一经临床诊断,往往已经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低于20%;而食管早癌经治疗后5年生存率达90%。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就我国胃癌患者而言,早期癌占2%~10%,5年生存率为95%~97%,约85%进展期癌患者可以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为20%~30%。2015年调查显示消化道肿瘤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第一大杀手。欧美发达国家及日本对消化道早癌的诊断及治疗始终走在世界前列,其消化道早癌的检出率高达60%~80%,而我国的消化道早癌的检出率不到15%,不但与美日等国差距明显,而且与以色列芬兰等中等发达国家也有较大差距。造成这一差距的原因很多:高年资内镜医师不足、内镜设备陈旧、检出方法落后等[9-10]。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身体健康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国情决定了医疗高端设备只能集中于各个省会级城市,对早癌的早期诊断尤为不利。染色内镜作为一种价格便宜,操作简便的早癌检出手段为基层医院及地市级医院提供了有效的诊断方法,很值得进行大范围推广。

[1]王文波.放大染色内镜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1):170-171.

[2]申小花, 员淑玲.放大染色内镜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17):3331-3332.

[3]贺林,郑全庆,黄山平,等.染色内镜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价值[J].现代肿瘤医学,2015,23(23):3465-3466.

[4]周彩芳,刘铁梅,梁暖.醋酸-靛胭脂染色放大内镜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作用研究[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5,49(1):60-62.

[5]汪杰,卫双连,马金春.高清智能染色内镜联合卢戈染色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0):137-139.

[6]黄桂玲,王少康,苏明,等.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及食管癌前病变的遗传易感性研究[J].卫生研究,2014,43(2):254-258.

[7]邹百仓,董蕾,陈芬荣,等.高清染色内镜对Barrett食管的诊断价值[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4(5):628-631.

[8]张燕霞,黄茜,马久红.染色放大内镜对早期胃癌诊断一致性的研究[J].广东医学,2016,37(S1) :133-134.

[9]时然然,邱枫.色素内镜及电子染色内镜在消化道肿瘤诊断中的应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3,36(3):394-398.

[10]殷桂香,王贞彪,乔进朋,等.双重染色内镜在消化道早癌诊断中的重要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3):186-188.

Clinical Value of Chromoendoscopy in the Diagnosis of Early Gastroesophageal Cancer

CHEN Tao Department of Endoscopy, Jilin Oilfield General Hospital, Songyuan Jilin 138000, 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value of chromoendoscopy in the diagnosis of early gastroesophageal cancer.Methods60 patients suspected of early gastroesophageal cancer diagnosed in endoscopic center of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1 to July 2014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staining group and non-staining group, 30 cases in each group, with gastric mucosa stained with methylene blue or indigo carmine and the esophageal mucosa with Lugo’s solution respectively, suspicious early cancer was being biopsied and pathologically examined, non-staining group was conducted the same procedure, the signif i cance of chromoendoscopy in the diagnosis of early cancer wa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proportion of early and precancerous lesions. Results8 cases (26.7%) of early cancer and 12 cases (40.0%) of precancerous lesions by biopsy and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were observed in staining group, 4 cases (13.3%) and 5 cases (16.7%) respectively in non-staining group and 3 respective cases were determined by repeat chromoendoscopy in the cases undetected in non-staining group.ConclusionChromoendoscopy can signif i cant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diagnosis and pathological biopsy for early cancer and precancerous lesions. The method is simple and safe,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in primary hospital.

chromoendoscopy; early gastroesophageal caner; diagnostic study; clinical value

R735

A

1674-9308(2017)13-0084-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7.13.044

吉林油田总医院内镜科,吉林 松原 138000

猜你喜欢

消化道染色内镜
无限路及其笛卡尔积、直积的孪生α-距离边染色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节水染色和非水介质染色技术的研究进展
若干Mycielski图的邻点扩展和可区别全染色
观察消化内镜新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两类图的b—染色数和研究